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对外贸易,原由商业部门经营。1958年,商业局成立外贸股。1961年9月26日,成立安徽省对外贸易局颍上县外贸办事处,编制3人,由供销社代购出口商品,1968年8月24日成立外贸办事处革命领导小组。1971年11月,成立颍上县对外贸易公司革命委员会。1979年9月,成立颍上县对外贸易公司。1980年8月,成立颍上县对外贸易局。1984年,体制改革,更名为颍上县对外经济贸易局。下设人秘、计财、业务3个股。土产、畜产、轻纺、粮油4个站,1个兔毛加工厂,职工150人。纯销售额由1970年的57.9万元,发展到1985年的1073.9万元,上交利润23.6万元。
主要出口商品:薄荷油、柠檬酸钙、茼麻、红麻、粮食、蚕茧、蜂蜜;兔毛、牛皮、山羊板皮、鬃尾毛、猪羊肠衣;柳编、刺绣等。其中:
兔毛是县内的外贸骨干商品。1958年,收购1240公斤。1975年,从浙江引进良种长毛兔1147只。1985年,从外地引进良种长毛兔4万余只,投放养兔手册5000本。1985年统计,县内养兔万只以上的乡89个,养兔百只的户118户,养兔50只的户1037户,全县养兔达百万只以上。集体和个人办有兔毛加工厂50多个。1987年,完成销售额1508.1万元,占计划的135.9%,上交税金11.3万元。1988年,外贸销售额完成1147.43万元,创利18.7万元。
柠檬酸钙是城关化工厂于1980年投产的,至1985年,生产50吨,换取外汇270万美元。后为价格等多种原因停产。
蚕茧出口在颍上有悠久历史,有关史料记载,明代种桑盛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老秀才张授之创办“颍上官立乙种蚕桑学堂”于文庙明伦堂,后迁新河口。民国10年(1921年),年产蚕茧3万余公斤。意大利商人在城关设烘茧笼,加价收购蚕茧。解放后蚕茧生产徘徊曲折,始终未有较大发展。
山羊板皮颍上山羊皮,销路广泛,是县内出口的骨干商品,正常年份出口两万张以上。1978年,中央林业部、外贸部、供销合作总社确定颍上为山羊生产基地县。1980年,山羊存栏数为12万余只。但因养兔发展很快,影响了山羊生产。1985年,存栏数降为5万余只。1988年,出口2670张。现从外地引进山羊良种美利努、考利代、沙能等。山羊生产较前大有进展。
黄鼠狼皮一般年份收购5000张以上。1983年收购13380张。
牛皮1951年,牛皮由供销社代购。1964年,改为外贸经营,仍由供销社代购。年收购量3万张左右。1983年,个体户在江口、杨湖、城关、桃花店均设有牛皮收购点,超过外贸收购量。颍上以黄牛皮为主。因其油脂大、拉力强、纤维多,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
猪、羊肠衣年收购量达4万根左右。1968年,最高收购量13.94万根。销往汉口、上海等地。
薄荷油1974年,收购0.16吨。1979年,高峰期收购65.97吨。以后逐年下降。主要销往苏联、美国、巴西、加拿大、香港等地。
柳编工艺品颍上柳编基地是南照区的中心乡。1978年,先后在半岗的临淮中学,城郊的四里湾、宋洋办起加工厂。1978~1979年,完成出口产品21种。1985年为93种,在广交会上成交的有56种产品。主要品种:各种柳篮、花盆、挂篮等。1987年,创外汇折人民币130万元。1988年,创外汇折人民币150余万元,产品发展到800多种。销往美国、日本、加拿大和西欧各国。
主要出口商品收购量统计表
表46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