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井塘
1949年前县内农民长期种田靠天,无灌溉习惯,遇旱临时掘井,以保种粮为目的,用后填平不误土地利用。坑塘虽多,除家坑家塘用来养鱼外,其它极少利用。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克服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从1953年起,多次组织农民掀起打井热潮拨款培训技术力量,传授和改进打井方法,推广马拉链带水车及砌砖井等先进工具和技术。1967年春在罗庄公社花园大队采取边打井边培训办法培训农民打井技术员32人,试打深井24米周围砖砌透水部位填充碎石混凝土式机井2眼,后在全县推开。1970年底统计有机井424眼,部分井配链条泵,出水30立方米/时。1971至1975年除砖集、胡集2贫水区外,打机井全方位展开,改过去砖砌透水性差的弊病为水泥预制管,共打井1293眼。1976年易井管为大骨料水泥管,调整滤料粒径(砂礓代滤料),降低造价20%。每眼井配以柴油机或电动机水泵,出水量60立方米/时,较原井出水提高一倍,深受群众欢迎。是年机井发展到2641眼,井灌渠道558.27公里,防渗道1.2公里,因田地平整性差,渠道不配套,利用率仅有60%。1978年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渠道随田平毁,1368眼机井报废,可利用机井仅剩717眼。1982年出现季节性干旱,为抗旱保苗,县境普遍开展打直径10厘米深10米上下的小口井与直径5厘米深6米左右手压井(20立方米/时、4至5立方米/时)以应急需。1985年小口井发展到4600多眼。
二机电灌站
1957年治淮委员会秘书长张祚荫来县视察指示于颍河段曹庄后兴建电力灌溉站,次年竣工,装机4台200千瓦,灌溉面积5万亩。因工程不配套,没发挥效益,虚置多年而报废。1961年建洪庄、彭湖、徐寨3座机电灌站,装机3台,480马力由于设计与实际不符,水源不足,未能全部发挥效益。1972年后洪庄站易为28千瓦,彭湖站改成50千瓦,徐寨站55千瓦。1965至1969年沿界亳河、万福沟兴建小型机电灌站18座,装机18台,352千瓦。1970至1979年建机电灌站41座,装机60台,3625千瓦,其中大型(万亩上下)5座。机电站结构形式多为斜坡式,落井式亦有。采用混流泵扬程7至10米,结构简单,便于清淤。
随着农业生产各种形式责任制建立健全,农田灌溉机械不断更新,1980年引入喷灌机首获成功,1982年喷灌机发展到126部,群众自办84部,总投资13.5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88万元。1984年喷灌机有290部,小型流动为多。喷灌事业发展后原机电站陆续停机,部分机站毁弃。由于缺乏统一利用管理,机电灌电设备随田承包,有的则被变卖,渠道严重毁坏,1985年全县大小机电灌站120处仅剩32座,装机1197千瓦,其中一半尚可利用,有效灌溉面积不足5万亩,旱涝保收田7.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1.7%。
界首县机电排灌站基本情况统计表

三涵闸
涵闸建设始于1956年春,茨谷河系北西蒲沟石桥闸首建成功,至1958年颍河段支系建2座、泉河段支系建5座,浆砌青砖,木质桥面平板闸门,手摇螺杆式启闭机。结构小型简单,造价低,称便闸。1965至1975年建闸10座,浆砌青砖,钢筋水泥桥面平板闸门。同期试建水平翻转式闸2座,因建在大排水沟上水头低蓄排矛盾运用不便,后改为深浅孔结合配手摇螺杆式启闭机。涵多建于1965至1966年,砖拱涵数大于钢筋水泥管涵。至1985年涵闸建设基本情况见表。正常年景蓄排效益明显,遇行洪期或连日暴雨,涵闸关闭无法排泄,局部地区仍造成内涝。

界首县涵闸基本情况表(一)

界首县涵闸基本情况(二)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