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历代王朝驻军
周景王九年(前536)秋,楚令尹子荡率师戊吴,驻兵干溪(今城父集南)。
周景王十五年(前530),楚灵王派荡侯潘子、司马督率兵攻徐。灵王两次驻兵干溪,以与荡侯潘子等人相呼应。
周景王十六年(前529),楚灵王驻军干溪。
周景王二十二年(前523),楚平王使太子建驻城父守边。
周敬王八年(前512),吴灭徐国,徐子羽章奔楚,楚使羽章驻军城父。
周敬王三十一年(前489),楚子率师救陈,驻城父。
汉建安七年(202),曹操率军驻谯县、浚义(今城父)。
建安十四年(209),曹操率兵驻谯,作轻舟,训练水军。
延康元年(220),曹丕率兵驻谯。
魏黄初六年(225)五月,曹丕率兵至谯,八月率水军伐吴。
东晋建武元年(317),平西将军祖巡率军守卫谯城。
永昌元年(332),祖约率军守卫谯城。
永和八年(352),姚襄率军驻谯城。
永和九年(353),殷浩率军驻谯城。
升平元年(357),晋刺史谢奕驻谯城。
隆和元年(362),晋刺史袁真戍谯。
太元十一年(386),龙骤将军朱序戍谯。
唐武德二年(619),隋刺史丁叔则镇守亳州。
中和三年(883),朱温率军驻亳州。
宋绍兴十年(1140),张俊率军守卫城父、亳州。
绍定五年(1232),金节度使粘哥荆山驻守亳州。
绍定六年(1233),金节度使王进驻守亳州,镇防军崔复哥守城父。
宝二年(1254),张柔率山前八军守卫亳州。
咸淳三年(1267)四月,水军千户胡进驻亳。
至元十八年(1281),张珪守卫亳州。
至正十五年(1355),红中军驻亳。
清咸丰六年(1856),袁甲三督师驻亳,镇压捻军。
同治元年(1862)八月,僧格林沁驻亳州芦庙一带,镇压捻军。
同治二年(1863)五月,僧格林沁二次驻亳。
同治四年(1865)六月,周盛波率清兵驻亳。
同治十三年(1874),清统带者强军步骑5营、统带新强军步兵5营。统带老强军步兵前营,驻亳州涡北一带。
光绪九年(1883),统领强军步队6营、马队3营、威靖军驻亳州。统带强军步队3营、管带强军步队前营驻涡北一带。
光绪十八年(1892),统领威靖军步队两营、马队一营,管带步队中营,管带马队1营等驻涡北一带。
光绪二十六年(1900),威靖军步兵3营,马兵1营驻涡北一带。
宣统三年(1911),威靖军步兵3营,马兵1营驻亳州。
(二)民国时期驻军
民国3年,毅军3个营驻亳,民国11年撤离。
民国6年,安武军第二混成旅李传业部在亳县驻军3个营。
民国12年,安徽陆军马君平营驻淝河。
民国14年,安武军第五旅华毓庵率部驻十河、双沟,张拱臣团驻县城北关和小奈集。
民国15年,安武军高士读旅,孙传芳部刘风图旅驻亳剿匪。
民国16年春,直鲁联军张心纯部驻城里姜家祠堂;同年夏,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马祥斌驻亳,不久开往砀山,两个月后返亳,扩充为十一军。
民国17年,直鲁联军三十五师孙殿英部、西北军石友三部驻亳城。
民国18年,陆军骑二师张厉生部来亳,冬撤离。
民国19年,陆军独立旅李克邦部来亳,驻城西十八里一带,两个月后离亳。5月,直鲁军孙殿英部驻亳,7月逃去。同年冬,安徽警备第二旅驻军亳县城关。
民国20年,陆军骑四旅张书田部来亳,驻城关。
民国23年,阜阳专署保安大队李春部来亳,驻城东观音堂一带。
民国25年,陆军补充第三旅驻亳城,旅长郑洞国兼任城防司令。
民国26年,新五师颛孙子瑜部来亳,驻城东一带。
民国27年9月8日,安徽省抗日人民自卫军第五路余亚农部收复亳县后率部驻亳,指挥部驻姜家祠堂,第二支队张普庆部驻张集,第三支队韩栗生部驻十河。
民国28年元月,新四军游击支队二大队滕海清部驻魏岗一带。4月15日,安徽省保安第二旅陆廷选部驻五马。5月,阜阳专署第三支队魏立成部驻三岔口、溜集、师店一带。
民国29年3月,陆军骑三师一部驻城父、百尺河一带,骑六师驻双沟、油河一带。1月8日,汪伪第二师团长蒋聚五率部500多人反正,驻仁和集和王桥。6月29日,汪伪张岚峰第一师师长曹大中部3000余人反正,驻龙德寺一带,次年10月移驻太和。
民国30年,新四军四师彭雪枫一部驻观堂、刘集一带。陆军骑二军步兵旅旅部驻古城集,所属第二团驻溜集、十河一带,这年至34年8月,汪伪十六师王新民部驻县城。
民国31年,骑六师移驻龙德寺。
民国32年,鲁苏豫皖边区挺进第十五纵队驻三岔口、师店、油河、铁佛寺一带;暂编第八军一一二师六六八团二营驻淝河、刘寨一带守备河防。5月1日,六六八团第一营驻双沟,第二营驻韩楼。3日。第三营移驻龙德寺,团部驻龙德寺。5月24日至6月,六六七团接替双沟、淝河一带防务。12月,鲁苏豫皖边区第十一纵队陈纯一部驻油河、大杨集。
民国33年至34年,新四军四师十一旅三十团、三十一团驻张集一带。
民国34年9月,鲁苏豫皖边区十一纵队陈纯一部移驻十九里一带,12月移驻十字河、枣集一带。同年,汪伪张岚峰部被国民政府改编为第三路军;张部第一军十六师一团驻五马、颜集一带,第八军十四师驻张集、泗合寺一带。同年,安徽省保安团接亳城防务。
民国36年元月至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晋冀鲁豫军区六纵、七纵一部,先后驻军县城和城北。3月,国民革命军陆军四十八师驻军亳城;5月,新五军邱清泉部驻亳县城北。9月撤离。
民国37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十一纵队、豫皖苏军区独立旅驻县城及城父一带。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特种部队骑兵二十五团驻刘集一带。
民国38年,骑兵二十五团通讯连、机枪连移驻县城。
(三)建国后驻军
1950年,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原华东特种部队)骑兵二十五团移驻县城,一营驻东门里,二营驻丁家坑南,三营驻南门里。
1951年,二十五团机枪炮连移驻十河。年底,团部和一营移蒙城,二营移涡阳,三营仍驻亳县城。
1952年初,二十五团团部移驻亳县城,1953年撤离。
上一篇:第二节 兵 役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