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发展概况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颍州府清颍书院改为清颍中学堂,旋更名为颍州府立中学堂。据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统计,安徽省23所中学堂,学生人数最多的是颍州府立中学堂,有5个班,学生133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阜阳城又创办私立成达中学堂,后改为阜阳县中学堂。宣统二年(1910年),亳州原柳湖书院改建为亳州官立中学堂。
民国6年(1917年),在阜阳城创办安徽省立第六中学,校长刘永鑫。民国13年(1924年),于清颍中学堂旧址创办阜阳县立中学。随后,颍上、太和、亳县、蒙城、涡阳等县立中学相继开办,至民国28年(1939年),临泉县也创办县立中学。民国16年(1927年),安徽省教育厅提出《中等教育改造方案》,全省划分为六个中学区,每学区设省立完全中学1所,省立女子中学1所。阜阳划为安徽省第三中学区,包括阜阳、蒙城、颍上、太和、亳县、霍邱(今属六安地区)、涡阳7县。民国17年(1928年),依照省厅改造方案,将原设在阜阳城的省立六中及省立第三师范合并,成立省立第三中学,以前三师为高中部,前六中为初中部,职业科学生与初中合并授课,同年,在阜阳设省立第五女子中学(后改名为安徽省立颍州女子中学)。民国22年(1933年),安徽省立第三中学改名为颍州中学。民国27年(1938年),阜阳城遭到日本侵略军狂轰滥炸,形势紧张,3所省立中学(颍州中学、颍州女中、颍州师范),均迁往湖南乾城等地,与其它学校合并,名为国立第八中学。
民国28年(1939年)春,在颍州中学校址建立安徽省第四临时中学(该校于民国33年(1944年),更名为安徽省第四中学,1948年曾迁往寿县,1949年并入阜阳联中)。同年,阜阳行政专员郭造勋与民主人士任崇高在原颍州师范校址创办抗战中学。为适应抗日需要,培养抗日干部,除开普通中学课程外,还实施特种教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一队”(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政治总队第一大队第一中队)队员多任班指导员,如朱红(女)、朱霞(女)、马广智、李祥、周德成(原名周季方、中共阜阳特委书记)等。对学生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战必胜的道理,准许学生阅读宣传抗日的报纸《雪枫报》、《拂晓报》和毛泽东著作《论持久战》等,并组织宣传队,向群众做了不少宣传鼓动工作。因此,在学生中涌现出许多进步分子,奔往涡北抗日前线参军者很多。当时省教育厅指示:“与章不合”,令更名为阜阳县立中学。次年,恢复阜阳县中(1948年冬曾迁江南,1949年并入阜阳联中)。民国28年(1939年)于阜阳城西创办国立二十二中。翌年,鲁苏豫皖边区战时学校在太和建立,后改名为国立二十一中。民国36年(1947年),在阜阳建立安徽省立阜阳女子中学(1948年冬曾迁芜湖,1949年并入阜阳联中)。
1948年7月,豫皖苏四地委四专区,在临泉县中旧址创办泉滨中学,师生均享受供给制待遇。同年8月,在原私立界首中学校址创办豫皖苏边区界首中学(后改皖北区界首中学)。上述2校,是在革命形势急剧发展和新生政权亟待巩固,急需干部的情况下创办的,其主要任务就是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同时,亳县在组织教师轮训基础上,接管涡北中学并开办亳县立中学,所招收学生大部分是参加淮海战役支前工作后加入革命队伍的干部,该校1949年随亳县立中学并入亳县中学。
1949年2月,阜阳市(同月撤)人民政府将原阜阳女子中学、省立阜阳中学、阜阳县立中学三校合办,定名为阜阳联合中学。同月,中共太和县委、太和县人民政府创办皖北区太和初级中学;中共蒙城县委、蒙城县人民政府创办皖北区蒙城联合中学。同年5月,中共颍上县委、颍上县人民政府将颍上县中、私立夷吾中学、简易师范、农业职业学校合并为颍上县联合中学。1949年9月,阜阳地区共有初级中学11所,教职工206人,学生3104人,其中阜阳4所,临泉、太和、涡阳、蒙城、亳县、颍上、界首各1所。
建国后,阜阳专员公署文教科领导各县、市接管、改造、调整了原有各中学。据《阜阳专区1950年文教工作情况》记载:“1950年的教育工作,主要是贯彻了以维持改造为主,有条件地巩固提高的方针。……全区已有公私立中学12所、79个班,学生4317名,比1949年有所增加。”
1952年底,全区中学发展到14所,(其中完全中学5所,在校学生增至8616人其中高中生423人)。1957年,全区中学38所(其中完中7所),学生22399人(其中高中生2570人)。1958年“大跃进”,全区中学达到152所(其中完中20所),在校学生50659人(其中高中生7235人)。办学战线拉得过长,师资缺乏,劳动时间安排太多,教学质量无法保证。1960年至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学调整为140所(其中完中17所),学生47355人(其中高中生6578人)。
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学师生串联、造反,学校停课,教学陷入瘫痪状态。1969年城市中学下迁农村。1970年春,又提出“上高中不出公社,上初中不出大队”口号,中学数量急剧增加。1973年,全区完全中学猛增至230所,而初中仅58所,学生215337人。高、初中比例严重失调,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层层拔高使用。同时,搞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宣传“白卷英雄”,鼓励“反潮流”,破师道尊严,教学秩序受到反复冲击,教学质量每况愈下,形成一代人才断层现象。
1978年以后,阜阳地区中学教育事业复苏。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各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教学秩序正常,教学质量逐年提高。1979年,阜阳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决定对畸形发展的中学教育进行调整,提出“保留建制,办好初中”的思想。1982年完全中学调整到59所,在校学生20248人。初中793所,小学戴帽初中541所,在校学生355100人,高初中比例趋于合理。1985年,阜阳地区各县市都有2至4所完全中学,乡乡都有初级中学。全区省重点中学2所,地区重点中学14所,县市重点中学16所。
二、学制课程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中学修业年限改为5年,并废除中学分科。宣统元年(1909年),学部又改定中学堂章程,实行文实分科。
民国11年(1922年)的“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中学改为三·三制,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民国17年(1928年)颁布的“戊辰学制”,时称“现行学制”,一直实行到解放前夕。
建国后,基本沿用“现行学制”,即小学四·二制,中学三·三制,直至1966年。1968年7月21日,毛泽东主席指示:“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中学由原来的三·三制改为二·二制,即初中2年,高中2年。1972年,初中学制由2年改为3年,高中仍为2年。1980年后,阜阳地区中学学制,先后恢复三·三制。
中学课程设置,在各个历史时期屡有变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学制”规定中学设12门课,可是当时安徽的中学大多只设10门课,即:读经、史学、文学、政学、译学、算学、地理、博物、图画、体操。
民国元年(1912年)《中学校施行规则》规定的中学课程: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植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女子中学,增加家事、园艺、缝纫课等。外国语以英语为主。民国4年(1915年),中学实行文实分科教学。民国21年(1932年),教育部颁订《中学正式课程标准》,其初中教学科目及时数:公民(10)、体育(18)、卫生(6)、国文(36)、英语(30)、算学(28)、植物(4)、动物(4)、物理(7)、化学(7)、历史(12)、地理(12)、劳作(16)、图画(10)、音乐(8)。每周数学34至35课时,课外运动及在校自习26至29小时。高中则取消选修科目,加强语文、数学、史地等科的教学。民国26年(1937年),为适应抗战需要,实行安徽省教育厅制订的《安徽省临时中学课程纲要》。民国29年(1940年),又实行教育部重新修订颁布的《中学课程标准》,其后,中学课程略有调整,无大变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学的课程设置几经变动: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学暂行教育计划》(草案)规定:中学分初中、高中两级,初中课程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物理、地理、历史、自然、体育、音乐、美术共12科;高中一律不分文理科,较初中课程增设生物学、制图,减去自然。1963年,教育部颁订《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把劳动课正式列入中学教育计划,规定全学年劳动7周(秋忙假3周、麦忙假2周,每学期在校内劳动2周)。生物课中人体解剖生理学、达尔文主义基础两科取消,改为高中生物学和初中生理卫生学。社会主义教育课改为政治课,并按年级分设不同教学内容。语文课包括讲读、作文、习字等项、数学课,初中授代数、平面几何;高中授代数、立体几体、三角和解析几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学改设、砍并课程现象严重,教学计划极为混乱。1969年,中学课程只设政治、语文、数学、体育,取消物理、化学和生物,改为工业基础知识和农业基础知识,音乐、美术合并,改为革命文艺,并改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学为5年制:初中3年,高中2年。统一秋季始业,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农业基础知识、体育、生理卫生、音乐、美术等14门课,并进科目一般为8—9门。1981年,教育部对1978年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进行修订,并颁定《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1982年,安徽省教育厅颁发《安徽省全日制六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该草案规定:中学学制改为6年。中学除应按教学计划规定开设必修课程外,一般还应开设选修课。阜阳地区临泉县率先在初中增设《人口教育》课。
1949—1985年普通中学发展概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