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淮北梆子
淮北梆子,源于豫剧的沙河调,清代流入本县后,吸收本地流行小调、坠子等唱腔,受地域、风俗、语言等方面的影响,形成具有淮北风情的梆子戏。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韦寨沈万魁(沈大胖)科班20人,流动在阜阳、亳县、淮阳、汝南等地,后沈万魁被新蔡县请去当科班教师。沈万魁的徒弟郝安荣重新组织戏班,在本县及周围地区流动演出。建国后,郝安荣受聘到阜阳专区戏校任教,韦寨班在文化站领导下继续演出。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土陂集周殿臣请河南省商丘的张蛮子为师傅,兴办梆子戏小科班,先后培养出王年、郭合(艺名“打鸡娃子”)和朱大鼻子(朱季林)、王大眼(王登科)、顾群(顾锡轩)淮北梆子戏的“三杰”以及关大保、谭凤魁、胡法、张三、王金法(艺名“胖丫头儿”)等著名演员。解放前夕鱼同城孙盼梆子戏班的大荣、二荣、三荣等演员艺术很有名。
民国35年(1946年),临泉县自卫大队长李澄波邀开封籍演员李天成、马兰芳、谭凤琴等来临泉凑集本地流散艺人组成戏班,次年冬解体。
民国37年秋,潘子重和郭老婆就原梆戏班底先后聘请杨满仓、范金良、耿永庆、刘国富、孟兆荣、崔素贞、阎永青等人组织梆剧班。1950年冬,邀来张凤云、李少清、徐明修等人,壮大了演职员队伍。1951年建成临泉县人民梆剧团,政府派干部驻团指导,并拨款添置衣箱道具,正常演出。1956年6月,经省文化局批准登记为民间职业剧团,名临泉县梆剧团,成为集体性的艺术表演团体。除在本省淮北各县、市演出外,并到河南、湖北、山西、山东、江苏5个省的72个县和徐州、郑州、济宁、武汉等市流动演出。
剧团成立后,贯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进行改制、改戏、改人。培养出李子龙、任利等一批新秀。挖掘改编传统剧目,移植创作新戏。仅1953~1962年,挖掘、整理、改编,创作传统戏8个、现代戏7个,参加省、地会演。1956年8月,崔素贞、徐明修、李少清、吴振昌曾参加阜阳专区《烽火戏诸侯》剧组赴省会演,崔、徐、李均获三等表演奖。1958~1983年,演出郭森光编写的现代剧《礼物》、《两个售货员》、《育新人》以及郭森光和汤致平合作的《两个万元户》;王冶炉创作的《红色卫生员》;孙自良创作的《理所当然》等一批优秀剧目,并培养一批新演员。1953~1985年,从中小学、业余剧团、县艺校、县艺术训练班演出队9次招选学员156人。1982年,招收学员40人,从县剧团抽调老师4人,并从外地聘请教师5人,组成艺训班,进行艺术培训,壮大演出队伍。1983年5月成为自负盈亏的集体性质的演出团体,经常流动在本县和河南省的新蔡、淮滨、潢川等地。1984年,有22人被吸收为县梆剧团学员,输送到地区梆剧团1人,应聘到界首梆剧团2人,颍上梆剧团1人。
20世纪50年代,城乡普遍成立业余梆剧团。1950年县文化馆与直属镇配合组织青年业余宣传队,共有演员40人,著名豫剧演员高洁曾参加业余剧团宣传演出。全县业余剧团1956年53个,1958年56个,1985年46个。
二、曲子戏
民国21年河南省饥荒,豫东南部分曲剧艺人流入鱼同城一带。民国26年河南省艺人柴金山、贾治国等在鱼同城设场教徒,并吸收坠子、梆剧、越调的唱腔,柔入曲剧,丰富了曲剧音乐,在地方演出。较有名气的是民国32年艾亭集谢振英的高调文明曲剧班,是本县第一个曲子班,以赵俊舞(洋白菜)为主演,经常在息县、潢川、乌龙集(今淮滨县城)、阜阳等地演出。建国后,赵俊舞受聘到阜阳曲剧团,艾亭文化站重组曲剧班。
1949年4月,以迎仙、鱼同城两曲子戏班为基础,吸收河南省沈丘县等地部分曲剧艺人共30人组成临泉县大众曲剧团。政府派干部驻团管理。主要演员有郭立仙、蒋华池、李省三等。经常在阜阳地区及河南省的沈丘、项城、新蔡等地流动演出。1950年3月停办。郭立仙、蒋华池等演员流动到界首新生剧团。1959年复成立县曲剧团。培养出张素芝、杨道真等一批后起之秀。1970年前后县曲剧团和业余曲剧团基本上都改唱梆剧。
三、越调
越调于民国29年(1940年)从河南流入姜寨、鱼同城。1952年,姜寨刘俊良组成30人的越调剧团,鱼同城成立2个越调剧团。1959年3月,由河南省许昌、周口聘来3名越调教师,从业余剧团中挑选30名学员成立越调剧团,名临泉县文工团,6月改为曲剧团。1960年主演陶金鼎、王希明上调阜阳,剧团并入县梆剧团。1985年八里槐乡孙庄成立业余越调剧团,在地方流动演出。
四、二夹弦
二夹弦又名“四股弦”。1954年许昌地区艺名叫“白牡丹”的来姜寨集演出并科班教授,成立白牡丹剧团,流动在豫皖两省各地,1960年因“白牡丹”回原籍而解散。
五、清音
清音形成于清末,吸收南方采茶戏文唱词及民间小调发展而成,初以唱小曲为主,后来演唱戏文。演出时,8~10人各执一乐器,每人担任一角色,多为坐唱。流行的节目有《朱买臣休妻》、《秦雪梅吊孝》、《小乔哭周瑜》等。建国前,前王楼、韦大庄、王小庄、长官店等清音班都很出名。1950年,老集艺人王玉宽举办清音培训班,培养10名清音演员。后因坐唱呆板,逐渐被淘汰。
六、话剧
民国27年(1938年)秋,中共秘密党员张克平等人组织前锋话剧团,演职员30多人,在白庙、黄岭、庞营、迎仙、城郊等地演出宣传抗日战争的话剧、歌剧等节目。次年春奉命解散,演员分别转到新四军涡北随营学校和安徽省抗日民众动员委员会临泉工作团。
七、京剧
民国30年(1941年),国民党鲁苏豫皖边区党政分会邀集一批苏北、皖北沦陷区的京剧演员,组成重建剧团,演职员40多人,经常在临泉、界首、太和、阜阳、沈丘、项城、叶县等地演出。抗战胜利后,部分演员分别到界首、阜阳京剧团搭班,其余随军转移。
另外、番调、嗨子戏、端公戏、杠天神等戏剧,亦曾分别在长官店、吕寨、宋集、姜寨集等地出现。
八、曲艺
临泉较流行的有河南坠子,以宋集刘明杰、长官店张文明、甘治荣和城关祝立琴较著名,串乡逢集演唱。1973年,杨桥的吴月英、郭明琴赴省参加民兵文艺调演。淮北大鼓,分北口、南口、花口3种腔调,临泉流行北口。鼓点,开头多用凤凰三点头,演唱中运用长流水、倒卷帘及板点珍珠串。传统节目有《响马传》、《杨家将》、《海瑞》、《三侠五义》和现代剧目《新儿女英雄传》等,农村广为流行。著名艺人有韦明才、郭明中、水九保、赵文斌等。郭明中演唱的《马大娘卖余粮》和张文明演唱的《支援》,分别获省、地创作奖和表演奖。评书,民国初年流入临泉,仅在县城和艾亭集演唱,以郭世昌师徒和赵俊亭较著。传统节目有《大八义》、《小八义》、《雍正剑侠图》。现代剧目有《烈火金钢》、《红岩》、《林海雪原》等。1976年,新建书场。农村流行的还有《道情》、《快板书》、《数来宝》、《山东快书》等曲艺,建国后有登台演唱,杨桥、吕寨文化站演唱的数来宝获地、县曲艺会演奖。
铃鼓,由书鼓小调发展而成。4~6人演唱,击鼓打板弦乐伴奏。1972年,茨淮新河指挥所宣传队在工地演出《茨淮英雄赞》,地区曲艺会演得到好评。1973年,经王冶炉加工提高,将演员增至8~12人,增加4个手钗,改善歌舞造型,加以朗诵说白,活泼新颖,称《临泉铃鼓》。1975年参加地区民兵文艺调演获奖。
附:临泉铃鼓选曲一、二、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