当前日期:

目录

(一)西淝河堤防
阚疃至邵楼段淝左堤是淝涡圈堤的组成部分,1955年冬治淮时筑成。长15.846公里,堤顶宽5—7米,堤外坡1∶3,堤内坡,堤身高3米以内为1∶3,堤身高大于3米的,自堤顶往下3米处有一平台,宽2米,平台以下堤坡为1∶5。滩地宽20米,护堤地15米。堤顶高程27.7—27.6米,低于设计0.15—0.2米,防洪水位25.5米。有侯老家、谢圩子、苇子湾、四里陈4座防洪涵洞。堤段内可绿化面积1500亩,已植树2.4万株,插条500亩。1968年秋,为抗旱引水,群众分别在阚疃集南头、距谢圩涵300米处,于堤身内埋有过水涵管,涵底距堤顶分别为1.5和1.8米。设阚疃、展沟2个工程管理段。阚疃段有专管员4人,群众护堤员7人,堤长7公里。展沟段有专管员2人,群众护堤员9人,堤长8.8公里。吕台子至刘小湾段东南起茨淮新河,西北至利涡界刘小湾,两岸河堤全长155.84公里(包括母猪港14.52公里、阜蒙河24公里),分三期筑成。第一期吕台子至阜蒙河,两岸堤长28公里,1976年疏浚西淝河时用弃土筑成,堤顶宽8米,内外堤坡均为1∶3。堤顶高程30—31.31米,滩地、护堤地宽各20米。第二期阜蒙河至朱集闸,两岸堤长76公里(其中阜蒙河岸堤1976年筑成)堤顶宽6米,堤顶高程均为31.3米,滩地宽20—40米,护堤地宽20米。第三期朱集闸至刘小湾,两岸堤长51.84公里(包括母猪港岸堤,顶宽4米,内外坡1∶3,堤顶高程31米),1984年冬疏浚河道时筑成,堤顶宽6米,外坡1∶3,内坡自堤顶向下3米处,留2米宽平台,平台以上边坡1∶3,平台以下边坡1∶5。堤顶高程31.21—32.41米,滩地宽20—10米,护堤地宽20米。堤段可绿化面积1.46万亩,已植树31.92万株,插条7687亩。设8个管理段,每段配2—3人。有穿堤涵洞18座,敞开沟口及过堤缺口75处。
吕台子至刘小湾主要点防洪水位表

(二)茨淮新河堤防
堤防标准大堤东起利蒙边界港河口,西至利阜边界白庄,两岸堤长62公里。堤顶宽:西淝河以东70—100米,西淝河以西60—80米。边坡:外坡1∶5,内坡为堆土自然坡。防洪标准二十年一遇,相应泄流量为2000—2400立方米/秒,防洪水位26.92—29.13米。堤顶北岸高于河底13.5米,南岸高于河底14.5米。堤脚高程为25—28.5米,滩地宽:西淝河以东50米,以西70米。左岸有穿堤涵闸6座(电力排灌站引排涵5座,排涝涵1座),右岸有穿堤引水涵闸3座。穿堤涵闸堤顶宽除永幸涵15米外,其余均为10米。内外堤坡为1∶3。西淝河以东堤段1976年春完成,以西堤段1979年春完成。
堤防管理茨淮新河大堤共有土地1.46万亩,除河口以上5米、外堤脚10米以外的河滩地允许种植矮秆作物,其余土地均进行绿化。以行政区域和岸别,设阚疃南、北、胡集、马店4个管理段,属县淮河修防所领导。阚疃南、北两个段于1977年建段,每段配正式职工3人;胡集、马店管理段于1979年建段,每段配正式职工4人。区、乡均成立管理委员会,由5—9人组成,并配有护堤管理员,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沿堤电力排灌站、涵闸均属管理段领导,段、站、闸结合。
堤防绿化西淝河以东堤段于1976年开始绿化,当时县革命委员会把任务交给阚疃区负责,并派水电局业务干部配合,一个冬、春,将外堤坡全部植树,插条及堤顶58米宽共植树13.3万株、插条1530亩。1977—1979年,因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堤岸树木被砍伐90%,插条被砍掉35%。1979年9月成立淮河修防所,对4个管理段进行调整和配备专管人员,同年冬季对堤防全面开展绿化,大搞植树、插条,经过几年努力,至1984年,堤岸共植树65.3万株,插条5416亩,可绿化面积9355亩,全部绿化。
综合经营管理段充分利用茨淮新河土地资源,开展种植业,每段都划有一部分土地由段内自己经营。交群众管理的护堤地,经营权益按三七分成(国家三成,群众七成),管理段与群众签订承包合同,8—10年不变。1984年种植业收益,上交国家5.6万元。红砖寺电力排灌站安装打面机3台、打稻机1台,马店东宫营排灌站安装打面机3台,两个站每年可向国家上交利润3000元左右。
(三)圩堤
全县共7处,分布在西淝河下游及胡集区南部洼地,穿堤涵洞8座,保护耕地2.05万亩。由所在区水利站管理。
圩堤基本情况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