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嫁娶
旧时婚姻,男娶女嫁,父母包办。极个别的女娶男嫁,叫作“入赘”,俗谓“倒插门”。有“等亲家”、“娃娃媒”、“童养媳”、大红媒”等不同情形。“等亲家”即指腹为婚,至亲好友在妻子妊娠期相约:同生男孩结为兄弟,同生女孩结为姐妹,一男一女结为夫妇;“娃娃媒”为男女婴幼期间,由媒人撮合订了婚约;“童养媳”多为女方家境贫穷,或遭变故无以为生,由父母将其送给或卖给男家,待成年后,交拜成亲;“大红媒”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经过“传允”、“传书”、“要年命”等缺一不可的程序择吉嫁娶,即所谓“明媒正娶”的婚姻。它的先决条件是门当户对,其次是“年命”(即属相生时八字)相合。
订婚结婚的一般过程是先经媒人两下传话,双方家长同意了就“传允”,俗称下允帖。即男方备一红纸帖,请媒人送到女方家,女方家长受帖了,这就基本订亲了,否则不受。“传允”男女双方年龄不限,几岁、十几岁均可。下一步是“传书”,俗称“下书子”,即下聘礼,男方备衣料或首饰之类的彩礼,请媒人送到女家(贫穷人家有的只是一把红头线或几尺红布),媒人早上由男家招待,菜须成席,必须有一对红尾鲤鱼;上午在女家,席亦如仪,女家也略备一些象征性的物品(如文房四宝等)请媒人下午带到男家复命,这算正式订亲。
喜期的前一两天,男家备办酒席,贴喜对子,邀请亲友喝喜酒,同时派花轿去女家迎娶,俗称“下轿”。下轿班子由七人组成,即四入抬轿,一人打伞,一人放炮,一人(男少年)抱鸡(公鸡)带压轿。翌晨,出嫁女由亲人帮助梳妆,作为姑娘标志的辫子第一次结成发髻叫做“纂”,穿上通用的大红祆、系上裙子,头顶红巾,脚穿红套鞋(叫“踩路鞋”),哭着上轿,嫁妆随行。送亲人多系新人的叔叔、舅舅,也有是哥哥的。但一般不让哥哥送亲,说是“哥哥送妹子,穷一辈子”。
花轿来到男家,天井里早已摆好天地桌子。桌上放一板斗,斗内装满麦麸稻谷、红枣、花生,四角放萝卜,上用红纸封起,插一杆秤,秤上端包黑毛巾、杆上靠一面镜子,各有象征意义。麦麸谐音“百福”;红枣花生谐音“早生”;秤杆象征一竿子到底,白头谐老;萝卜象征人品清正,镜子意为心心相照,天人共鉴,永不变心。落轿后先是“撒轿门子”,由表兄弟端着花生、元豆等对轿门子乱撒,有成套的祝词,撒一把唱一句、和一句“好”!如“一把撒向南,恰赛吕布戏貂婵”,“好”!“一把撤向东,好比张生戏莺莺”,“好”!“一把撒向西,好比吴王爱西施”,“好”……。撒过轿门,轿帘掀开,接着是“挑搭头”,也由姑表兄弟拿把红筷子唱着贺词,如“小小筷子圆悠悠,出在紫竹山里头。今天遇到俺的手,俺与新人挑搭头。搭头一挑现青天,轿里坐个玉天仙。上身又穿大红祆,下身又系红罗衫……”,一套浮夸之后,说:“俺说这话你不信,咱请新郎来看看”,也是每唱一句,帮一腔“好”。接着参亲的(多为两少女)将新人搀扶出轿至面对天地桌子铺的红毯上,与新郎男东女西磕头拜天地。新郎自行作揖叩头,新娘多系男方平辈表兄弟、本家兄弟等强按着磕头。然后新郎抱着扳斗,新娘由人搀扶相随步入洞房。饭后送亲的(俗称上客)到后堂交待:几天来瞧、几天来接、是告知公婆,也是叮嘱新娘。再说几句慰勉的话,告辞后返回。还有的地方当天或次日举行“拜堂”,新夫妇拜过祖宗牌位之后,按亲疏顺序叩拜尊长,受拜者需给“受头钱”。下午新夫妇由亲族女眷陪同,给先人上坟。晚上闹洞房。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婚姻法》,废除包办买卖婚姻制度,实行婚姻自主、新事新办、礼仪从简。国家工作人员、工人、军人、知识分子自由恋爱结婚的居多。农村绝大多数仍需牵线撮合。牵线后,双方见面交谈,相互了解。女方还要“相家”,满意了可互相来往。逢年过节,女方到男家过节,回去时男家得给一些礼物如衣料或钱。结婚时双方同去当地政府登记,合乎结婚条件,发给结婚证,即谓正式夫妻,举不举行结婚仪式都无关紧要。繁文缛节大部已被废除。60—70年代,曾一度提倡集体结婚,但未成俗。个别也有旅行结婚的。70—80年代以来,订婚要彩礼、结婚待客之风又日盛一日。女方向男方要“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城镇还有另加“一咋咔嚓”(照相机)。再发展到“48条腿”、“72条腿”(沙发、大小立柜、五斗橱、梳妆台、写字台等);80年代后期上升到彩电、洗衣机、收录机、电冰箱、组合家具等高档品。农村则要房子,由草房3间进而发展到瓦房3间,衣料至少6—10套,外加鞋袜、毛线衣等。过门时压手钱要“见一封二”,即女方拿一百元,男方得加给二百元。办喜事待客,遍邀亲友,少则10桌,多则百桌以上。人们不但深感娶媳妇难,也普遍为喝喜酒作难。有时遇上一个喜期日子,有的户要应酬3—5家,甚或10家、8家,每份至少3元,一般5—10元。确是很可观的一笔负担。当然,这是由于“礼尚往来”之故,如不应酬,日后见面总感歉疚,虽至亲好友,由此也疏远了。
旧时丧偶,男的可以续娶,叫作“续弦”;女的却必须“守节”,如改嫁,便遭非义或亲族横加干涉。《婚姻法》施行后,此习已根除。
中村岗、焦陂集、大桥集有一部分回民青年男女结婚不论属相,不讲“八字”,但也有一定程序。先是“受谢”:即由两个年龄较大的妇女作媒人,两头反复传话,女方家长应允了,约定某日受谢。届时媒人向女方家长下拜后,再到男方向家长送喜,这一环节双方都有主妇出面。接着是“下允书”:媒人由原来的妇女换为其丈夫。双方男家长出面;男方再请出二人陪媒,共4个媒人,带着食品礼盒、聘金、衣料、首饰等送到女家,女方以酒席面条招待,下回男家酒席馒头招待。再接着是“传书”:即商定喜期,男方选择两个吉日写出由媒人送达女方,由女方确定一个结婚的日子。结婚这天有“娶女客”、“送女客”、“看女客”,礼仪繁琐。花轿进门时先“抱轿”,由女送客中一人把新娘从花轿里一直抱到新人房里床上,接着是阿訇念“女歌”。主房正中放一张方桌,男女双方分站两旁,阿訇坐在上首念回文“女歌”,大意是祝婚姻美满、家庭和睦、互敬互爱、尊老爱幼、白头到老。念毕用红纸写几句回文给男方家长,作为结婚证书。最后阿訇将男家准备好的喜果撒向观众,仪成。
二、丧葬
人到老年,儿女预先准备寿衣、寿材。衣用蓝、红色,忌黑色,宜单数,3—5件,粗针稀缝,不用钮扣,以带条系之。做成之后,有的老人每逢除夕之夜穿在身上,说是这样死后能“得济”,活着可以避灾星,延年益寿。民习土葬。棺木叫寿材,以质地坚实的木质为好,柏木为上上,次梓,其次桑槐,再次是榆枣,最差是杨柳,忌用楝树。底、帮、盖规格为“1、2、3”、“3、3、4”,“3、4、5”、“4、5、6”(寸)及12圆花(12块方板)、4独(4块大板合成)等多种。老人病危时,先移在堂屋右侧地面草铺上,咽气后,脱下原穿的衣服用温水洗脸洗脚,穿上寿衣。换下的贴身衣裤甩在房顶上,然后举哀烧铺草,将死者生前常穿衣鞋等连同铺草,由亲属哭着送到宅外路口,以火焚之。同时请来阴阳先生,看墓地、定坟向、择日子。晚上移尸体入棺,叫做“移材”。儿女亲属嚎啕尽哀,边哭边呼唤:“移材呀移材!”并绕棺一周,瞻仰最后一次遗容。然后用大铁钉钉紧棺盖,楔钉子时,亲属再连声呼喊:“躲钉啊,躲钉!”移材后,如尚有亲人奔丧未到,须稍等待。人死后,一般的在家停棺三天再出殡,叫做“三天撞凶”,有钱的阔人有停棺数月的。出棺的前一天或前三天待客,请来响手,道士、斋公奏乐念经,称“做斋”以“超度亡灵”。亲友吊丧俗称“烧纸”。民国及其以前吊丧者多带来火纸锡箔,有钱人家仿人间仪仗扎出纸人(称“童男”、“童女”)、纸马、纸轿、纸楼阁亭台(称“阴阳宅”)等供死者在阴间“享受”。纸马、纸轿、阴阳宅上还写上已故的雇工仆佣姓名,供死者“阴间驱使”。此外还送挽联挽帐,以示“生荣死哀”。女亲眷奔丧,进村即嚎啕痛哭致哀,丧家亦派三数女眷哭着相迎。凡吊丧者,男客给以白土布缝制的“孝帽”,女客给以白布头巾,其大小长短视亲疏远近各有等差,至亲近族还要蒙白鞋,亦视亲疏远近,全蒙、半蒙、毛口、光口有所区别。翌晨出棺,长子打招魂幡、次子捧灵牌、三子捧老盆、四子挎纸筐……。如儿子不多或无子,则由孙子或近门晚辈分别承担。凡承担这类事的即视为遗产的当然继承人。但不许女的充任,即使亲生女儿亦不得进入墓地,女亲属只是送棺至宅子路口,嚎啕一阵,尽哀而已。
翌晨出殡,当夜三更须“送汤”,即下半碗面条加点生水(称“阴阳水”),由孝子捧着,其他亲属尾随至村外路口烧化纸钱,将面条连碗摔碎在地上,也是边走边呼喊:“送汤啊,送汤!”
出殡后第三天,死者亲属男女老少奔赴墓地烧纸致哀,叫做“三天圆火”也叫“圆坟”。接着择一逢集闹市“谢孝”,请来响手,抬着果供香案,死者所有男亲属,穿戴孝衣孝帽按长幼尊卑鱼贯而行。其前面向导一人手持铜锣,敲一锣,高喊一声:“×××谢孝!”谢孝者即随着跪下磕一次头,沿街一周,以示对前来吊丧者的致谢。
出殡后第七天上一次坟,特别是“五七坟”,闺女更要狠哭,说是五阎王最厉害,但他没有闺女,闺女们一哭,他的心就软了,就会大发慈悲减免对死者残酷惩罚。
丧家当年除夕门上不贴对联而贴一张火纸,第二年贴蓝底白字联,第三年贴绿底黑字对联,联语多含孝道。
新中国成立以来,念经“超度”、“报庙”等迷信活动已根本废止,吊礼的纸箔等多改为送现金、花圈。1983年县火葬厂建成使用,国家工作人员死后大部分已实行火葬。“谢孝”改为写感谢信,沿街张贴。白孝帽头巾改为佩戴黑纱,其余多如旧仪。1985年曾一度号召平坟深葬的集体葬,未成俗,旋即复旧。
回民死后实行土葬,且速葬、薄葬,不信风水、不择吉日、不用寿材。人死后先将尸体放在塌布上,沐浴干净,撒上香料、冰片,然后用新白布(称“可番布”即葬衣)裹起,子女亲友绕尸体一周,作告别仪式后盖上塌布架子,抬至主房门前,由阿訇念“站展达子”(即悼词),念毕传经,即将死者的衣物金钱等施舍给贫苦的人。然后将塌布放在架子上抬到墓地,墓坑先已挖好,南北方向长6尺、宽2尺、深3尺,上面用砖砌成拱形,北头用砖封住,尸体由南头缓缓放进墓内,头朝北仰卧,脸磨向西,以示亡人归根圣地,然后将墓封起。安葬毕,亲属一齐回到丧家,儿子望见家门哭着进家,家庭妇女一齐痛哭一场,俗称“送到坟地哭到家”。
回民吊丧不带礼物,带包香沫或安息香,不磕头、不行礼,可哭可不哭,丧家给一个孝帽和一个束腰带,出殡时束戴送葬。死者入墓时,尸体必须着地,墓内不陪葬任何衣物。
三、祝寿
老年人从60岁开始,儿女多于诞辰或正月吉日,或二月二送些礼物为之祝寿。多数送“老雁馍”,即用麦面包上馅子做成雁形,再配一些馒头蒸熟送给老人,取其延年益寿,子孙昌盛之意。于66岁、63岁、71岁73岁、84岁则另有特别象征性的祝寿形式。即“六十六吃块肉”,旧时说是66岁时儿女各送6斤6两猪肉。70—80年代一般是取6角6分钱称一块肉,屠夫接了钱,一刀下来,多少就这么一块;“六十三(或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窜”,即63岁时,儿女各买一条鲤鱼,说老人吃了鱼会更加健康长寿;“七十一吃只鸡”;而在73岁、84岁时更是老年人的“劫口”,说是“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请自家去”。在这两个高龄上,儿女更要倍加为老人祝福。
四、生诞
头生孩子,三天后向婴儿姥姥家报喜,用一个木质提盒,生男孩盒内放一本书;生女孩放一剪纸花样。男孩降生后9天,女孩降生后12天姥姥家送“祝面”(或说“祝米”),多为鸡蛋、油条、老母鸡、猪心肺、红糖等滋补食品及婴儿衣帽襁褓用物等“见面礼”。其他亲友祝贺可不拘日期。所送来的礼品不宜全部收受,多少须留一部分让人家带回去。
五、忌讳
民间有多种封建愚昧的忌讳,尤其是过年与喜期,忌说不吉利的字眼,如死、伤、灾、祸、穷、破、漏、病及死人的名讳,忌打破碗碟等等。结婚第一天洞房忌空床,新人拜天地时忌穿短内衣,说是“半半截截不到头”。忌戴孝者和寡妇进入洞房。住户院内忌栽桃树,“桃”谐音“逃”,主不祥。忌听猫头鹰及乌鸦叫,说“猫头鹰进宅子,不死大人死孩子”。说乌鸦叫(尤其是白脖子老鸹)主凶。忌无主猫、猪来,说“来猫穷、来狗富,来猪头上顶白布”。忌母猪生8只仔猪,说“7个抬轿的,8个抬棺的”。忌扫屋内的吊灰,说那是钱串子。忌在太岁头上动土,否则会遭灾难。收头一场庄稼估产时宜说多、忌说少,一场少了以后场场少。相邻两家住房右边须高于左边,后面须高于前面,忌左高于右、前高于后。生意人开门头笔买卖必须成交,否则主一天不利市。卖肉的屠夫忌说猪舌头,叫猪“攒头”。产妇不满月,忌入他人家房门,说那是“血光灾”。六月、腊月不搬家,据说这时搬家家不发。解放后,提倡科学,破除迷信,旧社会遗留的忌讳有的已消失,有的为新风尚所取代。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