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育苗
建国前,农民多挖掘野生树苗或插枝移栽、压条移栽,无大规模育苗之举。建国初,由政府号召,群众采集树种的方式进行育苗或移栽。1954年,全县共育苗39亩,有杨、柳、桐、榆、椿、槐等6种树苗,607725棵。其中群众育苗17.1亩,国营苗圃育苗21.9亩。1955年,又育苗146.2亩。1956年,在“绿化祖国”的号召下,造林规模扩大,对树苗需求量激增;当年全县共采集种子3370斤,收购树种15万斤,育苗338亩,其中国营苗圃育苗78亩。1957年,为适应全面绿化的需要,全县掀起大办苗圃、林场的热潮;3月,十八里区豆阁乡星火一社建立了一个占地75亩的果树苗圃。从河北、辽宁等省引进了红玉、国光、元帅等苹果品种,从山西等地引进黑鸡心、龙眼葡萄;又从砀山引进了酥梨等。至11月,全县共育苗928亩,多为白杨插条、苦楝、中槐、榆、桑等。至1959年,全县累计采种529万斤,育苗11187亩。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所有社办苗圃全部停办。60年代育苗生产停滞。70年代初期,不少生产大队自办了小型林场,以培养毛白杨、泡桐树苗为主,兼营成片林。县苗圃移至城南板桥口,以育毛白杨、泡桐、榆树、苹果苗为主,年苗木出圃量15万株。1976年,全县林业育苗共占地8088亩,基本满足了当地的需求。1979年后,随着农业生产实行了承包责任制,育苗生产也于次年开始实行由生产队或乡与农户签订定购合同的方式进行。使育苗既有任务性,又具商品性,育苗专业户大量涌现。1981年,全县共育苗13900亩,可出圃的苗木达到100万株。1984年,县林业部门为专业户安排化肥,提供信息技术,当年全县育苗面积高达3.4万亩,其中以泡桐苗居多,其次为观赏林木。此后,随着绿化向立体化、园林化发展,观赏林苗所占比重增大,全县育苗面积一直保持在万亩以上。1985年,有育苗专业户696户。1986年,全市采集林木种子2.18万斤,育苗15384亩,其中市苗圃种植311亩。
(二)造林
建国以前,农民习惯于村宅周围栽植槐、桑、椿、楝、榆、杨等树,沟塘河边栽杨、柳、刺槐,庭院空宅栽桃、李、枣、石榴。户联片,庄成林,世代相袭。40年代,民国政府也多次发动植树造林,主要片林有行道林、国父纪念林等。民国33年,全县共植树15.4万株。次年又植树14.9万株,保有林地及零星栽植林地约120亩。但因当时自然灾害连年、战事频繁,树木存活率极低,树木稀疏,村宅荒秃的状况仍没改观。建国后,营林开始有了统一规划,1949年,共造林130亩,其中用材林45亩、经济林15亩、果木林70亩。1954年,全县共出动机关于部和农民32478人,营林200亩,主要任务是绿化河岸路边、村头荒地。1956年春,在绿化祖国的号召下,全县在一个春天就植树3192444株,共造林1500亩。1958年大办食堂和大炼钢铁,把全县数千个村庄的树木砍伐殆尽。此后虽大搞植树造林,但因浮夸严重,质量低劣,成效甚微。1960年,完成了皖西北防护林带164华里,绿化公路245条,居民点8个。当年造林面积23700亩,全县林地面积上升到9万亩。因执行了“谁栽谁有”的林业政策,四旁植树活动也空前高涨,加快了村庄绿化的步伐。当年四旁(沟旁、路旁、材旁、屋旁)植树234万棵。至1961年,全县所有公路干线和大型河道均实现了绿化。次年累计林地面积达39769亩。“文化大革命”期间,虽然年年栽树,但管理处于放任状态,成活率较低。70年代,以建设农田防护林网为主,由县统一部署,公社统一规划,生产队组织落实。以四旁植树为基础,农田林网为骨架,路、渠、林综合治理,挖沟、修路、植树同时并举,三位一体。1974年,主要栽植大观杨。至1977年,先后完成了龙凤新河、芦草沟、广联沟、红旗一、二、三沟和大观新河、亳包河、亳城(父)河、宋塘河等林业工程,营造了亳涡(阳)路、亳阜(阳)路、亳永(城)路、亳魏(岗)路的防护林带。农田防护林网骨架工程初步构成,各林带共有大观杨3300万株。1978年,县委提出“深厚土壤栽泡桐,砂礓黑土栽硬杂,低洼地里栽杨柳、荆条、杞柳插河坡。造林乔灌要结合”的要求,并制定了建设泡桐之乡的目标,更新了无望成材的小老树700万株,栽植泡桐树。1980年后,国营、集体林木实行承包管理,林带更新树木按比例分成,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每年冬春均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林带更新工作。所有林带均更换上泡桐,常绿树引入主干公路和村庄。田野成方,村庄成荫,林带绵延不断,庄庄相联。农桐间作、桐药间作林带也逐步形成。1981年,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因害设防、讲究效益的原则,将全县划为三个林区:西北及涡河沿岸砂壤土区为防护林兼泡桐用材林区;南部砂礓土区为用材防护林及薪炭林区;中部、东部淤土区为用材林区。当年全县共植树380万棵,新建农田林网8.9万亩,其中农桐间作林7.9万亩,成片造林1万亩。1984年,由安徽农学院专家对全县林业生产的自然环境进行全面勘察,在原规划的基础上设计出有利于防风、保水、保土,有利于农作物增长的农田四级防护林网建设规划,为大规模建设泡桐之乡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后,据此规划将现有耕地划成面积不等的方格田一级林带,每边树木4行。以主干公路和大中型沟河为骨干,由主林带5条,副林带4条,构成全县22个一级大方格田,平均每方15.17万亩。一级主副林带间距9000~16000米。二级林带每边树林3行,由主林带8条、副林带5条组成。位于两条一级林带之间,以区乡公路林带为主。主林带间距4500~5000米,副林带间距6000米,共构成网格86块,平均面积3.88万亩。三级林带每边树木2行,以乡间公路为主。主林带间距2300~2500米,副林带间距2500~2700米。每两格面积为7500~10000亩,全县共分网格421块。四级林带每边树木1行,以乡或村委会为单位,通过生产路林带,将耕地分隔成100~150亩的小方。全县共划13939块。同期还营造了大面积的丰产林和一般林。1985年,完成了省、县合资经营的2.7万亩泡桐丰产林商品材基地建设。1986年新造速生丰产林6000亩,经济林1092亩,竹林506亩,迹地更新1373亩,植树779.51万株,农林田间作50.96万株,义务植树217.3万株,幼林抚育面积17632亩,成林抚育面积46143亩。全市计有环村片林50万亩,立木蓄积量130万立方米,农桐间作林16.99万亩,丰产林和一般林4万亩。全市累计林地面积77.56万亩,立木蓄积量181.9万立方米。各类林网间配置以乔木、灌木,村庄间、区乡间、区区间、城乡间,绿带连绵,浓荫遮地,田野成方,林带纵横。主要河道形成商桐坡杨迎河柳结构,抗风调温,促进了全市农业的发展。部分村庄正向园林化发展。大量枯树落叶,使全市200多万亩耕地的有机物含量由建国初的0.5~0.7%上升到0.9~1.1%。实现绿化的沟河堤坝、干支公路每年减少水土流失1500万立方米,延长水利设施寿命15~20年,每年减少15万吨农田肥水流失。
(三)主要林带简介
亳商(丘)公路立体绿化带该公路在亳境内全长20.5公里。1958年春,两侧各栽泡桐树一行,计6820株。1984年春,全部采伐更新,两侧各新栽泡桐2行,行距2米,株距5米,计16400株,内侧株间按25米距配置铜笔柏1600株,外侧配置侧柏600株,沿路两侧有农桐间种林2万余亩。
亳涡(阳)路公路绿化带该公路在亳境内全长36公里。1974年春,于两侧各植泡桐树两行48000株,株距3米,行距4米,至1986年存40000株,平均胸径18.8厘米,总立木蓄积量3429.7立方米。
龙凤新河乔灌林带为立体结构的生态林带。龙凤新河全长41公里,岸堤各宽30米。1978年春,共栽泡桐10~15行,计97000株,存活85000株;河滩林下栽植紫穗槐10万穴,活立木蓄积量1309.2立方米,年收槐条30多斤,槐叶10万斤。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梅城乡园林化林带该乡是市园林化建设试点乡。1980年,建成农田四级林网,有一级主副林带各1条、四级林带421条,全长210公里。1986年,全乡共有各种树木110万株,人均75株,立木蓄积量4.4万立方米。当年又新建果园1500亩,栽植各种花卉10万株。在绿化过程中,基本建成了乔木灌木相结合,钟叶林与阔叶林相结合,用材林与经济林相结合的主体综合林业。
魏岗泡桐丰产林魏岗区土层深厚,沙质壤土,地势高,气温干燥,是泡桐、楸树、毛白杨的主要产区。1984年10月至11月,省林业厅与县林业部门合资在此兴建了泡桐丰产林商品材基地。在该区区乡公路两侧各150米以内的农田里,选用4米高的优质壮苗,按网形带状方式,营造泡桐丰产林2.7万亩(含花戏楼办事处西郊管理区一部分),有树4.2万株,株距4米,行距10米,实行统一放线,统一筹苗,统一挖穴,统一栽植,统一管护,及时分户发给林权证。现林木生产旺盛,林相齐整,存活率94%以上,是全省平原地区连片面积最大的丰产林。
包河立体林带包河流经境内5个乡,全长32公里。1981年春,开始在两岸100米宽堤上栽植18行泡桐,计94000株。1986年保活率95%以上,立木蓄积量达1.04万立方米,价值304万元。河坡栽植杞柳20万穴,林内间种黄花菜100万丛。是高效益林带之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