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村落遗址
傅庄遗址位于亳县城西3公里。遗址北依涡河,南靠亳鹿公路,沿涡河南岸河坡分布,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30米,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厚度约5米,遗址表面采集标本有蚌镰、蚌刀、陶鬲足、鼎足、鬶足以及大量的黑、灰、红陶片等。
1982年夏,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和亳县博物馆联合对该遗址试掘,揭露面积约110平方米,发现居址、灰坑和墓葬,共清理相当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期墓葬13座,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
遗址文化堆积大体可分为4层,从上至下为:商文化层,二里头层,龙山文化层,大汶口文化层。傅庄遗址大汶口期文化遗物包括陶、石、骨、玉4类。陶器器型有:鼎、豆、壶、罐、杯、盉、背水壶、鬶等。随葬器物组合中常见扁平穿孔石铲、有段石锛及獐牙等。墓葬均属土坑竖穴,葬式为仰身直肢,分单人葬、3人葬、5人葬等,死者生前拨过牙的占93%,尤其盛行拔下牙的习俗。这在中国境内已经发现的古代拔牙资料中是很少见的。
经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碳——14测定,遗址中层(相当于龙山期)年代为距今4045±95年;树轮较正年代为距今4460±145年。
198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该遗址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凤岭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亳县城父镇南侧700米处。西临漳河,南靠丁沟,西北距亳县城区35公里。
该遗址为195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为一台地,高出附近地面约2米,东西宽250米,南北长20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度约3米。地面可采集绳纹、方格纹陶片。1955年,安徽省博物馆曾在此进行试掘,出土器物有石器、陶器、蚌器3类。石器有斧、锛、砺石等;陶器有鬲足、鼎足、网坠、纺轮及陶片;蚌器有刀等;还有少量残骨器。陶质有泥质灰陶、夹砂陶、红陶等。纹饰有粗绳纹、细绳纹、方格纹、蓝纹等。据考古资料分析,该遗址新石器文化可分早期和晚期。出土文物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1956年11月,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青凤岭遗址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该遗址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尉迟寺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蒙城县城东北22公里,蒙宿公路南200米,毕集庄东,清水河西沿。遗址呈椭圆形,高出附近地面3.5米,面积约6.1万平方米。除东部挖一条清水沟外,其余均保存完好。遗址上曾建有尉迟寺,今已不存。该遗址于1985年8月,文物普查时发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工作队对该遗址进行3次大规模发掘。揭露总面积为600平方米,出土大批珍贵文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玉器4类。发现大汶口文化居址2处,墓葬40余座,其中包括瓮棺葬20座。
尉迟寺新石器文化遗存丰富,在文化面貌上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对研究黄淮流域新石器文化区系类型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老邱堆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文化遗址。位于临泉县城南部曾庄北500米处,遗址西、北2面有流鞍河环绕,呈椭圆形高台地,面积1500平方米,文化堆积厚达12米。地面和断面采集石器、蚌器、骨器、陶片等。陶器器型有罐、鼎、南瓦、缶本、豆、盆、鬲等,鼎足有侧装三角形扁足、窄侧形足等,纹饰有绳纹、蓝纹、方格纹、刻划纹、捺窝纹等。
1956年11月,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公布该遗址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重新公布该遗址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倪邱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址。位于太和县城北30公里,东距阜亳公路约300米。遗址西临茨河,因历年来经河水冲刷形成陡壁。遗址现存南北长54米,东西宽34米,高近10米。
遗址未经发掘,从河水冲刷断面观察,文化堆积很厚,有大量的蚌壳、兽骨、陶片及灰层。从遗址表面采集到的文物有石斧、锛、骨针、陶网坠、夹砂黑陶罐、镂孔豆、盆、尊形器等,纹饰有绳纹、蓝纹、方格纹、刻划纹等。该遗址文化堆积具有连续性,且年代跨度大。从采集标本分析,遗址年代应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对研究阜阳地区古文化有重要价值。
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古城址
沈子国故城位于临泉县城区西0.5公里。城址北临泉河,东南临流鞍河,三面环水,隔流鞍河与老邱堆遗址相对。城址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为长方形台地。现部分夯土城墙和4个城门遗迹依稀可见。
1958年在故址上打机井,测得城址文化层厚4.5米。城址未经考古发掘。现探明城址西北500米的泉河南岸有商代至战国时期的墓群;城址的南面和西南面2公里处分别是汉墓群。
城址内历年来出土文物比较丰富,计有商代的青铜铭文戈及觚、爵、矛、陶簋等;西周的青铜矛、戈、陶鬲等;春秋时期的青铜“叶”字矛、“蒙”字戈、鱼腹纹剑等;战国时期的青铜楚式鼎、“郢爰”金币以及大量的楚铜贝、仿铜陶礼器等;汉代文物有砖、瓦当等。从出土文物看,城址的延续使用时间很长,大约在宋元时期以后废弃。
1982年,临泉县人民政府公布该城址为临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鹿故城约春秋时期至北齐时的故城。位于阜南县城西南公桥集东2.5公里处,故城北依谷河南岸。夯土城垣突出地面,呈长方形台地状,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000米。
城垣内尚余古井16处,可供居民饮水溉田。建国后先后出土的文物,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戈、矛、镞、陶鼎、豆、壶及楚国铜贝等;秦汉时期的有秦半两、汉五铢、王莽新币及铜镜、带钩、印玺等。
城父故城址春秋时期至明代城址。位于亳县城东南35公里城父集。故城近似方形,城垣周长约8公里,有4门,城垣为夯筑,残存高度约1.8米。建国后,当地群众曾于城廓中发现郢爰(楚货币)数枚。
新阳城遗址秦至西晋时期城址。位于界首县城西北17公里,界(首)郸(城)公路西侧500米,光武区小黄乡尹城子村南。因附近居民多尹姓,故俗称尹城子。城址略呈长方形,南北长390米,东西宽330米,地面城垣范围清晰可辨。
新阳城自秦建县始,至西晋废县时止,近五百年。该城址历年来出土大量文物,仅货币一项即有:楚铜贝、布贝;汉半两、汉五铢;王莽布泉等。1974年1月5日,城址内出土“大泉五十”钱范1件,还发现炼铜、铸铁的冶炼残渣。
1982年9月,界首县人民政府公布新阳故城为界首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慎县故城汉至南朝城址。位于颍上县城北20公里处,属颍上县江口镇汤圩孜村。故城南临颍河,西靠乌江口。外城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1000米,呈长方形;内城呈方形,城垣高出地面3~4米,为夯筑而成。
故城内遗留秦汉建筑构件很多,有汉素面砖、绳纹陶井圈、云纹瓦当等。历年来曾多次出土完整陶器,有陶缶、豆、双耳罐、双耳瓶、虎子及石磨等。暴雨过后,亦可拣拾到楚铜贝、汉半两、汉五铢等古币。内城在下水道中曾挖出“陷陈都尉”铜印1枚;阜阳地区博物馆曾征集到“中邮吏印”铜印1枚。还出土铸有“见日之光长不相忘”铭文的铜镜。
新郪故城西周至北齐城址。位于太和县城西北30公里,赵庙区张阁乡城子村、城坑村。
清末,故城曾出土战国时秦国的调兵信印即新郪虎符。新郪虎符有铭文4行:“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毋会符,行殴。”据考证。此符是战国末年,秦攻取魏地新郪后铸造的。
新郪在东汉时改称宋县。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将殷后孔安即光武帝刘秀所封的宋公迁于宋县,以其地为宋公国,其城为宋新都。宋新都的东南城角在城子村前,东北城角在城坑村前,二者相距约500米。今城址的城垣和护城河还依稀可辨。历年来,城垣内出土汉砖、瓦当、筒瓦很多。太和县文物管理所藏有宋公国城出土的地下排水管。出土汉砖的侧壁印有“大吉昌”三字。
山桑故城位于今涡阳县城东32公里处。东汉末,封文钦为山桑侯于此,所居之处俗称北平城。北城长宽约为600米,呈方形。城垣为夯筑而成,外绕护城河。故城已辟为农田,但地势高于四周田地。
鲖城遗址:位于临泉县城西25公里,城址南临流鞍河,其西、北面尚有城垣高出地面,城址长宽各为1公里。
此处为汉鲖阳县治,唐废,南北朝时曾为新蔡、南陈留郡治。北宋时金兵南侵中原,攻打鲖阳城数日不下,金兵死伤甚众。后因宋军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城被破,遂被毁。
鲖城南3公里河庄有一冢,传为东汉鲖阳侯阴庆墓;城内有西晋吏部郎毕卓池,城北1公里有毕卓墓;元末察汗帖木儿(汉名王庭瑞)曾居鲖阳城,其花园内的1株枸橘树,今尚生存。
鲖城遗址内历年来出土文物,计有:商周时期的石磬、提梁壶;楚郢爰、陈爰;唐宋瓷器等。
明王台遗址位于亳县城西北隅大有街北侧通真观内。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小明王韩林儿即位处,故名明王台。
当时,起义军曾拆亳州太清宫建筑材料修建大宋政权宫阙,后来,宫阙毁坏,但台基仍存。现存明王台,北、西两面临哑吧坑,地势高峻,高台俨然,面积180平方米。
1981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明王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拨款加固了台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古墓葬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