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文化馆、站
1950年春,在服务巷(今剧团院)建立县人民文化馆,编制5人。1952年更名临泉文化馆,1954年,内设文艺、宣传两股。1952~1956年,先后建立长官、黄岭、滑集、陶庙(今属界首)、杨桥、宋集、老集、姜寨、鱼同城9个文化站。1957年5月撤销文化站,建立黄岭、宋集、长官3个文化分馆,分片辅导文化工作。1963年撤销文化分馆,建立人民公社文化站。1975年,县文化馆在临鱼同路和光明路口辟建新址,占地12亩,建房1200平方米。1983年,各区(镇)建文化分馆,保留张营、于寨、韦寨、邢塘4个乡文化站。1984年,招聘81名亦工亦农乡文化干部,乡乡有文化站。1985年,县文化馆有职工26人,区、镇、乡文化馆职工136人。
1952~1954年,县文化馆先后在长官区的张寨、杨桥区的郭桥和城关区的戴营试办农村俱乐部。1964年,农村俱乐部发展到86个。“文化大革命”中大都解体。1979年以后,思想文化战线拨乱反正,乡村和农民自办文化室逐步增多。1981年,鱼同城区率先组建文化中心,杨桥、长官相继成立。各区(镇)成立文化中心领导小组和文化中心管理委员会。1985年,全县有9个区文化中心,87个文化室。
进入20世纪80年代,农民自办文化活动兴起,其中有庄户剧团、杂技组、马戏团、曲艺组、电影队、文化室、图书室、唢呐班等。较著名的如迎仙马戏团、城郊飞燕杂技团、姜寨集东图书室、鱼同城区孙楼唢呐班、城郊区半拉庙杂技队、牛庄联户电影队等。1985年全县各类文化户768个。
二、博物馆
1955年,县文化馆配文物专职干部1人。1979年成立文物组。1982年于临鱼同路中段北侧建博物馆,职工3人,1985年增到7人,收藏文物1400件。
三、剧场
临泉建县前,戏剧活动,多为临时搭台演出。民国28年(1939年),党、政、军、商界集资700元,在服务巷建525平方米土木结构的同乐园,内有明柱栏杆,边有楼座,设木桩板15排,座位300个。
1956年,从文化经费中拨款15000元,财政拨款15000元,县工商联资助5000元,把同乐园改建成人民剧场。面积扩展到775平方米。设连椅31排,座位992个。1980年增置放影设备,改为影剧院。1982年,安装天花板和通风设备,改安铁架胶合板单人椅1008个。
四、电影院
1959年于光明路中段东侧建人民电影院,占地1000平方米,座位1130个。1981年城南大队在县城解放南大街与临鱼同路交会南侧建集体性质的光明电影院(1985年因扩建街道拆除),1982年于城中路南段西侧建露天泉河电影院。1985年工人文化宫电影厅开始放映。
1958~1985年,长官店、杨桥集、老集、宋集、姜寨集、滑集先后建影剧院,鱼同城、黄岭、迎仙店、张集、吕寨、艾亭集建露天电影院。
五、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1957年于西顺河街路南成立电影联队。1967年改为电影管理站。1973年迁临鱼同路北侧,占地6亩,建筑面积240平方米。1980年改为临泉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内设人秘、业务、财会、维修4股。1984年分设城郊、鱼同城、宋集、老集4个电影管理站。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