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戏曲
1、剧种
淮北梆子:是阜阳地区地方戏曲剧种。本称梆剧,群众称为高梆、土梆。其源系秦腔传入阜阳地区后,吸收当地流行的坠子嗡、灶王戏及民歌小调,经过艺人长期的革新创造,又受到淮北地区方言方音的影响,逐渐衍化成具有淮北地方特色的梆子剧种。1959年,阜阳专区新编历史剧《捻军颂》上演,因其声腔具有淮北地区浓郁风格,故定名为“淮北梆子”。
淮北梆子的唱腔特点是激昂、高亢、粗犷,用真假声相结合的行腔唱法,具有独特的韵味。本世纪30年代前,该剧种以红脸等“外八角”为台柱,所以流传“成班好比盖新房,先挑红脸挑大梁”,“只要红脸唱得好,不管戏价多和少”,很注重脸子戏。
淮北梆子的表演风格粗犷、俚俗而夸张。著名红脸顾锡轩在《寇准背靴》中花园追赶柴郡主一场,他的脱靴、甩靴、背靴都有精彩表演,3次跌跤,把靴子从身后甩落肩上,一脚赤足而另一脚着厚底靴,但他在舞台上圆场跑得平稳而轻巧。
淮北梆子的传统剧目有700多个。建国后整理和创作的优秀剧目有《寇准背靴》、《烽火戏诸侯》、《范进中举》、《双赶车》、《捻军颂》、《刘海戏金蟾》、《两块花布》等。
淮北梆子著名演员有朱季林、王登科、顾锡轩、徐炳荣、关仲翔、顾秀荣、孙秀荣、马凤兰、谭凤琴等,建国后成长起来的著名演员有张福兰、郑连馨、任保华、唐凤英、崔素珍、李明德、陈炳钦等。
曲剧:原名“曲子戏”,是本世纪30年代由河南省流入阜阳地区的剧种。
民国21年(1932年)春,河南省曲剧艺人在阜阳县西乡(今临泉县境)以打地摊的形式演唱曲子戏。民国23年(1934年),艾亭集成立“振英高调文明曲子班”,培养出一批曲剧演员。1939年,驻临泉县城的国民党第15集团军成立曲子班,当时的演员有方德荣、郭长江、钟国举、李少堂、周海国、蒋华池、王春芳等。其后,方德荣、郭长江、王春芳、韩炳银、郭立仙、郭立秀等又成立了临泉老沈丘曲子班。40年代,临泉境内成立了许多曲子班,唱腔委婉细腻的曲剧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30年代,曲剧角色分工有:小生(相公)、青衣(姑娘、大妞和小媳妇)、花旦(丫环或小姑)、彩旦(媒婆)、丑(和尚、瞎子)等。建国后曲剧发展很快,为适应演出需要,角色逐渐配备齐全,计有:老生、小生、武生、花旦、青衣、武旦、彩旦、老旦、丑角、净(花脸)等。
建国后,曲剧发掘整理、新编与创作的优秀剧目有《李素萍》、《花亭会》、《云楼偷诗》、《避尘帕》、《访松江》、《闫家滩》、《三哭殿》、《盘夫索夫》、《新嫂子》、《两个女货郎》、《育新人》、《四告三审》、《慈母恨》等。安徽曲剧的著名演员有郭立仙、蒋华池外,还有李省三、李治国、钟国举、杨玉凤、王景轩、赵俊武、王春芳、杜小林、方德荣、陈凤鸣、辛秀珍等。还有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活跃在舞台上。
嗨子戏:由民间歌舞、灯班、花桃、红灯等艺术形式发展而来,由于唱腔每句开头多用“嗨”字起腔,故名。流行于阜南、颍上、霍邱及河南省淮滨县等地。
嗨子戏唱腔委婉、清脆、优美动听。主调有哭娃子、喜娃子、老生调3大类,每类随意变化,此外还有几十种花腔小调。在演出中,为了适应塑造人物的需要,逐渐吸收庐剧、梆剧、京剧等的唱法丰富自己。早期嗨子戏演唱只用打击乐,唱腔的高低快慢全靠演员灵活运用。生、旦、丑是它的主要行当。演员的表演动作主要依靠手帕、扇子,载歌载舞。在身段上“门头过站”(拜四门斗),喜、怒、哀、乐、手、眼、身、法、步各有自己的特色。服装朴素,化妆随意,接近民间生活适合在农村演出。
建国后,嗨子戏发展迅速,1958年10月,成立了专业剧团,整理了《打桃花》、《三击掌》等剧目。1963年,正式成立阜南县嗨剧团。
推剧:又名四句推子,是在民间歌舞花鼓灯的基础上,吸收淮河两岸民歌小调、曲艺音乐及京剧等戏曲艺术逐渐发展而成。
本世纪30年代中期,沿淮凤台、颍上等地花鼓灯歌舞小戏盛行。民间艺人以民间传说、鼓词唱本为基础编一些小戏,安排在花鼓灯歌舞之后演出,艺人称之为“后场”。他们沿用花鼓戏的表演,加上民间弦乐伴奏,群众称为“弦子灯”。
1951年,在皖北戏曲研究会上把这种地方小戏定名为“四句推”。1956年,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把“四句推”改名为推剧。推剧的基本唱腔是“四句推子”,经花鼓灯艺人陈敬芝等从霍邱传入凤台,称“一条线调”。花腔小调有:“虞美人”、“观花调”、“小五更”、“穿心调”、“下河调”等。在演出实践中又吸收兄弟剧种唱法,陆续创编了“重音”、“快板”、“新原板”、“慢板”、“清板”等20多种新曲调与新板式。现颍上县城乡仍有推剧演唱者。
其它剧种:阜阳地区还流行有:道情戏、淮北花鼓戏、泗州戏、二夹弦、清音戏、端公戏、淝河调、越调、评剧、京剧、四平调、河北梆子、话剧等。
2、剧目
建国后,阜阳地区戏剧事业发展较快,上演剧目很多,其中分为:整理的传统剧目、移植现代戏和传统戏、创作现代戏及新编历史剧,各剧团均配有专业编剧人员。1980年夏,成立了阜阳地区戏剧研究室,创办了《戏剧丛刊》,为全区专业和业余剧作者提供了剧本发表园地,培养出一批业余编剧。该室每年主持召开1次戏剧创作会和1至2次剧本讨论会。1983年,阜阳地区首届戏剧节演出的16台剧目,基本上是戏研室组织创作的。
整理的传统剧目:有《寇准背靴》、《抱琵琶》、《云楼偷诗》、《刘海戏金蟾》、《李素萍》、《秦香莲》、《撕蛤蟆》、《芙蓉裙》、《三请樊梨花》等55台。
移植现代戏和传统戏:有《江姐》、《红灯记》、《霓虹灯下的哨兵》、《兵临城下》、《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沙家浜》、《丰收之后》、《朝阳沟》、《李双双》、《白毛女》、《枫叶红了的时候》、《洪湖赤卫队》、《梁山伯与祝英台》、《穆桂英挂帅》、《宝莲灯》、《春草闯堂》、《杨乃武与小白菜》、《郑小姣》、《梁红玉》等132台。
创作现代戏:有《双赶车》、《两个女货郎》、《两块花布》、《四·九英烈》、《涡河人家》、《一代新人》、《鸿雁高飞》、《俺队又添新机器》、《牛家湾奇闻》、《来自洪区的报告》、《爱的苦辣酸甜》、《红色阵地》、《田野在呼唤》、《网》、《志在耕耘》等155台。
新编历史剧:有《捻军颂》、《太史笔》、《西汉风云》、《郑八怪联姻》、《甘罗》、《司马迁》、《华陀》、《刘福通》、《碧血顺昌》、《三戏乾隆》等25台。
小品与小戏:有《日程表》、《酬金》、《风雨同舟》、《家常饭》、《急诊》、《追驴》、《老不死的》、《家庭教师》、《情系灾民》、《请表嫂》、《苦楝树下》、《鱼塘会》等60余台。
3、剧团
戏曲班社: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阜阳县韦寨(今属临泉县)沈万魁开办沙河调小科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阜阳县土陂集(今属临泉县)周振清创办武举班。该班培养出淮北梆子三杰:朱季林(朱大鼻子)、王登科(王大眼)、顾锡轩(顾群)等一批演员。1920年,梆子戏艺人顾锡轩在界沟集(今界首县)创建顾家班,顾的长女顾秀荣(艺名顾大妞)登台演出,成为梆子戏最早的女演员之一。1937年,阜阳县丁寨人丁项武创办丁家班(丁项小窝班),培养出梆子戏著名红脸演员关仲翔等。同年,阜阳县鲖城集(今属临泉县)郭少堂等创办鲖城曲子戏班,请曲剧艺人柴金山、贾治国等教戏,培养出著名曲剧演员姚凤林、蒋华池、王春芳等。建国前,活跃在阜阳地区城乡的戏曲班社很多。
阜阳地区梆剧团:1949年,阜阳前进剧团与顾家班合并改称阜阳新兴剧团。1953年,吸收阜阳专区戏曲小学培养的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及颍上县文训班骨干改为全民性阜阳专区梆剧团。1960年与阜阳治淮文工团合并,名为阜阳专区淮北梆剧团。后改为阜阳地区梆剧团。
1954年该团参加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挖蔓菁》、《抱琵琶》、《寇准背靴》。顾锡轩获荣誉奖;关仲翔获演员2等奖;张桂珍、于海滨、陈德华获演员3等奖。1956年该团参加安徽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烧桃园》、《范进中举》、《刘海戏金蟾》。关仲翔获演员1等奖;郑连馨、陈德华、刘春芝获演员2等奖;王勇获音乐设计奖;郑国璋获舞美设计奖。1959年该团新编历史剧《捻军颂》参加安徽省向建国10周年献礼节目调演,翌年进京汇报演出,受到国家领导和首都观众赞扬。1961年,该团保留剧目《寇准背靴》由安徽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并在全国放映。1979年,创作剧目《鸿雁高飞》参加安徽省向建国30周年献礼节目调演。此外,创作剧目《两块花布》和《引路人》也先后参加省会演。
该团著名演员有:顾锡轩、关仲翔、郑连馨、任宝华、陈炳钦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也受到观众欢迎。
阜阳地区曲剧团:原为界首新生曲剧团,1956年春,改为阜阳专区曲剧团,1960年,改为安徽省曲剧团,由阜阳专区代管。1970年该团被撤销,1973年恢复建制,名为阜阳地区曲剧团。
1954年,该团参加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云楼偷诗》、《花亭会》。郭立仙、蒋华池获演员2等奖;李治国获演员3等奖;刘云山获乐师奖。1956年,该团参加安徽省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整理传统戏《避风尘》、《三哭殿》。《避风尘》获优秀演出奖;郭立仙、蒋华池获演员1等奖,钟国举获演员2等奖;王景轩、杨玉凤获演员3等奖;刘云山、张宝安获乐师奖;李省三获导演3等奖。1958年,该团参加安徽省第二届戏剧会演,演出整理传统戏《陈三两》。同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该团奉调在芜湖为毛主席演出《陈三两》。毛主席看过演出后,亲自为剧中人物陈三两改名李素萍,此后该剧名改为《李素萍》。1959年,该团整理传统戏《访松江》、《阎家滩》、《李素萍》,参加安徽省向建国10周年献礼节目调演,并进京汇报演出,受到观众欢迎。
1983年12月,该团参加阜阳地区首届戏剧节,演出新编历史剧《慈母恨》、《太史笔》,获剧本1等奖,其中《慈母恨》获优秀演出奖。
阜阳地区曲剧团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并招待过阿尔巴尼亚、越南、日本等国的外宾。
阜阳地区话剧团:该团前身是成立于1970年的阜阳地区文工团。建团初期排练演出歌舞节目,分舞蹈队、声乐队、乐队,曾演出舞剧《白毛女》等。1973年参加过安徽省音乐舞蹈(专业)会演。后改演京剧,上演过《红灯记》、《龙江颂》等。1974年下半年起改演话剧,排演过《风华正茂》、《枫树湾》、《雷雨》、《霓虹灯下的哨兵》、《马兰花》、《救救她》等。1980年10月正式改为阜阳地区话剧团,演出《深夜静悄悄》、《出租的新娘》等。
阜阳地委文工团:于1949年6月正式成立,隶属中共阜阳地委宣传部,1952年秋撤销。
文工团既是宣传队,又是工作队,为配合革命斗争,文工团克服重重困难,排演了大型歌剧《阴谋》、《血泪仇》、《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等5台大戏,深入农村为农民演出,发挥革命文艺的战斗作用。
文工团先后配合抗洪救灾、教育干部、治淮工作排演一批节目,在阜阳地区广大干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阜阳军分区政治部文工队:1949年春建立1953年夏整编解散。
文工队为配合反匪反霸、土地改革、治淮、生产救灾、参军参干、拥军优属各项工作,先后排演《兄妹开荒》、《夫妻识字》、《钢铁战士》、《在战斗中成长》、《鸭绿江边》及《黄河大合唱》等节目。
4、剧场
阜阳大戏院:1958年3月破土动工至1960年底竣工营业。国营单位,隶属阜阳行署文化局领导。剧院分3个部分:前面三层楼,二楼为放映工作室,一楼是宽敞的进场大厅;中间是主体部分,观众大厅,设有活动座椅1400个,宽大舞台可供演出、放映、集会使用,拥有音响、灯光、布幕全套设备。舞台后也是三层楼,上、中层为演出剧团演员宿舍,下层为化妆室;观众大厅两侧建有观众休息室。总面积为2250平方米,砖混结构,功能齐全。
阜阳大戏院从1960年至1965年9月,是专一剧场。1965年10月,安装35厘米座机兼电影放映,为安徽省最早的影剧院之一。“文化大革命”中,易名红旗剧院,1980年恢复原名。
阜阳大戏院曾多次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著名表演艺术家。
群众剧场:建于1954年,是建国后阜阳城最早兴建的剧场。国营单位,隶属阜阳行署文化局领导。1981年重修后作为放映演出两用影剧院。1983年改为立体电影院,是阜阳市内第一家立体电影院。观众厅设活动座椅747个。
阜阳地区各县市都有剧院、影剧院,其中蒙城影剧院、太和大戏院、界首大戏院、阜阳人民剧场、亳县剧场、涡阳大戏院、利辛剧场、临泉影剧院、阜南影剧院设备比较齐全。
二、杂技
1、蒙城杂技
1955年,蒙城县文教主管部门经考核后,批准戴文献组建的“戴家杂技班”为蒙城金星马戏团。翌年,蒙城县政府批准该团为国营皖蒙巨魔杂技团,吸收原北京天桥魔术师崔化明、秦俊杰等入团,增添魔术节目。1958年,该团与蒙城县泗州剧团合并为蒙城县文工团,1959年,恢复蒙城县杂技团建制。
1961年5月,该团谢桂云、王辉表演的“双层咬花”节目获得成功,该节目为全国首创。1963年11月,该团在旅大海员俱乐部演出,美国、芬兰、日本、阿尔巴尼亚、希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客人观看演出,该团戴文献表演的魔术“钓鱼”,令观众欢呼雀跃不已!该团先后演出创新节目如南方怒火、百花盛开、快乐的炊事员、草原牧民等,受到观众好评。
1981年,蒙城县杂技团经阜阳行署文化局批准,改名为阜阳地区杂技团,仍隶属蒙城县文化局领导。
1984年7月,该团参加安徽省杂技魔术创新节目观摩演出,刘健表演的“冰上杂耍”获表演2等奖。1985年,该团参加安徽省杂技调演,冯峰、戴文明、陆卫东、吴学斌等表演的“吊环”、“擦镜子”获表演3等奖。
2、临泉杂技
阜阳地区临泉县十分流行杂技艺术,被誉为杂技之县。1985年,全县拥有杂技团、队1200多个。
根据演出内容不同,该县杂技团、队分两种类型,一类是以演出武术、杂耍、手技、小魔术等节目为主;一类是以演出大型节目为主的马戏团。该县的迎仙马戏团和飞燕杂技团,在全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2团各有演员50多人,马近10匹,拥有灯光、音响、道具及带座位的演出大篷,蔚为壮观,年收入可达15万元左右。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故事片《洪姑山恩仇记》时,特邀迎仙马戏团26名演员在该片中表演马术等节目;该团团长侯德山的喷火燃鞭炮,成为该片中精彩的特技表演。飞燕杂技团参加安徽省杂技比赛时,“马上射箭”获1等奖;“空中荡秋千”获2等奖。该团有全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会员2人,安徽省杂技艺术家协会会员7人。
该县田桥乡半拉庙村有37户人家,却组建有7个杂技队,每户都有1名以上杂技演员,成为名副其实的杂技专业村。
3、江口杂技
颍上县江口镇是名闻遐迩的杂技之乡。现有杂技团32个,演员720人。演出节目有武术、蹬技、车技、晃梯等40多种,演出范围遍及全国各地。
4、利辛猴戏
利辛县胡集乡(包括与胡集毗邻的阚疃、展沟)被称为猴戏之乡。该地有猴戏艺人千人以上,艺猴近千只。不少村庄系猴戏专业村,有谚云:“长营、刘湾、窝刘庄,全国各地都跑光。”
猴戏,即是让艺猴表演各种动作以娱乐观众。表现形式一般是一个“猴挑”两个人,在街头巷尾、村头田间撂地摊演出,常见节目有:
推小车、坐旱船、上刀山、张飞卖肉等。近年又发展节目有:走钢丝、打篮球、骑童车等。
1983年,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故事片《玩猴子的人》,特邀胡集大刘村郑庄的艺人郑永和及他所驯猴子参加拍摄,郑永和还担任该片有关猴戏的技术指导。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