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青凤岭遗址
位于城东南35公里城父集南侧丁沟北岸,东靠漳河,为一台地,高出地面2米,东西长50米,南北宽200米。该遗址地方史籍无载,1954年发现。1955年《文物参考资料》第11期曾作专文介绍;是年,省、县考古工作者进行试掘,发现有原始人类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如石器、骨器、蚌器、陶器等。1956年11月,被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东钓鱼台遗址
清光绪《亳州志·舆地》载:“东钓鱼台在州东四十里,西钓鱼台在州西四十三里,两墩巍然,皆靠涡河岸,事迹无考。”民间传云姜子牙曾在此垂钓,故名。东台位于涡河之阳,台址为灰黑色土丘状,紧靠河岸,高出平地2米,面积为500平方米。
1955年《文物参考资料》第11期曾对钓鱼台作过报导。是年,省、县文物工作者联合对东台试掘,发现有原始社会人类的生活、生产用具,如石斧、石镶、骨针、纺轮、陶昆、盆、罐等,并发现小麦,被中国科学院命名为“中国古小麦”。又发现原始墓葬1座(曲肢葬),所葬时间相当于纪元前2000~3000年。
该台文化遗存较丰富,1956年11月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明王台遗址
位于城西北隅大有街北侧通真观内。北、西两面靠哑巴坑,高台伊然,面积180平方米。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小明王韩林儿即位的宫殿遗址,故名“明王台”。清光绪《亳州志·兵事》载:“至正十五年二月,颍州刘福通自砀山夹河迎韩林儿至,称皇帝,号‘小明王’,都亳州,国号曰‘宋’,改元‘龙凤’。拆太清宫材治宫阙。十二月围亳州,福通以韩林儿走安丰。”后,宫阙毁坏,现在台基仍存。
该遗址于1981年9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傅庄遗址
位于城西3公里涡河南岸傅庄北,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20米,面积24000平方米。北端被涡河冲刷为断壁。该遗址为原始社会的古墓群。这样规模庞大的原始社会墓葬,在本地尚属首次发现。从出土器物种类和特征鉴定,属大位口文化类型。
省文物考古工作队和亳县博物馆曾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在该遗址北部开一探方,面积110平方米,清理墓葬13座,其中有单人、3人和5人葬,并有儿童骨架迭压在一起,葬者多被拔牙。出土器物有玉器、石器、骨器、陶器等1000多件,大部分由省博物馆收藏。1986年7月,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黛台遗址
位于大杨区城父乡小南庄西。台高1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为新石器时期遗址。台上原有建筑久已无存,仅残存砖砾瓦片。清顺治《亳州志》载:“文王庙在城东南六十二里,城父西八里。”清乾隆三十九年《亳州志》云:“周文王不应立庙于亳,今城父南有干溪、章华诸迹,意或为楚文王之庙……”“文王庙”所指之处即在黛台。该庙似应为楚平王庙。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牛屎孤堆
位于城西北17.5公里牛集西北姜庄与韩高楼之间。堆高3米,面积为14300平方米。堆上原有李斯庙(已废),故又名李斯孤堆。
孤堆下是数米厚的灰土层。1961年和1975年,曾两次进行试掘,发掘出骨器、石器、残蚌器、陶片等。残陶器有鬲足、鼎、罐等,纹饰有细绳纹和篮纹。另有柱洞、小鸡窝遗址,鸡窝内有小鸡骨团。经考证鉴定,上层为早商遗址,下层为原始社会人类生产、生活废墟,属龙山文化。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章华台遗址
位于城父乡韩老家村前,东临干溪沟,为楚灵王所筑。清光绪《亳州志·古迹》云:“章华台,在州东南七十里干溪侧。”《史记》第四十卷载:“楚灵王十一年,(楚)伐徐以恐吴,灵王次于干溪以待之。”此台即此时所筑。相传灵王死后,楚大夫申亥二女从死,申亥命与灵王合葬。台东至今尚存二女孤堆。台上原建灵王庙,已毁。台址下为原始社会文化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城父故城遗址
城父,位于城东南35公里。春秋时期属陈国,与焦邑(亳州故城)齐名,称夷邑。据《左传》载,鲁值公二十三年(前637),“楚伐陈取焦、夷。”周景王三十二年(前533),楚迁许国之君于夷。楚平王元年(前528),筑谯城,改夷为城父,使太子建居之。秦汉置城父县,属沛郡,东汉属汝南郡,晋属谯郡。南朝宋废县,隋开皇恢复城父建制,属亳州。唐未来全忠,改名焦夷。五代梁改名夷父。后唐复改城父。明,县废,后改称城父寨。城父故城,近似方形,有4门,周长约8公里。城墙土筑,有明显夯筑痕迹。残存高度约1.8米。建国初期,当地群众曾于城壕内发现楚市(郢爰)数枚。
故城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谯令寺遗址
亦称谯令谷,在城东20公里。《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载:汉灵帝中平四年(187),曹操称疾归乡里,于城东四十五里涡河之滨筑精舍,“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自娱乐”。曹丕于是年生于此。精舍遗址即谯令寺。今仅存高台,高约7米,面积30000平方米。原有古刹、苍柏,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台周数里有拦马沟,传为曹操养马处。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东西观稼台
三国魏时曹操在城东、西两郊各筑观稼台1座,以观禾稼长势之用。东台在城东郊,面积为2400平方米,明代成化元年(1465),台上建有大悲寺,今寺已废,独有台巍然。西台台上原有崇兴寺,为旧时亳州一著名伽蓝,已废。今台仍存。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一)魏武故里遗址
在城东1.5公里之贾店村,面积约20000平方米。据《水经注》载,“城东有曹太祖故宅,所在负郭对廛,侧隍临水。”东汉延康元年(220)七月,曹丕率军归谯于故里前设大飨堂,犒赏六军及家乡父老,并建立了大飨碑。该碑由曹植撰文,钟繇篆额,梁鹄书丹,时称“三绝碑”。今石碑已不存,唯遗址尚存。故宅规模,文献无载。建安七子之一的刘祯在《赠五官中郎将》诗中云:“众宾会广坐,明灯喜炎光,清歌制妙声,万舞在中堂。”可见其规模相当可观。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八角台遗址
位于城东南1.5公里。乾隆三十九年《亳州志·古迹》云:“八角台,在城东南三里。”现台高4.5米,面积3000平方米。为魏武帝曹操所筑,是当时操练军队和犒赏三军的地方。曹操身居高位,不忘故土,从政期间曾7次归谯。建安七年(202)正月,操率军返樵,建立大飨堂,大飨六军将士及乡亲父老,并颁布了《军谯令》。此处为大飨堂遗址,下为一早期墓群。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古城遗址
近四方形,周长约6公里,残存城墙高者3米许,系土筑,有明显夯土痕迹。遗址多次出土汉础、汉瓦。光绪《亳州志·古迹》记思善县云:“古城集,在州南八十里,城父城南,疑即其遗址。”引之存疑。
(十四)梅城古城遗址
位于城西南20公里之梅城集南1.5公里。为商代梅伯的封国。《元和郡县志》云:“故梅城,在县南四十里,古梅伯国。”隋开皇十六年(596),祈小黄置县;大业三年(606),省入谯县。现故城遗址皆为耕地,但遗迹仍依稀可辨。经切步勘测,城近正方形,周长约2公里。梅城集东南近0.5公里处有一高坡,高出地面”约之米以上,面积近10000平方米。相传梅伯墓在此,今荐疑。
(十五)咸平寺遗址
坐落在城里大寺巷口西路北。据清道光《亳州志》记载,该寺初建于唐,名崇因寺,俗称“大寺”。但据1956年寺内出土石碑记载,此寺创建于北魏。北齐称建崇寺,北宋改称咸平寺。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嘉靖二十三年(1544)两次重修,经楼碧宇,巍然庄严,为亳州第一伽蓝。寺内藏有赵孟頫《北山耕云·南溪钓月》石刻和梁的《贝叶经跋》、《姜公救灾记》等石刻。
咸平寺规模宏峻,“寺前三门,门三涂,殿崇九楹,阶五级,千佛阁峙其后,高数仞。”(乾隆三十五年知州孙维龙《重修咸平寺碑记》)由廊而东为资庆阁(原名准提庵),由东而北有春秋阁、文昌阁、地藏王殿。其西则为诸僧斋舍,东为方丈,方丈左有精舍数楹,为游人憩息之所。寺内原塑十八罗汉、四大天王,毁于建国前。1965年,庙字全部拆除。
(十六)学宫遗址
学宫一名黉学,又名孔庙(文庙)。始建于唐代,明正德十六年(1521)生员段九畴等因旧学宫狭小,移建于城西南隅,即后来之黉学。学宫中央为大成殿,殿内供孔子,殿前为丹墀拜台,两翼为东西庞。前有戟门,再前为棂星门,门前有洋池,横跨拱桥。桥前有照壁,分镶“宫墙万仞”4个石刻大字。同治八年(1869);重修大成殿,增建东西牌楼,移照壁于大门之外。其余依次新修。学宫毁于兵烫,独大成殿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今遗址犹在,面貌全非。
下一篇:第三节 古墓葬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