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预防接种
1、种痘
1951年,阜南县遵照卫生部《种痘暂行办法》规定,全县种痘33.6万余人。1952年,地、县、区组织199人的普种队,开展首次全民普种,划片包干,种后,每人发给“牛痘接种卡”以为凭证。1956年起,采取“四龄”种痘法,即6个月至周岁、6周岁12周岁、18周岁4个年龄各种一次。1961年第2次、1967年第3次、1975年第4次全民普种。其余年份均取“四龄”种痘。1982年,国家宣布停止常规种痘。
2、霍乱、伤寒、副伤寒与痢疾预防注射
1951年夏,进行了6万人份的霍乱、伤寒二联疫苗注射,重点在人口集中的城镇和交通要道。1952年,采取行政手段在车站、码头、城镇、街头、要路口设检查哨,凡无“注射卡”者,一律不得通行。1961年,上级分配阜南县35万人份霍乱、伤寒、痢疾纯化三联疫苗注射任务,要求6至45周岁的人口普遍注射,实际完成318694人次。1964年,全县5.14万人份霍乱预防注射任务,县培训医务人员348人,16天完成了任务。建国以来,阜南县先后注射霍乱疫苗、伤寒疫苗、霍乱伤寒二联疫苗,霍乱伤寒痢疾三联疫苗、霍乱伤寒及副伤寒甲乙四联疫苗等5种类型疫苗计187万余人份。其间1956—1960年还施行口服“痢疾噬菌体”17.1万人份。
3、鼠疫预防注射
1952年,为粉碎美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地区发动的细菌战,阜南县在人口集中的城镇、车站、码头、公路沿线以及河流沿岸的村庄进行预防鼠疫注射15万人份。
4、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预防注射
1953年,省分配阜南县白喉类毒素3万人份,进行第一次白喉预防注射。1955年在公桥、方集重点注射白喉预防1万人份。1957年,作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注射3.5万人份和百日咳疫苗注射5000人份。注射对象均为儿童。1965年做破伤风类毒素注射,对象为基干民兵和有劳动能力的成年男女。截至1985年,共完成白喉注射16.7万人份;白喉、百口咳、破伤风三联疫苗注射16.5万人份;百日咳预防注射20.5万人份;破伤风预防注射56.2万人份。
5、麻疹预防注射
1959年,使用胎盘球蛋白预防小儿麻疹注射1.2万人份。1969年,使用麻疹减毒素注射,至1985年底,共注射128万人份。
6、卡介苗接种
1960年、1961年两次在柳林、地城、许堂、城关、赵集5区进行卡介苗接种。1963年,在柴集、朱寨、黄岗、方集等区进行,因事先未作好技术培训,致2790人皮下注射或口服后,有576人出现淋巴结肿大,局部红肿化脓、发烧,甚至溃疡等异常反应。省、地、县组织医疗队,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善后事宜,省卫生厅并就此通报全省。
7、其他预防注射
1966年,开展钩端螺旋体预防注射,1968年开展流行性乙型脑炎预防注射,1970年开展皮肤型炭疽病5000人份的预防注射,1971年开展流行脑脊髓膜炎预防注射。
8、小儿麻痹症糖丸服用
1964年始至1985年,全县共服用小儿麻痹症糖丸285万人份。
9、计划免疫
1980年起,国家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凡7周岁以了的儿童普遍进行登记建册、建卡。城镇、机关、学校、工厂的适龄儿童1人1卡,农民1户1卡。根据儿童免疫程序,开展各项预防接种注射。1985年8月,县召开全县卫生院长及防疫医生专题会议,布置各区建立计划免疫“四簿一表”。会后,县防疫站配合城关卫生院一小、三小、五小、幼儿园及城关学前儿童预防注射2150人。
表1721951—1985年部分年份各种生物制品预防注射接种统计表(单位:万人)

二、传染病防治
建国后,阜南县对疫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1950年夏,大水成灾,病疫接踵而至,阜南县于秋季建立疫情报告网。1951—1952年,流行小儿麻疹和猩红热。阜南县立即组织疫情抢救队,配合中国红十字会医防队,华东医防队,省、地医防队,分赴全县各个疫区进行防治。
1951年起,对两大类、18种法定传染病即认真进行管理。其中甲、乙两类传染病,除分别在12小时和24小时逐级电话上报外,区于每旬的第一天将上一旬的疫情报表报县,县于次日汇总上报地区,形成常规。1978年,中央制定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基于新的认识,对原18种传染病增至25种。区、乡均设专职防疫医生,村(大队)固定一卫生员为急性传染病法定报告人。
1、流脑防治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中国成立以来,除1954、1955、1959年3个年份外,其余年年都有发生。以1966年度发病率最高,达3000余例。疫区遍及全县,以苗集区最为严重。疫情发生后,省人民政府先后从蚌埠、淮南、马鞍山等地和省直各医疗单位抽派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来阜南进行抢救。县除发动全县广大医务人员紧急行动,积极防治外,并从县、区医疗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36名,配合省医疗队巡回抢救,至1967年4月,全部扑灭了疫情。
2、出血热1961年11月,阜濛农场发现首例出血热患者。到1962年6月,共发现27例。死亡率很高,治愈率仅占66.6%。县卫生科当年作出今后防治打算。1964年,全县设29个防治点,确定78名技术人员从事防治工作,并对46名卫生人员进行了出血热防治技术培训。
3、“六病”防治1959年11月上旬,柳林、地城、方集等公社相继出现浮肿患者,12月底,统计数字为7575人,翌年2月统计数字为15839人。伴随浮肿病的扩散蔓延,陆续出现干瘦病、小儿营养不良、妇女闭经和子宫下垂、肠原性青紫病与浮肿,合称“六病”。经检查分析疫情发生原因:①患者原有肠道寄生虫病和其他疾病;②不讲究饮食卫生,导致腹泻,消化机能减退,引起营养不良;③入冬天气变化异常,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县委号召党政干部,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冶工作。1960年2月上旬,组织医务人员869人,分132个小组,划片包干,巡回和集中治疗相结合、中西结合、土洋并举,搜集土、单、验方70多种,如牛骨灰加糖饮服,参汤和五皮饮、麻籽、芝麻炒黄内服,消肿利便。与之同时,县召开财政、粮食、供销等部门负责人会议,研究决定拨款6.18万元,黄豆3.9万公斤,红糖2.565万斤,酒4.25万斤,以抢救危重病人。专署卫生局也拨发阜南县一批硫酸亚铁丸、肝精干、葡萄糖粉剂和水剂、丁维葡萄糖粉、维生素B针、片剂、维生素C针、片剂。6月,接新麦,疫情趋向缓解。年底与1961年春,“六病”普遍回升,全县132个集中点收治病人11.658万人,抽样调查:黄岗公社瓦庙大队993口人,浮肿885人,占89%。
为抢救“六病”患者,县委安排:(1)每人日成品粮不得少于0.5公斤,主要是细粮,搭配一些豆类;(2)青菜每天0.5—1公斤,并适当解决些肉类;(3)食糖每月0.5—1公斤;(4)食油每月0.25—0.5公斤;(5)卫生部门负责筹办原料,计黄豆750公斤、麦麸750公斤、红糖750公斤、红枣275公斤、冬瓜皮200公斤、陈皮50公斤,由药厂和食品厂制成麦麸饼2750公斤。另制参术酒150公斤、益母糕1500公斤、参术糕2000公斤,调经丸400公斤,理中丸15公斤。直至1964年,重灾区安岗区仍有浮肿2151人,干瘦14491人,小儿营养不良95人;轻灾苗集区“六病”患者仍占总人口的23.8%。截至1964年,上级政府共拨发阜南县救灾医疗费341003元。其后,随着自然灾害的消失,“六病”陆续全愈。
4、肠道传染病防治建国之初,县由下而上建立了疫情报告网,严密监视疫情。1964年,各级卫生医疗机构都建立了肠道传染病门诊部。防疫站开展肠道病细菌培养。1965年,县成立“二副”(二号副伤寒)防治指挥部,区、社成立领导小组。这一年全县肠道病入诊101501人次。细菌培养534份中,发现费氏菌痢3例。
5、钩端螺旋体防治1963年,洪水成灾后,伴随痢疾、疟疾发病高峰,全县出现7917例原因不明的高热病人,经两个多星期的抢救,疫情有所缓和后,突然发现1117名患者并发虹状睫膜体炎,经抢救治愈758人,视力减退355人,失明4人。经省医疗队鉴定为钩端螺旋体病,由洪水传入引起流行。疫情分布11个区、47个公社、154个大队、298个村庄。患者87%为成年劳动力。1964年1—3月间,省组织安徽医学院毕业生来阜南实习,重点治疗钩端螺旋体后遗症。自此,每年把这种病列入防治范围。1966年起进行预防注射,1968年和1971年又两次出现钧钩端螺旋体病高峰,由于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治疗经验,抢救疗效很好,没有失明患者。
6、炭疽病防治1970年6月28日,河南省淮滨县赵集公社某队1头病牛牵来阜南县关堂公社孙寨大队,经兽医孙凤朝治疗无效,死后就地剥皮卖肉,周围的小邓、腰前、任马等6个生产队的一些社员吃了这头死牛肉。剥死牛和洗牛肉造成地面、水塘严重污染。7月上旬,这里群众开始发病,共23例,中央、省、地接疫情报告后,立即责成阜阳地区派专业技术人员2人,配合县区组成医疗队,进行抢救。中央从兰州生物制品实验所调来炭疽病疫苗5000人份,省拨来漂白粉200公斤,及时分发到疫区。在抢救的同时,大张旗鼓地宣传卫生防疫知识。疫区实行严密的封锁隔离。室内外地面和人畜饮用的水并、水塘全面进行漂白粉消毒,疫苗全部及时注射。为时1个月,疫情彻底扑灭,无1人死亡。死10头牛、1条狗,全部焚化深埋。
表1731951—1985年部分传染病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三、地方病防治
1、黑热病
1951年调查,全县共有27个黑热病发病村庄(散在病例除外),以于集区的程楼、赵集区的郜庄、苗集区的张店子、方集区的古城子一带为重点发病区。这年5、6月份,县先后两次选派25名医务人员去阜阳地区黑热病防治训练班学习,7月建黑热病防治站。县内又举办训练班,培训社会医生105名,投入调查防治。党政部门把黑热病防治列为一项中心任务,及时供应免费药物。至年底,共治疗640人,全部治愈。1952年又治疗全愈393人。同年12月,全县开展了群众性的打狗活动,共扑灭各类狗33997条,借以消灭黑热病原体中间宿主,同时中断狂犬病的传染。1953—1958年,在发病重点村,进行了4次消灭白岭子的药物喷洒,共喷洒房屋15.2万余间,喷洒面积达546.6万余平方米。至1960年底,全县共治愈黑热病患者2512例,死亡16例。1963年结合疟疾普查,又发现黑热病6例,治愈5例,死亡1例,至此县境内黑热病绝迹。
2、疟疾
1953—1957年,对疟疾患者采取免费治疗,在发病重点村喷洒灭蚊药物。1958年起,对凡有疟疾病史者均作抗复发治疗。培训防治疟疾服药员,乡建立防治小组,负责药物防治。1966年,阜南县成立灭疟指挥部,由县长亲任指挥,部设办公室,设专职人员办公。城乡居民户户门头挂防疟卡片,写上户主姓名、全家人口,注明有疟疾病史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及每次服药日期空格。服药员身背药包,手提水瓶,送药上门,看服进口。然后在卡片中填写服药日期。“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疟疾防治中辍。1970年,县又重新选取新村、于集两公社分别为岗、湾地区的调查典型,重点调查摸底。1972年10月,国家卫生部派梅岳根教授等来阜南县作为期两周的调查,以赵集区的王集大队的5个生产队和地城区的孟营大队的7个生产队为岗、湾地区的调查典型。通过查访和镜检,岗区赵集点发病率为5.1%—5.7%,湾区地城点发病率为38.6%—41.7%。1978年,县在黄岗、苗集、地城、方集、三塔设5个疟疾镜检站,有条件的区卫生分院,亦同时开展疟疾虫的镜检工作,并连续两年每年拨款30万元,由卫生、商业、供销等部门协作,每年配制乙胺嘧啶食盐480万斤(每斤食盐含乙胺嘧啶190毫克),以通过食用盐,达到全民服药防疟的目的。1980年,国家卫生部防疫司张处长偕刘吟龙教授再来阜南县视察指导疟防工作,刘教授并作了疟防学术报告。1985年,阜南县已基本控制了疟疾流行。
3、麻风病
1956年起,阜南县着手对麻风病调查防治。到1982年累计,共发病22例,分布在9个区,14个乡,16个自然村。方集区王堰乡小白郢,235口人,麻风病5人,城郊区民安乡后小园有一户2人患麻风病。
22例患者中,男20人、女2人。结核型21例、瘤型1例。3人送颍上县麻风病村治疗,4人送凤台县麻风病村治疗,1人迁去河南省,14人在家治疗。县防疫站有专职医生定期送药并检查治疗情况。1982年鉴定,已治愈13人,死亡4人,尚有3人在颍上麻风病村,2人在家治疗中。
4、钩虫病、血丝虫病
1955年,应征入伍青年482人血检,血丝虫阳性129人,占15.3%。1956年调查,阜南县钩虫病患者5904人,血丝虫病患者1875人。1957年,阜南一中、师范两校1219名学生血检,血丝虫阳性者119人,占8.8%。粪便检验414人,查出蛔虫卵阳性者210人;钩虫卵阳性者16人。1958年,全县规模的普查普治疟疾、钩虫病、血丝虫病、秃疮等地方病,共血检629884人,占总人口的84%,其中血丝虫阳性者77551人,占检验人数的12.7%;粪检577587人,占总人口77%,其中钩虫卵阳性者154546人,占检验人数18.1%。查后,分别采用海群生、卡巴砷、四氯乙烯、健脾杀虫丸、贯仲汤、雄黄丸等进行治疗。1959年底,经阜阳专署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验收,认为阜南县血丝虫病基本消灭。1970年,再次建立除害灭病小组,继续开展除害灭病。至1980年,在三塔、苗集、黄岗、中岗、地城、方“集等区5483人血检中,发现血丝虫卵阳性283人,阳性率5.16%。
5、头癣
分黄癣(又名黄水疮)和秃疮(又名瘌痢头)两种。患者多为少年儿童,18岁以后,大多不治自愈。1956年调查,全县患者4000余人。1958年、1959两年普查普治,全部采用川栋子软膏,部分兼用百灵生发油膏或牛舌棵加红糖熬水剂治疗。川栋子软膏近期疗效显著,但复发现象较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理发工具及技术的革新,传染媒介的消失,头癣已灭迹。
四、其他疾病调查
1、梅毒
1956年调查,全县有梅毒患者892人,至1959年己大部治愈,仅尚有51人在治疗中。60年代,梅毒已逐渐消失。
2、结核病
1960年起,阜南县15岁以下儿童接受卡介苗接种共达882万人次。1979年和1980年分别选阜濛农场小学和阜南一小学生做卡介苗接种后免疫测定,结果表明,阳性率分别72%和81%。1980年,选苗集公社孙寨大队和阜濛农场分别进行结核病流行调查。孙寨大队成人胸透1272人,结核菌素实验842人,查痰7份,确诊为结核病者3人,占总检人数的0.144%;阜濛农场胸透452人,确诊结核病患者3人,占总检人数的0.664%。
3、肿瘤
1971年,以苗集、柳沟两公社的14个大队为重点,作25岁以上成年人肿瘤发病情况调查。在1804人中初步查出371例疑似肿瘤病患者,通过临床和仪器检查,确诊肿瘤病患者为19例,占0.1055%。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