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私塾
清代废科举兴学堂前,城乡初级教育的办学形式主要是设置私塾。清末和民国时期在兴办学堂的同时,私塾仍普遍存在,直至解放前夕。
私塾的设置方式有门馆(塾师居家,立馆授徒)、东馆(豪富自设家塾,聘师课子)、团馆(又称联馆,大家族延师立塾专教一姓子弟,还有几姓家族或几村联合设馆聘师授课)等数种类型。入塾读书要向塾师交“束修”(学费),多以粮食为主,数量无统一规定,一般为家长与塾师面议。有的还鉴订类似合同的“关书”,或称“馆书”。
按教材深浅和生徒学业程度,私塾教学有启蒙和开讲之分,因而有蒙馆和经馆之别。蒙馆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言杂志》、《幼学琼林》、《弟子规》、《昔时贤文》等。经馆教《四书》、《五经》、《古文观止》、《龙文鞭影》、《论说精华》等书。
教学方式是单人面授,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教学进度,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启蒙生主要认读和描红(习字);开讲生主要串讲习对,作文赋诗,临帖习字,有的还增教珠算,增教史书。私塾学规严格,强调尊师重道。学生稍有不轨或成绩不好,轻则遭训斥,重则受体罚。对待教师,学生一般都很敬畏,家长更是尊崇,有的家中还供奉书写“天地君亲师”的牌位。
民国18年(1929)和民国21年,安徽省教育厅两次下达改良私塾训令,限期培训塾师,规定了私塾课程,对塾舍、学额进行一走程度的管理。民国26年,安徽省教育厅制定了《私塾改良办法二十一条》,开设了算术、常识等新课。由于塾师的知识结构不同及其他原因,私塾改良并不彻底。今地城区郑湾乡白集村,解放前有两馆私塾,一馆塾师为清末老童生刘金励,仍教《四书》、《五经》旧教材,教学生作文言文;另一馆塾师是上过蚕桑学校的刘维仁,教传统教材也教算术、珠算,还教学生作白话文。
今阜南境内解放前著名塾师有朱寨乡朱凤鸣、朱炎昭(飞仙)、小润河村陈承勋、刘店村刘中甫、老观乡杜寅宾、柴集乡倪洪文、地城乡王家珍(聘三)等人。
二、义学
义学历史较久,清代中期大兴社学、义学。义学或官办、私办,或官办民助,均免费教育。多由地方士绅为董事,以公产、学田地租收入或私人捐输为经费,就饲庙或地方公所办学。聘请举贡生员或名士为师。学期不定,多以数月为一期,轮训平民子弟。教材无统一规走,一般与私塾相同,没有课试制度,但在普及识字及贫家子弟接受初等教育方面,起过一定作用。
清嘉庆至道光年间,阜南兴办有三所义学:中村集(今中岗)义学,嘉庆十年(1805)监生卢持中捐资在集西创建讲堂30余间,又捐资二千金买产收租,为业师束修膏火费用,每年延师教授。清光绪年间,曾聘举人朱炎昭及倪嗣冲之父倪洪文等任教。
柴集义学,在柴集老街三姑娘庙,道光四年(1824)生员倪会曾捐买集市收租创办,用价一千余金,曾聘请贡生向荣任教。
方集义学,道光五年(1825),由方集绅民捐资在集北创建,有讲堂、学舍20余间。
三、学堂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廷颁布《厘定学堂章程》,诏令全国广设学堂,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各地相继改原有书院为学堂和兴办新学堂。中村岗回民,借清真寺南跨院八间草房,兴办“经汉学堂”。公推马延年为堂长,锁向南、查介人执教。学生回汉兼收,经费由当地自筹。这是阜南首所学堂。
民国3年(1914)春,阜阳县劝学所所长俞爻吉委派颍州初等师范学堂1913届毕业生宁廷禄(阜阳城人)、戴朝岑(今阜南双碑湖人)、阎翰生(今临泉艾亭人)三人为教习,来阜阳南二镇(薛集,今阜南城关)创办“阜阳县南二镇骆寺小学堂。”用骆寺前院厢房为教室,开始招收学生70余名。复式教学,课程有国文、算术、修身、体操、唱歌五科。经费来源于没收庙产的一半为学田,学田为265亩3分6厘。因骆寺学堂教学认真,民国15年秋,阜阳县劝学所曾给予“恬静有恒,诲蒙有方”的嘉奖。
民国18年创办冷寺高等小学堂,原址在今冷寺农场。招收6班200余名学生,冷纯修任校长。冷寺学堂还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当时阜阳中心县委为在农村发展组织,建立革命据点,派组织部长李光宇(又名李其荣))化名姜永之和县委委员吴端甫,以教员身份在该校秘密领导当地革命工作。姜永之讲授国文课时常结合政治教育,宣传革命思想。同时借家访之名,深入联系贫苦农民,秘密发展革命组织。国内革命战争时牺牲的张耀先、周洪犹等烈士都曾在这里进行过革命活动。民国二十年的老窑湖暴动计划,就是在这里秘密召开特别会议时制订的。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