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动物
〔家畜家禽〕家畜类有牛(黄牛、水牛、奶牛)、马、驴、骡、猪、羊(绵羊、山羊、奶羊)、兔(皮毛兔、肉用兔)、狗、猫等。家禽类有鸡(肉用鸡、蛋用鸡)鸭、鹅、鸽子、鹌鹑、鸳鸯、鱼鹰等。
〔鸟类〕鹦鹉、八哥、百灵、白头翁、画眉、翠鸟、告天、傻和尚等为观赏饲养鸟类。喜鹊、灰喜鹊(俗称麻嘎子)、乌鸦、斑鸠、麻雀、猫头鹰为野生类。另有候鸟大雁、燕子、黄鹂、布谷鸟等。
〔水生动物〕常见的有青鱼、草鱼、鲤鱼、鲢鱼、鳙、鲫鱼、鲶鱼、翘嘴腰子、三角鲂、鲲、白条、鳜鱼、鳊鱼、鳗鱼、黑鱼、泥鳅(俗称泥巴狗)、黄鳝、白鳝、虾、蟹、鳖、龟、田螺、蛤蜊等,1979年以来鱼、鳖、蟹大有发展。
〔两栖类动物〕哈蟆(青蛙、蟾蜍)、蛇等。
〔野生毛皮类〕常见的有黄鼠狼、野兔、蝙蝠、金丝鼠、小白鼠、鼠、猴、水貂等。
二植物
〔野生植物〕自然生长的杂草种类凡多,品种多样,常见的有毛根草、狗尾草、马齿菜、稗草、三棱草、苍耳棵、蟋蟀草、猫眼草、猫儿眼、灯笼棵、结巴草、荠荠芽、秫秫苗、甜荠荠芽、野葫萝卜棵、黄蒿、野艾、赖头皮棵、节节草、野葵、拉拉秧、马炮秧、香卜溜、臭卜溜、甜茄子棵、兔儿丝、翟蒜、茴草、木俄子、梭子草、掐不齐、牛毛毡草、野荠菜、星星草、臭荆条、猪耳朵棵、瓦松等。生活在低洼和水中的植物尚存种类不多,如荻柴、革命草、水浮莲、水慈姑、水葫芦秧、苲草、菱蒲草、荷藕、芦苇、苇竹等。
〔农作物〕粮食作物类有小麦、大麦、荞麦、高粱、玉米、黄豆、绿豆、黑豆、红小豆、豌豆、蚕豆、扁豆、谷子、水稻、红芋、马铃薯、豇豆等。经济作物类有棉花、红麻、青麻、茼麻、木圣麻、甘蔗、向日葵、蓖麻、烟叶、芝麻、花生、油菜等。蔬菜作物类有大白菜、黑白菜、菠菜、苋菜、腊菜、韭菜、甘兰、萝卜、葫萝卜、红萝卜、芹菜、芫荽、蔓菁、莴苣、葱、蒜、洋葱、蒜葱、芋头、山药、洋姜、黄瓜、茄子、蕃茄、冬瓜、搅瓜、旬瓜、菜瓜、丝瓜、葫芦、辣椒、西瓜、甜瓜、南瓜、吊瓜、豆角、四季梅、梅豆角、黄花菜、香椿、花子菜、菰子、草梅等。
〔林木果树〕林木有柏(7种)、松(8种)、杉(4种)、榆、杨、冬青、女真、雪松、湖桑、泡桐、梧桐、垂柳、本槐、洋槐、椿、倒栽槐、苦楝、川楝、紫槐树、白腊、楸树、橱树、桑权树、皂角树、元竹、山楸、寨树、榕花树、檀树、山枣树等。
果树有石榴、梨、桃、杏、李、枣、梅子、柿子、核桃、银杏、葡萄、无花果、苹果、拐枣、樱桃、沙果等。
〔花卉〕木本主要有月桂、四季桂、八月桂(金桂、银桂、丹桂)、红叶桂、腊梅、竖心梅、狗牙梅、檀香梅、朝阳梅、红梅(10种)、绿梅、扶桑、象牙红、广玉兰、白兰、白玉兰、紫薇、银柳、月季(22种)、木棉、木香、丁香、绣球、琼花、对绣球、牡丹(8种)、药牡丹、紫荆、迎春、吊金钟、迎夏、柳叶梅、榆叶梅、凤尾花、枸杞、夹竹桃(3种)、玫瑰、茉莉、葛花、黄杨(5种)、石南、南天竹、罗汉竹、铁树、棕树、棕竹、桔子(10种)。
草本有菊花(180种)、夜来香、十竹、东洋菊(5种)、西洋菊(8种)、蝴蝶花、马齿苋(8种)、指甲草(5种)、鸡冠花(6种)、文竹、含羞草、扁竹、海竹、马蹄莲、金山葵、抱翠兰、法国兰、广东水仙、紫竹、君子兰、吊兰(3种)、银边翠、大头兰、金丝荷叶、夜落金钱、爬山虎、牵牛、美人蕉(4种)、水芭蕉、玉簪、万年青、叶子花、宝石花、玻璃翠、海棠(4种)、缠松、麦冬(2种)、九子兰、仙人掌(15种)、铁剑、龙舌、睡莲(2种)、水仙、荷花、紫莲等。
〔药用植物〕药用植物共441种、其主要有:芍药、杜仲、木瓜、白芷、夏枯草、车前子、麦冬、桔梗、香附、生地、牡丹、枯楼、薄荷、丝瓜、野艾、菊花、兔丝子、小茴香、姜、甘草、黄芪、天麻、穿心莲、白扁豆、蛇床子、王不留、蒲公英、枸杞子、苍耳子、当归、玄胡、丹参、半夏、白茅根、爬山虎、血余、百草霜等。
三矿物
〔河沙〕颍河滩地,盛产河沙,其中以任、韩、肖湾河沙质量最佳。近年来人们用河沙作建筑材料,大量开挖,日产约100立方米。
〔粉土〕粉土是制陶挂釉的必用土,呈浅灰色,粉沫状,产在陶庄湖一带,东西长约6公里,宽约4公里,土层深约1至3米。除附近10数个村庄制陶使用外,还出售给河南省漯河一带的制陶者。
〔纯淤土〕俗称“黄胶泥”,细腻、粘性强、可塑性大,是制陶工业的主要原料。分布在陶庙、城郊、光武、芦村等区,一般埋深在1米以下的土层里,深厚不等,约1至3米左右。
〔砂礓〕分布较广,尤以砖集、胡集两区为多。原以土壤含砂礓为害,自1957年以来,大量收集,铺设路面,俗称“砂礓路”,这种变废为宝的创举,的确造福于今日。
〔石油〕1970年以来,石油勘测部门先后在境内进行几次物理勘测——地震。从资料分析,是一个较为有希望的蕴藏地段。在储量和规模上,尚待进一步勘探揭示。
〔煤〕境内埋藏有二迭系的含煤地层,但埋藏太深,目前尚未开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