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管仲(前723—前645年),名夷吾,字仲,谥号敬,因以敬仲称之。颍上人(今县北10公里管谷村)。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出身贫寒,早年与鲍叔牙游,合伙经商,因母老家贫,常受鲍叔牙资助,成为挚交。齐襄公乱政时,助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位,失败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他治齐40年,对内政、经济、军事都进行了全面改革,制订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略。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论点,把礼、义、廉、耻看做国之四维,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他还特许在庶民中选拔人才,予以破格提升,重视奖勤罚惰。并合理划分行政区域,把行政组织同军事编制相结合,统一军政领导,增强国防力量。从此,国力大振。对外以“尊王攘夷”相号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著有《管子》一书,共86篇,今存76篇。
鲍叔牙颍上人(晋张处度《列子·力命》注:“管仲、鲍叔牙并颍上人”),生卒年月无考,是春秋初期齐国德高望重的大夫,晚年被封为相国,以知人著称。青年时与管仲是同乡好友,深知管仲的为人和才能,始终以礼相待,处处照顾,成为莫逆之交。后因齐国内乱,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奔莒,管仲随公子纠奔鲁。及襄公被杀,小白得内援回国,被立为齐君(即齐桓公),拟任鲍叔牙为相,鲍叔牙从大局出发,却而不受,并力劝桓公释管仲之囚,任管仲为相,自己甘居其下。管仲也很尊重鲍叔牙,他常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公元前645年,管仲、隰朋相继去世,齐桓公再三请他为相,他才受任,在治理国政中,仍继续施行管仲的政策,使齐国保持霸主的地位。后来人称颂高尚而亲密的友谊为“管鲍之交”。他分金、让贤的美德传为千古风范。
甘茂战国时期下蔡(今颍上甘罗乡)人,生卒年月无考,曾从史举先生学百家之术。后经张仪,樗里疾引见被秦惠王重用为将,助魏章平定了汉中。秦武王时,被派讨平秦公子蜀侯辉叛乱后,封为左丞相。武王三年(公元前308年),为使武王能看看周室的夙愿,甘茂自愿约魏攻打韩国。他几经周折,终于攻下了韩国的宜阳,打通了三川,使武王到达了成周。秦昭王时,楚国曾.ㄋ胶蕹霰ЮШ蚯馗婕保淹豕思商笫浅耍豢显取8拭馅烧淹酰滤道Γ谑钦淹跬獬霰群苊饬顺⒑瞎デ氐男问啤:笠蛴氪蟪枷蚴佟⒐秫缓希一ビ忻埽擞窒蛘淹趼沤餮裕拭ε拢油龅狡搿G赝踔篮螅吹P母拭钪毓酉焦砉纫淮摹暗匦蜗找住保云牍己⑽汗デ兀头飧拭锨洌扇舜畔嘤〉狡牍樱拭蝗ィ黄敕馕锨洹U馐鼻赝跻灿糯拭粤粼谇毓募沂簦蕴趾闷牍:蟾拭芷肱汕踩コ梗淹醯弥螅M芙拭突厍兀跻舱肴酶拭デ刈鲐┫啵纱蟪挤恫煌猓⑹道罚赋龈拭叵嗖焕诔猿钣欣吣谙蚴傥叵嗟牡览怼R虼耍拭倜荒苋肭兀詈笏烙谖汗
甘罗生卒年月无考,战国末期下蔡(今颍上甘罗乡)人。秦左丞相甘茂之孙。年12做秦相吕不韦家臣。当时燕、赵关系紧张,秦王赢政派刚成君蔡泽在燕3年,燕王把太子丹送到秦国做人质。秦使张唐去燕国为相,企图跟燕国联合攻打赵国,以扩大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北)一带封地。而张唐曾经替秦昭王讨伐过赵国,怕路过赵国时赵王挟恨报复。吕不韦亲自去请张唐,唐仍不肯出使。甘罗别出奇计,先以利害说服张唐,又自愿为秦国大使赴赵,说服赵王,先割5城与秦,以广河间,再联秦攻燕,掠地以偿。赵王许约,发兵攻燕,取得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30城,献11城给秦。甘罗仅出使一趟,没用一兵一卒,取得5个城的地盘,还报秦王,深受嘉许,被封为上卿,并把从前封给甘茂的田宅赏赐给他。甘罗高才不寿,死后葬于颍上城东35华里的颍水河畔。明万历年间,颍上知县何豸为其墓立碑。后因河水冲击,墓塌于河内。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安徽巡抚陈彝,在墓左二十丈的河岸上(今穆岗子南侧)堆土为坟,并立“秦上卿甘罗碑”于其前。
张路斯生卒年月无考,原籍南阳,隋朝初年迁居颍上县百社村(半岗区凌圩乡赵集村)。16岁考中进士。唐朝景龙年间(707—709年)任宣城县令。清光绪《宣城县志》载:张路斯在查访百姓疾苦,巡视农事的时候,见宣城北门外(今敬亭圩一带)一片洼地,芦荻丛生,野草繁多,于是率百姓开沟造田,至今城北有“张路斯田”。张路斯又在城南青溪两岸(今响山以西)耕治废地,恢复百亩农田,至今青溪上仍有“张公桥”。张路斯罢官后,回颍上县百社村闲居。张路斯死后,民间把他神化为龙王,他的9个儿子也都是龙,颍上人并在焦氏台为其建张公祠(又叫龙王庙)。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曾下诏扩建颍上张公祠。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曾下诏封张路斯为“昭灵侯”,其夫人石氏为“柔应夫人”。苏东坡为颍州知府时,曾作《昭灵侯碑记》刻石嵌于张公祠壁。元末,张公祠毁于兵祸。明洪武三年(1370年),颍上人于旧址重建此庙。1954年,大水,庙被淹倒。
杜遵道元末颍上人,系元顺帝时的国子监生,后为枢密椽吏,因对当时政治腐败不满弃官还乡,结识了颍州白莲教首领刘福通,志同道合,同谋举义反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杜遵道、刘福通、韩山童等人在强征重开黄河故道的民夫中活动,宣称“天下大乱、弥勒佛下生”。又暗凿一独眼石人,预先埋在黄陵岗(今河南兰考东北)附近的故道上,并散布童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他们又散布:“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当主中国”。这年五月,在颍上白鹿庄起义,从者三千人,皆以红巾襄头,称为“红巾军”。他们发布文告,揭露当时社会,“贫极江南,富称塞北”。红巾军以杜遵道为主谋,首破颍州。至正十五年(1355年)二月,杜遵道、刘福通拥立韩山童之子林儿为帝,号称小明王,建都亳州,国号宋,年号“龙凤”。杜遵道为丞相,杜遵道知谋权变,文墨素养较深,在起义军中专横骄恣。后被刘福通杀死。
卜谦生卒年月无考,字伯让。颍上人,明永乐九年(1411年)举人。由太学入侍东宫(太子居住的宫院)讲书,接着调授工科给事中(掌管侍从规谏、稽查工部弊误等事的官员)。永乐十五年(1417年),随从皇太孙去南京监国,朝夕在身边诤言进谏,曾期望自己做个魏徵式的人物。后因父母双亡,在家守丧3年。宣宗继位后,赐卜谦正五品官,织金衣两件,仍授予给事中官职,值班文华殿,为皇帝顾问。他曾向宣宗皇帝陈述10件国家大事,皇帝欣然接受。宣德十年(1435年),被提升为陕西省佥事,后又调任山东副使。因得罪了皇帝身边的宠臣,降为山西参议。后因足疾辞官还乡。著有《百孝歌》。入祀颍上乡贤祠。
张大本生卒年月无考,字汝立,明末颍上名医,他精于诊脉,开处方随症化裁而不泥古,巧治患疾,服药即愈。有个富人害了寒噤病,抱火也不感到温暖。其他医生给他用了温药,寒噤反更加厉害。张大本诊断为内热,“阳乘阴于内,阴不能藏而外附”,所以寒冷打颤。他改变药方,一剂即愈。另一武弁得了狂症,呼叫跳踉,几个人不能缚其手脚。其他医生认为是阳症,用药清之,癫狂更甚。张大本诊断说是阴内亏而阳不收,所以形强多躁,但气还壮,仍可治,投药一剂便好。有一小孩吃田螺被螺壳卡住喉咙。张大本取鸡鸭涎液慢慢灌下,螺壳即化。高天佑小儿毒痘攻目,渐生云翳。张大本叫他用柞柿蘸谷精草粉,吃了几天,云翳退尽。
汤国均生卒年月无考,字心一,号可亭,幼年好学,21岁时补博士弟子员,更专心经史,并研究理学,对应试诗文不感兴趣。咸丰六年(1856年)捻军占领皖北大部,他随父母客居阜阳,藉教书奉养双亲,次年瘟疫流行,其父死,草草营葬。这时他虽已贫得家徒四壁,仍孝顺老母,并供养叔祖母徐氏这一孤寡老人。后应学政考,以优等食廪饩,又过了一年举恩贡。从此,奉母还乡。由于连年丧乱,家产荡尽,于是筚路蓝缕,重光旧业。颍上孔子庙毁于兵乱,他与庠中学者名流倡议重修,并不辞劳苦,亲往河南省购买木料。他秉性淡泊,庄严刚正,虽例选教职,仍居家奉母教子,从不趋炎附势。家藏书万卷,每日阅读不释手,黎明即起,端坐终日,从无倦容。晚年奉大府征召,委任和州训导,不久又移任五河训导,任职期间仍勤劳俭朴,生活清淡。后辞官还乡,课孙诵读,以乐晚年。终年75岁。
常国佐(1835—1903),字若臣,颍上县北东学村人。清朝光绪年间岁贡。他孝顺父母,尊老爱幼,父亲双目失明后,常侍奉左右,十年如一日。他长兄去世后,家资殆尽,孤儿寡母均由他供养抚育。他精通天文,曾绘星球运行图象,著书说明,推考四时,数据很少有差误。晚年设馆教书,著有《农圃小记》、《卧农间吟诗文集》。
李宗棠(1870—1923),字柏荫,一字隐伯,别号江南吏隐,千仓旧主。出身清代官僚地主家庭,有土地8000亩,分布在颍上、阜阳两县境内。少年读书,20岁从戎,因有军功被举任候补道,在湖北、山西、安徽、江苏等省办理政事。凡教育、留学、译学、营务、警务、矿务等方面事务均经手办理。尤以教育、留学两方面任事为多,历时也较长。他曾在南京自办千仓师范学校一所,为国内最早成立的私立师范之一;又在颍上、阜阳办千仓义塾八所。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他奉派赴日本考察学务,曾先后九去日本,后将赴日旅程中日记整理付刊,名为《东游纪念》,共十卷,民国元年(1912年),在上海设馆教书,为国人教日语,为日侨教中文。李宗棠在当凤阳师范校长时,曾作一副楹联书写悬挂在该校大礼堂的楹柱上。联文是:“广厦万间,乐得人才宏教育;长淮千里,但凭时势造英雄。”
茅延桢(1897—1925),字致祥,颍上杨湖镇人,出身中医世家。1914年考入阜阳第三师范,未毕业即考入陆军第一预备学校,1920年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在北京经邓中夏介绍,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23年7月,军校毕业后,到上海做党的地下工作,同林伯渠等一起进行革命活动。1924年国共合作,他受上海党组织派遣,前往广州参加黄埔军校的筹建工作。经廖仲恺推荐,任第一期学生队第二队队长。1925年2月,任黄埔学生军中校参谋和代理参谋处长,参加淡水和棉湖之战,打垮了陈炯明和林虎的主力。6月,他率部随东征军回师广州,被任为四团二营营长。随着南方革命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广东革命政府积极准备北伐。1925年8月,他奉命到北方各省搞策反工作,在河南郑州吴佩孚部陈文钊师,被师部参谋孔繁熔阴谋诱杀,年仅28岁。葬于五宫花园门前。郑州立有河南省长刘峙题写的“茅延桢烈士殉难处”纪念碑。
卢德茂(1903~?),名印思,灵台乡卢郢人,颍上蚕桑学校毕业。1924年创办卢氏私立小学。1926年,考入国民革命军政干校潢川分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奉命回家乡以教书为名做地下工作,1929年春,鄂、豫、皖中央分局派陈子星到耿棚同他共同领导颍上县地下党的活动。1931年春,成立颍西游击队,后失败,他转移到霍邱,任苏维埃副主席,兼皖西北独立团团长,负责指挥颍上县武装斗争。1932年7月,国民党徐廷尧部进犯霍邱,在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张国焘的错误指挥下,红军弹尽粮绝,撤离霍邱,他又回到麻埠。1933年8月,卢德茂、丁泮香、卢习珍、吴思志等在党内肃反中,被定为“改组派”,同年10月,国民党第五次“围剿”开始,张国焘带着四方面军向四川逃跑。卢德茂被当成犯人随军西撤,从此,下落不明。
黄子贞(1907—1931),又名黄立人,颍上江店区黄坝子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24年,考入凤台私立小学。1928年,到凤台白塘庙中共地下党创办的初中补习班学习,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次年,他回到黄坝子创办一所私立小学并任校长。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在当地创办农协会,并出任农协主席,注意从农协骨干中发展党员。1931年,任黄坝子党支部书记。同年11月3日,在中共凤台县委领导下,他带领农协会会员和共产党员积极参加黄坝子武装暴动,暴动队伍遭到了地主武装的袭击,黄子贞和83名同志,壮烈牺牲,年仅25岁。
苏调年(1897—1936),新集区蒋庄乡徐海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4月,中共颍上县委改组,苏调年任县执行委员,负责苏沟一带党组织工作,先后发展王国忠、苏凯年、饶启云等入党,建立苏沟党支部,积极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活动。1934年,由于叛徒钱东桥的出卖,苏调年等9名党员同时被捕入狱。其他8人均经不住敌人的严刑拷打而叛变自首,苏调年则大义凛然,宁死不屈,严守党的机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一年多的监狱生活,使苏调年身染重病,后交保出狱治疗,于1936年1月病逝家中。
余幼泉(1880—1937),名炳成,颍上半岗区余庄人。清末秀才、优贡。废科举后,就读两江师范,毕业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学成归国,参加教育参观团赴菲律宾等地访问时就立志办学。1912年他首创颍上高等小学。1914年任阜阳第三师范校长,历时5年,清廉自持,节存经费数千元。1918年当选为省议会二届委员,任省立一中校长。1923年同光明甫、江彤侯等联合各界,清查了安徽财政之后,又组成“裁军请愿代表团”赴京请愿,掀起全省轰轰烈烈的裁军运动。他目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自叹挽澜无力,遂息影田园,著书自娱。他著有《唐略》一书,惜未定稿,即于1934年应聘为安徽省通志馆副馆长,兼总编。历时三年,完成《安徽史志通稿》。1937年他于弥留之际,遗嘱将家藏图书捐献省立图书馆,省馆特辟“余幼泉图书室”。他死后葬于安庆菱湖公园。
杨金辉(1915—1948),原名家彝,江店区小店乡杨大庄人。8岁入私塾,1935年考入颍上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一天放学途中,遇甲长、保丁向一农民逼捐要税,农民被逼得痛哭流涕,下跪哀求仍不能免予威逼,他挺身而出,与甲长、保丁据理力争。甲长、保丁被驳得理屈词穷,恼羞成怒,要把他送.0旃夜匮海嫖蘧迳犊麓省:缶宄け渤雒嫠登椴诺眯颐狻1936年,他高小毕业。因家中经济拮据就读于颍上唐氏私立乡村师范“甘罗乡村教育社”,受到地下党员教师盛震叔、林其英的教育和影响,思想逐渐倾向革命,积极参加“街头教学”和“地头教学”等社会活动。1937年8月,他到蔡庙小学任教,向学生和农民宣传抗日救亡道理。1939年秋,他在霍邱考取省“动委会”直属工作20团。10月,随工作团转移到亳县,不久,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担任豫皖苏边区联合中学总务科供给股长。“皖南事变”后,他参加5个月的反摩擦战斗,又随军转战到洪泽湖一带。1947年秋,他奉命返回故里,.巽垲断馗锩莸亍4文1月,任该县副县长,1948年4月下旬,他调任中共颍上(沙北)县委副书记。到任后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力量,打击反动势力,建立区乡政权。10月,国民党55团,保安10团纠集地方武装向我沙北根据地连续发动了7次“扫荡”。杨金辉带领军民开展反“扫荡”斗争,粉碎了敌人的6次进犯。11月2日,敌人又出动3个团的兵力向龚集一带合围,杨金辉带领西工委武工队百余人向县大队靠拢,在激战中不幸胸部中弹,仍举枪掩护武工队突围,终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时年33岁。
王怀仲(1918—1949),又名王非,泗南县(今江苏泗洪县)人。1934年,考入安徽省蚌埠乡村师范学校。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穿过敌人层层封锁,到达陕北延安,被分配到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后转到安吴堡青年训练班学习,结业后,由党组织介绍到赤水县小学任教,以此为掩护做地下工作。1938年5月,进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武汉失守后,他奔赴淮南抗日根据地,任新四军第二师师部秘书,后任营教导员,跟随罗炳辉同志转战在淮南一线。1944年8月,在定远、藕塘与日军的一次战斗中,我军陷入重围,大队长,副教导员相继阵亡,他指挥部队和日军又激战一昼夜,打退了敌人十多次进攻。在这次战斗中,日寇的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震聋了他的双耳。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他回到故乡,进行“土改”试点。1946年11月,,他随军撤往山东,在济阳一带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改革。1947年8月3日,他奉命带领一批干部到豫皖苏区。9月,被任命为中共涡亳县委副书记。他领导当地人民进行“土改”、除奸、剿匪。淮海战役期间,他负责支前工作,和唐立全等同志一起带领民工,冒着枪林弹雨送弹药,运物资,抢救伤员;和民工一起机智地俘获敌军30多人,受到上级通令嘉奖。1949年4月,他调任中共颍上县委副书记。5月初,他带队到江口集检查生产救灾工作,4日夜晚,遭到反动会道门白莲教徒的突然袭击,在激战中壮烈牺牲。
任万侯(1927—1949),王岗人。10岁就读于王岗唐氏私立小学时,就懂得了一些抗日救亡的道理。14岁时被国民党政府抓去当了壮丁,到湖北还没正式入伍即被新四军收编。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枣庄战役中曾负伤。1944年,到延安学习结束后,回原部队,后晋升为团参谋,淮海战役中又一次负伤。1948年,提升为师参谋长兼62团团长;因病未能就任,到阜阳军分区休养所休养。不久,回乡探亲,到家后,伤、病复发,于1949年6月6日不幸逝世,年仅22岁。
张星桥(1886—1953),字汉秋,颍上县城关镇人。自幼读私塾,聪颖好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应童子试,进为县学生员,时年18岁。宣统元年(1909年),入安徽省高等学堂,毕业后,任颍上第一高等小学教员。民国5年(1916年),任颍上劝学所视学。民国20年(1931年),任颍上县教育局局长。当时颍上党派林立,教育界亦陷入漩涡,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他洁身自爱,主动引退,设馆教书,后又在家创办四维学社。民国22年(1933年)夏被聘为《颍上县志》总纂、安徽通志馆颍上采访员,其所修《颍上县志》,沟通古今,融合新旧,提纲挈领,执简驭繁,深受社会贤达赞许。至民国32年(1943年)秋,全部志书方始完成,未及印刷,志稿存放县红十字会内。1952年春,被宵小盗卖予商贩包货,他非常疼心,遂解囊赎回,并赋诗志感。汉秋先生一生从事教育,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淮上私立中学、阜阳县中、成达中学、省立九临中、颍上县中等学校语文教师。抗战胜利后,任凤阳师范教员。新中国成立后,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聘为文史馆馆员。著有《融通山房诗文集》、《燕国遗珠》等(未版)。
苏家祥(1894—1954),字瑞堂,新集区余塘乡苏庄人。毕业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大学地理系。民国20年(1931年),任安徽省立庐州中学校长。民国26年(1937年)夏,任省立颍州中学校长。民国27年(1938年)春,阜阳、颍上连遭日本侵略军飞机轰炸,苏家祥带领颍州中学、颍州师范及省立第五女中全体师生员工,携带图书、仪器转移到湖南西部,编入国立八中,他任永绥高二部主任。以后,又负责创办茶陵师范,任校长。不久又调任国立九中校长。民国34年(1945年),调任国立八中校长。民国35年(1946年)任芜湖女中校长。民国36年(1947年),任南京中央博物馆副主任。南京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逃亡时企图把博物馆内的国宝带走,苏家祥冒险把博物馆的东西封存在地下室里,保护了一大批奇珍异宝。新中国成立后,苏家祥在南京玉泉路中学任教。1951年“镇反”运动开始,他主动到南京市山西路派出所交待问题,因表现较好,1954年留在江苏溧阳县采石厂图书馆工作。同年11月底病逝。
孙靖宇(1901—1963),原名孙其祥,颍上县耿棚人。出身贫苦。9岁入学,17岁考入师范,毕业后在耿棚小学任教。1926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济南分校,学习一年半后,任直系联军一军团支队部秘书。1927年,国共合作,他脱离直系,参加北伐,在泰安一师一团搞缮写期间,结识共产党员邵柘(后改名邵振华)。1928年秋,因思想进步而受怀疑,并被遣回原籍。正值共产党领导的阜阳“四九”起义暴动失败,皖北陷入白色恐怖,无法立足,于1929年去山东掖县,参加一次武装暴动,失败后,又赴河南参加豫西地方警卫军一师(西北军冯玉祥部)。1929年,该部改编为第一师,靖宇先后任司令部参谋和师参谋长。蒋冯战争后,该部改编为三十二军七十五师,他任一旅参谋长。不久,部队被调到河南参加“围剿”鄂、豫、皖红军。共产党地下工作者邵柘突然来访,公开自己身份和任务,要求提供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部署和行动计划,他欣然应允,并把邵柘推荐给师长,任师政训处宣传干事。后邵柘.苊獗┞渡矸荩肟荡Γ谒锞赣钏诓慷蛹绦銮楸üぷ鳌2痪茫呤迨Ρ缓炀呙穑鹗Α⒙贸ざ运堑幕骋伞5辈慷酉蜃ぢ淼昙泻螅坭显俅卫慈∏楸ǎ赣盍⒓唇蜕匣鸪祷睾嚎冢约阂仓簧硖油逖簦笄蓖V荩绦蟹唇⒎茨谡礁锩疃!熬乓话恕笔卤浜螅渭臃胗裣樽榻ǖ目谷胀司谏轿鳌⒑幽弦淮谷胀司榻ú慷雍统锎刖盐镒剩惶匚窬醪臁1931年冬,在郑州被捕,判刑15年,关押在南京陆军监狱。1937年,被转押到汉口。在狱中,他不怕威胁拷打,不受利诱,受尽折磨,留下严重残疾。“七七”事变后,国共二次合作,被释放出狱。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做统战工作。1938年,参加安吾堡青年训练班学习,当年转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晋东南一分校学习。1940年毕业,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教育股长。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四师十一旅司令部军教股长。1942年,任“抗大”四分校军事教育科长。1943年,任十一旅司令部作战股长。1944年,任淮北三分区参谋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淮北一分区参谋处长、豫、皖、苏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豫、皖、苏军区军政干校教育长、四分区参谋长。带领部队在阜阳、颍上等地,.傩陆夥徘妥方送练恕1949~1951年,先后担任皖北军区军政干校教育主任、皖北军区教导团团长、第十六初级步校副校长。1952年春,任安徽省农业建设五师第一副师长。下半年,该师改为铁道兵十一师,随部队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4年5月,部队回国,他转业到地方,任铁道部第七基建分局局长,参加鹰(谭)厦(门)线铁路工程施工。1955年,授勋时,他荣获“独立自由”二级勋章和“解放”三级勋章各1枚。1958年,任南昌铁路局副局长。1959年,任福州铁路局副局长。1963年9月1日,因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在北京逝世。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张会亭(1901—1967),世居城郊区淮颍乡陈屯村。9岁给地主放牛,11岁就当了长工。曾经讨饭11年,尝尽了人间辛酸。1949年初,他参加了地方革命工作,同年农历腊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办的农业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都是全县最早的。1952年,他带领社员搞科学种田,试验一年三熟作物,试行两种作物套种,充分利用地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959年,他带领社员大搞水利建设,挖沟50条,打井38眼,保证了旱能浇,涝能排。多次被评为县、地区、省、华东军区和全国劳动模范,曾三次出席北京天安门观礼大会。获奖章19枚。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随中国农业参观团到匈牙利、朝鲜参观访问。1956年,随中国农业考察团到苏联蒙古考察。1957年,到印度、埃及、越南等十三个国家参观学习,荣获匈牙利、朝鲜、苏联、蒙古、越南等国家赠送的纪念章5枚。他历任农会主任,高级农业社主任,公社农业部副部长,大队党支部书记,他的模范事迹,《安徽日报》、《人民日报》都发表过,并登过他的照片和评论文章。
胡铁鹏(1919—1978),杨湖区杨湖乡胡巷村人。1936年,初中毕业。1940年3月,参加新四军。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教导员等职。抗日期间,曾率部队活动在江淮之间,参加大小战役百余次。1948年,任第三野战军某纵队团长,后晋升为师长、副军长、石家庄军械技术学校政委。病逝后,按其生前遗嘱,遗体献给祖国医学事业,经解剖鉴定为骨髓癌。
王守珍(1928—1980),女,谢桥区土楼乡人。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妇女主任、高级农业社主任、人民公社副主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区委委员、区委副书记、颍上县革命委员会常委。1968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几十年如一日。1956年秋,久旱不雨,她主动担水做抗旱保苗实验,并带领干部、群众积极抗旱保苗,使全社秋季作物获得了好收成。她艰苦朴素,深入群众,关心群众,谁家生活困难,她就把自己的粮食送去30、50斤。患高血压症,身体不好,但从没因此耽误过一天的工作,丈夫曾多次劝他休息,她总是说:“别人都在忙,我怎么能休息!人活着就要工作。”1980年6月1日,因患脑溢血,抢救无效逝世。
杨立辉(1941—1984),杨湖区杨岗村人,共产党员。1960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阜阳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第九车队、国营颍上县焦岗湖农场、颍上拖拉机站、颍上汽车队等单位汽车驾驶员。他对行车技术精益求精,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行车准则。开车20多年,创安全行车90万公里的记录。他作风正派,从不干损公肥私的事。开货车时,不论有无货主押车,都能自觉爱护货物,更不受货主的招待。他多次被评为县、地、省交通系统劳动模范。1984年,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并荣获省汽车运输公司行车90万公里的奖牌。因病去世。
曹冷泉(1901—1980),原名曹赞卿,字襄忱,曾用名曹一民,别名向辰、冷翁、公羽等。城郊区花园乡红建村小朱庄人。1918年,考入安徽省立第六中学,曾组织学生会和颍上旅外学生会。1923年入南京国立东南大学。1925年,参加了“五卅”大罢工。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南大学党的负责人。“四、一二”大屠杀后被任命为中共南京市临时领导小组成员,并与宋绮云等成立南京党的第一小组——清凉山小组。1928年秋,为拯救被捕同志,党派他几次冒险回安徽活动,参加了魏野畴领导的太和暴动和江苏的茅山起义,因反动派“通缉”,1928年末去西安。1929年,在冯(玉祥)系陕西省党部宣传部任秘书,被选为“西安各界讨蒋委员会”主任委员,主办《讨蒋战报》、《唤起月刊》、《渭潮》月刊,担任陕西《中山日报》社社长。1931年夏,赴河南潢川,参与策动吉鸿昌将军起义,并创办《青白通讯》。同年秋末至1937年,他协助宋绮云办《西北文化日报》,并任编辑,兼任西安师范教师、新加坡《星洲日报》国内特约记者,从事学运工作。
解放后,曾任安徽大学校委委员;安徽省文联常委,陕西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民盟陕西省委委员,陕西省政府第三、四届委员;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三、四届人民代表等。1980年12月病故,立碑葬于西安翠华山天湖之畔。曹冷泉一生著有《落英》、《陕西近代人物小志》、《刘古愚的哲学思想体系》、《文学教学法》、《诗品通释》、《文心雕龙浅注》、《孙子兵法注》、《关学概论》等。
肖瑟若(1891—1973),名宝王番。颍上城关镇人。幼年丧父,家境清贫。9岁入私塾,1913年毕业于本县官立高等小学堂。1914年考入省立第三师范。1918年开始走上讲坛,曾任“一高”、“二高”小学校长,颍上县中教员。1949年9月参加工作,任全楼小学教师、朱庙小学校长、颍上县立中学教师。1954~1965年,当选颍上县一、二、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一、二届县人大委员,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7年1月~1958年5月,任颍上县第二届人民委员会委员。肖先生一生清廉自持,50余年教学生涯,桃李遍颍上,有教育界“老黄牛”之誉。
金杨善(1909—1969),字仿舜,耿棚区淮北乡金庄人,自幼聪慧肯学,爱好全面,7岁发蒙,12岁入颍上中学,16岁上阜阳高中。曾参加安庆中学生各科竞赛,获体育、音乐、文化三项优等奖。21岁考入金陵大学天文系,毕业后在紫金山天文台工作。抗日战争爆发,随国民党到重庆;抗战胜利后,在青岛工作。1948年春,携眷来家,设馆教书。1949年春,他的爱人杨新化当了小学教师,全家住进学校,金杨善在校内办起了农民夜校,组织秧歌队,帮助乡、村干部搞午、秋征工作。
1950年春,他受聘帮润河集分水闸测量队工作。在工作中他提出很多改进意见,得奖金100万元(旧币)。同年4月,政府通知他回北京在军委测绘组工作。曾到过朝鲜前线。1969年病故。
李磨如(1872—1957),名玉琢。他勤奋好学,精通医术,24岁在颍上城西大街开店行医,就医者络绎不绝。他为人忠厚,不辞劳苦,视病人如亲人。他常教导门徒说:“治病如救火,分秒必争。”因此,不论富贵官宦,还是贫苦百姓,他都一视同仁,随请随到,精心治疗。他用药简要,大多药到病除,他对妇科病,更有研究。1942年,被选任颍上县中医研究社社长,后又被选为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和县议员,在任职期间,更加认真研究医学,整理医案与同行交流。1957年病故,著有《临床医案》。
李会亭(1896—1976),祖籍寿县板桥集李家老圩,18岁随母迁居颍上杨湖镇。当年即到“天德堂”药店学徒,学习勤奋,有时彻夜不眠,20岁即开始行医。1953年,他创办颍上工农联合诊所,后转为国家正式医务工作人员,系颍上地方名医,以中医内科、妇科著名。他医术高超,用药机动灵活,针对病人的发病时间,居住环境和健康状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1970年,杨胡镇龚某确诊为肠癌。且脐部经常冒屎,后经他采取吸血入脾方法治疗月余,病愈。他从医多年,工作勤奋,救死扶伤。曾被选为颍上县一至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委员,县科普协会副主席,两次出席省中医座谈会。北京中医学院传染病专家钟费谰教授曾专程来访会亭先生。
马鲁廷(1898—1976),名来珍,城关镇人。中青年时期,教私塾,习诗画,兼学中医。他对儿科麻疹和外科有较深造诣,为医学界所推重。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颍上县医协副主席,二至六届县人民代表,四至六届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54年,颍上县麻疹流行,县卫生科组织医疗队,由他带队赶赴夏桥、谢桥等区防治,效果显著。1961年冬,王岗区出血热病疫严重,省卫生厅领导亲临主持抢救,当时他已银须飘胸,也不分昼夜随医疗队到病区医院、乡村参与重病号的会诊抢救工作。他一生积累的经验秘方已在联合诊所时献出,至今尚在医学界沿用。他善画兰、竹与梅,清新洒脱,生气盎然。作品曾多次参加过省、地、县展览。
高翰府(1898—1979),名玉堂,城关镇人,安徽第三师范学校毕业。他自幼酷爱学习,尤喜中医药学,25岁起即悬壶行医。抗战期间,在城内开设“翰府药庐”,每给病人治病,多数只收成本,对少数家贫者免费给药治疗。1940年冬,他首倡成立颍上国医研究社,任常务干事,兼中医诊所副所长。1948年秋,任颍上县文献委员会编纂主任,编修《颍上县志》。新中国成立初期,他被选为县各界人民代表、军属代表。1955年,到省中医进修学校任教,后晋升为省中医研究所研究员。1956年起,连续18年被选为合肥市人大代表。1979年病故。他的医学著作有《简明温病学》、《伤寒论直解》、《温病学讲义总论》、《增订八脉四言诗》、《温病三字经》、《四言药性歌括二百四十味》。论文有《论治乳糜尿》、《地榆苦酒汤治妇女血尿》和《中医药治疗顽痰怪症简介》、《高翰府医案选》等。
崔伯涵(1903—1980),耿棚人。少年家贫,读书不多。青年时在药铺学徒,酷爱医学,虚心求教,亲身实践,医术日精,穷研《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经典著作,深得医理,专长小儿科,伤寒病等,在乡里行医常是风雨无阻,从不计酬,因而远近患者常来就医,随请随到,有求必应,医德高尚。解放前,已名闻乡里。新中国成立后,被邀至县医院工作,曾当选为县一至六届人民代表。因积劳成疾,1980年病故。
高家山(?—1975),王岗区赛涧铺人,出生在木工雕刻世家。他工艺精湛,把古代庙宇雕刻技术和家具雕刻工艺融化结合,创造出匠心独运,栩栩如生的工艺形象,如“犀牛望月”、“鸳鸯戏水”、人物、花鸟、山水等等,无不惟妙惟肖,巧夺天工。有一年,高家山去霍山县购买木材,因有求于同行,前去拜访一位正在为一氏族兴建祠堂的木工领班,被邀去帮忙。高家山在刨大梁时,发现一根大梁被截短了一些。他当即告诉木工领班,经反复检查核对,短了8寸,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最后,是高家山提出了个补救的办法;在大梁两端和屋檐等处,巧妙地安装上相对称的几只雕刻精巧的花篮,恰似特意装饰的工艺品,既看不出短少的痕迹,又保证了工程质量的要求,祠堂竣工时,祠东对这一梁上工艺赞不绝口,为此大摆筵席,答谢木工。高家山于1975年病逝。
唐佩金(1898—1965),字子清,王岗区垂岗乡唐庄人,幼年就酷爱文娱活动,10岁左右,自己仿制一把胡琴,边放牛,边练胡琴技法。16岁那年,父亲病故后,就天天和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吹拉弹唱,南北游逛,以琴会友。七、八年光景,他胡琴已拉得娴熟精湛,并亲自教练一班花鼓灯。他在艺术成就上有两项:一是教灯;二是吸取“轻音”唱腔而化裁创造了“四句推子”。他是教灯名手,一生在颍、凤、霍、寿等地教了几十班灯,高徒辈出,远近闻名。他的琴艺路子宽,水平高。对京剧、梆剧和几种地方戏,他都拉得出神入化。他创造的四句推子,现已发展为皖北地区一个剧种。
张敬尧(1878—1933),字勋臣,绰号黑虎,祖籍霍邱县临水乡三郢村,经其父迁居颍上南照集,后又迁至颍上城关。他自幼游手好闲,17岁投身行伍,在袁世凯武卫军充当学兵,后入陆军部速成军官学校。毕业后,为袁世凯、段祺瑞所赏识,被提升为营长、团长、旅长、师长。1918年3月,当上湖南省督军兼省长。他在督湘期间,横行霸道,搜刮民财,其兄弟四人如四条恶狼祸害地方,人民无不切齿痛恨,当时湖南省有民谣云:“巍巍乎张,尧舜禹汤,一二三四,虎豹豺狼。”在北洋军阀里,张敬尧只算个二、三等角色,但他好战暴虐,奸诈成性,因而能得到升迁,平步青云。民国8年(1919年)12月2日,张敬尧派兵镇压学生的反日斗争,“驱张运动”暴发,派代表团分赴京、沪、衡阳等地扩大宣传。张敬尧从湖南被赶走后,他先投靠军阀吴佩孚,后投奔张宗昌。担任师长、军长和“安国军”第二方面军团副司令。民国21年(1932年),他又投靠伪满政府,充当日本和伪满的暗探。次年,被委任平、津第二集团军司令。当日本侵略军进攻唐山、天津之际,受命潜入北平,策动内部并勾结流氓做日军攻城的内应。民国22年(1933年)5月7日晨,张敬尧在北京六国饭店被刺身亡。
凌子和(1916~1949),名永乐,绰号大傻子,润河区杨庙乡磨盘庄人。年轻时赌博成癖,输钱无以还,便聚众为匪,拦路抢劫过往客商财物。1945年,他投靠匪首岳岐山,勾结沿淮著匪屠继周、曹建国、刘大麻子等,纠集匪徒千余人,拼凑长短枪千条,少量冲锋枪和轻重机枪,当上匪头目,自封为大队长,下设5个中队,在润河、半岗一带明火执杖奸淫抢掠,无恶不作,为沿淮一带著匪。1948年,他被国民党军长廖润泽收编为“正义部队”(系杂牌军番号),委任为营长、支队长等职。从此,他官匪一体,猖狂攻击我人民政权。1949年初,他率匪千余人窜犯霍邱县城,打死打伤县大队多人。并叫嚣要使沿淮一带成为他们的反共基地。1949年5月,被人民政府剿匪部队逮捕归案,27日,就地正法。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