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境内自然灾害以旱涝最为严重。自明朝中叶至1985年共出现18个大旱年,35个大涝年。大旱年平均28年一遇,但60年、30年、10年一遇的机会也较多;水灾14年一遇,多发生在夏秋。其中黄泛为害境内尤重,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黄河决荥泽,泛入沙河,历经元、明、清、民国,黄河每次决口,县境均受其害。民国27年(1938年)至民国35年连续9年的黄水灾害,境北部汪洋一片,百姓流离失舍。
建国前,境内无水利设施,无力抗御水旱灾害,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建国后,兴修水利工程,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由于年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加之境南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北部承受河南省余水,致使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病虫害主要为蝗虫,多发生于6至8月间,建国后,得以控制。自然灾害还有干热风、冰雹、霜冻等。
一旱灾
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春旱。
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大旱。
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春旱。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五月大旱。
明洪武五年(1372年)特大旱灾,黄河竭,人可涉。
明正统五年(1440年)夏旱。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特大旱灾,大饥荒。
明嘉靖三年(1524年)六月旱。
明嘉靖十六年大旱。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秋,大旱。
明万历十六年大旱。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大旱。
清咸丰六年(1856年)旱。
清光绪二年(1876年)旱。
清光绪三年旱,饥荒。
清光绪二十三年大旱40余日,秋禾尽死。
民国9年(1920年)大旱,大灾。
民国17年大旱,春夏不雨,几乎绝收。
民国21年春,大旱,大饥荒,霍乱流行,死伤无数。
民国22年大旱。
民国24年大旱。
民国25年大旱,秋禾枯槁,歉收。
民国31年,特大旱灾,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民国34年(1945年)大旱。
1950年,春旱,早麦受损。
1953年春降晚霜,秋季雨量少,受灾面积40.18万亩。
1957年旱灾。
1959年5至10月,未降透犁雨,多次西南风,气温高。66.58万亩受灾。
1961年5月8次降雨62毫米,6月10次降雨69毫米,旱灾。
1962年,旱灾。
1966年,春、夏、秋3季大旱。
1974年6至7月旱,受灾面积13.17万亩。
1976年6至9月末降透雨,受灾面54.48万亩。
1977年9月末降透雨,受灾面积30.01万亩。
1978年7至8月末降透雨,受灾面积12.92万亩。
1982年8月大旱,64万亩受灾,歉收。
二水灾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六月大水,坏民舍。
宋淳化四年(993年)秋,霪雨败稼。
宋天圣五年(1027年)大水。
宋治平三年(1066年)大水。
元延祐三年(1316年)四月,河溢。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黄河决,被患。
元至正二十七年,黄河复决。
明成化二年(1466年)大水、大饥。
明成化三年大水,复大饥。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五月,大水,禾尽淹。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五月,水伤禾。
明万历二十一年霪雨,大雨漂麦,树梢生根,冬大饥。
明万历二十二年春饥,人相食。
明万历三十一年黄河水溢入境。
明崇祯五年(1632年)大水。
明崇祯六年复大水。
明崇祯八年六月大雨,秋禾淹。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夏,雨月余,麦淹。
清顺治十六年大水,河堤崩。
清康熙七年(1668年)雨,荞麦复经早霜,未获。
清康熙四十五年大水。
清康熙四十八年夏秋皆大水,浸没田庐,居民逃散几尽。
清康熙五十二年七月大水。
清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黄河水至,县境河皆溢。
清乾隆四年(1739年)六月。黄河水至。没民舍,沙河水溢,冬饥。
清乾隆六年六月大雨,至八月止,淹禾民饥。
清乾隆七年五月大雨,至八月始霁,民大饥。
清乾隆九年大水。
清乾隆十一年四月大雨,七月大水。
清乾隆十二年复大水。
清乾隆十九年夏,霪雨伤禾稼,民饥。
清乾隆四十三年大水,河溢。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黄河水至,自六月初三至八月十一日,雨不止,被水灾饥、溺死者甚多。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六月大雨,禾尽淹,民饥。
清道光二十一年七月,黄河水至。
清道光二十三年夏,黄河水复至,没民舍,沙河水溢。
清道光二十四年黄河水复至。
清道光二十九年夏,大水。
清同治七年(1868年)黄河决荥阳,境北部被水,民饥。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黄河决,被水溢。
清光绪十四年河水溢。
清光绪二十年大雨,田禾伤。
清宣统二年(1910年)秋,大雨,晚禾被淹。
民国10年(1921年)5月,连日雨,伤禾。
民国14年,夏至秋,连发7场大水,粮食无收,饿殍遍野。
民国16年5至7月大水,庄稼歉收,疾病流行,民死无数。
民国20年秋,大雨成灾。
民国21年6、7月大雨成灾,秋禾又遭早霜。
民国27年6月,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段黄河大堤,县境芦村、光武及城郊区大部,遭受黄泛灾害,民逃之殆尽,至1947年3月水退。
民国36年麦收后大雨,积水成灾。
1949年大雨成灾。
1950年夏涝,秋作物严重减产。
1951年7月大雨成灾,面积1.9万亩。
1953年7月底,大雨成灾。
1954年6、7月份,两次降雨量分别为31.5毫米、855.1毫米,雨量集中,强度大,降雨时间长,受灾面积84万亩。
1956年6月,突降大雨,降雨量为521.7毫米,成灾面积52.4万亩。
1963年7月降雨14次,8月份降雨22次,最大日降雨量142.7毫米,成灾面积35.2万亩。
1972年7月1日至3日降雨516毫米,成灾面积48万亩,倒塌房屋31940间。
1975年8月,河南省驻马店地区客水侵袭,泉河堤崩,胡集、砖集及陶庙区一部分被水淹,29.38万亩耕地绝收。
1979年9月降雨257.4毫米,56.61万亩农作物受灾。
1980年6月23日降雨144.1毫米,成灾面积11.68万亩。
1982年7月中、下旬连续降雨19次,降水332.5毫米,成灾面积16.95万亩。
1983年10月4日至20日,降雨211毫米,境内红芋坏烂,已种小麦淹死。
附:县境水旱灾害与粮食产量对比表

三病虫
〔蝗灾〕
元致和元年(1328年)五月,蝗。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大蝗,田无遗穗。
明嘉靖十九年大蝗。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大蝗。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大蝗。
明崇祯七年(1634年)大蝗。
明崇祯八年飞蝗复至。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夏,飞蝗大至。
清康熙三十年六月,蝗蝻至。
清康熙三十一年大蝗。
清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飞蝗大至,七月蝗蝻至。
清道光五年(1825年)六月,虫食虫。
清咸丰六年(1856年)飞蝗大至,食禾几尽。
清咸丰七年蝗复至。
清光绪二年(1876年)蝗。
清光绪十七年飞蝗入境西北部。
清光绪二十五年飞蝗至境西北部,生蝗子。
民国31年(1942年)大蝗。
民国32年飞蝗又至。
1959年土蝗发生严重。
1961年土蝗大发生,受灾39.2万亩,首次飞机灭蝗。
1962年土蝗发生,受灾26.7万亩。〔其它病虫害〕
解放后,植保工作迅速开展。病虫害防治由农民自发行动,手工捕杀,转为政府组织,药物防治。1957年设病虫测报站,对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及时测报。逐年记录如下:
1957年8月,豆天蛾大发生,受灾22.5万亩。
1958年5月,麦锈病流行,40.9万亩小麦有不同程度发生。同年7月至8月斜纹夜蛾暴发成灾,受灾35万亩。
1959年麦锈病发生,受灾面积6.6万亩;小麦吸浆虫严重发生,受灾13.3万亩。
1960年高粱叶跳虫严重发生,受灾0.6万亩,占高粱总面积的66%。
1961年豆天蛾大发生,18万亩大豆全部受灾。
1962年豌豆潜叶虫在砖集一带发生,受害严重的有2370亩。
1964年地下害虫(蝼蛄等)大发生;病虫害还有小麦吸浆虫、蟋蟀等。
1965年麦蜘蛛发生,严重的有18.2万亩。豆天蛾严重发生,受害11.2万亩。
1968年锈病。
1970年地下害虫。
1972年棉花红蜘蛛。
1973年粘虫,小麦22万亩受灾;小麦腥黑穗病严重。
1974年5月粘虫,受灾面积17.1万亩。
1977年粘虫、玉米螟、棉铃虫。
1978年小麦黑腥穗病1.3万亩,大豆病毒病流行,为历史罕见。秋,地下害虫发生。
四冰雹
冰雹俗称“冷子”,建国以来共发生大小冰雹30余次,造成不同程度灾害的有12次,相当于每年0.4次。有一年发生两次的,如1972年,也有多年没有出现过。但在同一年同一地点发生两次雹灾的情况甚少。冰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3至8月尤以6月为最多,占全年的42%。就其分布和路径来说,没有明显的特定规律,大体上南部多于北部,颍河两岸发生次数较少。冰雹的走向多为西北而东南,降雹区通常是一个狭长的、宽窄不一的、断断续续的带状分布,有“雹打一条线”之说。
从历年的主要降雹分布中,可粗略地划出雹径有3条,如图。
界首县雹经示意图

历年雹灾简述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雨雹。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四月,雨雹,麦尽伤。
清乾隆七年(1742年)四月,雨雹伤麦。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二月初三,迅雷暴风,大雨雹。
清光绪元年(1875年)五月雨雹,碎木杀禾,伤人畜。
清光绪九年正月,雨冰雹。
清光绪三十四年四月至六月,连降冰雹。
民国2年(1913年)界首集、苍沟铺,雨冰雹。
民国3年5月,雨冰雹。
民国20年4月,大冰雹,连降3次,伤人畜。
1952年6月7日冰雹,秋禾受害。
1962年冰雹。
1963年5月22日降雹20分钟,小麦断杆掉头。
1965年7月中旬,冰雹大如蛋黄,小如豌豆。
1972年7月26日,冰雹袭击,秋禾受灾。
五霜冻
霜冻指地面最低温度小于或等于0℃时,农作物出现冻害,俗称“黑霜”。县境累年晚霜冻出现的平均日期为4月3日,早霜冻出现的平均日期为11月4日,平均霜冻期214天,最长年份为1977年达294天;最短年份是1962年霜冻期为169天。
建国后霜冻简述:
1953年4月12日凌晨,霜冻严重,小麦叶片全部枯萎,麦杆干瘪。个别农民将麦杆割掉,造成绝收,大多数保留原株,每亩平均收35公斤,较1952年减产约四成五。
1960年4月1日,晚霜冻,低温强度大,但发生时间较早,对小麦的后期发育影响不大。
1962年4月18日晚霜冻,出现的时间迟,低温强度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对农作物有一定影响。
1982年农历2月四日,霜冻严重,小麦减产1/30。
界首县不同界限日期的霜冻频率(%)

六干热风
干热风是在小麦灌浆至腊熟期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干热天气,以致造成小麦减产。它主要发生在春夏交替,雨季尚未到来的干旱、少雨阶段。境内常为高温低湿型或雨后高温型2种。干热风几乎年年都有,只不过出现的早迟、轻重及危害的程度不一而已。就常年平均日数看,以5月15日以前最少,在0.2天以下;重型在5月25日以后才出现,以6月上旬为最多。从年际变化上看,60年代发生次数较多,而且偏重,而50年代和70年代出现次数较少。
上一篇:第五节 物产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