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县城
阜南县城位于阜南境内偏西中南部,地处东经115°38′,北纬32°34′—39′谷河北岸,界南河环抱于西南,阜地河、南苗河流经东北,总面积为6平方公里,1985年城关镇总人口2888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464人,农业人口12423人,其中吃回销粮的菜农4361人。
阜南县城的前身是阜阳通往河南省信阳、潢川等地的过路小店——薛集,初建于清末宣统年间,建国前系阜阳县南部的农村贸易小集,有南北街和东西街各一条。南北街长约600米,东西街长约400米。沿街两侧建有草房面铺百余间,开设有盐店、饭店、粮坊、药店、杂货、牛马行、鸡鸭行、柴草行等小生意,集上住有居民300多人。
建县后,县治所设薛集,因在阜阳之南,故名阜南县。由于县治设此,人口逐年增多,市政建设经1952年初步规划,至1985年已初具规模,市容面积由原来的0.24平方公里,扩建到6平方公里。9条主街铺有柏油或砂石路面。县委、县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部、委、办、局、行、院、公司等机关、企事业单位都驻于此。
二、集镇
阜南县境内集镇出现较早,据历史资料记载北宋时已建有焦陂、永安2镇。到民国时期境内已有黄岗寺、曹集、中村岗、老观巷、焦陂、润河集、李集、井店孜、许堂、三塔、赵集、柴集、新村集、天棚集、王店、朱寨、袁集、四十里铺、大桥集、方集、王化、地里城、小田集、耿集、于集、苗集、薛集、崔集、柳沟、会龙、洪集、公立桥等大小集镇。
建国后,经过整顿发展,到1985年,全县有小集镇57个(不含县城),总人口10582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7%,其中标准镇2个;1000人以下的集镇27个,占集镇总人口的47.4%;1000—2000人的集镇15个,占集镇总人口26.3%;2000—3000人的集镇5个,占集镇总人口的8.8%;3000—5000人以上的6个,占集镇总人口的10.5%;5000人以上的4个,占集镇总人口的7%。
在这57个集镇中,有80%以上的铺设了睛雨通车公路,通电的集镇51个,占集镇总数的80%。
三塔镇位于阜南县城北22公里,北距阜阳城15公里,0908国防公路自北向南穿街而过。相传唐代在此建塔3座。东为镇龙塔,位于集东北500米处,为7级浮屠。南为慈云寺和尚塔,位于今三塔小学北150米处,清光绪末年始废。西为栖凤塔,亦为7级浮屠,高10余丈,毁于元末。三塔原仅有岳、宋两家饭店,因离颍州府较近,群众来此贸易交往频繁,光绪元年(1894)始建集,故名。民国时期属阜阳县大田区。抗日战争时,山东省政府曾流亡驻此集周围。1939年春,阜阳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工作队在共产党人张兰芝带领下,曾来该镇宣传抗日,建立农、工、青、妇抗委会,历时9个月,为抗日救国作出了一定贡献。
建国后,属阜阳县许堂区,1952年划归阜南县,1979年建三塔区于此,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区占地555.9亩,街道占地15164平方米,居民769户、2607人,集镇服务辐射半径约6.5公里,是阜南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
集上驻有区公所、镇政府、粮站、邮电支局、供销社、银行营业所、商店、文化站、广播站、医院、影剧院、电影队、中学、小学及农机修配、水泥预制、粮油棉加工、印刷等工厂。
方集镇原名方家集,又名滨洪集,位于阜南县城西南20公里的豫皖交界处。南临洪河,北有公路,交通便利,素有水陆码头之称。南隔洪河与河南省接壤,是阜南县西南的名镇。
方集镇始建于明代,原由方家渡口逐步发展而成。昔时,该集周围有土围墙,街上有7个高大巍峨、雕刻精细3个门的过街牌坊,6座雄伟的古寺庙,东头设有文衙,西头设有武衙,还有“义学”,并有“上天梯”、“南天门”、“地眼”、“一井担二庙”等古迹,现都已不复存在。
土围墙建于明末清初,东西长1500米,南北长1000米,高3米。围墙南临洪河,东、西、北三面均有人工挖的鸿沟,围墙上有6个大寨门,3个小寨门,都有门楼。寨内有8条大街,北围墙外还有一条北街,河下还有上、中、下3个水运码头。
抗日战争时期,方集属临泉县滑集区。不仅设了一个联保处,还有东街、中街、西街、北街4个保,并有一个商会。商船上可达河南省的息县、新蔡、汝南,下可去三河尖、正阳关、蚌埠。河内经常停靠帆船数百只,陆路南通河南省的光山、潢川、息县、商城、固始,北通阜阳、界首、临泉等地。集上有商行、店铺数十家,工业和手工业有私人开纺纱厂、木帆造船厂等,工商业比较发达,1943年创办了扶风中学。1944年春,江苏省政府曾流亡到此。
解放后,方集于1949年6月由临泉县划入阜南县,建立方集区,1984年改社为镇。区公所和镇人民政府均驻方集,现有人口7357人。
经过30多年的建设,方集发生了巨变,昔日低矮破旧的草房现今变成了一幢幢红砖瓦的多层楼房,过去狭窄肮脏的街道现在拓宽清洁了。随着“改革、开放、搞活”政策的实行,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商业网点不断增加,不仅有国营、集体商业,也有个体商业。特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业生产突飞猛进,东头油坊街中小型机械轧油厂发展到15家,西头豆腐加工厂发展到19家,镇上铁器、木器、农具加工厂29个,镇外砖瓦厂15座,有酒厂、面粉厂、农机修配厂、水泥预制厂、蚊香厂、陶器厂、翻砂厂、冰棒厂等。集上还有大小型客货汽车,每天来往车辆50余班次。成为豫皖边缘10多个乡镇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
集上除驻有区、镇机关外,还有公安局派出所、法庭、邮电支局、粮站、广播站、文化站、电影院、中小学和幼儿园、医院等文化、教育、医疗设施。
中岗镇位于阜南县城东15公里处,全镇总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1985年有人口8000人,其中农业人口5000人,非农业人口3000人,分3个村民委员会,35个居民小组,其中回民自治村1个,回族人口250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3。
中岗镇周围古有“九岗十八洼”,中岗居中,古称中心岗,后演绎为“中村岗”,简称“中岗”。集处谷、濛河交汇处左侧,面湖背岗。集镇形成于明代以前,当时只是沿岗的一个较大居民点,以后由于阜阳通往大别山的交通要道从此经过,水陆交通方便,逐步发展成一过路小店,名“三元店”。清代时集镇有了较大发展,集周围建有7座庙宇,当地群众称为“七庙集”。传说,集东有1条小溪,名曰雁河,河旁有一魏桥(古名蓝桥),是一对男女青年相爱被父母阻挠,在蓝桥相会后投井身溺的地方。桥旁有一眼井,至今仍泉水清澈。民间曾编排地方戏《蓝桥会》,便由此而来。“魏桥”因改路原因已被拆除,剩下小溪1条,桥旁小井犹在,井水清甜异常。
中岗于民国年间建镇,设有镇公所,警备队、税收稽征所、邮电支局,颍州师范、明德私立树人中学、颍师附小、镇小、卢氏小学等。集上并驻有县自卫队的1个中队。
建国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中岗已成为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上驻有镇人民政府、公安局派出所、法庭、农技站、银行营业所、粮站、供销社、邮电支局、广播站、影剧院、文化站、医院、中小学和幼儿园及各种商店等。
中岗镇因有优越的地理环境,牛羊加工业发达,年外销牛羊肉在1000吨左右,已成为全县重要的牛羊肉加工基地。镇上并兴办有砖瓦、水泥预制、农机、翻砂、粮油棉加工等厂(场),1984年总产值达231.55万元。
焦陂镇位于阜南县城东北25公里处,全镇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1985年有人口3730人,其中农业人口2458人,非农业人口1272人
焦陂镇系历史古镇,小清河纵贯南北,润河、陶子河分由南、北两端逶迤东去。传说春秋时为名将伍举的封地。唐永徽年间,颍州刺史柳宝积,率民于焦陂集北修椒陂塘,引润河水溉田200顷。北宋时已为汝阴十大镇之一。
焦陂集东岳庙东北隅的一眼古井,水位恒定,遇暴雨不溢,逢大旱不枯,当地人称它为金沙泉,又名九龙泉,其水甘甜清冽,矿物质含量丰富,用以煮茶,高出杯口而不外溢;用其酿酒,清香扑鼻而浓郁。古人早已用此井水煮茶酿酒了。北宋欧阳修知颍州时,多次到焦陂来品茗饮酒,并留下著名诗句。他在《赠许道人》诗中赞道:“九龙泉水一百尺,凭君汲井试烹之”。劝友人汲九泉水煮茶,以尝其味,并留下“焦陂荷花照水光,未到十里闻花香。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脍如玉。清可两岸柳呜蝉,直到焦陂不下船”的诗句。以赞美焦陂的风光、美酒。。
名人盛赞,泉名大震,品尝者络绎不绝,历代不衰。人们称此泉水饮后能祛暑生津,奉为治病清凉饮用佳水。抗日战争时期,阜阳县长郭坚曾出资在九龙泉上建亭,并请老秀才何显英为亭撰写一副楹联:“庶吏共推尊,远布仁风临焦陂;实行新建设,永留遗爱作甘棠。”对泉水、对郭坚都作了溢美褒赞。
焦陂美酒有千百年的历史,但过去一直未得到大力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阜南县人民政府充分利用这一名泉资源建厂酿酒。到1985年已发展成为一座年产曲酒7000吨,勾兑酒3000吨,产值5000万元,年利税2500—3000万元的现代化酒厂,国家知名大企业。当年夏,安徽省省长王郁昭到厂视察,挥笔题词“奇泉神水,当今生辉”,对九龙泉作了高度评价。
焦陂出产的“焦半夏”,在北宋时已作为贡品上供朝廷。
焦陂集在民国时属回溜区焦陂镇,建国后划归阜南县,设乡镇政府驻焦陂集。集上除有安徽省商业厅重点企业焦陂酒厂外,还有机械修配、水泥预制、粮油棉加工等厂和中、小学校、医院等。
地里城(又称地城)位于阜南县城南15公里处,洪河与谷河之间。是地城区公所和乡政府驻地。居民602户,2918人。
地里城,系元朝至顺年间设置的颍水县县城旧城。县城在1351年刘福通农民起义时被焚毁,后在旧城址上兴集称为地里城,旧城遗址尚存。地城西南隅之煤建所,是当年双塔福寺所在地,据说原寺内有天王殿、圣母殿、五神殿、华佗殿、阎王殿、如来殿和关帝庙、文昌宫等,建于何代不详,在明嘉靖四年和民国8年各修一次,毁于抗日战争中。集东巷口有座桥,名三因桥。
地里城于民国19年至25年是阜阳县第六区区署所在地(1936年区署迁王化集改为第三区)。
建国后于1953年9月设置地城区,1958年成立地城人民公社,1979年再置地城区。区直机关有供销社、粮站、税务所、工商所、银行营业所、邮电支局、广播站、文化站、农技站、医院、中、小学校。另有公安局派出所、法庭等。
工业有农机修配、粮油棉加工、造纸、皮鞋、建材、柳编、食品等厂。
王化集位于阜南县城东南7公里处。该集原名朱家店,工商杂集,市场兴旺。元末刘福通起义军焚毁颍水县城后,元军进行血腥大屠杀,朱家店即毁于此。明洪武三年(1370),山东峄县王勃迁于此,时逢盛世,岁岁五谷丰登,得以繁衍子孙,至七世王猛为富豪,挂双千顷牌,称员外郎。王猛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为首在朱家店的废墟上重新兴集,称为王猛集,后改为王化集。现集东有“四角搂”、“响铃场”、“纱帽塘”等遗址。集东有“七旗岭”,集北谷河及其故道上各有一座连拱石桥,称青龙桥、白龙桥。民国36年(1947)8月,解放军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过此桥后,为给后面的国民党军队设置障碍,将此桥炸毁。近来中央与县拨款将此桥复建,称“双龙桥”。
民国25年(1936),国民党阜阳县第三区署设王化集。抗日战争时期,驻有国民党72军、74师及一些杂牌部队和地方团队,机关有区署、镇公所、警备队、商会、税收稽征所。还有淮颍中学、王化小学筹。商业畸形发展,街上茶馆、酒肆、鸦片烟馆、赌场、娼妓筹,五花八门。
建国后置王化乡,1958年成立王化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乡,乡政府驻地王化集。集上居民450户,2172人,有小学、医院、农机修配、粮油棉加工、砖瓦等工厂。
三、村庄
1985年,全县有行政村707个,一个行政村约1690人;有自然村4728个,一个自然村约253人。村庄的密度偏大,住宅占地较多。自1983年至1985年底,对95%的自然村进行了初步规划。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