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体育课程
民国时期,中小学均已开设体育课,由于缺乏体育教师、体育器材和场地,大多数学校体育课只教做操、田径运动,条件稍好些的有篮球、羽毛球等。抗日战争开始,小学体育增设童子军训练课,中学也增设军体课,内容包括:队列、军礼、旗语通讯、侦察、防空、战地救护、露营等。
建国初期,体育教师缺乏,又无统一教材,大部分中小学都是由兼职体育教师代课,自选教学内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开展体育教学。由于体育器材和场地简陋,体育课多是体育游戏、打篮球、接力赛跑等。
1954年,阜南中学、阜南师范配备了专职体育教师。同年,在中学试行《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预备级。1956年,国家正式颁布《小学体育课教学大纲》、《中学体育课教学大纲》,各学校均按大纲编制教学计划,体育教学质量日益提高。大部分小学都能坚持“两课、两操、两活动”制度,六年制的小学,体育课达到400—450课时,中学制每周2课时。每天做早操20—40分钟,农村小学的早操时间安排在上午第一节课前做。城镇和农村学校都做课间操,广大师生分别做第一套广播体操、第一套少年广播体操以及儿童广播体操。1957年阜南中学正式推行“劳卫制”。1958年“大跃进”,学校对学生提出“三百满堂红”的不科学要求,即一级劳卫制100%,二级劳卫制100%,普通射手100%。为了达到标准,各年级学生起早摸黑加班,搞突击,强行过关,有的学生身体被累垮。1959年,“劳卫制”停止推行。
1962年,要求全县小学校长、主任、教师必须对体育教学有足够的认识,以身作则参加体育活动,保证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帮助体育教师解决困难,并要督促检查体育教师搞好教学。与此同时,建立中、小学体育教研组。学校体育恢复正常。1965年,贯彻“七三”指示,发动师生,克服困难,自己动手制作器材设备,开展勤俭办体育活动。学校体育有了新进展,学生各项运动技术水平有明显提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要求“停课闹革命”,体育教学被迫停止,体育器材被一抢而空。1972年复课,体育课主要是军体活动,进行队列操练。
1975年,阜阳地区教委、体委在颍上县下元公社四里湾学校(7年制戴帽初中)召开现场会,推广该校勤俭办体育经验。阜南县有2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前往参加会议,参观学习,接着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勤俭办体育活动。70年代末,全县中小学使用了省编《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中小学体育教材》(试用本)进行教学。1977年各校推行“两课、两操、两活动”制度,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锻炼。
1982年,阜南县第一小学被命名为省、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985年,阜南县遵照阜阳地区体委、教委部署,在全县开展小学生“雏鹰起飞”活动。
二、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安排时间比体育课多。每周安排2—3次,3—4小时。活动内容有田径、体操、蓝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平时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逢“五一”、“六一”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还组织班级之间、年级或校际体育活动,有测验赛、表演赛、对抗赛,条件好些的学校还组织各种项目的体育队,不定期地举办运动会。
解放初期,学校运动会主要项目是篮球,阜南中学、阜南师范有条件的学校也举办过乒乓球、排球、田径运动会。
1963年。县始成立青少年业余射击队。训练以小口径步枪为主。同时阜南中学和阜南师范也都组织了汽枪射击队,利用早操、课外活动和星期天进行训练。阜阳地区以阜南县为射击活动重点。同年阜阳地区射击比赛,王经明获男子军用步枪和男子小口径步枪两个第1名。张萍兰获女子小口径步枪第3名。县获团体总分第1名。1964年,阜阳地区青少年射击通讯赛,阜南队在男青1、2、3号,女青1、2、3号,男少1、2、3号,女少12、3号12个比赛项目中获11个团体第1名。聂立仁获男青2号第1名,姚凤华获男青3号第1名,张萍兰获女青1号、女青2号两个第1名,吴怀敬获男少1号、男少2号两个第1名,张泽亭获男少3号第1名,姜翠华、安秀英、周春燕分获女少1、2、3号第1名。
1966年4月23—25日,阜南县选派小学生运动员参加了建国后阜阳地区首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文化大革命”后,阜南县每年从教育经费中拨发一定数量资金供各中学兴建体育场地和购置体育器材。并统筹了一批球类、单双杠、铅球、铁饼等分发给全县各中学。为28所区镇中、小学配备了专职体育教师。大、中专毕业生,优先分配到7所县管中学、师范和一小。12个班以上的农村中、小学也都抽派了年轻教师加以培训,任专职或兼职体育教师,使体育课得以相对集中和正常的教学。
阜南一中是全县设备较好的学校,体育活动开展正常,竞技水平也较高,1972年春,该校举行了一次全校性的篮球运动会,以班级为单位,组成6个男队4个女队,采取大循环制进行编排比赛,选拔出校男女代表队,加强经常性的训练。1973年,参加体委举办的职工篮球赛,取得了较好成绩,推动了学校体育活动正常开展。同年,校内举行了田径赛,比赛项目有田径、篮球、乒乓球等。1976年该校篮球队参加阜阳地区学生篮球分区赛,男女队双获冠军;1978年一中排球队参加阜阳地区业余体校排球竞赛,获第一名。1985年10月,阜南一中举行第三次秋季田径运动会,全校33个班、运动员495名,设12个比赛项目,竞赛气氛热烈,成绩可观。李文武以11秒06的成绩打破县100米纪录。陈龙军以1米62的成绩打破县初中组跳高纪录。温振刚、李冬梅分别刷新了高、初中组800米。方集、中岗、三塔、朱寨等中学也都先后举行了春季或秋季田径运动会。
1985年,县体委配合教委举办了一期有46人参加的专职体育教师培训班,以重点提高城镇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基层业余训练是为国家发现、培养和输送人材的重要环节,县对此作了合理的布局,即:篮球以一小、一中、三中为训练中心。成立少年男女甲队和少年男女乙队共50人;田径以一、二中为训练中心,建立男女田径队共45人;乒乓球以二、三小为中心,男女队共12人;排球以一中为训练中心,少年男子甲乙队共24人,各队初具规模,正逐步提高。1985年已输送两名运动员进大专院校深造。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