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中等职业教育
1、发展概况
阜阳地区最早出现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阜阳城创办的颍州府立蚕桑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创办太和蚕桑学校,次年,又创办颍上县立蚕桑学校、阜阳县立蚕桑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在阜阳城贡院创办警察传习所。
民国3年(1914年),创办阜阳乙种工程学校。民国7年(1918年),安徽省政府在阜阳县创办安徽省第二蚕桑讲习所;民国12年(1923年)改名为安徽省阜阳蚕桑学校,旋改名为安徽省第五甲种农职业中学;民国15年(1926年),该校并入省立第六中学,更名职业科。民国23年(1934年),在亳州创办振实蚕桑学校。这些蚕桑学校的设立,培养了蚕桑专业人才,推动了当地蚕桑业的发展。
民国30年(1941年)至民国36年(1947年),阜阳地区先后创办的职业技术学校有:蒙城县私立初级染织科皮革职业学校、阜阳县立初级农职业学校、颍上县立初级农职业学校、涡阳县立初级农职业学校、临泉县立初级农职业学校、蒙城县立初级农职业学校、太和县私立槐风初级染织科职业学校。民国35年(1946年),安徽省教育厅令省立第三区联合临时中学改为第三区九县联立农业职业中学,次年,改名为安徽省立农业职业中学,设农艺、园艺2个专业,在校学生320多人,此为阜阳地区民国时期办学规模较大的一所职业学校。
1949年8月,皖北行政学院更名为阜阳高级职业学校,此校为阜阳地区在人民政府领导下的新型职业教育开端。
从建国起至1958年,全区共有农职业中学183所,在校学生17657人,教职工674人。60年代初,由于自然灾害,阜阳地区农职业中学大多停办。1961年,全区仅存30所,在校学生1677人。到1965年,阜阳地区职业教育又得到迅速发展,全区共有农职业中学795所,在校学生33646人,教职工2609人。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阜阳地区职业教育遭到严重破坏,没有任何发展。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扩大职业技术学校的比例后,阜阳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开始恢复活力。1980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改革的报告》下达后,全区开办农职业中学36所,在校学生33646人;新办职业高中3所,在校学生440人,其中蒙城三义高级职业学校办学经验,被《人民教育》杂志社采访,向全国推广。1982年,全区11个县市共改办职业高中25所(处)、农职业技术学校39所。
1985年,全区选出:蒙城三义职业高中、太和第一职高、阜阳县宁老庄职业高中和阜阳市第一职高,为地区重点职高。各县市又选出重点职业高中14所、职业初中16所。是年,阜阳地区共招收职业高中学生3761人,职业中专学生490人、职业初中生10000人。职业高中毕业生1100人。
1960至1985年农职业中学教育发展概况统计表

2、学制课程
晚清、民国初年,阜阳地区职业学校学制,修业2至3年。开设课程分两类(1)文化知识课:国文、算术、修身、历史、地理、植物、物理、化学、艺术;(2)专业课。
抗日战争时期,阜阳地区7县办初级农职业学校,实行1929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制定的戊辰学制,修业2年,各校文化课选用普通中学初中教材,专业课根据专业特点自设课程。
建国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阜阳地区职业技术学校采用的学制,设置专业和开设课程,均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发展和对人才需求情况确定。蒙城县三义职业高中农业技术班,主要教学生学习农业耕作、选种、田间管理等专业技术,学生半日学习、半日劳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学制1年。阜阳第一职高,1985年与阜阳啤酒厂联办酿造职业高中班,解决该厂引进先进设备急需技术工人问题。一职高承担文化课教学,开设化学、生物、微生物、化学分析4门课,啤酒厂承担啤酒酿造工艺专业课,学制2年。
1984年以后,全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形式是:“文专并重,学做结合”,要求学生在打好坚实的文化课基础同时,加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职业高中、中专文化课和专业课、实践课比例为3∶3∶4。
3、人才输送
据资料表明:阜阳地区农业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有60%以上的成为当地劳动致富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区乡农技员;10%以上的毕业生在乡镇企业中成为技术骨干力量,18.2%的毕业生成为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村基层干部。
1985年,阜阳地区职业中学招生计划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15%,使全区职业高、初中和职业中专班招生的总数是1984年招生人数的1.6倍。中专中技学校与当年普通高中的招生比例是0.67∶1,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41.9%,是阜阳地区职业教育全面发展的1980年以来第一次大突破。
各县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的录取和使用,比1984年有重大进展。1985年,全区职业高中毕业生1100人,据各县统计,录用区、乡以上农技员和企业管理人员618人,录用率达56.2%。
二、中等专业教育
1、发展概况
阜阳地区创办最早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是1951年创办的阜阳农业学校。1958年,创办阜阳卫生学校。同期,阜阳地区各县还先后开办农科、卫生、财经、林业、农业等专业的中等专业学校23所。由于发展过快,许多学校不巩固,教育质量不高。1961年7月,阜阳专署文教局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强领导”的调整方案,对全区中等专业学校进行调整,保留安徽省阜阳农业学校和安徽省阜阳卫生学校2所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1964年,又开办安徽省机械厅阜阳半工半读机械学校、界首光武农业技术学校、太和旧县农业技术学校、阜南倪后湖农业技术学校等4所半工(农)半读中等专业学校。至1965年止,全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2206人,教职工345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阜阳地区中等专业教育遭到严重摧残。1968年至1970年间,全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仅阜阳地区卫生学校1所,另有半农半读性质中等专业学校4所,即阜阳农校、亳县蚕桑学校、阜南倪后湖农技校、阜阳农垦学校。70年代中期,全区各县均开办1所“五·七”大学,其中多数徒有虚名。
1978年起,按照中共中央“调整、整顿、巩固、提高”方针,对全区中等专业学校进行全面整顿,加快发展步伐,除对阜阳农业学校、阜阳卫生学校、阜阳技工学校予以充实外,1978年,新办阜阳农机修理技工学校;1980年,新办阜阳地区农业银行干部学校、阜阳地区供销干部学校;1982年,新办阜阳地区商业学校。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阜阳地区各业务主管部门,为了培养本部门本专业新生力量,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办学方法,先后开办中华卫生职业学校、阜阳乡镇企业学校、阜阳地区外贸技工学校、阜阳地区粮食中专学校、阜阳行政干部学校等。
2、学制课程
中等专业学校的学制和课程设置,由国家有关部门根据专业类别特点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统一安排。阜阳农业学校,学制3年。阜阳卫生学校,根据专业不同,学制分别为3年、4年。安徽省机械厅阜阳半工半读机械学校、界首光武农业技术学校、太和旧县农业技术学校、阜南倪后湖农业技术学校,学制为3年。阜阳农机修理技工学校、阜阳地区农业银行干部学校中专班、阜阳行政干部学校中专班、阜阳乡镇企业学校中专班,学制均为3年。阜阳地区供销职工中专学校、阜阳商业学校、阜阳粮食职工中专学校,学制为2年半。各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的培训班、进修班,修业期限为1年或半年。
中等专业学校课程,根据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开设,共分五大类:政治理论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生产实习课、体育课。
3、人才输送
阜阳农业学校建校35年,共输送19届毕业生,计3526人,其中已有15人评聘为农艺师、畜牧兽医师,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科研等骨干力量。阜阳卫生学校自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正规医护人员2337人,短期培训地方医务人员1276人。阜阳技工学校开办以来,先后毕业1005人,其中多人担任企业的厂长或车间主任。阜阳农机修理技工学校已输送毕业生400人,培训各种技术人才300余人。阜阳乡镇企业学校也培养出许多各类专业人才。
三、师范教育
1、发展概况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阜阳城贡院开办颍州师范传习所,是为阜阳地区师范教育的开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颍上县官立高等小学堂附设师范传习所。宣统元年(1909年),蒙城县设立师范传习所。
民国初年,安徽省依原府、州治范围分为6个师范区,将清末的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民国2年(1913年)3月,在阜阳城贡院创办安徽省立第六师范学校。次年改为省立三师,校址移往阜阳城三里湾。省立三师师资力量强,办学条件好,学生质量也高,中国现代著名教授、文学家韦素园、李何林、李霁野、韦丛芜等均为当时三师学生。
民国17年(1928年),太和县创办师资养成所,次年改名为太和县立农村师范学校。中共党员顾恒、冯谦、葛春霖、傅鲁等先后受聘到该校任教,他们积极向农民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党、团员,使该校成为太和革命活动基地,并领导了1932年太和“四·一九”武装起义。
民国17年(1928年)春,省立三师与省立六中合并为安徽省立第三中学,设师范科。同年7月,在阜阳城创办安徽省立第五女子中学,设师范部,有近千名学生。民国19年(1930年),中共党员张蕴华在阜阳县长官店(今属临泉县)创办长官店乡村师范学校,借培训师资为名,接纳知识青年,宣传革命思想,发展革命力量。同年,涡阳创办县立乡村师范;阜阳城九里沟创办师资养成所,至民国21年(1932年)合并入阜阳县立中学,改为2年制简易师范。
民国23年(1934年),安徽省立颍州中学(原省立三中)师范科、省立五女中师范部合并为安徽省立颍州师范学校。民国26年招收简易师范生,使颍州师范成为简师、后师皆备的完全师范。该校于民国27年(1938年),奉命内迁湖南湘西,与安徽其它内迁中学合并为国立八中。民国30年,在阜阳中岗(今属阜南县)重建安徽省立颍州师范,至民国35年(1946年)迁至凤台改名安徽省立凤台师范。
民国31年(1942年)秋,卢子章在颍上清凉寺创办国立第一师范(后改为安徽省第一临时师范),招收苏北、鲁南、豫东南及皖北战区失学青年,培养国民小学教师。同时期,省立第二临时师范也在颍上县办学。
民国32年(1943年)至民国37年(1948年)间,阜阳地区涡阳、阜阳、亳县、蒙城、界首、临泉、太和、颍上共创办8所简易师范学校。
1949年秋,阜阳高级职业学校招收师范学员约百余人。1950年7月,在该校校址,创办阜阳师范学校。1952年,阜阳地区共有中师1所,初师8所(亳县、太和、临泉、阜南、阜阳、涡阳、蒙城、颍上)。在校初师学生1314人,中师学生585人,教职工306人。1953年,创办界首师范(中师)。1955年,本区初师停止招生。1960年,全区共有9所中师,2所幼师(阜阳、蒙城),另设阜阳专区教师进修中师班。当年全区师范在校生10404人,教职工956人。1961年,阜阳初师、蒙城初师停办。1961年至1963年,开办阜阳县教师进修学校,招3年制幼师学生300人,招小学校长、教导主任、教师进修班200人。1962年,阜阳地区师范教育进行调整,保留阜阳师范、蒙城师范、界首师范、亳县师范4所师范学校,其余停办。
1969年,阜阳师范一分为四下放涡阳,改办为公社中学。全区只有蒙城师范、亳县师范、界首师范3所。1971年,界首师范停办。1972年,临泉师范恢复办学。同年,开办阜阳五·七大学师范班、太和五·七大学师范班、涡阳五·七大学师范班、界首五·七大学师范班、利辛中学师范班。1975年,复办阜南师范、新办利辛师范。1976年,复办界首师范。是年,全区共有临泉师范、蒙城师范、亳县师范、阜南师范、界首师范、利辛师范6所中等师范学校。
1980年,阜阳行署教育局对阜阳地区中等师范教育重新制定规划、调整布局。全区除阜阳市外,其余10县、市均有1所中等师范学校。1980年,蒙城师范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师范。1982年,界首师范被确定为地区重点师范。是年,亳县师范设幼儿班。1983年,开办阜阳市教师进修学校、亳县教师进修学校。1984年起,阜阳地区师范教育又有新的调整,即加强幼教、小学体育、外语师资培养。亳县师范、阜阳第一职业高中设幼儿师范班,蒙城师范设英语专业班,界首师范设体育专业班。1985年,全区中等师范学校共招生1515人,在校学生5130人,毕业生1181人,教职工808人。
2、学制课程
民国初年的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学制4年。1919年改为7年制(即初师4年、后师3年)。开设修身、国文、习字、英语、数学、图画、乐歌、体操、教育、历史、地理、植物、理化、经济法制、手工、农业16门课程。
民国19年(1930年),中共党员张蕴华创办的长官店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开设课程为:政治、语文、数学、教育学、音乐、劳动、军体课等。教材多用当时通用的初中课本,但政治课讲述有苏联的革命情况,苏联共产党与中国三民主义对比等,学校还印刷有马列主义的节选讲义。语文课还让学生学习鲁迅、郭沫若、郁达夫作品。音乐课教唱陶行知先生的诗歌、打倒军阀的歌。
40年代开办的8所简易师范学校,学制均为4年。开设课程为:公民、国文、数学、教育学、心理学、化学、历史、美术、音乐、童子军等,增设卫生教育学、医药常识等选修课。
建国后,根据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初级、中师均为3年,小学教师进修2年,中师速成1年。
50年代,3年制师范学校开设课程有:语文及语文教学法、算术及算术教学法、物理、化学、达尔文理论基础、自然教材教法、地理及教学法、历史及教学法、政治、心理学、教育学、学校卫生、体育及体育教学法、音乐及音乐教学法、美术及美术教学法、参观实习。
60年代的课程设置,增设劳动和生产知识等。
80代以后,师范学校开设课程有:文选与写作、语文基础知识、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数学、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及体育教学法、音乐及音乐教学法、美术及美术教学法、教育实习、生产劳动。
1982年起,界首师范、蒙城师范、亳县师范幼师班,学制改为4年。
1949—1985年中等师范发展概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