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食作物
小麦是太和主要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均占总耕地面积的40%以上,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50%左右。建国后播种面积最多的是1952年,总面积为150余万亩;播种面积最少的为1959年,总面积为81万余亩。总产量最高的为1984年,总产24919万公斤;每亩单产197公斤;总产最低的为1962年,总产1826万公斤,每亩单产20公斤。
俗谓“一麦抵三秋”。民间对小麦的种植极为重视,一般都做到精耕细作,不误农时,在投入上也居各粮之首。小麦是田间生长期最长的粮食作物,经受旱、涝、霜、风和虫病灾害也较多,故民间认为“小麦难有十成收”。
建国以来,小麦遭受较大灾害有:1953年4月12日的严重霜灾;1956年小麦成熟时的特大涝灾,造成大部地区水中捞麦;1962年1964年的虫灾、风灾,原来认为可收100公斤的麦子只收10公斤或20公斤;1970年麦收后尚未脱粒,连续降雨20余日,生产队的麦垛淋透数尺,麦在场上生芽。
小麦是高产作物。建国以来,境内不断出现小麦高产田,亩产300~500公斤的屡见不鲜。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合理施肥,良种密植,防虫防病,科学管理。
大豆是太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是夏季播种,与小麦接茬实行一年两熟。播种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收获期在9、10月之间,生育期110天至130天。50年代前期,全县大豆最多种植面积约100万亩,少者为78万余亩。总产约1.2亿斤。1958年播种面积减少到49万余亩,1959年又减少24万亩。60年代以后,播种面积又逐渐扩大,稳定在50万亩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27%。1979年以后,历年播种55万亩左右,占总耕地面积29%,单产为75公斤上下,总产约4000万公斤,约占全县粮食总产的13%。
境内种大豆一般不整地,不施肥,是投资最少的作物。原因是麦茬种豆,天气炎热,要抢墒下种。1959年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个别地方曾要求整地种豆,结果失去墒情,大豆未能播种。又常与芝麻混种,如大豆亩产70公斤,混种的芝麻可收15至20公斤。
大豆在境内的用途主要作面条、饲料、油料并加工副食如豆腐、豆芽、酱豆、豆汁、蛋白肉等。民国时期曾大量出口。
红芋太和农谚有:“人活一百,春红芋、垡子麦”。红芋是境内久经考验的高产稳产作物。适应于境内位各种土壤,具有抗逆性强,耐旱、耐脊和病虫害较少的特点,特别在灾大灾多之年,更能显示出它抗灾保收的独特优势。本地红芋分春夏两次插栽,一般春栽红芋160天左右起收,夏栽红芋120天左右起收。春栽产量每亩可达1000至1500公斤,夏栽500~1000公斤。折合粮食200~300公斤。本县常年红芋面积均在30万亩以上。栽插最多的为1954年,面积为113万亩,其次是56、58、59各年,分别为110万亩,82万亩、74万亩。其余年份均在50~70万亩之间。总产少者0.5亿公斤以上,多者达1.8亿公斤,占全年粮食总产50%左右。
红芋在太和用途,1980年以前,是农村主要口粮。农民把鲜红芋切片晒干,贮存起来,常年吃用。1980年以后,农民把大量鲜红芋制成淀粉,加工粉丝,作为常年副食和商品出售。此外,红芋还是县内农家使用的重要饲料,并充作制造酒精、饮料酒、淀粉、饴糖等工业原料。
高梁民国时期,高梁居太和杂粮之首,年年种植面积占耕地的1/3左右。高梁播种在4月下旬,收获在8月中旬,生育期为120天到130天。1960年以后又引进夏高梁品种,麦收后播种,收获略晚于春播高梁。二者产量相等,但质量不如春播高梁。俗谓高梁“上一半,下一半”即杆秸的价值相当于子粒的价值。杆秸可以编席打篓,织箔建房,又是上好烧柴。脱粒的穗子可做扫帚、炊把,高梁是酿造烈性白酒的优质原料,又是饲养家禽家畜的精饲料。
1949年,全县高梁面积为64万余亩,占耕地总数的27%。1950年播种70万亩。以后逐年减少,到1960年全县仅播4.82万亩,占总耕地的0.25%。1961年以后又逐渐扩大,年种植达20到30万亩。1970年以后再度逐年压缩,年播种10到15万亩。实行责任田以后,由于田块划小,作物种植上互有影响,产生高杆作物制约矮低作物生长发育的矛盾。加之高梁产量较低,价格不甚合理,烧柴多由煤代替,到1985年,全县种植面积仅有4.3万余亩,占总耕地的0.23%。
高梁系耐旱耐涝作物。小时不怕5月旱,园杆不怕大水淹。谚有:“秫黍园杆,管跟老天爷翻眼”。黄泛时期,平地水深1米,高梁棵被水淹半截,但照样抽穗晒米,获得丰收。
玉米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境内种植玉米极少,只在棉花的田头地边点种几棵,成熟后给儿童煮吃或烧吃。1953年开始大田试种,全县共种植3900亩,平均单产仅28公斤。以后随着“三改”的贯彻实施,面积迅速扩大,1956年发展到44万余亩,其面积超过当年高梁的68%,但当年平均单产只有13.5公斤。从此面积又迅速下降,以后常年稳定在2~5万亩,亩产150~250公斤,少数春播玉米亩产达350~400公斤。
玉米在太和多采取麦田套种或麦茬直播,近年以直播为多,省出春地种其他作物,以充分利用土地。生育期因品种不同而异,早熟品种80~100天;中熟品种100~120天;晚熟品种120~150天。
玉米是世界公认的“饲料之王”,在农林牧相结合和现代化大农业中,玉米的地位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水稻民国时期,境内只有零星栽植,如八年黄泛期间,北部沿堤一带,渗透积水,有人就在积水区植稻,但数量甚微,不成比例。1953年中共安徽省委提出“农业三改”方案,把改种耐水作物作为淮北地区改革农业的重要内容。1955年,本县在原墙范旯旮村试种水稻14.2亩,获得单产206公斤收成。1956年改种水稻13110亩,平均亩产110.7公斤。1957年种植3330亩,平均亩产138.3公斤。1958年种植19.14万亩,平均亩产233.1公斤。1959年种植2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47%,因遇大旱,亩产86公斤。1960年以后,政府不再强调改种水稻,境内只有自发的零星种植,多者万亩,少者百亩,1976年曾扩展到4.25万亩,1978年以后又大大减少,到1983年竟无人种植。
水稻是太和人民喜爱的细粮,其本身有很强的抗逆性,其他作物不能适应的低洼、盐碱地,都可以种植。并能改良土壤,发挥水利效益。同时水稻品种不断优化,单产也高于其他谷物,发展水稻生产,仍然是太和的奋斗目标。1958年和1959年的大面种植之所以未能巩固,主要是当时水利条件不够,提水工具落后,而且又处在“大跃进”时期,各项工作都在“大干”劳力紧张。今后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水稻将在太和东山再起。
其他谷物豌豆、绿豆、小豆、江豆、扁豆、谷子、荞麦、大麦等谷物,在本县都有很久的栽培历史,建国后统称为“小杂粮。”其中大麦、扁豆已濒于绝迹,其余种植面积极少。荞麦只是在秋作物受涝的情况下,才补种荞麦,因其生长期短,一个多月就可收获。
二、经济作物
棉花民国时期,棉花品种多是传统的小白花、小紫花,棉株最高不过50公分,产量一般不超过30公斤(子棉),故种植较少。但本地棉花用量很大,除生活需求外,广大农村妇女还把“纺赚花”作为家庭副业,所以每年要输入棉花(皮棉)百万斤以上,每年输出土白布也在百万斤以上。
建国后,党和政府根据太和自然条件,一直很重视棉花生产。1951年就把植棉较多的大新区张路口乡作棉花重点乡,派出农科人员深入农村,指导科学植棉,以后又扩大到城郊的徐庄,旧县的郝庄、八里店等地。指导农民更换优良品种,使用化学药物防治病虫和科学的管理技术。并多次组织全县有关人员到重点参观,学习和推广先进经验。从1956年开始,县农业主管部门从大新、旧县等植棉重点抽出一批技术骨干,聘为专职植棉技术员,到宫集、坟台一带进行植棉辅导,使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从1951年到1970年,全县植棉每年10万亩左右。植棉最多的是1965年,面积为12.25万亩;最少的是1960年,面积为4.7万亩。1970年以后,每年稳定在15万亩左右。1979~1983年,均超过18万亩。平均单产最高的年份是1973年,亩产为33.3公斤(皮棉);最低的是1954年,亩产为2.4公斤。总产最高的年份是1974年,为483万公斤。
境内棉花多是春植,1970年以来,麦套棉逐年增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达到麦棉一年两熟。
薄荷薄荷作为药用植物,在太和早有栽培,由于价格低廉,只在屋前屋后、菜园畦边零星种植。从药物转为经济作物始于1974年。先由外贸部门从亳县引进薄荷茎杆500公斤,在大新马庄试种6.5亩,获得成功。同年冬,又从南通购回薄荷根1.5万公斤,发给群众栽种。以每亩栽100公斤计算,可种150亩,因当时“左”的思想影响,没能全部落实,只栽种88亩,1975年共收油845公斤。当年售价每公斤28元,每亩平均产值268元。党的三中全会以后,调整了农村政策,解除了群众发家致富的思想顾虑,当年就栽种0.82万亩,共收油7.38万公斤。1983年种植1.33万亩。1984年种植3.88万亩。1985年种植17万亩,产油160万公斤。仅仅10年时间,太和成为全国薄荷油生产基地,并以质量好而饮誉国内外市场。
烟叶境内种植烟叶的历史很久,但多为晒烟,只有三塔、旧县、赵庙等地种植烤烟。1949年全县烤烟面积有7195亩。土地改革以后,种烟一度中断。1956年又有少量种植,1958年又停种。1966年又恢复种植,但数量很少。1973年又停止生产。1977年,洪山等与河南、亳县交界地区受邻县影响,又开始栽种,产品多销往亳县、郸城等地。1981年太和成立烟草办公室,抽调有关单位人员,专门办公,计划当年种植1万亩。并从郸城、亳县聘请种烟师傅80名,分到种烟地区指导生产。又在李兴、洪山、赵庙、蔡庙、洪山等集镇设立烟叶收购站,培训一批收购人员,为大面积种烟做好服务工作。1981年实种烟叶6.05万亩,单产106公斤,总产1.27万担。1982年种植7.07万亩,单产219公斤,总产16万余担。1985年种植5.87万亩,单产144公斤,总产17万担。
麻苘麻是境内传统品种,由于农家用麻的地方很多,栽植较普遍,每亩产量为50公斤左右。1973年以后,苘麻逐渐被黄红麻所代替,到1985年,苘麻全被淘汰。全县每年种植黄红麻约为2万亩。1985年达到8.7万亩,单产246公斤,总产达45万担,创历史记录。
甜菜1958年,省、地确定在太和建立糖厂,为了给糖厂提供原料,自1958年开始,要求每年种甜菜0.5万亩,但年年完不成计划。1960年停止种植。1970年起,又要求种植甜菜,因产量低,甜菜根又不值钱,每公斤售价4至6分,群众不愿接受,在行政压力下,又种了9年,每年最多为2384亩,最少为419亩。单产最高为850公斤,低者为291公斤。1979年随着糖厂的下马而停止种植。
三、油料作物
芝麻是太和主要油料作物,栽培历史悠久,遍及全县农村,几乎所有农户,年年都要种植。每年种植面积为10万亩左右。1965年种植最多,达19万多亩。1979和1982两年均超过13万亩。1960年种植最少,仅有1.1万亩。1950年单产最高,每亩77公斤。
境内芝麻分春夏两次播种,以夏播为多。夏播芝麻常与大豆混种,以大豆为主。芝麻不甚稳产,其成熟期略早于大豆,生长期在7至9月,正遇雨季,如雨水偏多,芝麻便减产。如雨水适中,肥沃地也能收获100公斤以上。
本地芝麻加工食油有小磨、大磨两种。小磨油芳香味浓,多用作浇拌凉菜。大磨油含水较少,多用作炸炒。
花生花生在全县栽培甚广,但以沙质土、两合土为多。1958年以前面积约为15000亩左右。1959至1979年,面积只有二三千亩。1979年以后又恢复到万亩以上。1980年发展到3万亩。1985年为2.17万亩,单产134公斤,总产6万担。
花生在境内一般作果品食用,也用作榨油。
油菜建国前极少种植。建国后因国家挂牌收购油菜子,价格较合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以后随着收购价格的波动,种植面积也时多时少。1951年种植1.1万亩,1957年种植0.376万亩。以后多年停种,到1973年又恢复种植。1979年以后每年都超过万亩。1985年种植4.36万亩,单产102公斤,总产8.9万担。
农村自1960年以后,常食用棉子油。建国前棉油只作为点灯照明、车辆润滑用。1960年以后,采取熬练提清,可供炸炒。
四、药类作物
建国前后,太和药材生产几乎是空白,少数爱好者只是在庭院内种植芍药、牡丹、首乌、栝楼等,没有人在大田种植。1955年建立药材公司,以后又在区、乡设立药材收购点,药材生产才逐渐发展起来。
1953年,于金庄乡建立药材培植场,拔地120亩。1959年又迁移到旧县孔寨,拨地500亩。试种红花、菊花、生地黄、玄参、南星、大贝母、荆芥、玄胡、人参、丹参、当归、白芍,白术、丹皮、故纸、百合、山药、冬花、牛夕、牛子等。还曾栽过杜仲树。除人参、当归绝收外,其余均获得较好收入。
1984年,根据对全县药材资源进行普查,有家种和野生药材154科。380个品种,其中植物296种,动物71种,矿物7种,其他6种。全国360种重点药材普查对象,本县有家种桔梗、生地黄、板兰根、牛夕、白术、丹参等60种;有野生蛇床子、苍耳子、香附等15种。占全国重点药材21%。
多年来,对地方农村经济较有影响的药类作物有:
桔梗1976~1981年,从六安、金寨、霍山等地引进种植。而真正成功是在1979年,由李兴区清浅乡小陈庄陈志中的岳父,给陈志中带回1两种子,当年种半分地,收干药20公斤,卖价40元,收1公斤种子,分给亲邻种植,均获成功。从此迅速传遍全县大部分区、乡。陈志中因此被称为“桔梗陈”。原来桔梗比较走俏,每市斤定价1.6元,议价2.4元。种子价格每市斤50元。一时太和到处讲桔梗,以为种桔梗利大。1983年和1984年,全县桔梗种植积均达万亩以上,结果造成供过于求,1985年全县出现卖桔梗难,国家收购价格也下降到每市斤0.6~0.8元,而且还不能全收。
白芍50年代初期,受亳县影响,县境北部开始在大田种植白芍,后因价格下浮,种者日少。至50年代后期,白芍价格上涨,每市斤收购价3.6元,各地又大量种植。1970年,全县种植有万亩左右,当年收购量达36万多公斤。1974年以后,因价格骤降,白芍大量滞销,农民不再种植。
板兰根1972年从河北安国县购进种子50公斤。1976年扩展到全县。1980年国家一度停止收购,面积迅速缩小。1983年3月,上海中药制药厂来太和订购,板兰叶每市斤出价0.5元,板兰根每市斤2.2元。消息一出,当年种植达2万余亩,产量在500万公斤以上。收购部门困于资金和销售,只收168万多公斤,药农找不到销售,大量霉烂。此后,种植面积急剧减少,至1985年,仅有零星种植。
白术1975年从浙江引进种子25公斤,开始试种,一年生亩产200~300公斤,二年生亩产500公斤左右,以后每年由县药材公司收购。由于市场奇缺,1984年每市斤议价收购24元,是国家牌价的10倍。1985年有所缓和,议价收购每市斤6元。
地黄1958年开始试种。1963年、1977年从河南武陟县三次引进品种,并聘请老师住我县辅导。1978年收购12.6万多公斤。1984年下种3000亩,由于水灾损失95%左右。1985年仅有少量种植。
怀牛夕1976年从河南引种,以后发展到每年种植3000亩左右,年产药50万公斤。县医药公司每年收购18万公斤。后因河南产品大量流入,1979年停止收购。近年市场又出现紧缺现象,1984年再从河南引进种子75公斤,加上农民自行引种,种植面积超过3000亩。由于农民倾向卖种子多收入,不肯摘花,影响根的成熟与药效,致有些不能作为药用。
五、瓜菜作物
县内瓜菜,品种繁多,四季皆有。建国以来,由于粮食(尤其是细粮)不能过关,瓜菜生产也受到约制。虽然1962年以后,生产队给社员留了少量菜地(一般占集体耕地的0.5~7%),但社员却是多种粮,少种菜,以弥补口粮之不足。据统计,1952年全县瓜菜种植面积为3.45万亩。1962年因土地包产到户,瓜果蔬菜有较大发展,面积达12.56万亩。“文革”时期又回到3万亩左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领导把蔬菜生产列入议事日程、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划靠近县城的3生产队为蔬菜专业队,给予供应口粮。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年蔬菜价格看好。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的农民,尤其是县城和集镇附近农民,在市场价格刺激下,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并建立塑料大棚1000多亩,使四季蔬菜供应不缺,县城蔬菜价格低于农村,出现了倒流现象。
在瓜类生产上,以西瓜为重点。1981年,农业局在刘竹园推广新澄、密克新和地膜复盖技术,获得成功,使西瓜早上市,多收入,并能早出茬口,种早麦,比种粮收入高数倍。近年西瓜面积不断扩大,1982年为1.13万亩,1985年为2.39万亩,不仅满足了地方消费需求,而且还大量运销外地。
六、植物保护
太和气候温和,是农业病虫多发地区。据建国后35年统计,小麦常见病害有锈病、赤霉病、黑穗病、白粉病4种。常见虫害有麦蜘蛛、粘虫、吸浆虫、蚜虫4种。大豆病害有霜霉病、极线虫病两种;虫害有食心虫、豆荚螟、豆天蛾、豆芜菁4种。红芋主要病害有黑疤病、软腐病、开花烂根病;常见虫害有甘薯麦蛾(又叫甘薯卷叶蛾、小薯山蛾)、旋花天蛾两种。玉米常见病害有黑粉病和大斑病两种;虫害有玉米螟、粘虫两种。棉花常见病害有立枯病、炭疸病、红腐病、黄萎病、枯萎病5种;虫害有棉蚜、棉蜘蛛、地老虎、棉铃虫、造桥虫、盲椿象、象鼻虫7种。另外,各种作用共同地下虫害有蛴螬、蝼蛄和金针虫3种。鼠害也比较普通。
民国时期,政府从未问过病虫害的防治。群众也认为是“天降灾害”,无可如何。建国后人民政府对农业病虫害的防治采取了很多措施,加强预防、预测、预报工作,使用化学农药进行扑杀。1962年秋,全县51万亩大豆普遍发生豆天蛾和蝗虫,安徽省派来两架安2型飞机,在本县喷撒农药,连续工作20多天,扑灭了虫害。
化学农药自1951年开始在本县使用,最先购进的只是拌种药物,信石、赛力散等。以后逐年增加数量和品种。自1952年至1985年,全县共使用化学农药18580吨,年均586吨。其中使用量最少的是1953年,共用39吨;使用量最多的是1971年,共用1654吨。
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土壤受到污染,自然生态受到破坏。1982年,全县鼠灾严重,为了投毒灭鼠,也药死了大量喜鹊、麻雀。旧县小学开展农业科技活动,自1978年开始搞种棉不用农药的试验,在生物防治棉蚜上取得一定的效果。
建国以来,种植业年总产值基本情况是:1957年11801万元,1966年8699万元。1970年16040万元,1975年14111万元,1976年13521万元,1977年11821万元,1978年13330万元,1979年11028万元,1980年13167万元,1981年16747万元,1982年16798万元,1983年22083万元,1984年22030万元,1985年26990万元。(1980年以后均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

太和县1949年~1985年粮食产量统计表


上一篇:第二节 生产力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