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煤炭购销
1.经营机构
抗日战争前,城内有北关水门口裕丰煤场、北关桅杆街煤场、三里湾福泰煤炭行、小河咀煤炭行。日本侵占蚌埠、淮南后,煤炭场(行)倒闭。民国31年(1942年),原小河咀煤炭行工人合伙办三里湾煤场,经营河南息县煤炭。因价格高昂,用户极少。
1950年,中国煤建公司在阜阳建立经营处。1962年8月增设颍河三角洲(现属阜阳市)、大田、行流、插花、胡集(现属利辛县)、汝集(现属利辛县)、王人(现属利辛县)、伍明、袁寨、两河口等煤场。1965年8月,在三里湾建煤球场,生产卵形煤球,次年改产蜂窝煤球。1965年10月,胡集、王人、汝集煤场划出。1967年,撤去插花、伍明、两河口、袁寨煤场。1968年增设汽车站煤场。1970年8月,在新华区左庄设火车站煤场和进水闸火车下河线中转煤场。1973年4月,增设西关煤场。1975年,三角洲、泉河北、汽车站、西关及三里湾煤球场划交阜阳市,下河线中转煤场之一部交阜阳地区燃料公司。至此,农村有大田、行流、插花、口孜、王店5个煤场;城市有下河线、左庄2个煤场。
2.生活用煤
1957年前,煤炭敞开供应。1958年,煤炭实行计划供应,生活用煤凭粮本购买。1979年1月,生活用煤实行按人定量供应。定量标准,1人户每月45公斤;2人户每月60公斤;3—4人户每月80公斤;5—6人户每月95公斤;7—8人户每月110公斤;超过8人的多1口人,增加10公斤。集体食堂,每月用粮1000公斤的,斤粮斤煤;用粮1001—2000公斤的,斤粮800克煤;用粮2001—4000公斤的,斤粮700克煤;用粮4001—6000公斤的,斤粮600克煤;用粮6000斤以上的,斤粮500克煤。
3.工业用煤
建国初期,全县煤炭购销量为500吨左右,工业用煤多是焦煤,主要供应洪炉。以后工业,用煤量逐年增加,多从淮南调拨。1970年10月,工业用煤改从淮北调拨。工业年用煤上升至14000吨至20000吨之间。
煤炭购销概况表表43单位:吨

(二)石油购销
民国3年(1914年)南京亚东公司在阜阳设店推销英国亚细亚煤油。群众称为“洋油”。民国20年,潘慎伍成立永兴公司,为美商、英商推销“美孚煤油”和“亚细亚煤油”,销至郑州、洛阳、周口等地,年销售量约400至500吨。
1953年,中国石油公司安徽省公司设阜阳分公司,向阜阳县供应石油。1979年7月,县成立阜阳县石油公司,设插花、西关加油站。经营煤油、柴油、汽油。供应县直及伍明、插花、宁老庄3个区和新华半个区的人民生产、生活用油。其他区用油,由地区石油公司供应。1981年实行凭证供油,每户年供应煤油6公斤,并供应部分高价油。
1980年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石油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在供应上,采取“保、压、停”的办法。
1.首先保证农业生产用油,采用粮油挂钩和棉油挂钩的办法,优先供给生产用油,其次酌情安排好“三秋”(秋收、秋种、秋藏)和冬修水利的用油。
2.首先保障城市的公共汽车、国营客运货运汽车用油。其次保证粮油和副食品调运和重点企业生产用油。对非专业性的社会运输车辆,一般停止供应。
3.非生产性用油,重点保消防、救护、邮电、环保、银行、公检法的公务用油。机关团体用油,除必须安排的外,一律停止供应。
1983年以前,全部实行计划供油。1983年以后,高价供应了计划外自采油。
1980年至1985年石油购销情况表
表44单位:吨
上一篇:第一节 电力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