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师范学校
师范传习所清宣统元年(1909),亳州高等小学堂分成南北两院。南院改为预科中学,并附设一所师范传习所来培养地方师资。当时招收的学员一般是正在设馆的塾师,让他们学习一点英文、算术、体操、音乐等方面的初步知识。修业时间1年,停办时间不详。
私立谯陵女子初级师范民国22年创办,学制为3年。当年招收学生1班50人,第二年又招收1班50人。后因办学经费无着落停办,学生收归县立中学女子部。
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民国29年,县立初级中学增设1班一年制简师班。第二年招收2班84人,第三年招收1班50人。民国33年,创办简易师范学校,校址在古城集南薛小桥,学制4年。是年秋,招收一年级新生1班52人,接收县立初级中学师范班1班47人为二年级。民国34年,县城光复后迁至城内黉学(现二中处),招收一年级1班50人,接收伪县立初级中学简师班1个班30余人。民国35年,招收1个班,全校共有学生5班230人、教职员23人。民国36年秋停办,其时仅毕业一届学生30余人。
亳州市师范学校1951年秋,在涡北董家街路南福音堂旧址创建了亳县初级师范学校。初建时,有两座旧楼,东楼办公,西楼为学生教室和宿舍。第一期招收初师2个班100名,中师速成班1个班37名;教职工18名。1952年,招收2班新生,新建了教室,并在西院扩建小楼2座作为学生寝室。1954~1957年,学校调训了两期小学教师(3年制2班,2年制4班)。1956年,开始招收中师班,学校更名为亳县师范学校。这一年,招收中师4班、初师4班,加上中师速成4班,全校共有12个班、597名学生、30名教职工。学校新建36间教室,1座宿舍楼。1958年秋季,招收8个班(其中中师4班,速师1班,幼师2班,附中1班),共16班,学生700余人。在“文化大革命”前的15年中,师范学校共招初师生800余人、中师生1500余人、中师速成生336人,轮训小学教师500人、初级幼师100人。这一时期所使用的教材比较乱,除少数专业课外,多使用普通中学教材。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止招生。1969年,由于普通中学3年没有招生,小学毕业生无去向,为减轻城内普通中学的压力,师范学校招收了初中一年级新生8个班约400人。同时举办了政文、数理、生化3个短训班,140名学生。1970~1971年,学校先后举办了3期小学教师轮训班,每朝2至3个月,约300余人。1971年,招收高中3个班150人。70年至1973年,每年招收初中2个班,共计400人。1971年收一年制中师班2个班90人,1973年收2年制中师班2个班78人。1974年开始办音乐班,先后共招3届124名学生,其中1976年招收的40名为“社来社去”。音乐班的学生来自全阜阳地区。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学校开始正规招生。截止至1980年共招普通师范生12个班570人,音乐班两届2个班82人,高中生幼师班53人,民办教师2个班95人。1982年正式开始招收幼师班,至1983年共招2届4个班141人。1984年幼师班改为四年制。至1985年共招普通师范生153人,幼师生173人。1985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共有12个班,其中普师5班248人,幼师7班243人,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39人。建筑面积为1100平方米的女宿舍楼已交付使用,1300平方米的教工宿舍楼正在施工。
教师进修学校其前身为教师进修班。于1954年创建。进修班第一期招收93名学员,学习初师课程,采取双科并进和单科独进的办法。1958年进修班改为教师进修学校,有学员3个班(中师1班,初师2班)124人。1966年停办。1978年学校恢复,因原校址被占用,学校暂设在四中院内。1982年,地、县两级政府拨款,在人民南街青云小学对面建起新校舍。新校舍有教学楼1座5间、平房24间。1984年10月,阜阳行署正式批准成立亳县教师进修学校;同年12月21日,在省教育厅备案。1985年3月23日,《安徽日报》公布了备案通知,通知规定该校享有中等师范学校待遇。
教师进修学校自开办以来,在师资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63年,在阜阳师范学校的帮助下,对全县的小学教师进行抽调轮训。这种轮训一直持续到1966年。1978年,学校教育恢复后,在全县范围内抽调教师分批轮训。到1981年,共培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90人,语文、数学教师80人,初中英语教师70人。1983~1985年,共举办10期培训班,每期长则1年,短则几个月,共轮训区、乡完小校长77人,初中英语教师34人,地理、历史、生物教师109人,小学语文、音乐及幼儿教师195人,共计477人。1984年秋,开始对小学教师进行脱产培训,录取新生102人。第二年秋,又录取中师班新生103人(学制2年)。1985年,该校共有教职工19人,其中专任教师9人。
(二)职业技术学校
私立振实初级职业学校蚕桑科民国6年当地士绅倡议开办。民国11年,时值曹锟贿选总统,付给亳县选票钱6000元,经地方人士同意,拨出3000元作为蚕校基金,购买湖桑苗12000棵。同时申请北京陆军部,将城西郊久废不用的教场(旧演武厅,现为蚕场)78亩拨归蚕校作为桑园。民国13年春,幼桑定植完毕,即拟定校名为“安徽省亳县私立振实初级蚕桑科职业学校”,呈准实业部备案。民国14年,蚕校与上海百司福缫丝公司签订了供销合同,同时招收1班学生20名。是年冬,孙殿英祸亳,学校损失严重,停办。民国17年秋,镇江中国蚕丝公司在沪与该校洽谈发展亳县蚕桑问题。双方同意由公司派蚕桑专家来亳传授有关技术,并供给“瀛瀚”、“华八”杂交蚕种5000张发放亳县农民喂养,蚕茧由公司统一收购,蚕校代为烘干运送,开支全由公司负担。同时,在桑园修建蚕室、消毒灶、地下室,在城内修建校舍。翌年2月,招收学生24名,春季制杂交蚕种5600余张,收购鲜茧10万余斤。民国19年,蚕校又购买汤陵公园附近土地60余亩,全部栽植湖桑。至此,蚕桑学校初具规模。民国23年,蚕校有1班2年级学生26人,教师5人。次年,汤太焕试制的蚕丝品在全国展览会上获特别奖,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视,决定每年拨款800元作为蚕校的补助经费。抗日战争期间,蚕校停办。民国35年2月,复校,招收学生20名。民国36年2月,蚕校停办。翌年,亳县解放,改为蚕场。
县立初级职业学校毛丝织科民国24年,县立初级中学由西门刘家祠堂迁回姜公祠时,奉命改办职业学校毛丝织科。民国26年,该校一、二、三年级各1班,共有学生78人。教职员11人。民国27年5月,县城沦陷,学校停课。民国28年2月复课,有学生178人。由于学校经费短少,设备简陋,虽设立两年,成绩甚微。县政府决定将该校改为县立初级中学。
高级职业中学建国初期,县政府在双沟集办了1所农校,有学生4个班。同时王大庄国营农场也开办了一班农业技术训练班。1958年,双沟农校4班学生迁至王大庄,与农场的技术训练班合并,成立亳县初级农业学校。当时有学生约200人、教师7人。学生大部分是各公社、大队保送的,一部分是招收的高小毕业生。学制3年,毕业后,除少数继续升学外,其余的均回社队参加生产。1962年,该校改为普通中学。1978年,又改为王大庄农业中学。1982年,改为亳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1985年,共招收3届学生5个班260人;首届毕业:班35人。另外学校还设有普通初中3个年级6个班,学生206人;现有教职工59人,其中专业课教师7人,初、高中文化课教师28人。
该校的课程开设分为专业课和文化课。文化课选用普通高中课本,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减。专业课由于教师缺乏,暂开农学专业,主要包括植物、植物生理、土壤肥料、遗传育种、良种繁育、田间试验、植物保护、作物栽培、耕作制度、农业气象、动物饲养、林果栽培,以及必要的专业补充课等。
该校占地面积为125亩,可耕地65亩。校舍面积3285.9平方米,其中教室910平方米,图书室65平方米,学生宿舍、伙房1091平方米,仪器室130平方米,会议室65平方米,教职工宿舍1024平方米。
卫生进修学校1959年7月,亳县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亳县初级卫校,当年招收103人,设卫生员、保健员两班。1960年4月结业。是年6月,根据有关指示,建立阜阳专区华伦中医学校,同时建亳县中技卫校。两校同在一个校址,共有教职员16人。校址在人民东路街北,招收150名学生,分中医、西医、护士3个专业。到1961年6月,省卫生厅通知停办。是年9月,又经省批准恢复了阜阳专区华诧中医学校,招收学生50人,学制订为3年。到1963年2月,省又通知停办。
1980年4月,正式成立亳县卫生进修学校。到1985年底,办培训班6期6个班433人,其中护理两期两班131人,中药两期两班95人,基础知识训练两期两班101人。
农业干部学校1952年秋季,建立了“农业互助合作训练班”。到1954年春,共培训区、乡互助合作干部、重点互助组长、会计等2.55万人次。1955年冬,改名“亳县农业干部学校”。到1960年,共培训农业生产合作社干部、会计和农业技术手共5.32万人。培训内容以办社方针、政策和经营管理以及农业先进生产技术为主。1961年,与“亳县党校”合并。到1962年,停止培训。1965年,改名“亳县农业技术培训班”。1966年,采取衣闲集中、农忙分片培训办法,共培训大队、生产队会计4000人次。1967年,停止培训。1980年,转以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员为中心。从1982~1983年,共培训养鸡专业户216人,养鱼专业户74人,育树苗专业户110人,植保、药械专业技术人员2500人次,农民技术员210人;为阜阳地委培训养鸡专业户50人,培训会计专业人员3160人次。到1985年,亳县农业干部学校以农科所为基地,共培训3000人次,传授技术50万人次。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