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气候特征
县境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故境内气候有明显地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加之年际降水变化大,亦常有旱、涝、风、霜、冻、雹等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
(二)光照
20年(1966—1985)平均日照时数为2221.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9.9%。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期间的日照时数为1589.7小时,占全年日照的68%。8月份平均日照最长,达232.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7%;2月份平均日照时数最短,达137.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4%。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20.6千卡平方厘米,以6月份14千卡平方厘米为最多,12月份6.2千卡平方厘米为最少。
各月主要日期日出日没时刻表

(三)气温
气温变差20年(1966—1985)平均气温14.8℃,历年平均值介于13.9—15.7℃之间,冷暖年相差1.8℃,全年3—6月和9—12月,气温月变差在5℃以上;6—9月和12—2月,气温月变差不足2℃。春季和秋季变化最大,最显著的是3月和4月、10月和11月,月变差达7℃以上。最热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27.4℃;最冷的月份是1月,月平均气温0.6℃。最冷月和最热月气温年较差为26.8℃。年极端最高气温41.5℃(1967年6月5日)。年极端最低气温-22.7℃(1969年2月5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平均初日是2月12日,终止日是12月19日,间隔311天,活动积温5424.4℃;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平均初日是3月30日,终止是11月8日,间隔223天,活动积温4875℃。
无霜期20年(1966—1985)平均初霜日11月4日,最早初霜日10月21日(1978年);平均终霜日3月22日,最晚终霜日4月14日(1980年)。平均无霜期226天。
地温20年(1966—1985)平均地面温度为17.6℃。地面极端最高温度68.2℃(1976年7月25日);地面极端最低温度—24.7℃(1969年1月31日)。5厘米深地温平均为10.3℃;10厘米深地温平均10.9℃;15厘米深地温平均10.7℃;20厘米深地温平均12.1℃。
冻土土壤冻结深度最大达16厘米(1966年1月6日、1973年12月26日);最长连续冻结日数15天(1966年12月26日—1967年1月9日)。冬季最多冻结日数65天(1967年11月—1968年3月)。
(四)降水
20年(1966—1985)平均年降水量844.2毫米。常年雨季为6月下旬至8月中旬。降水变化的主要特征是年际变化大。年降水最多为1215.7毫米(1979年),年降水最少为496毫米(1978年)。平均降水量月际变化,7月份255.1毫米,为最高;12月份14.3毫米,为最低。年平均降水日数97.5天。年最多降水日数148天(1985年);年最少降水日数72天(1978年)。月最多降水日数21天(1982年8月);月无降水日有1967年12月、1968年2月、1973年12月、1976年1月、1977年2月、1978年12月。一日最大降水量230.5毫米(1972年7月2日)。一小时最大降水量77毫米(1975年7月14日)。10分钟最大降水量29.7毫米(1972年7月2日)。降雪年平均9.9天,平均初雪日期12月10日,终雪日是翌年3月2日。最早初雪日期是1969年11月9日,最晚终雪日期是1980年3月23日,最早初积雪日期是1969年11月9日,最晚终积雪期是1980年3月23日。年最多积雪日数38天(1968—1969年)。
(五)风
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偏东风为主,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西北风。
风速20年(1966—1985)平均风速为3.6米/秒。瞬息最大风速32米/秒(1982年7月4日)。大风以春季和冬季居多。附:平均风向频率玫瑰图

(六)气压
20年(1966—1985)平均气压1013.3百帕。1月份平均气压1024百帕,为最高;7月份平均气压999.7百帕,为最低。
1966—1985年主要气象资料表(一)

1985年主要气象资料表(二)

(七)物候
植物候草木枯萎尽凋零(1月),
腊梅开花荠菜生(2月),
草木萌动麦返青(3月),
桃李花开三春景(4月),
麦黄杏熟桑椹红(5月),
新桃上市半夏成(6月),
荷花初开薯蔓垄(7月),
棉花吐絮草结种(8月),
枣柿丰稔桂花浓(9月),
万物归仓棉摘铃(10月),
芦花飘落麦成鬃(11月),
油菜铺地傲竹松(12月)。
动物候鹅鸭打颤貂蜷伏(1月),
蛰虫始振仍稽留(2月),
大雁北归紫燕来(3月),
蛤蟆长虫出洞游(4月),
蝼蝈始鸣蚯蚓出(5月),
新蚕下簇知了有(6月),
斑鸠无声蟋蟀鸣(7月),
秋蝉高唱树枝头(8月),
大雁南来玄鸟归(9月),
蟹肥鳖潜无蜗牛(10月),
虫蛇入蛰无处觅(11月),
姬鼠入宅把食求(12月)。
(八)气象灾害
县境由于冬季常受北方大陆冷空气的控制和侵袭,夏季多受东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和控制,因而冬季干燥寒冷,雨雪稀少,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加上坡平流缓,水系混乱,土质粘重,旱涝交替发生。历史记载,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间,淮河流域有1056次旱灾和1029次水灾,水旱加起来,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据阜阳、蒙城、涡阳、颍上、风台等县旧志记载,从1466年至1949年的484年中,大涝年64个,平均8年一次;大旱年31个,平均16年一次。新中国成立后的37年中,大的水灾有7次,平均约合5年一次;大的旱灾6次,平均6年一次,水旱灾加起来,平均2—3年一次。一般灾情或局部地区遭受水旱灾害,几乎年年都有。一年之内也常有先涝后旱、先旱后涝或涝中有旱、旱中夹涝。基本规律是涝灾多于旱灾,涝灾损失大于旱灾。
水灾主要发生在4—9月份,有春涝、初夏涝、夏涝和秋涝4种。建县后的20年(1966—1985)中,3—5月发生春涝6次,平均3.3年一遇;6月份发生初夏涝4次,平均5年一遇;7—8月中旬发生夏涝2次,平均10年一遇;8月下旬至9月下旬发生秋涝3次,平均6.7年一遇。20年中共发生各类水灾15次,平均每年0.75次。1972年、1975年、1979年、1980年、1984年为涝灾年。
历史水灾。典型年份如明成化二年(1466),“大水漫城尺许,并大饥”。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大水,树梢生根”。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八月,“大水,陆地深丈余”。清顺治四年(1647)六月,“大水,坏城”。清康熙元年(1662)九月,“大水,平地丈余,阅五日”。清乾隆四年(1739)四月、六月,“大水围城”。清乾隆元年(1741),“六月大雨,至八月止。”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大水泛涨下注,漂没人畜田庐”。清同治五年(1866),“皖北水灾从来所罕见”。清光绪九年(1883),“自三月至九月,淫雨不断,麦禾皆无”。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自夏徂秋,雨潦为害”。清宣统二年(1910),“皖北大水,实为历史记载中所罕见”。民国27年(1938),黄水泛滥,沿淝一片泽国。1950年6—7月连降大雨,西淝河、芡河漫溢,遍地汪洋。1954年7月,集中降雨587.2毫米,7月21日,西淝河王市水文站最高水位28.28米,沿淝沟河倒灌,田庐淹没。1956年6月,集中降雨685.3毫米,其中2日至8日暴雨如注,7天降雨420.9毫米。6月11日,西淝河王市水文站最高水位28.2米,小麦倒伏水中。
建县后水灾。1972年6月20日至7月2日,县境内3次普降大雨、暴雨、特大暴雨。降雨量的分布是:张村三里湾612.6毫米,王市529.6毫米,城关517.8毫米,望疃540.4毫米,展沟551毫米。沟河漫溢,平地积水0.3—1米深,县城积水0.3—1米,被淹村庄2100多个,倒塌房屋8.5万间,因灾受伤2人、死亡2人,死亡耕畜36头,受灾面积136.8万亩,其中无收面积88万亩。7月4日,西淝河王市水文站水位28.49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21米。饮水污染,蚊蝇孳生,疾病流行,7月1—17日,发生脑炎11人,死亡5人,疟疾6575人,胃肠炎5351人,痢疾547人,钩端螺旋体病1283人,感冒1230人。个别重灾区发病率高达50%以上。1979年秋涝,大面积红芋坏烂田间,花生生芽,芝麻霉黑,棉花烂桃,受灾面积148.7万亩,其中成灾面积145万亩。1980年初夏涝,6月23—26日,连降暴雨185.2毫米,全县临时积水面积83.9万亩,有783个村庄被水包围,倒坍房屋881间,被淹麦场5046面,未脱粒小麦发芽、霉烂,损失登场小麦1000余万公斤。
旱灾主要有春旱、初夏旱、伏旱、夹秋旱、秋旱、冬旱和秋冬旱7种。建县后20年(1966—1985)间,3—5月发生春旱3次,平均6.7年一遇;6月发生初夏旱2次,平均10年一遇;7—8月上旬发生伏旱7次,平均2.9年一遇;8月中旬至9月上旬发生夹秋旱5次,平均4年一遇;9月下旬至11月发生秋旱5次,平均4年一遇;12月至翌年2月发生冬旱7次,平均2.9年一遇。20年共发生各类旱灾34次,平均每年1.7次。1966年、1967年、1976年、1978年、1982年为旱年,频率为25%。
历史旱灾。典型年份如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三月不雨,至九月犹无雨”。明崇祯十三年(1640),“大旱,斗米千钱”。清康熙十八年(1679),“三月至八月亢不雨,禾苗尽枯”。清嘉庆十九年(1814),“夏大旱,禾丰无穗,菽不秀而萎,饥”。民国11年(1922),“秋大旱,禾稼多半枯死。”。民国24年(1935),“夏季大旱,禾苗枯死”。1959年6月11日至9月19日,连续干旱百天,秋禾无收。
建县后旱灾。1966年秋,百日无雨,沟塘干涸。1967年相继发生初夏旱和伏旱,大豆干枯。1976年秋冬大旱,百日无雨,抗旱种麦。1978年8—12月份,持续干旱,黄豆无收,沟河断流。1982年秋冬连旱,沟塘干涸,抗旱种麦。
风灾7级以上大风,20年(1966—1985)共发生171次,平均每年8.6次,最多年份为14次,发生在1972年、1982年。最少年份有3次,发生在1975年、1976年、1984年。1982年7月4日,瞬时风力达11—12级,毁屋拔木。大风常伴暴雨冰雹(详见冰雹灾)。干热风,俗称“西南风”、“热风”、“火风”,集中发生在5月11日至6月5日。建县后20年(1966—1985),轻度干热风发生76天,重度干热风发生35天。60年代较重,70年代较轻。受到干热风严重危害的有1967年、1968年、1975年。
冰雹灾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大多是进入雨季之前的干旱时期,范围小,时间短,比较突然,来势凶猛,伴有狂风暴雨。1966年6月16日,中疃公社董集、吕桥两个大队的26个生产队遭受冰雹灾害,打毁庄稼近万亩。1967年6月13日,盛黄公社北部遭冰雹袭击,大的像鸡蛋,小的像蚕豆。1972年4月18日下午,全县大部分地区大风暴雨,伴有少量冰雹,拔木坏屋,小麦扑倒。同年6月14日,胡集、展沟区与阜阳、颍上县结合部遭冰雹袭击。同年7月26日下午,县境西部有14个公社、58个大队遭受风雹灾,最大风力10级,下雹历时5—13分钟,小的如豆粒,大的如鸡蛋,毁坏房屋44400多间,倒坍房屋1156间,受伤627人,毁坏树木46500多株,受灾农作物20多万亩。1973年3月24日下午,纪王场公社11个队降雹达1小时;利辛公社武寨大队、中疃公社、刘集公社均降雹10分钟,未成灾。1974年6月2日下午,展沟公社降雹10多分钟。同年6月17日下午,王人、巩店公社遭受风雹灾。1979年4月25日下午,望疃公社遭受风雹灾。同年6月8日夜,王人区、张村区受风雹灾袭击。1982年6月9日下午,赵桥、程集两公社有8个大队遭受风雹灾,受灾严重的有李桥、汪庄户、任庄户3个大队,冰雹大的似鸡蛋,小的似蚕豆,伴12级大风,受灾农作物近万亩,损失上场小麦7万公斤。同年7月4日下午,西潘楼、城郊两个区4个公社、8个大队、143个生产队受风雹灾。五里公社桥西大队有一个生产队,草房全部被揭,树木全部被刮断,农作物全部打坏。全县有5个区电话中断。1984年6月4日7时,王人、王市两区受雹灾,伴有8级以上大风,冰雹小的似鸡蛋黄,最大的重530克,受灾15个村委会,受灾农作物3.7万亩,损坏树木8.2万株,刮倒电线杆25根,倒坍房屋35间,损坏房屋242间,死亡家畜家禽2132只(头)。
霜冻灾1953年以来,县境发生晚霜冻灾害5次。1953年4月12日晨,气温骤变降霜,小麦及其他春播作物遭到严重危害,为历史所罕见。高粱苗冻死无余,蚕豆叶残白,青菜似热水烫状死去。已经普遍孕穗的小麦似热水烫折倒,见阳光后麦株上部枯死。后期产量主要靠新生蘖穗构成,亩产一般25公斤左右。1960年4月1日晨,发生轻度霜冻灾,由于霜前霜后土墒好,对农作物危害较轻。1961年4月9日晨,气温下降到0℃,大面积小麦受害,受冻害严重干枯的小麦占42.6%,小麦严重减产。1962年4月18日晨降霜冻,由于土墒好,小麦部分杆株枯死,减产程度仅次于1953年冻害。1980年4月14日晨降霜,大面积小麦受灾,由于春寒小麦生育期推迟,霜前降雨多,土墒好,湿度大,受灾杆株恢复快,但穗粒数和千粒重明显下降。
上一篇:第二节 地貌
下一篇:第四节 水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