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幼儿教育
解放前阜南境内没有专办的幼儿教育。
1953年秋,阜南县城薛集小学始设一个幼儿班,吸收幼儿30余人。第二年增设为两班。1956年改为阜南师范学校附小幼儿班。1957年秋创建“育新幼儿园”,原附小幼儿班并入园内,共4个班,这是阜南县首所幼儿园。
阜南县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过程是高潮、低谷交替出现,80年代后才走向稳步发展的道路。第一次高潮在1958年,当时,随着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农村社员实行军事化编制,男女分别编队,有的队甚至男女分别住宿,小孩无法照顾。生产大队普遍办敬老院、幼儿园、托儿所。据当年统计数字,全县共办幼儿园1056所,入园幼儿40292人。由于当时过份强调将部分妇女从察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盲目大办幼儿园,实际没有办学条件,开班经费由所在社队、街道筹集。农村有些幼儿园教师甚至没有文化,更不懂教育,只能起到保姆作用。加之没有经济基础,生活也解决不了,以致开办时一轰而起,很快又一轰而散。到1961年,阜南县依旧仅有一所“育新幼儿园”。
1973年至1976年,根据上级大办幼儿园、幼儿班的指示,各社队又办起一些幼儿园、幼儿班。同样由于师资、校舍、经费等基本条件不足,多数幼儿园只能起到看管孩子的作用,维持很短时间就停办了。
1979年中共中央下达了(79)73号文件,要求各地推广桃江经验,“三教”一齐抓,加快幼教事业发展。阜南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指示,先在县城和较大集镇办幼儿园,逐步向有条件的农村推广,幼教事业开始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1980年全县有幼儿园4所,14个班,入园幼儿642人。1986年发展到21所164班,入园幼儿5975人。其中多数为民办。县城育新幼儿园有9个班,幼儿480人,教职员工26人,有22个活动室,设备有滑梯、跷跷板、摇马、摇船及其他几十种小型玩具。
学制,按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章程(草案)》执行。课程,开设语言、常识、体育、美术4门。教学方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小、中班采取游戏形式,大班采取启发诱导和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注重直观性、趣味性、艺术性,启发孩子思维,寓教于游戏娱乐之中。每逢节日,幼儿们还排演多种文娱节目。
阜南教委配合县妇联,多次举办幼师短训班,组织教研活动、提供教学资料,不断提高幼儿教师业务水平。民办幼儿教育事业逐渐发展,农民富裕后更加重视教育。城关镇冷小寨行政村民许兰英,于1983年秋自筹资金创办幼儿班,首期免费招收27个幼儿。1984年又投资2000元添制设备,入园幼儿53人。至1985年已毕业40名学生。许兰英先后被评为县、地先进工作者。
二、小学教育
民国初期,今阜南境内小学教育发展概况及小学校数,均无统计资料。民国20年(1931)国民政府推行义务教育,小学教育有所发展,据《安徽教育行政周刊》第23期载,属今阜南县境内共各类小学校50所。其中完全小学校6所,分别设在中村岗、刘祖师庙、薛集、冷寺、会龙、柴集;初级小学校44所,多数是私立。民国34年,国民政府又以法令规定义务教育的实施。按照乡镇划小学区,每区约千人为准,实行二部制教育。
民国27年,日本侵略军时常侵扰淮河沿线,加之黄水泛滥成灾,一些小学被迫停办。民国28年,国民政府实行“政教卫合一”制,颁布《各县乡镇保学校初步实施办法》,要求一保一所国民学校。乡镇国民中心小学校长由乡镇长兼任。保国民小学校长由保长兼任,但这些乡保长兼任校长多是挂名,很少过问教学事宜。民国30年,属今阜南县境内共有朱寨、袁集、中岗、薛集、地城等乡镇中心小学校36所,140个班,中心小学校经费由县政府核支。保国民小学250所。
抗日战争结束后,因战争创伤深重,教育事业受到很大摧残,恢复工作困难重重。一般乡镇中心小学只有4个班,保国民小学只有1至2个班,学生20至30人,教员待遇低,教学质量差。至民国36年(1947)冬,小学校全部停办。
阜南解放后,随着新政权的建立,重视兴办教育事业1948年4月,方集开办徐大庄小学,秋季开办有苗集区民主高级小学、王化小学、中岗完全小学、黄岗小学、许堂小学、前堂小学、朱寨小学共7所。至1949年9月,全县公办民办小学已达97所。翻身得解放的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学习文化,人民政府提出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教育部门对工农子女入学放宽年龄,减免学费,小学教育得到较大发展。1950年全县有134所小学,在校学生8228人,由于大批农民子女入学(许多是超龄的),至1951年小学虽只增加10所,但在校学生比上年增加了185%,达23463人,公办教员673人。1952年全县小学校增加一倍多,达284所,在校学生增加34%,达31350人,教职员工增加126%,达1431人。以后数年在校学生逐年递增。1958年全县小学249所,在校学生99489人。1959年小学猛增至380所,在校学生89629人,公办学校教职员工2333人。1959年至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学生退学很多,有些教师下放“支援农业”。经过调整、整顿,1963年全县有小学280所,在校学生29169人,教职员工1655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师生停课闹革命,学校工作陷于瘫痪。
1972年,根据中央“争取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农村普及小学教育”的精神,小学教育得到恢复。但在“上小学不出村”的错误口号下,小学教育畸型发展,学校数量急剧增加。同年,全县小学校达1709所,在校学生114072人,专任教师4697人。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拨乱反正。1978年以后,小学教育走向正规发展。到1985年,全县小学634所,在校学生181443人,专任教师6968人。
学制课程,民国元年9月,政府颁布《小学校令》,改学堂为小学,废除清廷的癸卯学制,为初小4年、高小3年。初小开设修身、国文、算学、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生加授缝纫课。高小增开历史、地理、理化,男生加授农业课。
民国10年改订新学制,实行“四二制”(初小4年、高小2年)。民国12年小学课程按《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开设。初小开国语、算学、社会、自然、工用艺术、形象艺术、音乐、体育。高小增开公民、卫生、史地、自然、园艺。民国17年规定儿童入小学年龄为6周岁。小学均开设“三民主义”、“党童子军”课。民国35年,初小开设国语、算术、地理、历史、自然、珠算、劳作、图画、音乐、公民、童子军训练。
解放初,小学学制沿袭“四二制”,取消公民、童子军训练课。1951年10月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改小学为5年制,1952年春阜南县文教科决定从各区中心小学一年级开始试行。1953年仍恢复“四二制”。初小开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美工课。高小增开自然、历史、地理。1957年,高小增开农业常识课。增加高年级学生在校劳动时间。1962年8月,颁布《安徽省全日制6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小学6年级开生产常识课,4至6年级学生每年劳动半个月。
1971年小学一律实行5年制。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小学设8门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自然常识、体育、音乐、美术。
1981年,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小学又实行6年制。同年,安徽省教育厅规定,从三年级开设自然,四年级开设地理,五年级开设历史课。
表1611950—1985年小学教育发展概况统计表

三、中学教育
抗日战争前,阜南境内没有一所中等学校。抗日战争开始后,当地先后创办及外地内迁的普通中等学校骤然兴起,共12所,这些中学开办期间,共有55班,学生3100人,先后毕业1000余人。
民国28年(1939),在三塔镇刘寨办私立丽泽中学分校。1940年,在王化集办私立淮颍中学,6个班,学生300多人。民国30年秋,在中岗办私立明德中学,3个班,学生118人。民国31年,在三塔镇赵棚办私立丽泽中学二部,4个班,学生200人。方集办私立扶风中学,2个班,学生100人。三塔镇刘寨办私立顺昌中学,6个班,300人。民国33年,朱寨办私立建华中学,2个班。同年,山东省立成城临时中学随山东省流亡政府内迁,在柴集倪后湖开办本部,在阜阳西关打蛋厂设分部,后改名“国立二十二中学”。江苏省立第八临时中学迁至公桥,高中部设在曾郢子,共10班,学生500余人。江苏省立成志中学迁郜台乡潘大台孜,4个班,学生200人,民国34年与苏八临中同返江苏。民国35年,在倪后湖办私立群益中学,2个班,学生100人。中岗回民办私立树人中学,2个班,学生100人。民国37年,阜南境内中学除外迁外,全部停办。
解放后,阜南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在中岗开办全县第一所初级中学,3个班,学生140人。第二年迁至阜南城关,命名为阜南中学,6个班学生300人。1956年发展到12个初中班,学生637人,教师80人,改名阜南一中,在中岗设阜南二中,在三塔设阜南三中。1957年在公桥设阜南四中。
1958年,阜南一中开始招收高中4个班,学生200人,成为完全中学。为适应“大跃进”形势,上级提出“社社有中学”,“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社联合办学,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学校并举”的方针。是年,全县新办10所初中,共有14所中学,在校学生4404人,教师268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学师生串联、造反,学校停课,教学陷入瘫痪状态。1968年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中学生全部回乡或下放农村插队落户。1969年城市中学下迁农村,合肥市实验中学和九中下迁阜南,分散并入三塔、中岗等中学。1970年春,又提出“上高中不出公社,上初中不出大队”口号,盲目发展中学教育。1971年全县普通中学增至25所,在校学生猛增到17538人。但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同时,搞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废止高考,推荐招生。宣传“白卷英雄”,鼓励“反潮流”,破师道尊严,教学秩序混乱。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形成一代人才断层现象。
1978年后,中学教育事业复苏。1979年对中学教育进行整顿,提出“保留建制,办好初中”方针。1980年全县普通中学28所,在校学生45902人,教师2364人。公社、大队小学普遍增设初中班,叫“小学戴帽”或“戴帽中学”。1982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29所,达历史最高纪录。在校学生40952人,比1980年还减少4950人。1985年,全县有完全中学三所(阜南一中、中岗中学、三塔中学),初级中学77所,在校学生43217人,教师2413人。建国35年来共培养初中毕业生87818人,高中毕业生19217人。
学制课程,建国后,中学基本沿用“三三制”,即初中3年,高中3年,直至1966年。1968年7月21日,毛泽东主席指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中学改为“二二制”,即初、高中各2年。1972年,初中学制由2年改为3年,高中仍为2年,1980年后中学学制仍恢复“三三制”。
建国后中学的课程设置几经变动。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教育计划(草案)》规定: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物理、地理、历史、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共12科;高中一律不分文理科,较初中课程增设生物学、制图,减去自然。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把劳动课正式列入中学教育计划,规定全学年劳动7周(秋忙假3周、麦忙假2周,每学期在校内劳动2周)。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学课程随意改设、砍并,教学计划混乱不堪。1969年,中学课程只设政治、语文、数学、体育,取消物理、化学、生物,改为工业基础知识和农业基础知识。音乐、美术合并,改为“革命文艺”,改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
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学为5年制,初中3年,高中2年。统一秋季始业,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农业基础知识、体育、生理卫生、音乐、美术等14门课,并进科目一般为8—9门。1982年,安徽省教育厅颁发《安徽省全日制六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学学制改为6年,中学除开设必修课外,一般还应开设选修课。
毕业生和升学率,1961年,全县首届高中毕业生70人,参加高考被录取大专院校45人,占毕业生人数64%。“文化大革命”十年间高考制度被废除。1977年恢复高考,同年全县高中毕业2497人。录取19人,升学率为0.76%。1978年,高中毕业2192人,录取57人,升学率为2.6%。1980年高中毕业2042人,录取96人,升学率为4.75%。从1977年至1985年,全县共为大专院校输送学生417人,高中中专430人,初中中专1049人,大学毕业后被选派出国留学生4名。
表1621951—1985年普通中学发展情况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