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音乐
民歌:阜阳地区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感情朴实,曲调流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鲜明的淮北特色。它集中展现了阜阳地区人民群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与爱恨悲欢的思想感情,是阜阳地区人民群众生活与现实斗争的真实写照。其内容,有深刻揭露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剥削与压迫,抒发农民愤怒与反抗情绪的歌,如《逃荒》、《穷富不一样》、《锄头歌》等;有歌颂阜阳人民反抗剥削、侵略,进行英勇斗争的战歌,如《杀脏官》、《捻子十二月小唱》、《共产党领导真正好》、《“四·九”暴动歌》、《十二月打日本》、《杀汉奸》等;有表现翻身解放后的人民群众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人民政府,歌颂新建设以及咏述新旧社会对比的歌,如《土改小调》、《凌大嫂翻身》、《四月八打会门》、《治淮硪号》、《自由结婚真正好》等;有歌颂纯真爱情、倾吐对美好幸福生活向往与追求的歌,如《摘石榴》、《俺跟乖姐隔道河》、《十爱郎》等;有咏述历史、传说故事的歌,如《八仙庆寿》、《大十绣》等;也有记述颍河两岸人民丰富多彩的劳动与生活画面的歌,如《大踏青》、《对花》、《卖樱桃》、《卖饺子》、《开茶馆》、《哄娃娃》、《纺棉线》、《看戏》、《走娘家》等。
阜阳地区地处平原,歌舞曲(花鼓灯、红灯、太平歌等),小调特别多。形式有独唱、齐唱、对唱、唱中夹白、夹数板;节拍一般较规整。从调式上看,徵、宫调式占绝大部分;也有少量曲调跌宕、清新别致的角、羽、商调式以及羽、商交替调式。从曲式结构上看,绝大部分是一段体分节歌曲,但也有少量两段体的(颍上《货郎子调》)以及三段体的(蒙城《李玉莲》)等。
对阜阳地区民歌的普查、挖掘及整理工作始于50~60年代,曾汇编成《阜阳民歌三百首》一书。1978~1982年,阜阳行署文化局先后4次抽调力量,对阜阳地区民歌,进行更广泛深入地全面普查、记录、整理及编选工作。全区大部分县、市先后建立本县民歌的音响、曲谱等资料档案,编印民歌集成。全区新收录民歌579首,并对“文化大革命”前编印的《阜阳民歌三百首》一书进行勘理与校正。地区文化部门还为不少民歌建立音响资料档案。全区有73首民歌,被编入《中国民歌集成·安徽卷》。
1981年冬,阜阳地区搜集整理的民歌13首被中国唱片社收入《安徽民歌一百首》,灌制唱片后向国内外发行。11首民歌分别由省内外著名歌唱家演唱,灌制唱片或盒式磁带发行。1983年5月,行署文化局、地区文联组成《阜阳地区民歌集成》编辑定稿小组,精选出500首民歌按题材内容分类成书。
吹打乐:阜阳地区民间吹打乐班活跃于全区城乡,据老艺人介绍,建国前蚌埠多次到阜阳请班演奏。大班吹打乐器俱全,有班鼓、边鼓、手板、大锣、小锣、小水镲、大镲、架排云锣、班笛(苏笛)、海笛(小喇叭)等。演奏形式有行乐和坐堂2种。常用鼓点有慢长锤、快长锤、武临头、乙胜鼓等,节奏富于变化,音乐豪爽奔放,善于表现喜悦欢腾的情绪,多用于喜庆、节日、庙会等活动。
锣鼓棚子,是船民鼓乐班。它以2个长身小堂鼓,分别挎在鼓手身上,带着动作敲击领奏。铜器见样为双,有大片锣,分别挂在锣手身背的彩色锣棚架子上,敲击时音色低宽;中音锣,音色厚亮;高音大锣,音色高亮;大铛子、小铛子、中铛子、小叫狗,此4件音色不同,击打花样繁多。其它有大镲、小镲、小锣等。多以边舞边敲的行乐出现,常用鼓点有慢两锣、快三锣、乱点锤、十八番等。演奏气氛热烈。
响乐班,以吹管乐为主,即唢呐班。用于婚丧嫁娶活动,均为职业班社。如利辛县的銮家班、亳县的隋家班等,皆传袭数代,在淮北、蚌埠、徐州、商丘等地颇有名气。建国后,有条件的班社增添弓弦乐和演唱者,表现力更加丰富。
二、曲艺
阜阳地区在安徽省享有“曲艺故乡”之美称。据初步调查,源于或流布在全区的曲种有淮词、清音、莺歌柳、琴书、坠子、道情、大鼓、评书、三弦书、端公戏、灶书、莲花落、杠天神、讲圣谕、相声、大小铙等近20多种。
淮词:又称淮调,在阜阳地区传唱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流布地区多集中在沿淮和水路的一些集镇。据调查,流行于阜阳地区的淮词曲目有30多个。建国后,文化部门一直重视淮词的抢救和挖掘工作。50年代和80年代多次派专业工作者到阜南、阜阳县等地进行搜集整理工作。1986年,在安徽省曲艺新曲(书)目比赛中,阜阳市演出的淮词坐唱《凡人小事》,获创作一等奖,演出二等奖。阜南县在被誉为“淮词窝”的中岗镇,集中健在的淮词老艺人对淮词曲目、音乐进行系统整理,鼓励老艺人收徒传艺,使淮词这一民族曲艺艺术老树新花,再呈芬芳。
清音:流行于阜阳、太和、亳县、涡阳等县,可分以太和为代表的太和清音和以亳县为代表的亳州清音两大支系。太和清音,为主曲体,基本唱腔仅有〔四句腔〕,其特点是行腔抒缓柔和,节奏感强,曲子上下比较大,虽只有四句腔,每句都有多种不同唱法,在变化中表达不同的情感;唱词比较文雅,文学性强,词格较严谨,伴奏乐器主件是三弦、琵琶、坠胡、筝等,还有打击乐器月鼓、手板、钵盂、引磬等。1958年,太和县成立清音剧团,1964年该团撤销。但有一批中、青年演员仍坚持业余演唱活动。
亳县清音:在音乐唱腔上属联曲体,即数个曲牌联套在一起演唱一个曲目。其常用曲牌,据调查有60多个。亳县清音主要伴奏乐器有三弦、筝、坠胡、二胡、箫、扬琴、八角鼓、挎板等。演唱曲目大多是曲美词雅的短篇和少量通俗的生活气息浓郁的小段。太和清音与亳县清音虽然是一种曲艺演唱形式,但在社会上没有职业卖唱艺人,演唱者都属业余爱好,并且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和身份。开演时按曲目分担角色,但不化妆,轮流演唱或相互伴唱。
莺歌柳:又名莺歌柳书。据老艺人师承回忆,莺歌柳约在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年)已在阜阳地区传唱。有人认为它是三弦书的一支,后来与道情结合衍化成为河南坠子。阜阳地区一些老艺人认为,我们这里先行莺歌柳,后来唱腔越来越丰富,伴奏乐器也渐由三弦改为表现力丰富的坠胡,即是坠子书脱胎于莺歌柳。
莺歌柳的演唱曲调为主曲体,基本曲调有慢板(四句腔)和垛板2种。早期演唱形式为演员自弹自唱,脚梆击节,后发展为演员自击八角鼓或小钹,由乐师操三弦或坠胡伴奏。
莺歌柳的书目多以爱情、忠孝和劝善为主要内容,留传曲目有《金鞭记》、《圣人走秦》、《罗成算卦》、《小俩口争灯》、《诸葛亮相亲》等。
琴书:又名扬琴式清音琴书,阜阳地区琴书属淮北琴书范畴。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其次有软弓胡琴、坠胡、三弦、琵琶、筝、箫、笛、笙等。现在,在演唱音乐上为主曲体,在演唱和伴奏中也有少量曲牌的变换和穿插。
阜阳地区琴书艺人演唱的传统曲目有《王天宝下苏州》、《雷公子投亲》、《西厢记》、《白蛇传》等;传统小段有《小二姐思夫》、《夸女婿》、《关公辞曹》等;建国后流传较广的现代曲目有《淮海战役小段》、《小二姐翻身》、《白毛女》等。
坠子:因所用伴奏乐器为坠胡而命名,阜阳地区的坠子和河南坠子大同小异。阜阳地区流行的坠子,在老艺人和听众中称为“大口坠子”,而把河南坠子称为“小口坠子”。“大口坠子”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板式上顶板唱,板起板落,唱腔规整,硬朗,粗犷。坠子在音乐唱腔上属主曲体,唱腔板式有慢四句、快四句(垛板)、大、小寒叹板等。在调式上分硬功大调和老八板两大类,前有一板一眼,节奏强而快;后者较慢。在词格上,多为七字句,十字句,垛字句,偶尔夹入五字句。伴奏乐器主要是坠胡(也叫坠子),还有演员手持的简板(打节奏用)。坠子的演唱形式主要有3种:一是自拉自唱,脚板击节;二是1人手持简板演唱,1人拉坠胡伴奏;三是1人伴奏,两名艺人演唱。
阜阳地区坠子演唱的主要传统书目有《大红袍》、《薛仁贵征东》、《五虎征西》、《薛刚反唐》、《杨家将》、《隋唐演义》等;小段书目有《西厢》、《玉堂春》、《梁祝》等;现代书目有《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等。
道情:阜阳地区道情多称为渔鼓,主要流行在界首、阜阳、太和、临泉等县。据老艺人口碑相传,阜阳地区渔鼓属湖北渔鼓支系,约在清道光年间流传至界首。道情在音乐上属主曲体,唱词以七言为主。演唱形式多为1人演唱,或坐或站,左臂竖抱渔鼓,右手指击鼓,左手打简板伴奏演唱。传统道情书目有《八马陵》等;现代小段有《韩英见母》等。
大鼓:也叫鼓书,因演唱艺人演唱时敲一扁形小鼓得名。安徽大鼓主要流行在皖北地区,是阜阳地区曲艺主要流行曲种,全区城乡均有大鼓艺人活动。
阜阳地区大鼓,一般是1人1鼓1板单独演唱。大鼓在音乐唱腔方面属板腔体,上下句反复结构。在板式上称呼不一,艺人常说的有上板、慢板、摇板、闪板、紧板、落板等。在声腔上,有立嗓、卧嗓2种唱法。立嗓指本嗓;卧嗓指变嗓发出的一种假声,俗称绵羊腔,韵味十足。太和县大鼓艺人魏宗修,1958年参加安徽省曲艺会演获奖后到北京汇报演出,在怀仁堂受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接见。
主要书目有《杨家将》、《金鞭记》、《大红袍》、《说唐》、《封神榜》、《水浒》、《包公案》等;现代书目有:《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红岩》等。
评书:阜阳地区又称评词、评话,民间往往把评书艺人称作:“说书的”(对有说有唱的曲种称作“唱书的”)。评书艺人均为一人演出,只说不唱,或坐或站。演出道具仅用1块“醒木”,也有的还拿1尺多长的小棍,夏季说书艺人往往又拿1把纸扇兼作道具和扇风纳凉。阜阳地区各县、市有一批有影响的评书老艺人如阜阳市的康亚东(外号康八)、亳县的洪天祚、陈昆等及他们的后辈洪光等,洪光演说的《刺董卓》曾在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
传统书目有《红妖蓝俊》、《蜀山剑侠》、《三侠剑》、《七侠五义》、《三国演义》等;现代书目有《铁道游击队》、《平原枪声》等。
相声:在阜阳地区流行较晚,本世纪40年代才先后有相声演出活动和职业相声艺人出现。建国前的相声艺人有亳县的鲍治安,40年代曾同相声大师侯宝林合作演出(捧哏)。稍晚有相声艺人杨金贵,在亳县、商丘一带颇有声望。他的代表曲目有《双簧》、《卖书头》、《当当》。
三、舞蹈
阜阳地区民间舞蹈种类达40余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地域特色,其中花鼓灯舞蹈已蜚声海内外,自立于世界舞蹈之林而别具风姿。
建国前,阜阳地区民间舞蹈因长期受到封建主义思想的嵌制、诋毁和摧残,发展缓慢,有的濒临灭绝边缘。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文艺方针指引下,对民间舞蹈进行了多次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使一些艺苑奇葩重放光彩,使民间舞蹈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龙灯舞:龙灯舞是阜阳地区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之一。流行于蒙城、亳县、阜阳、阜南等县市。传说龙的出现象征着吉祥和丰收,所以,每当重大节日活动时都少不了龙灯舞。阜阳地区龙灯的制作,其龙头用竹骨结扎、用彩纸裱糊而成;龙骨用竹子、木棍编制,龙皮用白布描画、龙尾用白色马尾或苘麻染制;龙身内设置无数小彩灯,龙灯节数多少不等,节节相连而又可转动。表演时,龙灯每节均由1人持竹棍撑起舞动,龙头前由1人手持“宝珠”引戏飞龙翻扑,整个龙灯摇头摆尾,蜿蜒起伏,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卷缩盘结,有时象拍浪戏水,有时象腾云驾雾,多姿多彩。表演者可站、可跪或卧倒舞,在广场上、长凳上、方桌上等处都可表演各种动作。表演场面威武雄壮,气势磅礴,在翻舞最高潮时,只听隆隆的锣鼓声宛如雷鸣,吱吱地口哨声恰似龙吟,真可谓绘声绘色,活龙活现,引人入胜。
斗牛舞:该舞蹈是阜阳搬运工人从乡间生活中牛亡牛抵头的趣事中,得到启发编排出来的。该舞由6人表演,其中2人扮牧童,4人扮牛,牛皮由麻袋制作,分别粘上黄红2种颜色的麻丝区分为红牛和黄牛,牛角用乡村粪筐的把手(形似牛角)制成,同时配上纸糊牛面。表演时,扮牛壮汉2人1组,披上牛皮,1人舞头,1人舞尾,在激烈的锣鼓声中,2牛抵头,2牧童力扳牛角“拉架”。《斗牛》舞蹈语汇较为简单、粗犷、豪放,表现了搬运工人剽悍、爽朗、顽强的性格特征。该舞自1943年表演以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有时可作广场文艺演出的“打场”节目。该舞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
狮子舞:流行于亳县、蒙城、阜阳一带。表演时,由1男1女训狮武士各执绣球,引狮入场。在热烈欢腾的锣鼓声中,扮狮人表现狮子的各种动作,如抖威、炸毛、摇头、摆尾及窜、跳、滚、扑、站、卧、翻等,还可表演上大桌(3张桌叠起)、滚绣球、站大绠、走梅花桩等高难度技巧。
三仙会舞:流行在阜南县朱寨乡一带,其形式独特,为省内罕见。表演时,3个高大的巨人,左右摇摆,前合后仰,在民间打击锣鼓伴奏下自由地表演,因其体型巨大易于沿街开道,故居于各民舞表演队之首。3巨人之一,名叫黄孩是个青年农民,也称为屈死黄牛;其二为乡保,外号小豁;其三为土地爷。据老艺人传说:黄孩是一个普通农民,他深受压迫,满腹冤屈,无处申诉,在走投无路实在活不下去时,只有以死相拼,自缢身亡。乡亲们为其鸣不平找到乡保(小豁),乡保也无法替屈死的黄孩伸冤,便领着去找土地爷鸣冤告状。此舞反映了劳动人民要求铲奸除暴,伸张正义的愿望。巨人采用竹篾扎架,高约2米,绑在演员身上,外边罩上服装,演员双手握竹架操纵表演。因演员藏身于竹架之中,双手不能动,在舞蹈时只是不停地走动。主要是乡保来回穿梭,以示他到处找人为黄孩告状伸冤。1985年12月,安徽剧院落成庆典时,阜南朱寨乡民间舞蹈队被特邀演出,将巨人改为福、禄、寿、喜四仙,意为福禄寿喜到人间,歌颂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日趋幸福美满。此舞已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
肘哥舞:约在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起,流传于阜南、亳县、临泉、界首等县。肘哥由“座子”(执撑者)和“架子”(表演者)组成。“座子”由体格强壮的青年担任,其腰间系1铁架,从肩上向上伸出1支高于头顶的小铁架(上配有滑轮1个),供表演者在上面自由地上下翻滚,内容以传统的折子戏为主,在音乐和锣鼓的配合下,且行且舞。此舞蹈适于在广场、街道行进中演出。
赶犟驴:此舞蹈是阜阳市民间老艺人李贺轩于1935年创作的。原来由男女2人表演,后来改为5人表演。舞蹈表现新婚媳妇骑驴回娘家途中的趣事。以夸张的舞蹈语汇把驴子的犟劲奔跑、卧泥洼、过桥时的表现和脚夫的急躁情绪,以及小媳妇惊慌害怕的情态刻画的十分逼真。此舞已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
八仙庆寿:据传说,八仙中的何仙姑就是在蒙城被点化,从而得道成仙的。该舞蹈是1956年由蒙城县文化馆专业人员与民间老艺人合作,进行挖掘、整理、创作的。
该舞共有10个角色,除八仙外,加上老寿星及仙鹤童子。取材于民间传说中“八仙过海给南极仙翁拜寿”的故事,在编排上揉合了高跷和戏曲舞蹈形式,载歌载舞,生动地表现了故事里欢快、热闹的庆寿场面。1957年,该舞蹈参加安徽省歌舞会演获2等奖,被推选到北京演出。现已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安徽卷》。
竹马:流行涡阳、亳县、界首、临泉等县,其中以涡阳县牌坊区的《竹马》最有代表性。
据老艺人回忆,此舞系从民间祭祀活动中演化而来。经过几代艺人的反复加工,使现在演出的《竹马》颇有气势和特点。演出时,在场地上插9面龙盘旗,每3面旗为1行,共3行,摆成正方形,其间有太极图、七星阵、八卦阵等图形,结构严谨,不可随意更动。舞蹈时,锣鼓声喧,旌旗猎猎,表现了马队驰骋疆场,奋勇杀敌的战斗场面,若加上武打动作更具吸引力。该舞已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
九莲灯:流行于阜阳县口孜区一带。该舞蹈由9人表演,4名青年男子被称为“鼓架”,身著彩衣、彩鞋,头戴绒球系腰带,手执“棒鞭”;3名少女称为“腊花”,着彩裙、裤(颜色各不同),头戴彩球,1手执折扇,1手拿手帕;1名丑婆称为“老妖婆”;1名老汉称“老乔伞”,其手中的伞叫“莲花灯”,伞顶呈荷花形,内燃蜡烛,“九莲灯”之名由此而来。表演时以老乔伞为中心,以老汉的口哨作为变换队形的信号。舞蹈者踏着锣鼓节奏,舞1段,唱1段,亦歌亦舞。该舞蹈已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
打五扇:流行于阜南、临泉县城郊区一带。该舞蹈表现1对青年夫妇在赶会途中的趣事,2人载歌载舞,说不尽的知心话,叙不完的生活乐趣,丈夫时时戏逗妻子,妻子挥扇拍打丈夫的双肩、双膝及头部(打5下)。整个舞蹈轻快活泼,配上当地民间小调更显得明快清新,反映出青年夫妇爱情生活的甜密和美满。此舞蹈已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
九女扑伞:流行于涡阳县闸北一带。该舞蹈共有19个角色,阵容强大,其中有老公(又称伞把)、丑公子、丑婆、8名少女(花把、花条)、8名男青年(称霸王鞭)。表演时,老公手持花伞领队,众人紧随其后。少女中,4人左手执“花把子”,4人右手执“花条子”,右手均拿手帕,踏“风摆柳”、“跷三步”、“十字步”等舞步。男青年右手持“花棍”,又称霸王鞭,打“花棍”。丑公子手持折扇,丑婆走最后。通过圆场、套铁索、二马分鬃、套八字、乌龙摆尾、双插花、双燕双飞等队形阵势的变化,载歌载舞,烘托出热烈狂欢的气氛,表现人民群众庆丰收、度佳节的喜悦心情。该舞蹈已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
花鼓灯:早在宋代就流传于阜阳地区颍上、凤台(现属淮南市)、阜阳县一带,该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风格粗犷洒脱,是汉族的代表性舞蹈,周恩来总理曾赞誉为“东方芭蕾”。建国以来,受到国家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使花鼓灯这个带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从穷乡僻壤走向城市,走向全国,又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阜阳地区流行的花鼓戏,属安徽省花鼓灯三大流派之一。其表演形式是:1人拿岔伞(又称领伞),领舞者要有武功,能翻筋头,技巧高,会吹口哨。男演员称“鼓架子”;女演员称“兰花”,表演时左手拿手帕,右手持折扇。火场,由“领伞”引出“鼓架子”与“兰花”,上场表演群舞,主要是跑队形,传统的队形有走四门、五朵花、三引场、蛇退壳、别篱笆、满天星、二龙吐须等多种队形,全场队形的变化均由领伞指挥,节奏欢快,情绪热烈。
小花场:主要是男女双人情绪舞、情节舞,属即兴表演,没有固定内容。一般有抢扇子、抢手帕,表演高度技巧做出优美的造型。花鼓灯舞蹈身段技巧有:风摆柳、三点头、上山步、簸簸箕、老鹰磨方、雄鹰展翅、打虎戏等几十种动作。曲调也非常抒情、委婉,如长流水、十八翻等。花鼓灯舞蹈表演内容多次被安徽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摄像作为资料保存。
四、剪纸
阜阳地区地处中原,剪纸艺术融南北方剪纸之长,浑厚中见洒脱,淳朴中蕴秀美,刚强中寓柔和,粗犷中含细微,无论剪、刻、撕、染,作品总是根据内容和制作工具的特点,得到尽情发挥,使作品臻于完美。
阜阳剪纸的内容丰富,有的表现农村生活和劳动场景;有的表现古典小说的故事情节、戏曲人物、神话传说;还有的是描绘山水风光、花鸟虫鱼;更多的则是表现美好幸福、吉祥如意的内容。
阜阳剪纸来自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剪纸作者遍于全区,几乎村村都有剪纸人。建国后,阜阳地区民间美术专业工作者,经过多年的走访调查,并多次举办剪纸艺术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作者,全区已形成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剪纸创作队伍并成立了阜阳剪纸创作研究会,现有会员100余人,其中全国剪纸学会会员20人。
王家和,是一位农民出身的老一辈剪纸艺术家,现为全国剪纸学会理事,阜阳剪纸研究会副会长,剪纸作品很多,其中《红楼梦人物》、《八仙过海》等颇见功力。被誉为“一剪之巧夺神功”的程建礼,幼时在放牛时就用树叶撕成各种图形,13岁起以剪纸为生,无论走兽、游鱼、花鸟,还是人物都能信手剪来,自然成趣。吕凤毛,全国剪纸学会名誉理事,能剪善刻,精细的刀工能将花心的毛须、昆虫的翅膀刻得惟妙惟肖。陈之仁,创作时不需起稿,捉刀向纸,刻功之细,速度之快,使日本友人叹为观止。剪纸艺人贾培秀,农闲时花篮子一挑走四方,西北地区各省、区城乡留下他应用剪纸数千幅。此外,还有名闻淮北地区的剪纸三姐妹、巧手刘兰英、花大姐席淑馨,剪纸新秀王炳华、刘子秀、王瑞廷、葛音、刘凤琴等,均有许多剪纸佳品。民间美术专业工作者,中国剪纸学会副会长、《民间美术》杂志主编刘继成和王进铨、刘亭青等,在挖掘、整理、研究和组织创作的同时,也有不少剪纸佳作问世。1978年以后,阜阳剪纸佳作多次赴北京、上海、南京、沈阳、昆明等大城市展出,参加《八省市剪纸联展》、《二十五省市剪纸新作展览》并3赴日本国展出。上海美术出版社和安徽人民出版社先后3次出版《阜阳剪纸集》。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多次拍摄阜阳剪纸专题片。日本、新加坡和美国的剪纸艺术家先后来阜阳参观、考查、交流剪纸技艺,阜阳剪纸作为礼品赠送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了民族文化,增进了中外人民的友谊。
五、雕塑
亳县花戏楼体现出阜阳地区古代砖雕、木雕及彩绘艺术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散布全区城乡的建筑构件雕刻和界首等地的陶塑,说明阜阳地区民间雕塑传统的古远和应用的普遍程度。
1978年以后,在阜阳地区民间雕塑的沃土上,崛起阜阳彩塑这一艺苑新葩。阜阳彩塑其作品清新朴实,洗练流畅,独具风格。1982年,北京工笔画会举办《红楼梦画展》时,阜阳彩塑《红楼梦》人物群谱同时展出,中外观众络绎不绝,精湛的彩塑技艺令一些“红学”家和画家赞不绝口。
六、农民画
阜阳木版年画相传是元代时由河南朱仙镇经贾鲁河顺流而下传入的,其后,界首、太和、临泉、阜阳一带木板版画艺人根据当地群众的欣赏习惯,形成图案优美、色彩谐和、朴实浑厚有地方特色的阜阳木版年画,传统图案有《年年有余》、《五谷丰登》、《恭喜发财》、《老灶爷》等。60年代起,阜阳年画作者开始新年画创作活动。1970年,阜阳年画作者自发成立年画创作组,创作出大量新年画,其中《咱队又添新粮食》、《农村新貌》等分别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
1958年,阜阳县王人乡(现属利辛县)农民在“大跃进”形势下开始诗画创作活动,开始时是要求“诗歌上墙”、“技术上墙”画了不少农业科学知识画解为农村生产服务。以后提出“有墙有诗,有诗有画,诗画合一,诗山画海”口号,激起农民创作壁画的热情。同年10月,阜阳专署、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安徽省群艺馆在王人乡召开诗画创作现场会,当地200多名农民当场作诗作画。据1958年10月统计,全乡已写出诗歌137668首、诗画合一壁画87000幅。诗画创作不仅推广到全县,王人乡农民诗画活动也蜚声国内外。《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安徽日报》、《农民画报》、《美术》等全国10多家报刊发表王人农民诗画作品和评论文章。安徽省文联、群艺馆与人民美术出版社合编《阜阳农民画选集》,全国发行。王人乡赢得“诗画乡”的美誉,全国各地参观者络绎不绝。我国驻苏联、捷克、挪威等7国使馆文化参赞也到王人乡参观并给予很高的评价。1958年12月,中共王人乡党委书记田弼清赴京参加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颁发的奖状,此后,王人乡又派员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
王人农民画的主要作者有储存一、杨凤江、李益斋、蒋庆祥、邵奎一等。
70年代,阜阳县以王店乡为重点成立金谷农民画会,多次组织农民画创作活动,培养作者50多人,创作作品近千幅。1978年,有6幅作品参加《全国农民画展》;1983年,王店乡农民张南创作的《欢腾的骡马行》、张鹏飞创作的《集市一角》获全国农民画展2等奖。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七、文化活动
阜阳地区文化馆、站开辟宣传橱窗,定期更换内容,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形式。如阜阳专区中心文化馆门前建立的高2.80米、长15米的双面砖木结构玻璃橱窗画廊,从1950年至1971年一直是阜阳城重要的宣传阵地之一。后画廊拆除后又在馆内墙壁上开设8面玻璃橱窗,每月更换1至2次内容,主要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利用图片、图表、摄影、美术、书法、文学等形式开展不同专题的宣传,30多年来共开办1200多期。
从建国初到1966年5月,阜阳专区中心文化馆每周放映1至2次幻灯片,群众称为“土电影”,放映时用“土广播”扩音机朗读讲解词,先后放映了《白毛女》、《郑成功》、《血泪仇》等大批幻灯片。这期间有条件的县文化馆也放映幻灯片。
50年代至1966年5月,各县文化馆每周末或星期日晚都要举行业余文艺演出,吸引大批观众,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经常到阜阳专区中心文化馆礼堂演出的单位有阜阳皮革厂、阜阳县(镇)大隅首、北关、三里等公社业余剧团、阜阳师范、阜阳三中等学校文艺演出队。演出形式有话剧、地方戏、曲艺、音乐、舞蹈、诗朗诵等。尤其是阜阳业余话剧团演出的《抓壮丁》,大隅首、北关公社业余剧团演出的梆剧《朝阳沟》,阜阳曲艺协会演出的大鼓、坠子、评书最受观众欢迎。
建国以来,举办多次全区性业余文艺会演、调演,通过这种活动交流群众文化经验,培养了一批文艺骨干,繁荣了创作。1972年12月,为进一步在全区开展曲艺活动,组成阜阳地区曲艺故事点火队,一行30多人,在各县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示范性演出,收到良好的效果。1984年,阜阳地区群艺馆开办舞厅,中共阜阳地委书记陈复东剪彩。
阜阳地区的传统庙会和民间灯会也是一条色彩斑斓的群众文化活动风景线。传统庙会除开展大型民间商贸活动外,也有许多文化内容,如利用庙会时机唱大戏、演杂技、唱曲艺、玩杂耍等。阜阳地区有名的灯会如界首灯会、利辛展沟《九曲黄河阵》灯会、颍州灯会以及界首沙河灯会等,都很受当地群众欢迎,烘托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