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食品、卷烟
〔酿酒〕界首酿酒历史较长。清末,界首城东北关郭姓酿制的“双河”酒已颇具名气。建国后,在人民政府的关心扶植下,酿酒业得到迅速发展。
1947年,境内有小型酒厂11个,烧酒户53家,酒池60个,酒锅11口,酒缸106个,日产曲酒566斤,土法生产,全系人力,自产自销。1949年春,界首市建白酒厂,为境内食品工业第一家国营企业。随着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国家对酒类产品实行专卖,个体酿酒户停业。白酒厂在生产过程中,逐渐淘汰落后的手工酿造法,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生产。1953年生产高粱酒350吨。1955年,用红芋干(又称瓜干)代替高粱,出酒率提高50%,年产瓜干酒800吨。1958年,酒厂占地面积扩大,设84条池子,职工由1953年的80人增加到500人,开42个生产班次,日产白酒12.5吨,由于粮食不能保障,翌年下马,新征厂地全部退出,职工减员留110人。1961年生产白酒1000吨。1979年,贯彻改革、开放方针及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年产曲酒106吨,瓜干酒777吨。1985年,生产曲酒538吨,瓜干酒1665吨,分别为1980年的1.4倍和1.5倍。
沙河特曲1978年,白酒厂在生产白酒的基础上,经过努力研制,科学配方,生产出“双轮酒”,1982年定名为“沙河特曲”。“沙河特曲”以“窖香浓郁、绵甜甘爽、香味协调、回味悠长”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沙河特曲”系列产品有“贵妃醉”、“喜庆酒”、“丰收酒”等10多个产品。1985年,年产量187吨,为1982年的4.5倍。
葡萄酒50年代,从保加利亚引进葡萄品种,建起了葡萄场,有葡萄基地2000亩。由于气候和土质条件不同,部分品种被淘汰。1963年挂果后,经轻工部批准,决定建1座年产1000吨原干酒的葡萄酒厂。是时,由于经费较紧,就利用原淀粉厂的搅拌桶改造做成发酵缸,又自制了1台木质粉碎机,整个生产过程基本是人工操作。第一年挂果少,只收了万斤葡萄。1964年,除建大小发酵池22个,储酒池38个外,还调进葡萄酒加工专用设备,包括破碎机、压榨机、酒泵、冷却器等,当年加工葡萄30万斤。1965年加工葡萄50万斤。1967年,开始生产葡萄酒,因设备不全只能生产散装酒。1978年自制了控瓶器、洗瓶机及半自动化的御装线,生产瓶装葡萄酒。后经全体职工的努力,葡萄酒品种不断增多,有红葡萄酒、白葡萄酒、佐餐葡萄酒、蜜泉酒、葡萄汽酒及玫瑰红酒等10多种。其中蜜泉酒为最新产品,以蜜枣为原料,科学配制,陈酿发酵,酒色枣红、酒液清亮,枣香浓郁、绵甜润口、余味悠长,深受人民喜爱。1985年,生产葡萄酒992吨,各种饮料酒3516吨。
酒精1964年后,随着葡萄加工量的逐年增大,配制葡萄酒所需的酒精量也随之增多,为了更好地配合生产,葡萄酒厂于1966年建立酒精车间,一年后投产。由于设备不配套,生产能力低,产品质量差,出酒率只有27%。后经过几年的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出酒率提高到33%,成本由原来的每吨1200元降到每吨850元,月产量由原来的30吨,提高到120吨。1985年,年产酒精2010吨,为1978年4倍,1971年的8倍。
1971—1985年酒类产品产量表

〔糖果制品〕建国前,城镇农村仅有少数果制品作坊,均系手工操作。1950年宏兴果品较为盛行,1953年因资金短缺而停业。1955年,境内有8家私人果店(不含农村),产品有糖果、糕点、饼干。
1958年建立冰棒饴糖厂,次年易名为公私合营食品厂,职工90人,年产值8.5万元。1966年转为地方国营。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农业生产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食品销售量大增。宏兴果品恢复生产,同时个体果品店、厂蓬勃兴起,遍及城乡。1983年,省食品发酵研究所实验厂首次研制出昆布健身营养食品,次年,该实验厂生产的昆布系列产品昆布饴、昆布粉、昆布糕和昆布晶相继应市,填补了境内食品工业的一项空白。1985年全县共有从事糕点、糖果、冰棒、果类罐头的食品厂15个,产品100余种,年产糖果234吨,果类罐头64吨。
〔畜肉制品〕境内肉制品加工业是在1978年后发展起来的,有县食品厂、中原罐头厂、丰收食品厂、曙光食品厂、康泰食品厂以及个体肉类加工厂等。生产以加工牛肉干及畜肉罐头为主。1984年共生产牛肉干810吨。1985年共有肉类制品厂24家(国营1家、集体23家),从业人员1419人(国营72人,集体1347人),全年加工牛肉干500吨,畜肉1万吨,肉类罐头400吨。
〔豆制品〕豆制品生产历史久远。传统产品有豆腐皮、水豆腐、豆浆、豆腐脑等。主要是个体豆制品作坊。1981年10月,界首锦华食品厂从长春购进1台挤压喷爆机,开始生产“植物蛋白肉”,当年加工黄豆1吨。1982年3月,增加喷爆机8台,8月投入批量生产,至年底生产植物蛋白肉24.5吨,完成产值57.6万元,实现利润16.26万元。1983年生产蛋白肉200吨。1985年,全县共有蛋白肉加工厂9家,从业人员132人,年产蛋白肉510吨。
〔酱菜〕酱菜是境内群众食用的家常菜。建国前,城镇乡村均有制作酱菜的作坊。酱类制品有酱油、醋、酱豆、冬瓜酱、西瓜酱等;咸菜产品有萝卜干、大蒜、韭菜、辣椒、生姜、椿芽、芥菜、苤蓝、蒜苔等。
酱菜制作简单,食用期长,经济实惠。酱类产品多在夏季制作,每逢暑季,城乡居民几乎家家晒制酱菜。西瓜酱、馍酱等,量小盆晒,量大缸晒。酱油、醋、咸菜不分寒暑均可制作。酱菜多系自制自食,或少量上市销售。
1956年城内有15家私营专业酱园店,联合组成公私合营酱菜厂,从业人员32人,草房34间。设菜、豆制品和酱油、醋两个车间。1966年,该厂转为地方国营企业,职工29人,新增小土锅炉、曲池子等设备,1984年又创新产品“冠芳酱油”、“艳友香醋”应市。1985年,城乡居民仍然沿用过去的酱菜制作方法,又将酱豆里掺入芝麻、西瓜、冬瓜,苤蓝丝里兑入花生瓣,成为佐餐佳品。
酱菜厂历年产值、利润、产量表

〔粮油加工〕面粉可分麦面(俗称好面)、杂面两种,为县境群众的主食。长期沿袭旧习加工,小麦、杂粮靠石磨(又称面磨),用畜力或人力牵引转动,反复研磨,箩筛成粉。一盘磨日产最高量60公斤,小麦出粉率在70%左右。加工杂粮玉米、高粱、黄豆、红芋干等,一盘磨日产100公斤。玉米、高粱、黄豆的出粉率90%左右,红芋干大部碾粉。
1954年成立县面粉厂,机械加工逐渐代替石磨加工,农村至1967年后以电力驱动的小钢磨问世,人们始从体力磨面中解放出来(见粮食志)。
油料油料加工沿用木榨与石碾(磨)、石盘(碾盘)配套生产,人工操作挤压,出油率低。一盘木榨全日生产量仅200公斤左右。1966年县榨油厂始用95型榨油机,取代木榨、螺丝榨油等人工操作的落后工艺,日加工能力20吨。芝麻出油率46.35%,菜籽出油率34.45%,1985年产油1245.91吨。
〔卷烟〕1942年春,周口一庄姓人家在界首集西向义街同饶绍周合办永达烟厂,人工制烟,为界首卷烟之始。在此之前,界首集已有手工制作的毛烟店、烟丝铺10余家。
1944年,界首商业繁荣,卷烟业也迅速发展,先后建厂30余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是永达烟厂和国民党军队汤恩伯所设的天一烟厂(厂址今新华街)。永达烟厂有职工400余人,日产香烟100余条。1947年10月,界首解放,时有私营烟厂12家,职工309人,日产烟10500条,品种有“双隆”、“中原”、“新风”、“新民”、“朝阳”、“丹凤”、“四平”、“天坛”、“万寿”、“黄河”、“狮球”等100多种。1950年,国家对卷烟实行专卖,私营烟厂全部由主管部门接管。至1952年,境内私营烟厂、毛烟铺、烟丝店全部停业。1976年,界首烟厂(原磷肥化工厂)开始制烟,机械驱动,产品有“白包”、“双喜”、“春燕”、“界首”等10余种。1978年停业。
二机电
〔机械〕1937年前,界首境内已出现炉坊铸造业,至1945年,陆续兴建一批私人机械修理翻砂厂,鑫鑫铁工厂为较大的一家,建于其间,主要加工一般锄头、铲子、犁铧等农用具。1949年,境内共有铁工厂13家,拥有元床、铣床、摇钻等设备19部,47名工人,月销售额达112.5万元(当时币值)。可制作一般的小型机械,如弹花机、轧花机、卷烟机、压水机等。
建国后,机械工业逐渐发展,1951年,建公私合营铁工厂(在解放二胡同),职工30人,拥有元车4部、落地钻床、牛头刨、卧式铣床各一部,固定资金23913万元(当时币值),流动资金13939万元(当时币值),月产解放式水车、双面双铧犁各50部。1953年组建新民铁工厂,当时有职工5人,到1955年,增到加113人,全厂分7个队,队下设23个组进行生产,拥有固定资金0.47万元,流动资金2.85万元,年产值1.45万元。1954年冬,成立民主铁业社(集体性质),生产锄头、铲子等小型农具。
1958年,民主铁业社转为界首县国营第一机械厂,成为本县第一家国营机械工业企业,同时相继成立动力机械厂、轴承厂、第一、二、三、四、五机械厂、五金厂等。1958年将原来的第一机械厂、农机三厂、轴承厂合并成为界首动力机械厂,设金工、钳工、锻工、铸工、修配等车间,主要生产有40匹马力柴油机、12匹马力柴油机配件、弹花机、轧花机等。1963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部分无原料、无销路的工厂下马。车辆厂、动力机械厂合并为地方国营界首县农机修配厂。1970年,农机修配厂改名为地方国营机油泵厂,专业生产机油泵定型产品。1975年,车辆阀门厂从机油泵厂分出,进行专业性生产。1978年后,机械工业改变了单一的生产结构,除生产机油泵、农用水泵、高压阀门及汽车配件外,还生产民用的挤压喷爆机等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1985年,县内有机械工业企业20家(3家全民、17家集体),职工958人,(全民461人、集体497人),主要产品有S195、S495型机油泵,高压阀门、消防栓、喷爆机、6120汽门摇臂、汽车门锁、波动升降机等。年产值252万元,是1980年的5倍,占工业总产值的1.5%。1985年,销售机油泵36400台。
〔电器〕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电器工业产品也在不断增多。1973年,以生产电器为主的界首县电机修造厂建立,产品有JO型、JTC至A型电动机,BK系列控制变压器,SJ系列变压器,电风扇系列产品有FC2—3型1400mm吊扇,FRT—6型400mm台扇、400mm落地电扇,另外有电焊机、振动器、潜水泵等产品。1985年,界首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华中电子公司建立,以生产电子表及电子元件为主。
三建材
〔砖瓦〕建国前,砖瓦生产均系手工,土窑烧制。烧制的砖瓦基本自用。
1955年和1963年,先后建立了界首县轮窑厂、河南砖瓦厂。当时脚和泥、手做坯,生产能力低。自70年代起,城乡建设发展较快,砖瓦需求量增大,农村窑业随之兴起,当时建立的有轮窑、吊窑、围窑及土窑,多系机制砖瓦。
1984年,全县有轮窑厂17个,土窑725个,全年生产砖21958万块,瓦2437万片。1985年,全县共有轮窑厂21家,职工2548人,年产砖20030万块,瓦3352万片,品种有青砖、红砖、小瓦、大瓦、石棉瓦。
〔水泥预制及其他产品〕县内最早从事水泥预制业的是县建筑公司。1969年,县水利局为了适应“农业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建立水泥预制厂。产品有井管、桁条、楼板、电线杆及各种桥梁构件。1984年县陶瓷厂投产瓷砖生产、轻工机械厂塑料中空异型材问世。
1985年,全县有水泥预制厂10家,职工195人,涂料厂、天花板厂各1家,产品有涂料、装饰板、墙壁纸,尤其是琉璃瓦、人造大理石等新兴建筑材料的投产大大推动了建材工业的发展。
四纺织、印染、缝纫
〔纺织〕境内一家一户纺线织布历史悠久。木质手摇纺车纺线,每辆纺车1人日纺棉线0.5斤;木制织布机每人每天可织土布8市尺,有白、黑、蓝、花格布等品种,多为自用。1944年前后,界首镇有2个小型针织厂,生产土布;有10余家织袜店,日产袜子1000余打。1949年,市内有织布厂16个,从业人员92人;毛巾厂10个,从业人员43名;织袜铺66个。设备有织布机56部,木机子7部。每台机子日产土白布100尺,条子布1匹半(1匹为75市尺)。1956年,由27家针织业个体合营成立针织社,生产大坤袜、各种节子袜、大方袜、毛坤袜、古同袜、套帽、毛巾等。1961年针织社改名为界首棉织厂,同年年底成立了麻纺织厂。1966至1978年,纺织产品单一,棉织厂除生产元贡尼、麻织厂除生产麻袋外,没有新产品问世。1978年后,城乡个体纺织业发展较快,有针织成衣、麻纺、塑纺等。至1982年,纺织业共有产品纱手套、线球、松紧布、劳动布、松紧绳、腈纶围巾、腈纶衫、格子箱布、蚊帐布、羊毛衫、工艺刺绣品、床单、麻袋、麻绳等品种,其中,棉织厂生产的格子箱布打入国际市场。1985年,共有纺织业12家,其中国营1家,集体11家,职工1049人,国营职工175人,集体职工868人,年产线251吨,棉布30万米。年产值14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0.8%。
〔印染〕界首境内的印染业清代已有,染坊多分布在小集镇或乡村,染户多在集日上街或取或染,较为方便,有的染坊自行下乡拢络生意,染料多以蓝靛为主。1940年以后,化学颜料进入境内,始有彩色印染。据民国32年(1943年)8月《颍川日报》记载:“五彩印染,首创者为界首回教会长马慈辅所设伊斯兰印染社,花样繁多,颜色新鲜,印染出品,比上海厂无甚逊色。”当时的印染店、摊、铺甚多,尚可自备图案,着色印制。印制成品有床单、桌布、枕面、门帘、书包、货单、印花布等产品,式样新颍,街头巷尾加印款衔或纪念品字样等可随意办理。
建国后,由于颜料品种繁多,传统的印染方法逐渐被新的印染方法所代替。1961年,县棉织印染厂建成,开始批量染线织布。1976年后,印染摊、店日益减少。随着外地各色布料进入市场,境内的个体印染业已绝迹。
〔缝纫〕1944年前,境内民众衣着均靠手工制作。嗣后,界首三镇已出现了缝纫铺,代客裁缝。但做成衣的大都是阔商或有体面的国民党政府要员,一般民众则是寥寥无几。
解放以后,农村个别集镇有个体缝纫店出现。1955年,县成立手工业联合社,下属20个单位,其中即有界首服装社。1961年年底界首组建第一家服装厂。1966年后,农村的个体缝纫店发展较快。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后,个体缝纫业遍及城乡。至1980年,缝纫业年产值为3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0.73%。1982年,城内有缝纫户16家(不含未发营业执照的缝纫户),其中浙江温州客户2家。1985年,城内缝纫户50余家(不含未发营业执照的缝纫户),373人,年产服装87.77万件,年总产值33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0.19%。
五印刷、造纸
〔印刷〕建国前,印刷业均系手工业。1949年,界首城内有石印馆21家,石印机37部,日印3.55万张。1952年,私营印刷户合并成立县印刷社,境内始有铅字印刷,该社后改为界首县印刷厂,承担县内的主要印刷业务。
1978年后,印刷业发展较快,除界首印刷厂外,至1985年先后建立印刷厂7家,印刷设备有各式切纸机、装订机、铸字机、彩印机等机械。可承接各种簿、本、表、书画、装璜及商标等业务,年完成6.4万印张,为1980年的3倍,年产值35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0.2%。是年,复印机在城内首次使用。
〔造纸〕建国前,境内的造纸业均系手工,以麦秸为主要原料,品种单一。生产的草纸多用于制鞭炮、包装或其他民用。1947年,界首城内有手工造纸作坊5家,次年减至2家。1952年,个体造纸作坊合并为造纸社,生产仍以草纸为主。1957年,先后建立界首第一、第二造纸厂,从业人员150人,设备有打浆机、烘干机、木制蜡纸机、小型锅炉,捞纸工序多系人力,生产的黄版纸、卫生纸、蜡纸质量差、成本高,于1962年停产。
1966年后,农村有少数造纸户以麦秸为原料,生产草纸、炮竹纸、包装纸等。1978年以后,城内相继建立了5家造纸厂。农村个体造纸户蓬勃兴起。造纸设备有锅炉、切割机、造纸机百余台套,产品有卫生纸、草纸、瓦楞原纸、铜版纸、真空镀铝箔纸、压延铝箔纸、黑条盘纸等。1985年,生产各种纸2934.3吨,总产值233万元,为1984年的2倍,占工业总产值的1.4%。
六化工
〔化工〕化学工业是界首的一门新兴工业,据《界首一览》(1944年)记载,当时有制蜡烛、肥皂的4家,每日生产200余箱。1947年,界首有肥皂作坊7家,均系土法生产手工制作。1958年建立县化工厂(现化工农药厂),为界首现代化学工业之始。其主要产品有“和平”牌肥皂、多硫化钡、六六六粉等。1970年,筹建国营界首县化肥厂,生产合成氨。1979年后,化学工业企业在调整、改革、整顿、提高中得到发展。至1985年,县内有化肥厂、磷肥厂、农药厂、涂料厂、香精厂等8家化工企业,其中1家全民,7家集体。职工850人(国营663人,集体187人),主要产品有合成氨、磷肥、胶粉、白碳黑乳剂农药、涂料、醇酚树脂等,年产合成氨7600吨,氮、磷、钾肥料5185吨,农药427吨,完成产值89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0.5%。
〔塑料制品〕界首塑料制品业70年代兴起。先为界首筛网厂(后改名塑料制品总厂)生产罗底、筛底等。1979年后,农用塑料制品迅速发展,品种不断更新,塑料制品总厂开始生产农用塑料薄膜。1985年,塑料制品业有塑料总厂、一厂、三厂、新华塑料厂、塑料家具厂等9家,职工636人,其中塑料总厂规模大、设备全,职工239人。塑料制品有撕膜、各种规格的捆扎绳、PP打包带、PP编织带、筛网、窗纱、彩塑食品袋、家具、装饰板等品种,年产薄膜4260吨、编织袋14万条、塑料家具0.1万件。年总产值263万元,是1980年的8倍,占工业总产值的1.6%。
七制革、皮毛
〔制革〕境内有少量皮匠从事皮革制作、修补等,分散在各个集镇作业。1949年,有皮匠20户。革制品有绳、套、鞭、鞍、扎巴、笼头遮捂、弓弦等。至1953年,境内仅存制革户1家。同年,车马挽具社成立,其主要产品是畜车使用的皮具。“文化大革命”期间无甚发展。1979年后,县内先后建皮革制品厂3家。1984年,年产皮革服装0.4万件,皮鞋2.33万双。1985年,县内有皮革制品业5家,职工358人,生产制革6.05万平方米,产品有皮革服装、皮箱、皮鞋、皮具等。年产皮革服装0.108万件,革皮箱0.3万件,皮鞋6.74万双,是1980年的5倍。
〔皮毛〕皮毛加工与制革工序相仿,不需去毛。建国前,界首集有一买姓回民在教门街设一熟皮店,自购自制自销,或来料加工。产品有皮袄、皮裤、皮背心等,手工制作,数量甚少。1953年,国家对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皮毛业停产。1972年,界首皮毛厂(前身为车马挽具社)开始皮毛加工,主要有狗皮、兔皮、绵羊皮等制品。1978年,皮毛厂科技人员在国家、省科委的支持下,经多年连续试制,于1982研制出羊剪绒新品种,生产各种款式的服装和皮褥子,皮毛画等制品。1985年,皮毛制品厂2家,有职工154人,年产各种皮毛服装1.3万件,是1980年的5倍。
八竹木加工
〔竹器加工〕境内竹器加工业明清已有,历代不衰,品种达数十种(见大黄竹编)。1948年,城内有竹匠业47家,一家一户手工生产。1953年,经社会主义改造后走上合作化道路。1955年,成立界首县竹器社,主要生产雨伞、笆子、竹帘、竹筷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竹器加工业发展缓慢,少数家庭竹编停业。1978年后,竹编业又有发展,除保持传统日用小品种外,应市竹器家具日益增多,有椅、床、桌、碗架、书架等。1985年,制作竹具53万件。
〔木器加工〕界首境内的木器加工业为民间传统手工生产,农村木匠大多是农闲时打制农具、家具等日用木器,农忙时歇业。木器品种有桌、椅、凳、柜、箱、床、条几、风箱、耙等。1948年共有木器加工业23家(不含乡村),1955年县木器社成立(集体性质)。1964年有木器加工业20家。1978年后,高档家具已进入人们生活之中,城镇木器加工业生产的家具品种也由单一结构的实用型,发展为新型组合结构的豪华型。西式大衣柜、五头厨、梳妆台、港式组合家俱、单人及多人沙发、转盘桌、高低床、席梦思等新产品相继成为热销货。
1985年,城内有木器加工厂6家,设备有电刨、带锯、圆盘锯等,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加工木材0.29万立方米,年产家俱1.34万件,年产农具1万件。
九制药
界首制药业兴起较晚,1944年前后,随着界首三镇中药业的兴盛,各家药店出于竞争的需要,开始遵古炮制中药饮片,炮制质量最优的是广和堂药店。炮制工具有切刀、药碾、铁锅等,炮制过程均系手工操作,生产量小,费工大,效率低。
1958年,为了做好药材就地加工,就地供应,满足医疗需要,县公私合营医药商店组建药材加工厂,职工3人。同年8月,成立界首县卫生科附属成药制造厂,9月改名为界首县制药厂,1959年易名为中药加工厂。生产中药品种有建曲、桂附地黄丸、木香顺气丸等。1960年药材加工厂生产虎骨酒、五加皮酒、风湿骨酒等中药产品。1955年成立的饮片加工厂,因归属机构多变,时产时歇,按需加工。
1969年后,随着合作医疗在境内相继兴起至1978年先后有28个社队办起了制药厂,就地取材,土法上马,生产中药产品。由于管理不善及经营人员的违章生产,导致一些粗制滥造的药品用于临床。顾集中药厂、城郊区中药厂和张庄群益中药厂生产的建曲均不符合药典规定。大黄制药厂生产的假阿胶盗用山东东阿县制药厂的装璜销往上海,后由中央卫生部、上海市、安徽省、阜阳行署和界首县卫生局等部门联合组成调查组查处,1980年春结案。对生产和组织倒卖者追究刑事责任或罚款处理。据统计1978至1980年,全县仅制假驴皮阿胶的就有28家。1982年后,社队制药厂虽经整顿,但境内贩、制假药者仍未绝迹。
界首中药厂,于1970年由27位街道居民集资兴办。当年投产5个品种,产值4.7万元。1975年,职工由原来的27人发展为64人,年产值13万元。1976年制药厂转为县办大集体企业,更名为界首县制药厂,厂址迁至沙河北岸(饶楼南边)。1977年产值30.3万元。为加强药政管理,药厂转交县卫生局管理。1979年,制药厂新建生产大楼1000平方米,添置了新的生产设备。1981年,界首制药厂经过整顿,经省药厂整顿办公室验收合格,取得了省颁发的营业许可证。同年,界首县制药厂改名为安徽省界首中药厂,交工业局管辖。1983年,添置了冲剂生产设备,生产冲剂系列产品。1985年,中药厂有职工177人,设备有切药机、粉碎机、罗面机、丸药机、多功能提取罐、锅炉、远红外烘干机等设备33台套,生产过程全部机械化。中药产品有香砂养胃丸、木香顺气丸、开胸顺气丸、黄连上清丸、沉香化滞丸、丹参片、小活络丸等20余种。其中香砂养胃丸为界首中药厂主要产品之一,远销上海、江苏、山东等20多个省市,年产中药125吨,是1980年的2.3倍,年产值43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0.26%。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