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颍州历为州、府、县治地,修志之举由来已久。因年湮代远,明代以前或向无志,或昔有志,均不可考。自明永乐年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之540年间,阜阳历史上共进行14次修志活动,平均不到40年修志一次,存世旧志10种,其中州志6种,府志1种,县志3种。
现知最早的修志活动始于明永乐年间,这是全国性的普修,由朝廷诏命各地州县纂修志书。因属于“官修”,时间紧、任务重,加上种种严格条件限制,使编纂工作很草率,志书不足之处很多,如“遗大而识小,详近而略远”,故“无所建明,不足传示”。此志现已不存。
明景泰年间,再次编纂颍州志。这次编纂工作更差,主要是其书不能“传述旧闻”却“反询私谬”。此志也已失传。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颍州同知刘节曾见过所谓“颍州旧志”(不知是永乐志还是景泰志),因感于该旧志“朴略不可观”,早暮思以修新志书为首务。次年,刘节遍阅颍州史籍,稽诸遗老,对旧志讹错的地方加以考订、补其缺漏,分别事类,增广史料,修成《颍州志》。此志未及刊行,刘节便因病去世。
明正德年间,河南道监察御史颍州人储珊,对刘节编辑的《颍州志》进行校正,未及刊行即迁浙江按察司佥事。正德六年(1511年),储珊于浙臬任上出俸刻印成书,并为之作序。全书6卷,分建置、城池、疆域、形胜、风俗、山川、古迹、宫室、公署、铺舍、乡井、物产、名宦、寺观、题咏、诗文16门类。1963年12月上海古籍书店据宁波天一阁藏本影印出版,署名《正德颍州志》。此为现存最早的颍州志书。
明嘉靖十五年(1535年)颍州判官吕景蒙主修《颍州志》。吕取刘志原本,稍加订正、增广门类拟定编目,州学庠生赵富等人采访资料,掌教胡衮编纂,最后由吕审定并作志书序言和各卷的小序。各小序虽然议论正大,但不切合颍州实际。全志20卷,设郡纪、郡县、疆域,封爵、职官、人物、舆地、建置、食货、沟洫、礼乐、学校、兵卫、命使、名宦、乡贤、过宾、名将、死事、孝义、遗逸、贞烈、侨寓、方技、外传25门类。此志有体有法,详于正德志,尤值一提的是该书为陈胜、邓宗、刘福通等农民起义军领袖立传、实为难得。后人张鹤鸣评此志云:“简确严密,犹为实录”。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知州李宜春主修《颍州志》2卷,设州考(附集镇村坡)、舆胜、秩官、建置、赋产、风俗、学校、选举、人物、宦业、兵防、传疑12篇。此志史料不多,议论不少。李宜春在每一门类记叙事前必大发一通议论,而其论较之吕论更加空泛。各门内容亦浮语饰文,枝蔓横生。故张鹤鸣谓此志:“多出山人墨客之手,实损而繁滋,意欹而词芜”。此志虽存,作用甚微。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由知州林学闵倡修,委工部尚书州人张鹤鸣编纂《颍州志》,另有张鹤腾、宁中立、徐元礼等人,共襄其事。张氏兄弟与宁、徐皆为进士出身,宁任礼部主事,徐为刑部郎中,修志班子甚强。此志纲目义例大都如刘吕二志,间采舆论,稍为增饰。历时2年,在知州孙崇先任内修成,但未刻印。至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宁中立因返乡探亲,便与兵部尚书州人刘九光取张志稍稍增益,于南京刻板印刷成书。此志上卷失传,下卷(艺文志)尚存。张鹤鸣,宁中立均为之序。
清顺治初年,朝廷仿宋太平兴国旧例,诏命收集全国各地方志,以备修国史之用,而颍州志独缺。顺治七年(1650年)知州孙可成(星台)主持修志,名儒张紫淀协修,李储音及刘壮国等人编纂,顺治九年书成后,新任知州王天民为之序。全志分郡纪、舆地上(境图、分野、沿革、形胜、界至、风俗)、舆地下(山川、城址、旧郡县、营寨、书院、堂亭、陵墓),建置(城池、公署、里巷、村镇、牌坊、铺舍、桥梁、楼闾、生祠、濠闸)、食货(户口、田赋、征役、马政、物产)、典礼、学校、军卫、郡县、封爵、职官、选举、宦业、名贤、武略内传、武略外传、孝义、隐逸、侨寓、方技、仙释、贞烈、艺文上中下、丛谭等26门类。此志修之于清开国之初,又必须进呈朝廷御览,故编纂认真,为适应朝廷需要,尤于食货、武备门类考订详确。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颍州退休乡官,原河南巡抚鹿佑,有感颍州已60余年没有修志,乃与同里缙绅商定搜辑遗闻,嘱其门生王锡编纂《颍州志》,一年后修成,知州张钫作序。康熙五十五年命工开雕印刷。全志20卷,设舆地疆域、分野、沿革、形胜、山川、沟洫)、建置(城池、公署、里巷、村镇、营寨、铺舍、津梁、祠庙、牌坊、古迹(城邑、书院、堂亭、楼台、陵墓、寺观)、风俗、食货(户口、田赋、土贡、物产)、典礼(庆寿、秩祀、乡饮、乡村、冠婚、丧祭、冠服、晏会)、学校、军卫(卫官、卫治、卫军、卫地、卫籍)、封爵、职官、选举、(徵辟、进士、孝廉、贡士、荫封、武进士、武举人、应例)、名宦、流寓、人物(名贤、良吏、忠义、孝友、儒林、文苑、朗鉴、劳绩、逸民)、烈女、方术、仙释、艺文、灾祥、丛谭等20门类。此次是私人修志,其体例除承前志之制外,于风俗民情尤为留心,如乡饮、冠服之类,很具地方特色。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府王剑福创修《颍州府志》。颍自雍正十三年升府以后,辖地扩大到一州(亳)五县(阜阳、太和、颍上、霍邱、蒙城)。王敛福收所属州、县志进行汇编整理,亲自执笔编纂。王是很有学识而又善于为政的地方官,他创修的颍州府首部府志(也是历史上唯一的一部颍州府志),不仅网罗包举所辖各州县史料,而且内容很有创新,尤其在志书中稽考水利农田,可见其对民生的关注。《颍州府志》成书后,分巡凤庐颍六滁和观察使许松佶、安徽提刑按察使崔应玠、安徽督学双庆、提督军务张师载、安徽布政使司高晋等安徽军政要员均很重视并为之作序。这是颍州历次修志活动中规格最高的一次盛举。全志10卷,分舆地(沿革、疆城、分野、形胜、风俗)、建置(城池、公署、祠庙、寺观、里集、铺舍、桥渡、古迹、坟墓)、食货(丁口、田赋、积贮、盐法、蠲赈、惠志、物产)、学校(学官、书籍、祀典、书院、学租)、秩官(封爵、职官、卫制、营制)、名宦、选举(征辟、进士、举人、贡士、应例、武科、武职、恩荫)、人物(传、方技、仙释、流寓、烈女、艺文、杂志(祥异、兵革、辨误、纪闻)等门类。府志修成后,因新设置的阜阳县无志,乾隆二十年(1755年)县令潘世仁聘其友王麟徵为编纂,据颍州旧志体,增减十余门类,经六个月修成《阜阳县志》,知府胡格为之作序。
清道光四年(1824年)诏命编修安徽通志,因修省志需要各地资料,阜阳县趁便编纂了县志。这次修志规模较大,其特点有三:一是“设局经始”,成立了修志机构;二是当政者积极参与,刘文虎、李复庆、陶云、刘耀椿、周天爵五任知县先后主修,其中李复庆贡献最大,卸任后仍留在阜阳专事编纂县志。从事各项专职的有协修、监局、纂辑、参阅、采访、绘图、校字等人员40多名;三是资料丰富,洋洋大观。全书20万字,24卷,设舆地(沿革、道里、分野、山水、古迹)建置(城池、诸乡、祀地、官职、津梁、驿铺、寺观、坟墓)、食货(田赋、积贮、蠲赈、物产)、风俗(礼节、岁时)、学校(庙祀、学额、书籍、学田、义学)、武备(营额、奉饷、武械、操演、马政)、秩官(封爵、文秩、武秩)、选举(荐辟、文武进士、文武举人、贡生、杂进士、封荫)、宦业、人物(仕绩、孝友、忠节、文苑、义行、隐逸、方技、仙释、寓贤、孝妇、节孝、节妇、烈妇、贞女、烈女)、艺文、杂志等门类。各门类内容充实,广征博引,通贯性强。另有附图19幅,其中县境全图和四乡图5幅,水道图8幅,这是以前各志所不具备的。道光九年李复庆主纂《阜阳县志》成书,知府胡调元鉴定,知县周天爵作序。
自清道光九年(1829年)至民国24年(1935年),阜阳地方志失修达106年。
1935年阜阳专员南岳峻动议修志,设立修志馆、并聘袁文田、喻汝谦主持馆务,1937年南调走,志未修成而抗战军兴。1938年阜阳遭日机轰炸,志书稿散失。阜阳修志工作拖了数年,1944年安徽省政府又拨给阜阳修志馆一笔经费,对修志馆进行改组,“延揽耆宿硕学”聘请阜阳知名人士邢采岑为修志馆长,宁治臣、宁元羲为副馆长,辛亥革命元老吕荫南为总编纂,又历时2年,于1945年底完成初稿。
此次修志,历时10年,阵容庞大。主修有专员南岳峻、邓明昊、县长廖麟、郭坚,此外还有编纂赵莲洲,李家骥等8人,文书事务员9人,专职采访16人,义务采访22人。此次修志,投放人力虽多,时间虽久,但由于县志失修百年,当时环境动乱不已,故成效不大,仅以《道光阜阳县志》作为前编,新修部分作为续编,石印刊出。其续编部分不足10万字。但该书毕竟保存了许多历史资料,且当抗日硝烟烽火之中,从事此项惠及百世的文化建设,殊为不易。
解放后,于1959年7月成立“阜阳县志编纂领导小组”和编委会,下设办公室,由在职干部和中小学教师30余人,数月之内完成阜阳县志初稿90万字,并打印成册。
上一篇:四、旧志序选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