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审计管理
建国初期,在专署、县政府的财粮科内先后设有审计股、监察股。1956年后,全面学习苏联的经济管理制度,取消了审计机构,由专业监督代行职责。1983年12月20日成立阜阳地区行政公署审计局。1984年全区11个县、市先后成立审计局,定编130人,到1990年底,全区审计干部263人。
审计局建立后,着重抓审计法规、制度的建设和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1984年4月起,要求各主管部门定期报送财政、信货计划执行情况、财政报表资料、财务分析和经济效益分析情况和主管部门制定和颁发的有关财务制度、法规。
为支持乡镇企业试验区改革试点,1987年7月制发了《关于对乡镇企业制度建设阜阳地区实验区市场管理进行审计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对审计监督对象、范围、内容、方法和要求作出规定。配合农经委发出《关于认真贯彻省农经委、省审计局“关于对农村合作经济实行审计监督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为提高审计质量,办好审计应诉,1990年制定《阜阳地区行政公署审计局机关行政诉讼应诉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从1984年起,开始制定审计计划。根据“边组建、边工作”、“抓重点、打基础”“积极发展、逐步提高”的方针,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审计项目、对象、内容。从1987年起,改变计划管理办法,将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分为必审项目(指令性计划),选审项目和必办项目。必审和选审项目由审计署、省审计局统一下达。必办项目,根据地方党政领导要求,由行署、县、市审计局安排实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审计力量,自行安排一些审计项目。
根据审计署拟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标准》规定,结合阜阳地区审计实践经验,考察审计质量标准是:一是按照审计实施计划及时完成审计任务;审计的情况、问题、资料真实、准确、完整、系统无差错;全部审计活动符合审计和有关经济政策、法规、符合客观实际,而且具有较强的帮助、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作用。二是审计质量控制应贯穿于审计全过程,进行每一审计程序和主要环节,要把握住质量要求,产生最终总体最佳质量。三是审计的情况、问题与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经得起事实考验和时间考验。四是审计的情况、问题、结论和处理决定,经得起审计组以外的审计同行人员或领导人审议。在实施审计中,正确掌握审计标准,按标准把住质量,使审计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审计监督
1、工交审计监督
1984年7月对亳县古井酒厂1984年上半年的经济效益实施审计。通过审计,对古井酒厂的有关经济效益指标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该厂在百元产值提供税、利等5个方面,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处于先进水平。审计报告对古井酒厂发展的形势给予充分肯定。并针对审计发现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包装物损耗高达5.98%,提出节约包装费用,降低损耗是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该厂上半年多转产品成本38.35万元的问题,于7、8两个月作了调整。建议厂家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和供销分别设科。同时还向县政府和有关单位提出尽快在酒厂附近设银行营业所、邮电所和必要的商业网点设施等建议。建议县政府成立古井镇,并把古井镇的建设列为亳县乡镇建设的重点。1984年8月组织对涡阳县高炉酒厂的经济效益审计。全区相继对界首葡萄酒厂、亳县酒厂、蒙城县酒厂、太和酒厂、阜阳颍泉酒厂、阜阳县酒厂、临泉县酒厂的经济效益审计。
根据审计监督要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和为宏观决策服务的要求,1985年至1990年先后对全区公路养路费征收专项审计;对阜阳纺织厂、阜南县化肥厂的经济效益审计;对阜阳轴承厂、造纸厂、亳县古井酒厂、界首葡萄酒厂、涡阳高炉酒厂5家企业1985年至1987年企业留利、分配和人员使用情况和阜阳印染厂、阜阳县农机二厂消费基金形成、使用及增长情况,阜阳人民服装厂、蒙城皮件服装厂、太和服装厂西服流水线引进项目及投资效益情况的审计调查;对亳县酒精厂亏损情况就地审计;对第一监狱劳改企业1985年终算审计;对亳县古井酒厂销售古井酒及省优质酒应提产品税专项收入的定期审计;对全区名烟名酒价格放调情况的专项审计。
1987年11月、1988年11月受财务、物价、税收大检查办公室的委托,对地区电业局、全区邮电、烟草行业进行大检查,共查出各种违纪金额134.15万元,其中收缴财政工商税、所得税、调节税、能源交通基金、各种罚没收入等63.03万元。至1989年全区审计100家工业交通承包企业,未发现违纪的12家,其余88家查出违纪金额1782万元,应收缴财政546万元,促进增收节支5176万元。1990年对1989年度承包经营的90家工交企业进行期中审计,共查出违纪金额1137.9万元,其中,国家审计机关审计74家企业,内审机构审计11家企业,社会审计组织审计5家企业。90家工交企业1989年承包目标利润3935.73万元,实现利润6148.59万元,上缴财政利润1180.98万元,税前还贷2353.59万元,弥补以前年度亏损48.83万元。
2、商贸审计监督
1984年6月,行署审计局会同行署财政局、商业局组成审计组,对地区石油公司1982年、1983年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组织指导其对库存商品、包装物及器材进行清查盘点,根据发现的问题,追溯到以前年度,经审计共查出6个方面的问题,违纪金额9962019.15元,除历年来退赔款4016.83元收缴财政外,其余958062.32元作为1984年实现利润缴纳55%所得税和17%调节税处理。
1985年7月,按照商业部、财政部、审计署《关于查处非法套取粮食差价和超购加价款的通知》精神,对阜南县审计局审计情况进行复查,对查出的以粮票搞虚购取中央超购加价款66.46万元和议购转超购套取加价款59.94万元作出如数退还中央财政的处理;对储备粮食多余款23572.02元转作生产发展基金。同时,与行署粮食局共同对全区11个县、市粮食局的自查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发现:全区粮食企业以多种非法手段套取国家超购加价补贴款1046.70万元,检查纠正693万元;倒买倒卖粮票3481万斤,造成经济损失87.70万元。审计结果报告后,地委、行署领导责成有关部门组成检查组对问题严重的县进行处理。
1985年9月,根据人民来信反映,会同行署财政局组成联合审计组对地区木材公司买卖木材指标问题进行审计,经查实卖出木材指标3046立方米,买进933立方米,获得非法收入462000.75元,按照财政部(1985)财工第314号文和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1985)76号文第三条之规定,裁定地区木材公司限于1985年12月中旬全数上缴行署财政局。有关人员应作检查处理。
1988年8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业部等单位关于粮食合同定购与供应化肥、柴油挂钩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会同蒙城县审计局、粮食局、供销社、石油公司、农业银行等单位组成10人审计组,对蒙城县重点进行粮食合同定购“三挂钩”政策兑现情况的调查,深入乡、村,逐村逐户核对。保证了政策兑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为促进承包经营工作的完善和发展,1989年7月,地区审计局对地直13家商贸承包经营企业进行统计调查,发现上述企业在分配中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企业实现利润上缴数只占29.8%,企业留成占70.2%,其中用于生产性只占32.8%,用于消费性的占67.2%,严重违背了“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的原则。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向行署回报,分管副专员召集有关部门会议,采取措施,进行妥善处理。
1990年2月至6月,先后对全区173家商贸承包企业进行期末审计。其中地直企业12家。主要审计情况如表。
1990年承包经营企业审计情况统计表

3、行政事业、财政、金融审计监督
行政事业审计监督:1984年审计机关组建初期,按照预定审计计划,对蒙城县第一中学教育经费进行试点审计。之后,对临泉、太和两县教育经费进行审计。1985年4月,在全地区开展定期审计,一个月就审计330个单位,占应审单位的63%,查出违纪金额460.3万元,其中应上交财政95.4万元,追回个人挪用5.5万元。
1986年至1990年先后对卫生系统、血防、防疫经费使用效果审计,科研“三项费用”调查,执法机关1989年至1990年第一季度罚没财物审计等。在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财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执行财经法纪的自觉性,特别是截留挪用罚没收入的现象比较严重。针对存在的问题都作出恰当处理。
财政审计监督:1986年5月从行署审计局和部分县市审计局抽调11人组成审计组,对临泉县1985年财政决算进行审计。除审计财政税务收支外,重点抽审了县石油公司、县劳动服务公司、县生救办公室和县卫生局4个企事业和行政单位。审计查出违纪金额263.92万元,虚列财政赤字77.38万元,应补交入库128万元,由县财政局、税务局和其他违纪单位缴入当地金库。
1988年元月至3月,对亳州市和界首县1987年财政收支以大检查的形式进行审计。查出违纪金额353万元,应补交入库资金258万元全部补交入库,亳州市违纪问题较多,尤以越权减免税收、违规还贷、截留中央收入等问题较为突出。对此按照省审计局的意见写出审计案例报省局供参加1988年10月审计署在郑州召开的财政专业审计会议上交流。
1989年4月,以大检查的形式,对阜阳市、阜阳县1988年财政收支进行检查。1984—1989年,阜阳行署审计局,共审计22个财税单位,查出违纪资金1538万元,应补交财政资金583.8万元,已补交入库。
金融审计监督:1985年至1990年间,围绕金融保险审计监督的任务,对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及保险公司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技改项目贷款审计,信贷计划执行情况审计。在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农业银行多提应付未付利息数额较大,利润不实;工商银行占用联行汇差发放贷款比较普遍;资金周转缓慢,逾期贷款不能按时收回。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予以改正。
4、基本建设审计监督
1985—1990年,先后对阜阳市饲料厂、临泉县档案馆、古井酒厂等单位进行审计和检查。阜阳市饲料厂是省重点基建工程,概算投资220万元,设计能力为年产配合饲料1万吨。1983年冬开工,1984年底完成投资199.28万元,计划1985年5月1日投产。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概算编制留有缺口、设计漏项、变更较多,材料价格上涨、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建设资金不足,经审计,核实该项目总投资为261.9万元,超概算61.9万元,对超投资部分剖析了原因,分别向有关部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促进该项基建顺利完成。1990年12月,对亳州古井酒厂1—4期扩建工程进行审计检查。审计结果表明:该扩建工程批准概算7620.05万,新增生产能力9000吨,项目建成后,可形成万吨大曲酒生产规模。审计发现,该扩建工程存在主要问题是:1、应由企业自筹的资金1928.27万元全部使用贷款,实际没有自筹;2、动用扩建工程专项资金220.39万元,兴建古井宾馆;3、四期工程决算上报不实,虚列、乱挤决算情况严重。针对上述问题分别进行了处理。其中,对计划外新建古井宾馆问题,处以总投资5%的罚款,收缴罚款11.02万元。
1986年至1990年5年中,全区共审计125个项目、总投资4675.2万元,其中,对资金来源不正当的21个项目,投资590万元,分别作压缩、缓建处理。
5、外资审计监督
1985—1986年,蒙城、涡阳两县世界银行贷款的改土工程,由省审计局审计,行署审计局派员参加。世界银行贷款使用合理,成效显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引进外资增多,对外资的审计工作,连同蒙城、涡阳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等,省审计局委托阜阳地区审计机关审计,1987—1990年4年中,共审计外资项目65个,查出违纪金额393.7万元。1990年4月,对阜阳教育学院“世界银行贷款中学在职教师培训项目”进行审计,经审计发现该项目配套资金不足,主要是省教委和地方财政提供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致使土建工程进展缓慢。经审计局及时反映,问题始得到解决。
6、农业资金审计监督
1985—1990年对育林基金、水产事业专项经费、小农水补助费等进行审计。由于各方面的努力,产生了积极的效果。1987年小农水补助费分配指标1238万元,上年结转86.55万元,实拨1152.2万元,乡村自筹114.6万元,保障了各项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这一年全区新建桥涵5132座,新建抽水站394个,排灌配套152处,新打机井2021眼,打小口井9997眼。对一些堤防进行加固,沟渠进行开挖疏通,有效灌溉面积66.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面积1.4万亩,人、畜饮水有了较大改善。在审计中,发现挤占、挪用小农水经费62.8万元,涡阳县借给单位、私人款51660元,太和县堤防绿化用款20740元,树苗成活很少,资金使用效益差。
三、内部审计
1984年,地区首先在临泉县开始内部审计机构组建,在31个单位建立内审机构,配备内审工作人员。之后,在全区各县、市相继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实行内部审计监督制度。截止到1990年底全区建立内审机构162个,设专职内审人员的有48个单位,配备内部审计人员369人。
根据国家审计署制定的《关于内部审计的若干规定》,结合全区实际情况,内部审计任务与范围是:对资金、财产的完整、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对财务收支计划、经费预算、信贷计划、外汇收支计划和经济合同执行情况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会计报表、决算的真实、正确、合规、合法进行审计并签署意见;对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进行专案审计;贯彻执行国家审计法纪、制定或参与研究制定本单位有关规章制度;办理本单位领导、上级内部审计机构交办的审计事项;配合国家审计机关对本单位进行的审计。
各部门设立的审计机构,还负有对所属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对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的任务。
到1990年底全区对1608单位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厂长(经理)任期终结审计承包经营审计和审计调查等,查出各种违纪金额1568.2万元,促进增收节支638.6万元,减少损失浪费1104万元。
四、社会审计
行署审计局及县、市审计局于1987年筹备组建社会审计。1988年全区共组建了11个审计事务所(行署与阜阳市合建一个审计事务所),从事社会审计的工作人员95人,其中会计、审计、工程师25人,占从业人员的26.3%。3年中,审计事务所共接受委托审计项目5541个,审计总金额达167.155万元,查出违纪金额2295万元,应上交财政323万元,在委托审计中,采取审帮结合,向委托单位提出建议被采纳的52项,增收节支251万元,同时开展验资和咨询服务。
社会审计组织接受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委托,承办财务收支的审计查证事项;经济案件的签定事项;注册资金的验证和年检;建立帐簿、建立财务会计制度以及提供会计、财务、税务和经济管理咨询服务;培训审计、财务、会计人员。通过各项服务,业务收支增加,1989年全区11个审计事务所均超额完成省审计局规定的业务收支达标标准,省审计局授于“先进审计事务所”称号。1990年5月,成立阜阳地区社会审计协会,使社会审计工作由审计工作管理的指导,逐步转向行业管理的轨道。
1984—1990年审计查出违纪金额统计表

1984—1990年审计上缴财政金额统计表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