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设施
1、文化馆站
1951年春,始设阜南县人民文化馆,内设宣传、文艺两股。主要是配合中心工作开展文艺宣传活动。1953年,更名为阜南县文化馆,并逐步开展扫除文盲及职工业余识字学习活动。与之同时,各区相继设置区文化站。1957年,县馆内设股撤销。各区合站并馆,设方集、中岗、三塔3个文化分馆。随着行政区划的变更,区馆站相应更名为公社文化站。1984年,废社置乡,要求乡乡有站,安置阜南梆剧团离团演员23人充实乡文化站力量。至1985年10月,全县已建乡站25个。同年冬,袁集乡农民李德明自筹资金,接办了袁集乡文化站,开民办文化站先声。区、社、乡文化站一般均设有游艺室、图书室,有的还举办夜校,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2、影剧院
阜南人民电影院1958年秋,县成立电影俱乐部,借县委党校礼堂作放映场地,大连椅座位,可容纳观众700人。1965年省拨款1.57万元,县投资3.5万元,扩建改建俱乐部,1966年竣工,正式定名“阜南人民电影院”,设单人座位831个。
淮光影剧院1957年县拨款35万元,建淮河戏院,排放五入连椅190张,容纳观众950人。1967年翻建扩建,安装单人椅,座位1450个。更名为“淮光影剧院。1982年进行内部装饰,并购置电影放映机两部、幻灯机一部。1979年以来,先后兴建的区级演出场地有:地城区露天影剧院、中岗区电影院、苗集区三河影剧院、黄岗区联户影剧院、曹集区影剧院;乡级和农民联户影剧院有:龙王乡剧场、朱寨影剧院、袁集乡李德明影剧院等。
二、民间文艺
1、民间舞蹈
阜南民间舞蹈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种类30余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地方特色。建国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对民间舞蹈进行多次挖掘、收集、整理工作,使这朵民间艺术之花重放光彩,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
龙灯舞是阜南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之一,每逢节日或喜庆活动,都少不了龙灯舞。龙灯的制作有简有繁,一般用竹木扎成龙头龙骨,用彩纸裱糊或白布描画龙鳞,用苘麻扎染成龙尾。龙身节数多少不等,有的于身内放置小灯。表演时,每节龙身由一人持竹棍撑起舞动,龙头龙尾要由技艺高的人舞弄。舞时,有一人手持“宝珠”在龙头前引戏,龙灯婉蜒起伏、上下翻扑、摇头摆尾、舒卷盘结,气势喧赫,引人入胜。
狮子舞在全县各乡流行。表演时,由一训狮武士执绣球引狮入场,大狮子由双人舞,小狮子一人舞。在热烈欢腾的锣鼓声中,狮子抖威、炸毛、摇头、摆尾、扑、滚、翻、跃。演技高者还可以盘叠桌、滚绣球、站大缏、走梅花桩等高难度技巧。
三仙会舞流行于朱寨一带,是阜南独有的舞蹈形式。表演时,3个高大巨人,左右摇摆,前仰后合,在锣鼓声中自由表演。在集体舞蹈游行表演时,因其体型高大,常居队首沿街开道。据老人传说:巨人名叫黄孩,是一普通农民,因深受压迫冤屈无处申诉而自缢身死,故也称屈死黄牛。乡亲们为其呜不平找到乡保(名叫小豁),乡保也无法替屈死的黄孩伸冤,便领着去找土地爷鸣冤告状,此舞反映了劳动人民要求铲奸除暴,伸张正义的愿望。巨人采用竹蔑扎架,高约2米,绑在演员身上,外边罩上服装,演员双手握竹架操纵表演。因演员藏身于竹架之中,双手不能动,在舞蹈时只是不停地走动。主要是乡保来回穿梭,以示他到处找人为黄孩告状伸冤。1985年12月,省会合肥“安徽剧院”落成庆典时,阜南朱寨乡民间舞蹈队应邀参加演出,将“巨人”改为福、禄、寿、喜四仙,意为福禄寿喜到人间,歌颂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日趋幸福美满。此舞已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
肘哥舞约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起,流传于阜南。时哥由“座子”(执撑者)和“架子”(表演者)组成。“座子”由体格强壮的青年担任,其腰间系一铁架,从肩上向上伸出一支高于头顶的小铁架(上配有滑轮一个),供表演者在上面自由地上下翻滚,内容以传统的折子戏为主,在音乐和锣鼓的配合下,且行且舞。此舞蹈适于在广场、街道行进中演出。
打五扇流行于阜南。该舞蹈表现一对青年夫妇在赶会途中的趣事,二人载歌载舞,说不尽的知心话,叙不完的生活乐趣,丈夫时时戏逗妻子,妻子挥扇拍打丈夫的双肩、双膝及头部(打5下)。整个舞蹈轻快活泼,配上当地民间小调更显得明快清新,反映出青年夫妇爱情生活的甜蜜和美满。此舞蹈已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
其他流行于民间的舞蹈还有花挑子、旱船、高跷、赶毛驴、游场、红灯等。
2、曲艺说唱
阜南县民间曲艺主要有大鼓书、评书、琴书、坠子、渔鼓、快板、顺口溜、饶子书等。1954年,县成立曲艺协会,共有会员43人,其中职业7人,以后会员发展到132人。1974年琴书演唱者孟颍演唱的《一张飞机票》,获阜阳地区会演一等奖。
著名艺人袁海波毕生从事民间演唱,熟谙歌舞,又出口成篇。解放后,常常配合中心工作,即兴创作。如1951年捕蝗,唱道:“张区长、李区长,带领大家来捕蝗。南湖里,摆战场,鞋底、竹笆子是刀枪。”建国初期,他口头创作的快板书《革命战争》,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一直说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长达万言,有人物有事件,生动形象,褒贬有度,简直是一部现代史。他仿《南证北战》说唱词创作的《解放涂州》可演唱通宵。他的门生姚保珠也是即兴创作的说唱能手。80年代创作了许多宣传计划生育的快板诗。
“唱灶”是民间最简单的一种演唱形式,又称“端公戏”。流行于六安、霍邱和阜南县沿淮一带,与嗨剧有一定渊源,多活跃于农历腊月二十日之后几天。“祭灶”和正月十五“请灶王女”时,如再扩大到迷信色彩浓重的所谓驱除邪祟的“清灶”、“镇宅”等而便成为“神汉”的伎俩。“唱灶”可一人清唱,两人对唱或多人分角色演唱。调门粗简,无管弦伴奏,用灶鼓、锣、钗等烘托气氛。主要剧目是《张万良与郭丁香》。演唱者大都是木匠和泥水匠。他们白天帮人家干活,晚上唱灶给人听。由一人或二人手拿灶鼓子(直径约一市尺圆圈,绷以皮革,带个柄,也有以铜盆或锅盖代替的),自敲自唱。因为唱的是灶王老爷张万良和灶王奶奶郭丁香的故事(《休丁香》),故称“唱灶”。一天劳动之余,夜阑人静,听到嘲蹦蹦的灶鼓声,三五里以内的乡邻聚拢一处听“灶”,亦是一种纯朴的娱乐习俗。
县内各集镇、乡村有一些“响手班”,多在人家举办婚、丧事时或节日庆典时为之吹奏。
3、民间游艺
插方田头路埂就地横竖各划六条平行线,相交成方,有的叫“插方”,有的叫“六州”,有的叫“六斜”。二人对插,一递一棵插。占有“方”(每方4个角,一方全占插了4个子)、“斜”(斜角成线,一方全占的)、“龙”(一条线上6个子为一方全占)多者为胜。“斜”有“三斜”、“四斜”、“五斜”、“六斜”(又叫“通州”)4种、成了“斜”或“龙”,都可吃掉对方的子。3—6斜分别可吃1—4个子,“龙”可吃3个子,败者子被吃光,胜者子布满局。
斗塕田头路埂地面划上横竖四条平行线,相交成方,二人对垒,一递一个子插。一方相邻的两个子可以塕掉对方在同一条线上的1个或2个子。也可以成“龙”:一条线上4个子为一方所全占者叫做“龙”。成“龙”也可以吃掉对方的2—3个子。败者子被吃光,胜者子布全局。
匀老母鸡窑其玩法为2人或3人,每人各在地面上挖3个小窑,连成一圈,每个窑里放4个小泥团,作为小鸡;一个大泥团,作为母鸡。匀时,每个人轮流隔窑或抓或丢,数量不限,得泥团多者为胜。
踢毯子既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全身运动的体育活动,它在民间有悠久的历史。毽子是用铜钱和公鸡毛做成,两个铜钱缝在一起做毽盘,盘上是一束经过剔拣、扎得精致的公鸡毛即成。可以几个人在一起踢,作各种表演。一般是右脚踢,也有双脚能踢的。可以踢出各种花样。有对子、舀油、手掌、手面、鞋脸、鞋邦、鞋底、膝盖、额盖、鼻梁、偏脸、头顶、脑勺、嘴唇等轻捷的技巧;也有软边鼓、硬边鼓、占子、铳子、跪子、插花、骈马等剧烈的跳跃,也算得上千姿百态,虽小道,颇也可观。许堂一带,儿童踢毽子还有一首类似绕口令的歌谣,歌词是:“一个毽子两人踢,麻梭子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一直数到: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踢着数着,数错了也算输,似亦有助于锻炼智力的功能。
拾子是小女孩的一种游戏。3—4人席地围坐在一起,每人一把杏核或石子(大多用破碗底砸成),拾时,用手掌将一定数量的满把石子向上抛起,用手背接住,再向上抛,用手掌接住。然后手里留一粒,其余撒在地上,再将手中的一粒向上抛出,随即抓起地面上的子,同时同一只手接住抛起的那个子。分五子、七子、十子等几种拾法。还各有一套歌诀,边拾边唱。如五子的,第一次满把抓5个子一唱:“兰草花,大把抓”;第二次抓三子唱:“麦郎棵,抓三个”;第三次抓二子唱:“红灯系,抓一对”;第四次抓一子,将它抛起,用手背接往,随即一反手接在手掌里,唱:“单指头,绾个。”算是结束了这一轮。拾时接不住、抓不起为输。
其他尚有抵牛、扯老羊、溜疙瘩、叼鸡等各种儿童游戏。
4、民歌号子
阜南县民歌小调和劳动号子内容丰富多彩。不分集镇、乡村、市民,农民在农闲时唱,农忙时也唱,犁地时唱、打场时唱,扛粮包时唱,筑河堤时唱;商贩卖货时唱,乞丐讨饭时也唱。旧社会认为民歌小调粗俗,不能登大雅之堂。建国后,1958年和1980年县文化馆两次组织力量,对全县民歌进行广泛深入的普查、记录、整理、编选工作,编印成《阜南民歌》两集,还保存了一些录音资料。阜南民歌具有代表性的有:《翻身调》、《哄娃娃》等。

5、民间传说
白鹭过河失了项延城
阜南县城东南12公里处有个七里仓(又称“七旗岭”),北靠谷河,东邻吕家岗。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有座城池,叫“项延城”(谐音,又传为“向阳城”)。在战争中被毁了。说古代某次战争,敌人兵临城下谷河北岸。城内守军溃退前,设疑兵计:将饲草系于钟鼓之上,把驴拴在鼓旁,羊拴在钟旁,使之对饲草可望而不可及。它们急着要吃草,就乱踢乱撞,使钟鼓作响。敌兵认为城内防守不懈,又不知谷河水之深浅,不敢强攻。僵持中,见有白鹭在河中来回蹈水觅食,始知河水甚浅,当即涉水攻城。敌兵进城后才知上当了,一怒之下放火把城烧光,项延城只剩一片土岭。至今当地广泛流传着“驴打鼓,羊撞钟,凹子(“白鹭”俗名)失了项延城”的故事。
法清和尚智斗土豪
阜南县柳沟集西南三里,有个玉皇庙小学。这里古代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清朝咸丰年间,少林寺高僧法清禅师因结捻反清,受官府迫害,便来到玉皇庙做住持。为了便于秘密进行反清宣传活动,法清培训了一梆子戏班。一年春天,梆子戏班到王化集演出,被当地土豪刘二少和王文财霸住不放,名曰“堆戏”。此二人恶势力大,法清知道硬要不行,便心生一计,又招了二三十个讨荒要饭的小青年,稍作训练,组、成一个新戏班。法清把这个新班又赠给刘二少和王文财。刘、王两个土豪家中本来就养有戏班子,现又增加两班子人,一百多口人吃穿花费,开销很大。尤其法清新赠的这个戏班子,不添新戏装行头,他们就吵闹,不会唱戏,还嫌饭菜不好。刘、王二人明知上了法清的当,为了打肿脸充胖子,也不便叫苦。过不多久,法清骑着毛驴又到王化集,看了三出戏后对刘、王两个土豪说:“这些戏都不太精彩,我还有两戏班在外地演出,待把他们叫回来再送给你们玩”。两个土豪一听,连忙说:“不用了!不用了!这两个戏班就请大和尚带回去吧。”于是两个戏班子带着新戏装跟法清回到玉皇庙。刘、王两个土豪既丢了人,又丢了钱。
刘老辉断案
清咸丰年间,薛集刘寨刘老辉任湖北麻城知县。某天,双碑湖一个老农民到麻城卖叫蚰(纺织娘)。二十几只蚰子分别装在二十几个小巧玲珑的蔑笼子里,很耐人把玩品赏。边走边叫卖,招来不少跟随围观的人。不料来到闹市区,被五六个青皮流氓一拥而上,哄抢一光。老农民打听到县太爷是同乡,便投衙鸣冤。知县升堂问明情由,立即飞签,抓来哄抢的人众。先让原告陈述姓名、职业、家乡居住、状告缘由,农民回禀道:“小的家住颍州府薛家店……”“店”子刚一出口,刘知县惊堂木“叭”的一声:“胡说!老爷祖籍薛家店,你是何等之人,胆敢冒充同乡?况且卖叫驴竟不到驴行去,大街上怎是卖驴的所在?分明是刁民无疑,拉下去重责四十!”农民会意,立即叩头求饶:“大老爷恕罪!实不相瞒,小的祖居草界沟,并非薛家店。适才赶着五条叫驴是往驴行去的,不想一时迷了方向走到闹市里来,驴被那伙强人抢去,求大老爷为民作主!”在一旁的无赖们立即插嘴说:“是叫蚰,不是叫驴。大老爷,您老明断!”刘知县又是“叭”的一声惊堂木:“住口,老爷早知道‘不是叫蚰,是叫驴’,哪用你们罗唆!胆大的歹徒,光天化日之下胆敢公然抢劫,这还了得!不予严惩,料难改邪归正,每人各杖一百,每头叫驴赔钱五十串。来!当堂画押,不得翻供!驴贩子赶驴上街,扰乱市井,也有不是,罚充军双碑湖,服役终身,永不许南北流窜,胡作非为。退堂:”——这一故事传为佳话,至今阜南仍有“官向官、民向民,刘老辉偏向咱薛集人”的俗谚。
6、儿歌民谣
(1)咕辘咕辘圆圆,腰里别个银钱,银钱掉了,小孩笑了。
(2)捞,捞大锯,姥姥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带女婿,小外孙也要去。
(3)捞个锯,扯个锣,一斗麦,推不着,再跟老娘借一斗。老娘没在家。惹得妗子吱啦啦。吱啦到锅底下,变成个秃尾巴;吱啦到盐缸里,淹得咸咸的。吱啦到水缸里,淹得滂滂的;吱啦到磨道里,变个老叫驴,老叫驴不喝水,变成个青头溜溜鬼。
(4)小月牙,黄黄巴!爹织布,娘纺花。小毛孩,要吃妈(奶),买个蒸馍哄哄他。爹一口,娘一口,咬住了毛孩手指头。毛孩毛孩你别哭,娘怀里有个肉嘟噜,虽然不是无价宝,塞到嘴里就不哭。
(5)号号号,年来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头子要个红缨子老妈要个攥撑子。
(6)都来玩,都来玩,一个小孩一个钱,还打油,还称盐,还娶媳妇还过年。
(7)盘,盘,盘盘脚,盘脚盘。上高难,高难高。磨大刀,大刀快,切白菜。白菜白,切蒜苔,蒜苔辣,切苦瓜,苦瓜苦,起南来个简二姑。金皮条,银皮条,小花脚,踡一个。
(8)小桃树,向南歪亲家亲家你过来,你家闺女咋恁巧!西瓜皮兑个袄。东瓜皮对个袖,茄子开花兑个扣。
(9)拍、拍、拍巴巴,火么虫子(荧火虫)来家吧照俺家,照你家,照得咱们笑哈哈!
(10)小红鞋,绿曳巴,正月十五走爹家,俺嫂说俺走的勤,打把铜锁锁上门。叫爹开,爹不开;叫娘开,娘不开;叫嫂开,嫂不开;叫哥开,花花啦啦开开来。走进堂屋看俺娘,俺娘坐在莲花床;走进堂屋看俺爹,俺爹坐着莲花车;走进西屋看俺嫂,嫂子翻眼瞅着我。嫂子嫂子你别瞅,洗把脸,洗把手,背上包袱俺就走。大哥送到大门外二哥送到二门堂,三哥送到柳树行,抱着柳树哭一场!“妹呀,妹呀,多咱来?”“秤砣漂满河,蚂蚁压断桥,鸡扎牙、驴长角,公鸡下蛋抱出鹅,扫帚开黄花,再来走王良家!”
(11)小大姐,溜河崖,洗白手,绣花鞋。绣的花鞋没头放。放在大哥床头上。大哥拿着哈哈笑,二哥拿来走北京,北京北京好年成,果子树上结莲蓬。你一捧,我一捧,够老娘们过一冬。
(12)小花鸡,天天打野不来家,今个来家啦,花鸡杀吃吧。鸡说:天天打野脖子长,你咋不杀羊?羊说:四个蹄子往里走,你咋不杀狗?狗说:看家叫得嗓子哑;你咋不杀马?马说:天天驮你去赶集,你咋不杀那个驴?驴说:又推面,又磨麸,你咋不杀猪?猪说:我是阳间一刀菜,杀我我不怪。今年杀了吧,明年再回来!
三、群众文化活动
解放前,民间大型文化娱乐活动,往往是在传统的庙会期间。会期各庙不同,有二月二、二月十九、三月三、三月二十八、四月初八、七月十五、九月重阳等。其中以三月二十八日的于集洪林庙、中岗东岳庙、庙儿湾的东岳庙最为盛大。会期中方圆几十里的群众都来赶会。一般在万人以上。会上有搭台演唱的大戏,有狮子、红灯、花挑子、旱船、高跷、肘哥、抬哥、唢呐、铙钹、刀山、马戏等各种民间玩艺,纵情歌舞。加上农村土特产品、日用百货,相互交流;江湖艺人,争相献艺;小摊小贩叫卖招来,人声鼎沸,盛况非常。尤其隆重的是烧香会,每个会期至少是三两个会,多则十几个会。按先后次序一会一会地从八九点钟开始出会,有时当天出不完,次日接着出。出会时鞭炮前导,喇叭吹奏,狮子、红灯等玩艺,载歌载舞。
晚间各香会所请的各种游艺班子分别“扎场子”,表演一番歌舞后,就地演唱地方小戏,称为“下杂出子”。剧种为阜南独有的嗨子戏,表演者多为民间贫苦艺人。
除庙会以外,集镇或大些的农村有时也搭台唱戏,沿淮爱唱嗨子戏,西部方集、会龙与临泉接壤爱唱曲子戏,中北部多唱高梆。民国年间,朱寨还有一班京梆,李集有个“火星班”。需要时,由地方某些较有影响的人物出面,在四乡捐款“写戏”(请戏)。用四轮大车、门板、檀条等露天搭台,一天为一戏。晚间加演夜戏,另给报酬。一写至少五戏,多则十戏、二十戏。有的还同时写两班,对台演出,各献绝招,互不相下。
建国初期,外来干部带来了老解放区的一些文娱活动形式,秧歌、腰鼓、花棍,风靡一,男女青少年头扎毛巾,腰系彩带,或手拿花棍一上一下,跳跃踢打;或身背腰鼓前后左右两个鼓槌交替翻飞;或手握彩带,进一步退半步翩翩起舞,歌喉婉转,锣鼓铿锵仅陶情怡,还能振奋人心。有的女青年因此参加了革命工作。当时有个歌谣:“今个扭、明个扭,一扭扭到十八九,爹娘不给说婆家,十成跟着八路走。”
50年代初,土地改革时期,农村气氛最为活跃,几乎材村有锣鼓,人人会唱歌。如《东方红》、《谁养活谁》、《翻身小调》、《月亮出来照高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志愿军战歌》等,不仅儿童唱,青少年唱,成年人也唱。那时会也多,每到开会时,各村庄的男女老幼敲锣打鼓来到会场。开会前或会中休息总要互相拉歌子。各村庄都有拉拉队。
1950年,全县规模较大的歌咏队110多个,1951年土地改革运动中发展更多。尤其是入夜,村村灯火通明,歌声四起。与之同时,区、乡还办起了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剧种的小型剧团,配合中心工作,演出传统剧目和新编剧目。如配合反匪反霸、土地改革,演出《白毛女》、《血泪仇》、《阎家滩》,配合贯彻《婚姻法》,演出《小二黑结婚》、《小女婿》、《罗汉钱》等,灵活多样,广大群众乐见喜闻。1955年,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县文化馆组织全县旧艺人学习,进行思想改造,对旧书场进行整顿,鼓励艺人演新、唱新,提高演唱技艺和政治素质。1959年的“大跃进”浪潮里,各种文艺宣传组织蓬勃兴起,全县有业余剧团、宣传队、歌咏队及曲艺组织共510个。区里的业余剧团还划给土地,集体劳动,按演技水平由剧团发给演员工资。同时还提倡人人写诗、画画,大搞诗画上墙。有几首“大跃进”诗歌写道:
一个红芋不算大,八辆卡车没装下。
全村老少吃三天,吃掉一个红芋把。
唐僧西天去取经,路过咱县半空中,
举目抬头往下看,遍地钢花似火红。
公共食堂真正好,顿顿饭菜吃不了,
鸡鱼肉蛋样样有,油盐着料味道好。
三年自然灾害之后,经过调整、恢复,群众文化继续贯彻:“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原则,以点带面,稳步发展。春秋两季农闲时,各集镇或乡村,业余剧团开锣唱戏,文化馆、站组织鼓书艺人摆场说书,文工队排练歌舞、对口词、表演唱,活跃一时。当时流行的剧目和唱本主要有《三世仇》、《忘本》、《林悔雪原》、《烈火金刚》、《渔家恨》等。十年动乱期间,“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被赶下舞台,传统剧目和演唱材料被列为“封、资、修”而禁演,戏箱被破“四旧”而焚毁,代之而起的是“样板戏”、忠字舞、语录歌和大批判宣传队,传统的群众文化被“横扫”殆尽。文化馆、站的工作人员主要精力用于组织文艺宣传队、批判队和为“文化大革命”唱赞歌的各级戏曲会演。黄岗公社的花鼓灯表演唱、中岗公社的梆剧《朝阳沟》和于集公社徐圩大队的红民校等是当时宣传水平较高的群众文化形式和组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文化活动日趋活跃,有了新的形式与内容。全县先后建起了10个乡级文化站-56个村级文化站,涌现了110个文化专业户,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及电视播放、图书借阅、体育竞技,科技咨询,寓教于乐,向着较高的文化层次发展。
为了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建县以来,多次举办全县性的戏剧会演、调演,规模较大的如:1969年冬,县办文艺调演活动,各公社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本社集中培训,选拔出代表队参加文艺调演,演出节目除样板戏选场、选段外,还有快板、快书、表演唱《四老汉学毛选》、《草原上红卫兵见到毛主席》等。1973年10月,举办全县业余文艺大会演,会期5天,共演出戏剧、曲艺、歌舞节目97个。1972年,举办了全县22个业余剧团参加的会演,历时7天,演出现代戏《迎春》、《红心似火》、《新起点》等剧目。选拔了《新起点》参加地区会演。1981年5月举办了有13个业余剧团参加的戏曲调演,历时5天,演出传统剧目《大祭桩》、《反洋河》等。
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生产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农民屋里有粮,手里有钱,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精神生活有了新的要求。区、乡有文化站,先进村有了文化室,农民业余文体活动,新形式取代了旧内容。方集区杨桥乡巩堰村在十年动乱期间,人情淡薄,常常为生产生活琐事吵闹不休。当时流传着“巩堰马大,不吵就骂。锅底烧通红,锅里没恁啥”一句话。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迫切要求充实文化生活。1982年把3间大队部改为文化室。开始虽仅有两副扑克、一盘象棋、一副羽毛球和50多本故事书,也很受群众欢迎。1984年集资扩建了砖瓦房6间,室内添置了桌子25张、紫红色大连椅10张、折叠椅20张、专用柜两个、收录机一部、放映机两部、20英寸彩电一台、大座钟一个、乒乓球案一台,报刊19种,图书近300本,还有陆战棋、弹子、跳棋、羽毛球等。自村里文化室开办以来,每天都有人来文化室活动、学习。少则五六十人,最多达千余人。三塔区大塘乡冯于村文化室分设阅览、游艺、电视三室,置有军棋、象棋、康乐球、羽毛球、乒乓球、收录机、篮球场。订报刊15种,买图书1500多册。文化室常年坚持“四个一”活动,即每月举行一次故事会,出一期墙报,开展一次文体竞赛,一个做好事日。多姿多彩的活动,深受村民喜爱。他们说,文化室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有学头、有想头,三天不来急得慌。说:“不用找、不用叫,大门一开大家到。”文化室为精神文明普及到每个村庄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