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祭奠
寿终正寝,派人向亲友报丧,同时向阎王庙报庙,禁止猫、狗等动物入灵堂,然后棺殓、吊唁、出殡。建国后,祭奠、出殡的旧俗多废除,代之以“遗体告别”。但农村出棺由孝子举引魂幡前行的现象依然存在。
葬后当天下午,子女做面条、茶水送到坟前祭奠,叫“安家”。第三天全家到坟前烧纸献祭品,并向坟添土,叫做“圆坟”。以后三期(七天为一期)、五期、百日、周年,都到坟前祭奠,以“五期”祭奠为最隆重。
丧葬习俗,厚薄繁简,均视家境贫富而异,有“穷人不可富葬”之说。建国后,封建迷信逐渐被革除,繁琐的陈规陋俗正在简化。如描龙地,邀和尚、道士诵经、念佛,请大宾主祭等已被革除,烧香纸和纸扎奢花逐渐减少。有些地方尚有烧“冥钞”的。近些年来,送花圈或挽联的在逐渐增多,散孝也从发白布孝帽孝巾向佩戴黑纱转变。祭礼也多由跪拜演变为鞠躬礼。1982年10月起,从机关病故干部开始实行火葬,并由塑神主楼改为遗骨灰和镜匣装遗像留念。
除新丧祭奠外,过去每年的清明、十月初一和年末,到祖坟前烧纸祭祀。清明祭祖比较隆重。现在机关、团体、学校有组织地为烈士扫墓和到烈士馆敬谒烈士遗像,以资悼念。
回民绝气时,请阿訇做“讨派(悔过)”,死后睡“搭铺(无底棺材)”,并将尸首换水(用清水冲洗)后,白布裹身,用经匣盒装殓,送至坟地。临葬前“占答子”(在尸首前念经),入葬时,将尸首托出放入搭铺,由阿訇等跪坟(坟子午向阿訇跪北头,送殡者跪南头),然后埋葬。七天、对月、四十天、百日、周年都请阿訇走坟,并炸油香送给亲友,表示追悼。
二、孝友会(又称“孝桩会”)
建国前,有组织孝友会之习。操办丧事有数人自由结合,以团结互助办丧事为目的组成孝友会,规定在会人员中任何人办丧事(俗叫“得会”),都同时拿出同等的东西,如米、面、油、肉、布、钱等。一人有困难,多方来支援。有双亲老人在世的可同时参加两个孝友会,建国后少见。
下一篇:第六节 庙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