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戏剧
1、淮北梆子
淮北梆子即沙河调,源于秦腔,流行于豫东和安徽淮北一带的沙河两岸,约于清代中后期传入今阜南县。时称“高梆”,群众称为“大戏”,是阜南县最为盛行的剧种。新中国成立以来,揉合了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梆子和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梆子唱腔,基本是豫东调路子。淮北梆子在阜南县的发展,据老艺人回忆,约分4个阶段,即:玩会班、龙虎班、戏班、科班。玩会班是沙河调的早期,演出形式简单,常打地摊演出,演员十来个人,多属业余,道具不齐,行当不全,只演些唱段、折子戏、小戏。龙虎班时期,行当、服装、道具基本齐全。可以开正本戏,上高台,即群众所说的“高梆”,可以拿戏价,应庙会。戏班,班主、演员,行当齐全,有“四生、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两箱管”的说法。一班戏演员可发展到40几人。演出节目多为大戏,连台本戏。科班多由地方豪绅延师教练,叫作“窝班”。行当设备样样齐全,演职员有明确分工。计有:“五生、五旦、五花脸,虎头外角和老旦,五个箱管,一鼓、二锣、三上手,一个面活,三个下厨,一个管帐和管主,还有三个教师头,一个看小孩的在后头。”一共37人,多了不要。服装道具有五蟒、五靠、对披、龙套、开氅、官衣、斗蓬、大帽、褶子、兵坎、官装、女靠、胖袄、彩裤、腰包、鸾带、斗盔、针缨、髯口、马鞭等。淮北梆子剧目丰富,号称八百余出。多为历史戏,从忠与奸、善与恶、是与非、曲与直的戏剧冲突中,突出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抑恶扬善、扶正祛邪、优胜劣汰的美好愿望。
阜南县最早的玩会班,是清末朱寨区李集艺人贾治才父子为主的火星班。民国初年,界首集的王汝千(主演花旦、青衣)、赵启顺(主演黑头)曾来天棚集龙虎班教戏,在柴集、新村一带颇有影响。民国11年(1922)以后,耿集戏主耿盘石、赵集戏主赵老坤先后办起了戏班,淮北梆子在县境内一直兴盛不衰,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李集业余剧团。1952年,与来自河南确山的徐炳荣、周凤楼夫妇和李德奎等的流动班合并,组成地方国营阜南县前进梆剧团,隶属县文化馆。开办伊始,创业维艰,“纸糊的帽子苏联花布箱,两支马鞭三杆枪,全部家当一大筐”。经“卖红票”和先后请开封名演员贾美玉、邓银芝、魏素云以及高氏三姐妹来团献技,提高上座率,情况渐趋好转。1960年,县文工团、戏校并入梆剧团,设立了嗨剧队。1963年,强调扶植地方剧种——嗨子戏,砍掉了前进梆剧团,成立阜南嗨剧团,梆剧团10余人被调往河南淮滨县剧团。“文化大革命”时期,禁演古装戏,近20年惨淡经营的价值数十万元的戏箱被付之一炬。70年代初,剧团演职员大部被分派去鞋厂、针织厂、木器厂、被服厂当工人,余下聚梆剧、嗨剧、京剧、曲剧演员十余人为一体的班底,改称县文工团。旋又分为梆、嗨两剧队。80年代初,再次整团,鉴于嗨剧上座率过低,撤消了嗨剧队,调出安置了老龄艺人,吸收培养了一批青年新秀,正式成立了阜南梆剧团,为县唯一的专业剧团。
2、嗨子戏
嗨子戏流行于阜南县南部沿洪淮一带各区乡。唱腔主调开头用拖长音的响(或“嘿”)起腔,然后定腔打板上韵,因此得名。由民间歌舞红灯、花挑、旱船等的小演唱逐步演变形成的。在民歌小调基础上,移入简单故事情节,称“杂出子”。“老八出”有《大观灯》、《小观灯》、《打货》、《打长工》、《打小秃》、《劝八行》、《下花园》、《点大麦》。这些剧目因系两人演唱,被称为“两小戏”。情节较复杂一些的由生、旦、丑三人演唱的称“三小戏”。由两小、三小再发展到折子戏、正本戏。约有大小剧目百余出,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和爱情方面的小戏居多,很少历史戏。经常上演的除“老八出”外,有《小姑贤》、《劝小姑》、《小姑恶》、《借当》、《放莺哥》、《站花墙》、《送香茶》、《双担水》、《三击掌》、《秦雪梅吊孝》、《三娘教子》、《讨学钱》等。较大型的剧目有《劈山救母》、《许状元祭塔》、《安安送米》、《王员外休妻》、《张子贵赶考》、《红鬃烈马》、《辕门斩子》、《破洪州》等。早期嗨子戏服装道具极简单,只用一张桌子、两条板凳,旦角上身穿黄色或红、绿色一件褂子,下束一件彩裙,不包头,不戴花,头上扎一彩色绣球;生角一顶毡帽,一条小生巾子,一把摺扇;丑角头戴“针缨子”(也叫面花),上穿衩拉衣,下配两个靠腿,嘴上戴八字胡卡。演唱时只用打击乐伴奏,无管弦乐器。有时生角手持摺扇,旦角一手拿手帕,一手拿彩摺扇。表演动作主要依靠手帕、扇子,载歌载舞,手、眼、身、法、步,独具特色,富有民间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嗨子戏基本没有专业演员,演唱多为贫苦农民业余爱好。旧社会逢庙会或春节,应人约请,三五成群,拼就班子,赴会演出。每年秋收秋种之后,这些半职业艺人常到河南省的息县、光山、潢川、商城、固始以及本省的六安、金寨等地演唱乞讨,因而揉合了豫剧、曲剧、采茶戏、花鼓戏、灶王戏和倒七戏唱腔。尤其近似倒七戏(庐剧),如《讨学钱》、无论唱腔,唱词都和庐剧一脉相承。
民国年间,县境内较有名的嗨子戏有以黄老聚为首的地城班和以张宪臣为首的薛集班。这两个班子造就出来的名艺人有于德法(艺名“于二掌柜”)、阎朋、阎会、戴九、袁海波(艺名“瞎老一”)、帅业建、程兆佩、聂生、程献珍、周国平等几十人。
1958年,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县从各中、小学选招符合演员条件的青少年学员50名,成立阜南县文工团。为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传统稀有剧种,文工团吸收农村嗨剧老艺人哀海波、于德法、帅业建、周国平、程献珍等传授和整理传统剧目,培养了谢学芳、孙丽侠等一批嗨剧新秀,排练了《打桃花》、《三击掌》等优秀剧目,由周学忠、吕乃轩按嗨剧调门整理谱曲,配上管弦乐器,把“打地摊”的嗨子戏正式搬上舞台。1959年秋,参加阜阳地区戏剧会演,深得好评。1960年,文工团与前进梆剧团合并分为梆、嗨剧两个队,轮流上演。1963年砍掉梆剧队,正式命名为阜南县嗨剧团,相继排演了传统戏,历史戏《于谦》、《双阳公主》、《御河桥》、《罗帕记》及现代戏《特别代号》、《特派员》等,流动演出于潢川、商城、六安、巢湖、合肥、淮南等两省三市四地区30多个县。“文化大革命”期间,复改剧团为文工团,以演样板戏为主,保留梆、嗨剧两个队。嗨剧队先后于1971年排演《一个螺丝帽》参加在蚌埠举行的淮北片戏曲调演,1976年,排演《新起点》赴省调演,1977年排演《万分之一秒》赴合肥为省人代会演出。在省人代会上演出受到省人大、省委、省政府领导一致好评,省电视台拍了电视片。1980年整团,砍掉嗨剧队,民间仍保有20多个业余嗨剧班。
3、曲剧
曲剧又名曲子戏,是以民歌小调联缀起来演唱故事,进而成为代言体的剧种,源于河南省。20世纪40年代,始经西平、新蔡、临泉逐渐流入阜南。民国29年(1940),会龙集戏主王兴汉请来新蔡张万年(琴师)、岳良臣(饰演花旦)授徒传艺,学徒30余人,成立了会龙集曲剧班。临泉曲剧主要演员赵兴武、从德法、谢德业等曾搭班演出。1944年、1945年方集戏主陈夏莲、马振字先后在方集东西头成立了两个曲剧班,从此曲剧在阜南县西北部传播开来。1950年,正式成立了方集曲剧团,配合当时反匪反霸中心任务,排演了现代戏《血泪仇》,在县内巡回演出,参加县戏曲调演,获二等奖。其后,张楼、芦楼、裴湾、张小集、地城、于集、王化集等亦相继成立了业余曲剧团。曲剧成为阜南县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
4、京剧
民国年间,京剧在阜南县上层社会流行一时。有“一笔好写、两句二簧、三杯美酒、四季衣裳……”的社交俗谚。以中岗、方集最为兴盛。据传,光绪年间,清廷四王爷曾赐予中岗籍翰林卢香久一个40余人的京剧班,领衔主演杨艳秋(须生)。卢返乡后,原班交给了中岗前圩子财主卢则含,曾演出于豫、皖、苏各地,名噪一时。因此,中岗票友众多,行当齐全,技艺较高。或茶座清唱,或搭班演出,受其影响,爱好京剧者很多。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岗成立了业余京剧团,在节日或配合中心工作需要时演出。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解散。民国21年(1932)河南艺人邓如清来阜南县赵集办起“邓家京戏班”。方集方解三、方超群、方景章三兄弟办起“方家戏班”,方华堂办起“宝丰行戏班”。徐保庆、徐保善兄弟约集20余名京剧爱好者组成“京剧良友会”,逢庙会或农闲应邀上演。
5、淮词
淮词又称淮调,是一种古老而别致的曲艺类型。源于清乾嘉时期的南京秦淮河青楼歌院,鸦片战争后由六安、霍邱、颍上、固始流入阜南县。其曲调凄婉柔丽,细腻深沉,商、徵调式(4/4、2/4记谱),词韵高雅富有文采。传统曲目有《水漫金山》、《春门惊梦》、《猫儿扑蝶》、《火烧赤壁》、《烟花女自叹》、《渔樵耕读》、《醉酒归家》、《陈杏元和番》、《历代古人》、《一寸光阴一寸金》、《一轮明月当空照》(称“淮词母”)、《大花船》、《三击掌》等40多支。阜南县80年代仅存的少数“老萧友”(吹唱淮词的人),能唱出其中的近20支。淮词格调较为规范,一般正格句(商调式)为22句,若在中间夹入16句或20句的“穿心调”(徵调式)共为38句或42句。唱腔分为“平腔头”、“四句腔”、“穿心调”、“吟板”、“消板”、“垛板”等。多为一人清唱、两人对唱。笙萧、琵琶加以盅、碟击打伴奏。此曲种若不抢救,即将消失。
二、电影
建国前,境内无电影事业。1955年,县始成立了第一个电影放映队,省统一篇号为86队。使用的放映设备是西德16毫米蔡司放映机,101型发电机,机体笨重,常需两辆人力板车搬运。巡回放映,无固定落脚点,往来奔波,十分不便。首映式在县委党校举行,片名为《人往高处走》。1957年,省统一配备较轻便的新型仿苏16F4型放映机。161—15W扩音机,“山东250”发电机,流动放映较为便利。到1958年,电影放映队发展到4个,县成立了电影俱乐部,组织协调各队的影片放映工作。同年,安岗区成立了第一个社办电影队。也就在这一年,4个队的13名电影放映人员有6名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电影放映遭受了一定的影响。1959年,成立了第5个电影放映队,5个队明确划分了各自的服务区域。1队:城关、苗集;2队:许堂、朱寨;3队:中岗、黄岗;4队:方集、地城;5队:赵集、柴集。各队在其服务区内流动放映,步行数十公里。往往放映到深夜,散场时,牛屋、磨房,甚至场边地头,倒头一睡,几天乃至几十天找不到固定栖息之所,艰苦备尝,但为群众放映的劲头并不稍减,1964年,成立电影管理站。1966年阜南人民电影院落成,对外开放日、夜场,票价1角。“文化大革命”初期,影片全部上缴封存,电影放映基本停止。后仅许放映几部样板戏影片和一些新闻纪录片。1970年,电影放映全部下放到公社管理。1976年,人民电影院设备更新,换了“松花江”碳精座机,声光技术与视听效果进一步提高。1978年,影片“解冻”,影片发行交县管理站办理,结束了年年季季到地区排片的历史。次年,中岗、方集、柴集、城郊各区相继装备了“解放103”35毫米流动式皮包机,改善了放映条件J981年4月,电影管理站更名为阜南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社办、个体办电影放映业相继发展。到1985年,全县已有8.75毫米电影队30个,16毫米电影队47个,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1年发行放映总收入为327923元,1985年增至699154元,翻了一番。30多年来,放映上座率最高的是1973年6月下旬上映的朝鲜故事片《卖花姑娘》。时值“文化大革命”后期,人们在“八亿人民八个戏”的精神食粮异常匮乏的状况下,这部片子在城关人民电影院连放四天四夜,众多观众从四面八方乃至远离县城几十公里的边远地区,带着干粮、被子,扶老携幼前来观看此片,买不到当天的电影票就买第二天、第三天的,任凭夜晚露宿街头、檐下,也要争着一饱眼福。片子在县城农村共放映216场,观众达526600人次。当时农村包场一次仅20元,影院包场小学生每张票5分,中学生每张票8分,公开售票每张1角。《卖花姑娘》这部片子总收入达6600元。其他极受欢迎的影片当推《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上甘岭》、《董存瑞》、《党的女儿》、《英雄儿女》等革命斗争故事片以及《天仙配》、《白蛇传》、《杨门女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戏剧片和80年代初最早放映的《少林寺》武打片,这些都创造了上座率高纪录。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