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普通小学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颍上创办官立高等小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在文庙明伦堂西王公祠和西街关帝庙后院创办第一和第二初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城关创办4所初小,每校1班,学生20、30人不等。民国2年(1913年),原官立高等小学堂改名为“颍上县立高级小学校”。在北街李家祠堂创办“县立女子小学”。民国8年(1919年),原县立高级小学改名为“颍上县立第一高级小学”(简称“一高”),在叶井子办“颍上县立第二高级小学”(简称“二高”)。在清凉寺办“颍上县立第三高级小学”(简称“三高”)。民国10年(1921年),在县西三十铺办“颍上县第四高级小学”(简称“四高”),在江口集办“颍上县第五高级小学”(简称“五高”)。民国17年(1928年),在谢桥办“颍上县第六高级小学”(简称“六高”)。这6所学校开始均为4班建制,学生人数不等。民国21年(1932年),全县以序数为校名的6所高小,均改为学校所在地名为校名,如“一高”改为“梧冈小学”;“三高”改为“清凉寺小学”。民国15年(1926年),县立女子小学改为“完小”。民国27年(1938年),日军压境时,全县教育停办。民国28年(1939年),城关建置东镇和西镇,梧冈小学和“女小”分别改为东、西镇小学,开始男女兼收。民国30年(1941年),在北关保颍寺办临时小学。民国33年(1944年),日军陷城时停办。抗日战争期间,推行政、教、卫合一体制,乡设中心国民小学(完小,乡长兼校长),保设国民小学(初小、保长兼校长)。当时有中心国民小学31所,国民小学250所。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教育迅速发展。1952年,全县有小学327所,在校学生3.90万名。1954~1956年,虽遭受严重水灾,但各小学大都坚持灾区教学,并有发展。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教师减员。接着“大跃进”开始,加之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学生入学率严重下降,教师由1959年的2312人减少到1963年的1755人,在校学生也由7.15万人减少到3.83万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虽未停课闹革命,但红小兵也配合运动造反,荒废了学业。接着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使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小学恢复了正常教学秩序,并恢复和创办11所回民小学。三结合建校,使全县农村小学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入学率逐年上升。1984年,全县小学555所,教职工6824人,在校学生15万名。全县76个乡级单位(5个行洪乡在外)均已达到初普教育标准。1988年,全县小学575所,在校学生14.98万名,教职工7043人。
全县小学教育发展情况统计表
表94

二、民族小学
清末和民国时期,城关、八里垛、南照、润河、照中洋、双集、穆岗、桃花店等地都先后办有私立清真小学,经费由清真寺土地收入中支付,校长由校董会聘请,开设课程与公立学校相同,仅有个别学校增设阿文课,入学儿童不分族别。
城关清真小学1912年,安庆回民马寿山在南关清真寺创办清真小学。1926年停办。1930年,在东关清真寺续办。1938年日军过境时停办。1940年恢复,解放时又停办。1950年,恢复清真小学,开设1个班。1954年,大水成灾,校舍淹倒。1955年重建。1966年,改名“东风小学”。1982年,定名“城关回民小学”。现该校发展到10个班,学生500多名,回民子弟占40%。
八里垛私立葆真小学光绪《颍上县志》载:“八里垛有义学,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葆真小学的前身即此“义学”,校址在胡家园。光绪十年(1884年),清真义学迁到潘家巷西侧。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又迁至东上街清真寺东院,建教室、礼堂、厨房共19间,设高、初级两班。宣统二年,改清真义学为“葆真学堂”。民国11年(1922年),定名“颍上县八里垛私立葆真小学”。民国31年(1942年),在周台孜建分校1所。1949年,葆真小学校本部停办,分校复课,改为周台小学。
南照回民小学1932年,南照创办清真小学1所。1938年,日军沿淮西侵时被焚停办。1963年,在大王庙内重建,后迁入清真寺。1969年,迁新校址,改名“南照红旗小学”。1984年,建教学楼并定校名“南照回民小学”。现发展到7班,学生350人。
润河回民小学建于1940年,名清真小学,校址在清真寺内,设两班,解放前夕停办。1982年,开办“润河镇回民小学”,开设4班。1983年,建校舍27间,辟操场1333.2平方米。1985年后,发展到7班,学生375人。
半岗西圩回民小学民国时期,名照中洋清真小学,学生20多名,教师1人。1977年,迁出清真寺,新建校舍。1983年,发展到5个班,学生246人。定名“半岗区西圩回民小学”。
穆岗回民小学1944年,穆岗清真寺阿訇创办国民小学,为清真小学。1949年停办。1950年重建。1958年,迁至万姓私宅。1980年,迁至原穆岗粮站,定名“穆岗回民小学”。1988年,发展到8班,学生337人。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极为重视。到1988年,国家共投资10.73万元。(详见附表)
民族学校基本情况一览表
表95单位:个、人

三、坚持灾区教育
颍上是个多灾地区。1950~1954年,连续遭受严重灾害。尤其是1954年的水灾,全县小学校舍倒塌给教学带来严重困难。为战胜灾荒,保证小学教育正常开展,县、区、乡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采取积极措施,坚持灾区小学教育。1950年,贯彻“师生互济、政府协助”的方针。1954年,执行“紧紧地结合救灾工作,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坚持灾区教学,并逐步地有计划地恢复学校”的方针。广大师生树立战胜灾荒,坚持灾区教育的信心,小学教师纷纷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提出“战胜灾荒,办好学校,做光荣的人民教师”的口号。
灾区小学结合生产自救。轻灾区教学与生产并重,减少课外活动,提前放学让学生回家劳动;重灾区实行半日制,低年级教好语文、数学2科,高年级教好语、数、史、地、自然5科。缺教室的地方,自搭庵棚或露天或树下坚持上课。有的把学生分成小组,教师划片包干,分散教学;有的送教上门。学生上学,准带弟妹,准带草筐。小学还以生产自救解决学生课本、文具费。杨湖、陈庄等9所小学组织小学生割草拾柴出售,买练习簿841本。新庙、夏桥等小学,利用旧纸制订练习簿395本。
阜南、阜阳、太和、马鞍山、黟县和河南宁城等地师生纷纷捐献款物,支援颍上灾区小学。共支援现金142元、练习簿67667本、笔8091支、墨145锭、衣服5件,寄来慰问信3796封。
1954年夏季大水,冬又大雪,平地积雪1米,学生无法到校,广大小学教师,不顾冻烂手脚,坚持不懈,顶风冒雪,送教上门。据10个区的统计,送教小学教师507人中有女教师89人。杨湖任郢小学教师杨万秀送教途中跌进3米多深的沟中,冰雪没顶,被人救出后,仍坚持上门送教。后被评为模范教师,出席县、地、省模范表彰大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