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颍上,历来灾害频繁。据旧志载:“清顺治五年(1648年)五月大水,淹没人畜无数,二麦冲去,人尽巢居。七月大旱,禾稼不登”。“咸丰七年(1857年)四月雨雹,蝗蝻入城。五月大疫,人死过半,白骨遍野,岁大饥,食树皮野谷殆尽。”“清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连雨三昼夜,积涝成灾。夏、秋大水、岁荐饥、饿殍载道。”封建王朝虽然派员来颍赈济,蠲免田赋,但这种赈济,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人民生活仍然无着。
民国初期,颍上县公署每年从地方预算收入总额中支出百分之一作为救灾资金。但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据1931年7月21日《申报》载:“颍上地濒颍水,居淮河之北,地势洼下,历年荒藉,民困未苏。自入夏以来,大雨兼旬,山洪暴发,颍淮齐涨,岸溃堤决,全县尽成泽国。而沿淮之赵家集、润河集、秋稼湖、灵台湖等处,屋庐冲没不下五千余户,人畜漂亡无算,无家可归者不下两万余口。”民国政府虽设有救济委员会,也是有名无实。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腐败,对灾民不但不予救济,反而增税加捐,支应浩繁,摊派苛扰,浮收中饱,变灾为害。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组织农民兴修水利,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病虫害的防治,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同时对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则迅速组织力量,及时做好生产救灾,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1950年,县成立生产救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领导全县人民积极开展生产自救。1954年6月,连降暴雨,全县175个乡,65万人,200万亩农田,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在抢险救灾中,党中央及时派飞机向淮北大堤空投麻袋10余万条,中央卫生部及阜阳专区派4个医疗队、586名医生分赴灾区,送药治病。县委、县政府组织重灾区灾民15268人,由县、区、乡三级干部带队,到太和、临泉、界首3县借地生产,共种地25.3万亩,收获粮食69.15万公斤,委托六安、霍邱、霍山、金寨代养耕牛18398头。国家拨发救灾款570万元,救济粮738万公斤,救灾衣被14.55万件。同时发救济木料7652根,芦席53284条,箔柴112200个,草苫子182874条,帮助灾民建房。
1982年7、8两月,阴雨连绵40天,降雨1256.6毫米,淮、颍河洪峰交替,南照集水位28.43米,超过1954年;鲁口孜水位26.55米,为历史上罕见。中央立即派解放军33567部队和33453部队,3000多名指战员,省军区派出工程兵和舟桥部队,县、区两级派出工作队5000余人,军民联手,战斗在防汛抢险第一线,抢救人、畜、物资,帮助迁安。由于外河水位高,内涝无法排,形成“关门淹”,全县受淹地亩189.41万亩,其中行洪的22.12万亩,内涝绝收的66.76万亩,仅八里河区就达9万余亩。沿淮河较低的庄台被水浪冲毁,房屋倒光。国家及时拨发救济款475万元,救济粮21500万公斤,煤炭24500吨。水后又抽调干部深入灾区认真贯彻执行“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方针,帮助灾民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历年自然灾害及救济情况表
表75


上一篇:第二节 优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