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阜阳县良种繁殖场
1951年11月建,最初场址在插花区杨大庄,配干部4人,工人2人,有耕地600亩。1952年4月,将杨大庄耕地交县公安局使用,场址迁于袁寨区赵集,配干部8人,工人4人,有耕地188亩,同年,接收劳改农场耕地627亩,建九里沟分场,大牲畜增至20头(匹)。
1954年秋,接收袁寨区农场耕地134亩,干部增至11人,工人增至23人,大牲畜增至25头(匹)。1955年,接收口孜区洪沟初级农业合作社耕地248亩,建口孜分场。同年9月,将九里沟分场250亩土地交阜阳行署园艺场。1956年,农场命名为阜阳县红芋原种繁殖场,在赵集建红芋贮藏库300平方米、育苗室70平方米,。种子检验室44平方米,职工住房120平方米。同年,再次接收洪沟高级农业合作社耕地434亩,并交出九里沟耕地377亩。至此全场共有土地884亩,职工38人,牲畜29头(匹)。1958年,从赵集扩充耕地412亩。1960年,将总场扩充的耕地全部退还社队,几经周折,全场尚有耕地808亩,添置拖拉机1台,牲畜发展至33头(匹)。1963年7月,改阜阳县原种繁殖场为阜阳示范繁殖场。1968年,进行了棉花原种繁殖。1970年,将赵集耕地及房屋交县开办“五七”大学,总场迁至口孜洪沟。1973年,改阜阳县示范繁殖场为阜阳县良种繁殖场。1985年统计,全场共有土地1120亩,职工270人,房屋155间,汽车1部,拖拉机2台,小型收割机2台,圆盘耙1台,16行播种机2台,抽水机3台,固定资产26.9万元。
在建场以后的30多年中,培育分蘖力强、茎杆坚韧、耐肥、抗伏、抗条锈、杆锈、抗干热风的“颍州1号”和“72—158”小麦良种。1976年进行多点试验,平均亩产均在250公斤以上。“颍州1号”最高单产为500公斤,“72—158”最高单产为475公斤。1975年后,在全县推广,并被太和、利辛、蒙城等县引进。
引种繁殖的小麦“百农7933”、“徐州2111”等42个品种,引种繁殖的大豆共11个品种。引种繁殖的棉花“徐州514”、“泗阳936”、“萧县107”共3个品种。引种繁殖的水稻有“老来青”、“412”、“桂花葵”、“鼓浪粳”等4个品种。引种繁殖的红芋,有“胜利百号”。先后共为全县提供各类作物良种128.5万公斤。
从1957年起,先后对“胜利百号”红芋、“萧县107”棉花、7023丰产3号”小麦,进行了提纯,共生产原种18.75万公斤。
(二)阜阳县棉花原种场
1972年12月建,最初场址在九里沟,1973年12月迁场于插花区毛桥。有耕地480亩,干部3人,工人62人,房屋82间,拖拉机2台。自1973年至1985年的13年中,建立了棉花“四年三圃”(株行圃、株系圃、原科圃)繁育体系,先后对“岱字棉15号”、“徐州142”、“徐514”等引进品种进行了提纯复壮,计向县内外提供原种14.5万公斤,在栽培方法上,进行了地膜覆盖对比试验、揭膜时间对比试验和色膜试验。发现最佳覆盖度是70%,最佳揭膜时间是6月20日,最佳的地膜是无色膜。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