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畜禽饲养
1、大牲畜
阜阳地区古有“务五谷则食足,育六畜则民富”之说。牛、马等大牲畜被农民视为“半个家业”,成为传统农业生产力的要素之一。民国初年,当时的政府号召奖励畜养、保护耕牛和改良畜种。据1945年《太和县志》载:“全县有主耕畜38518头,其中:牛23374头,马2093匹,骡1701头,驴11750头,平均每3户1头牛,每30户1匹马。”
1949年,全区大牲畜存栏量为817033头。其中:牛占72%,驴占20.5%,骡马占7.5%。一般贫下中农多喂牛。平均每头大牲畜负担耕地26.77亩。
1950年8月,洪水成灾,出现大牲畜死亡及人为死亡。1951年进行土地改革,农民生产积极很高,而灾后的情况仍使大牲畜的饲养处于艰难境地。同年10月,阜阳专员公署作出《对各县耕畜配种站的设立的决定》。阜阳保险公司开展保险业务。1952年,开展民间配种户的调查。同时为提高民间配种户和兽医的社会地位,于9月份首次召开全区畜牧兽医代表大会。1953年为解决畜力,地区购青海马88匹,新疆马440匹,蒙古马300匹,蒙古牛2267头;引进关中驴3头。全区发放耕畜饲料、食盐救济款305万元,这年开展防疫运动,连续3次防疫注射,基本控制牛气肿疽的发生。县、区、乡成立护畜委员会,村成立护畜小组,户订立护畜公约。1954年,全区民间配种户已发展到1099户。同年,因水灾缺草,开展了移牛就草活动。
1955年,为推广科学饲养、牲畜繁殖和疫病防治,全区首次开展农业社饲养员、中兽医和配种户的培训工作,全年共培训3009人。1956年随着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耕畜折价入社转为集体所有。1957年在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有的为显示优越性,马喂大的、牛喂犍的,嫌母畜怀孕影响使役,不适时地为母畜配种,影响了繁殖。加之禁宰耕畜,耕畜出现老龄化,更显畜力不足(1953年每头耕畜负担22.9亩耕地,1957年则负担27.9亩)。当年6月,阜阳地委转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合理淘汰老残耕牛的指示》,合理淘汰老牛使新耕畜素质有了提高。7月,中共阜阳地委作出《关于保护和发展耕畜的意见》,并计划在5年内全区耕畜达177万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因饲料缺乏,地、县、区畜牧干部下放,畜牧兽医业务处于瘫痪,病死、累死耕畜现象严重,1960年每头耕畜负担耕地高达46.47亩。
1962年,各县畜牧兽医技干和区社畜牧人员陆续调回岗位,区社兽医站得以恢复,牲畜的疫病防治和管理,有人负责。地委还适时制定了耕畜繁殖奖励措施。到1965年大牲畜存栏581583头,比1960年增加58.87%。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畜牧业务部门工作处于不正常状态,加之当时市场对马、骡需求量增加,牛价过低,对耕牛的繁殖不够重视,导致全区的牲畜存栏量徘徊在60~70万头之间。
1979年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牲畜随土地同时承包到户,调动了农户饲养大牲畜的积极性(主要是黄牛),黄牛价格上涨,养牛成为农民致富之路。在阜阳地区历史上,牛开始由耕畜向商品化转化。1984年全区有养牛专业户和重点户13847户,户均养牛3.4头。随着养牛积极性的提高,多养母牛用以繁殖,使存栏牛的年龄下降,相应的提高了牛的繁殖能力。1985年存栏大牲畜1655522头,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黄牛占88.5%。能繁殖母畜达734500头,占总畜数的57.28%。随着社会需求,奶牛也有了适当发展,1984年,存栏394头,1985年增到572头,比1979年增长1.09倍。
2、猪
1949年底全区存栏猪52.49万头,平均每户0.41头。1950年水灾后,生猪生产有所下降。1951~1953年,农业收成较好,生猪存栏量始有回升。1954年开始对原有的“大光头”、“二光头”和“油葫芦”等传统种猪进行改良,从外地引进“巴克夏”种猪,并建立阜阳种猪场,进行喂养繁殖和推广。当年7月水灾严重,为抢救南部各县灾区生猪,进行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南猪北移就食”,由此引起猪瘟、猪肺疫的大流行,以致存栏量下降。1955年,从防疫出发,除春秋两季开始防疫外,要求各地多养母猪,自繁自养,以减少仔猪流动范围。同年,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刺激生猪生产的政策,鼓励农户养猪,到1956年使生猪年末存栏量达1131498头。
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对养猪提出“公养为主,私养为辅”的方针,在执行时强迫社员统统将猪折价入社,却无款付给,变成“一平二调”。还不切实际地提出:“县、社建立万头养猪场,大队建500头猪场,小队建200头猪场,从机关到学校、敬老院都要办猪场。同时,脱离实际地提出养猪要做到“七化”。即养猪用水自流化、运粪运料轨道化、积肥、煮料沼气化,清洁卫生无疫化、饲料加工机械化、圈棚拱形化、良种高产双满化”。社、队的集体猪场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技术跟不上,防疫不力,造成大量死亡,使生猪生产下降。特别是1960年由于饲料严重缺乏,年终存栏猪仅有38.46万头。1961年,提出“以私养为主,公养私养同时并举”的方针。加之当年收成较好,养猪饲料地也得到落实,养猪业有所发展。1962年2月,全区发生猪瘟疫病,发病率占10.9%,死亡率占病猪的49.2%,1963~1966年,由于养猪奖励政策的落实,畜牧兽医干部工作安心,生猪生产保持稳步发展。
“文化大革命”期间,要求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试行牲畜合作医疗办法,为生产队培养不脱产的兽医人员,壮大防疫力量,并积极推广糖化饲料养猪。为加强对生猪生产的领导,1971年12月,成立“阜阳地区畜牧业家禽委员会”,各县、区、社、大队也相应成立畜牧业家禽领导组织。1973年在全区掀起集体养猪的高潮,出现一些较大的集体养猪社队,其中利辛县小叶园生产队成为全国闻名的典型,这个队38户158口人,348亩耕地,共养猪1305头,当年出售604头,受到中央及省委的嘉许,《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相继刊登小叶园的养猪经验,推动集体养猪事业的发展。1976年全区集体养猪已达75.59万头,当年由省农牧渔业厅,牵头由阜阳行署农牧渔业局主持,开始培育“皖北猪”,以提高现有猪的生产性能。
1979年,农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养猪业开始迅猛发展。1984年本地一度出现卖猪难的现象。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喜吃瘦肉的增多,而培育的“皖北猪”母猪与从国外引进的“长白猪”、“约巴克”种公猪杂一代,以瘦肉多而著称。1984~1985年阜阳、利辛两县相继被国家批准为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
3、羊
山羊以阜阳山羊为主,绵羊均为大尾寒羊。另外喂有少量奶羊,多系建国前各地基督教牧师从国外引进的,也有从北方引进体型较大的沙白山羊,但数量很少。还曾从新疆引进一批细毛羊,由于气候、环境不适应,饲养管理跟不上,还带来寄生虫,没有得到繁衍而趋于消失。
1958年公社化时,对养羊也采取“一平二调”的办法,组织集体养羊,建集体羊场267个。1959年,在地区种畜场建种羊场,从民主德国引进20只德系美利奴绵羊,因带有寄生虫及布氏杆菌病,后随马场迁至亳县被转让出去。1961年对羊皮实行派购,出售羊皮予以物资奖励,使养羊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区年末存栏112万多只。1963年社员养羊被批判为“资本主义自发势力”,养羊量显著下降。到1964年全区年末存栏羊只有29.4万只。“文化大革命”期间,对社员养羊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加以批判,使养羊严重受挫。
1978年起,全区养羊以户养为主,进入新阶段,得以快速发展。1979年组织畜牧干部在全区开展对白山羊的调查,发现阜阳白山羊耐粗饲,对环境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而山羊板皮因能分割3层,很受外商欢迎。这一调查成果,不仅获省三等奖,而且进一步促进我区养羊业的发展。1984年,全区有养羊专业户396户,户均12只。1985年,全区山羊年末存栏862689只,收购山羊皮1264526张,成为全国山羊生产基地之一。
4、兔
建国初,养兔多属玩赏或肉食需要,且大多为短毛兔(即肉用家兔),少数系安哥拉长毛兔,因近亲乱配,性能退化,每只年产毛量仅150克左右。
1954年后,农村有些老人、小孩利用空闲割草养兔,一户有了成功经验,邻近农户仿效,因此,养兔业多是一个村或几个村连片发展。1957年为发展多种经济,号召大量养兔,但因兔毛产量不高,质量也差,获利微薄,仍没有大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养兔业严重受挫。1976年起,为扶持养兔,特以贷款方式扶持养兔户木材3500立方米,钢材2000吨,支持养兔户建兔舍。1979年养兔业大发展。1980年6月,阜阳行署批转行署外贸局、社队企业局、农业局、供销社《关于加速发展养羊养兔生产的报告》,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农户养兔,推动了全区养兔业的迅猛发展,当年存栏量达232.2万只,比1978年增长85%;占全省养兔总数的55.6%;收购兔毛量38.69万公斤,占全省的70.3%。1981年省农委在阜阳地区召开全省养牛、养兔现场会。地区外贸引进西德长毛兔80只,先后在各县办9个繁育场,以繁殖仔兔向各县农村推广。兔毛价格也由原来的每公斤20多元,提高到54元乃至100元以上。当时全区盛行养长毛兔,不仅农村农户养,城镇干部及居民也养,刺激了仔兔价格上涨,每对仔兔达120~200元不等。1981年兔毛收购量达87万公斤,存栏量达475.69万只。1982年秋,因基层兔毛收购员素质差,一些不法分子乘机深入农村乱购,掺假兑杂,而遭外商拒购,使每公斤兔毛价降到30元左右,使兔养业受挫,兔毛收购量下降,不能满足外贸需要。随后,由于价值规律作用,兔毛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每公斤达100元,最高达200元,养兔业又很快发展起来。当时,全区有养兔专业户1220户,养兔64643只,户均53只。阜阳县养兔专业户范长春,养西德兔120只,全年出售仔兔及兔毛收入2.4万元,其名被列入全国专业户名册。1984年虽因兔瘟死亡40多万只,由于及时控制,到1985年底,全区存栏兔达727.87万只,收购兔毛171.16万公斤,并收宰兔肉436.4吨。
5、家禽
家禽饲养是一项传统的家庭副业。主要有鸡、鸭、鹅,以养鸡为主。为发展养鸭,1953年从滁县地区引进麻鸭近万只。养鸡除自孵自养外,各县有季节性的人工炕房。建国初至1958年,每年存栏禽多在400~500万只。三年自然灾害期间,1960年底存栏家禽下降到171.48万只,是建国以来的最低点。因缺乏冷藏设备,对多年流行的鸡新城疫,防疫接种比率不高,致1962年第一季度即死鸡26万只。1962年后,防疫工作有了明显的进展。1965年,家禽存栏量达359.15万只。1966~1977年的11年间,批判家禽饲养是“资本主义尾巴”,加之散养家禽易损坏庄稼,不少生产队限养或禁养,家禽饲养量始终没有大的发展。1979年在推行联产责任后,鼓励农民放开饲养家禽。各县从外地引进良种鸡,掀起养鸡热,并出现不少养鸡、养鸭、养鹅、养鹌鹑专业户,其规模从几十只至上千只。1984年全区有养禽专业户1325户,户均163只。由散养转为圈养和笼养,由副业逐步转为专业生产。1985年存栏禽达到1629万只,出栏量达1324万只,禽蛋量达200万公斤。
1949~1985年畜牧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二、饲草饲料
1、农作物秸秆
麦秸:大、小麦收割后,经磙压脱粒,麦秸柔软,是全区牛的主要饲草。
谷秸:又叫秆草,是小米(黍或谷)的秸秆,脱粒后多铡短喂马、骡。
稻草:沿淮各县水稻面积较多,收获脱粒后的稻草,大多用于喂牛,亦铡碎喂骡马。
麦糠:麦粒外壳及麦芒和部分压得较碎的麦穰,用于喂驴及骡、马、牛。
红芋秧:鲜红芋秧,多用于喂牛,干红芋秧铡短后喂牛、羊。
高粱叶:立秋后,高粱将熟,把叶取下晒干贮存,多作为大牲畜食欲不振或病后的饲草。
豆秸、豆荚皮:黄豆收获后,经脱粒压碎压裂的豆秸、豆荚皮,多用于喂牛、羊、兔。
2、青饲草
水浮莲:1958年由南方引进用于解决猪的青饲料。各县均先由点到面进行养植,并获得越冬成功。但因乡村终年不涸的沟塘不多,养殖受到限制,故进入60年代后即逐渐减少。
水花生:1958年引进的水生植物,用作猪饲料。因水源不足而很少存留。
苜蓿:亩产可达5000公斤,树下、宅旁、沟沿均可种植,营养价值高,多次引进种子种植,不仅猪、牛可吃,更是喂兔的好饲料。
牛皮菜:50年代后期,由四川引进,产量高,用以喂猪,曾一度推广,现仅在各畜牧场有少量种植。
革命草:50代由浙江引进,开始推广较易,有水即能生长繁殖,刈割后即能很快生长。
聚合草:50年代末引进,推广较易,现仅在各畜牧场有种植。
青草:品种繁杂,路旁、田间、沟边,随处丛生。午收后至霜降,可大量采集,饲养牲畜,多有晒干储存以备冬季喂用。
水杂草:水生各种杂草,每逢夏季,农村多打捞喂牛。
茭草:每当大水之后缺草时,利用闲地种植,比谷草高大,每亩可收1千多公斤,用以喂牛、马。
树叶:多收集喂羊、兔,缺草时也喂牛。
3、精料
原粮:大麦、豌豆、小麦、黄豆等经加工,或煮熟、磨浆、喂养牲畜。
农副产品:豆饼、棉籽饼、菜籽饼、粉渣。以豆饼最好,养分丰富,碎后浸泡,喂大牲畜和猪、兔等。
4、加工饲草
盐水饲草:70年代一度大力推广,即将麦秸粉碎成粉状,加盐水搅拌后贮存,用以喂猪。
糖化饲料:将麦秸粉碎后混合酒糟,使之发酵而后喂猪。
秸秆青贮:一是青贮玉米秸,先选择比较高的地块,挖两米深的土坑,窖壁四周垂直光滑,窖底稍凹,再将铡短的青玉米秸放入窖中,逐层压紧,待超过地面时,加盖塑料薄膜,而后加盖土如馒头状,拍紧,防止雨水浸入。一月后即可喂畜,清香而酸甜,营养好,牲畜喜吃,80年代推广,1984~1985年,青贮275万公斤。
二是青贮红芋秧,窖贮方法与青贮玉米秸同,50年代后期示范推广。1962年曾见窖贮3年的红芋秧仍呈黄绿色,有清香略带酸甜味,猪很爱吃。
三是氨化麦秸,挖掘土窖,按百分之五比例铺一层麦秸洒一次氨水,装满封顶后,一个月即可用喂牛。据试验每4公斤氨化麦秸可即省1公斤精料。马不可喂用,易引起氨中毒。
5、配合饲料工业
畜禽的饲料从单一化转为营养配合,1976年亳县粮油饲料工业公司曾将红芋片、菜籽饼、麸皮粉碎混合制成“三合一”的饲料。1984年3月省人民政府下文,撤销食品油料饲料公司,要求成立饲料公司,并投资建设亳县、颍上、临泉、利辛4个饲料厂。是年按部颁标准共生产配合饲料49673吨。1985年又在蒙城、界首各建1座单班年产7000吨的饲料工厂,当年产饲料117233吨。涡阳鸡场、猪场及蒙城乐土区畜牧兽医站也相继建设年产1000~2000吨的小型饲料厂。随着畜禽饲养集约化生产规模增大,畜禽饲料加工业在全区蓬勃兴起。
三、良种繁殖
1、大牲畜繁育
50年代初,有计划有组织的引进青海马、蒙古马、三河马和苏联高血马,引进的良种牛有秦川牛、南阳牛、荷兰牛、雅罗斯达夫牛。60年代引进伊犁马、荷兰黑白奶牛。80年代引进的牛有夏洛来、西蒙塔尔、海福特、荷兰黑白花、短角牛等。1951年起,牲畜的改良工作由各县家畜改良站承担,各地均优选当地体型大而健壮的公牛作种畜,养殖户亲自将母畜牵到配种站(点)进行配种。为有效利用种公畜,1958年起将种公畜的精液稀释后分为几头母畜进行人工授精。此项工作始于马,继之牛。因人工授精的受胎率达80%,深受群众欢迎。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确定黄牛繁育方向,农村以肉役为主,城郊乳役兼用。各县先后购进夏洛来、利木赞、西蒙塔尔、海福特等牛的冻精,开展冷配繁育。为扩大配种范围,各县区乡建配种站,使牲畜改良繁育工作在农村迅速扩展。
2、猪良种繁育
1956年,对全区猪种调查,发现阜阳县东部,颍上县西部存有“大虎头”猪,该猪皮厚,膘壮,耐饲实,产仔率高,乳期生长快;沿淮一带有一种叫“油葫芦”的猪,成熟早、肉质脂肪多;另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叫“二虎头”猪。因育种技术和思想的局限性,到70年代“大虎头”、“油葫芦”几乎绝种。
50年代引进巴克夏、约克夏、苏联大白猪。80年代引进丹麦长白猪。从1953年起,开始对引进良种猪培育繁殖,其任务多以国营农场为主,然后向农民出售。为培育当地良种猪,从1975年起,以阜阳县、涡阳县猪场为主,筛选近似“大虎头”的母猪,参与地区“皖北猪”的培育,经过7个世代培育,其特征已趋稳定:发育早(4月龄的小母猪即有繁殖能力),发情征候明显,受孕率高,瘦肉率高(达52%)。为开展瘦肉型商品猪基地提供母本打下良好基础。1984年,国家农牧渔业部,首先在阜阳县建立瘦肉型商品猪基地,以“皖北猪”为母本,以长白猪为公本,根据母猪分布情况、发情数量、宜配日期,确定人工授精点,按计划送精。采取一条龙饲养法,缩短饲养期,并定90~100公斤为最佳屠宰期。1985年长白猪的人工授精和本地猪配种已达70%,出栏猪10万多头。
3、良种羊繁育
1979年对山羊品种普查后,发现本区白山羊是优良品种。为保存和提高白山羊的优良性能,在白山羊较多的亳县及毗邻的河南鹿邑、太康、永城边境,选购体型较一致的公、母白山羊,进行登记、编号,有计划的进行配种选育。经过几年努力,其后代体型已稳定,除供应本地区外,还推广至外地饲养。
4、良种兔繁育
本区原有短毛家兔、中系安哥拉长毛兔,体重多在两公斤左右,集中在阜阳、颍上、阜南的一些乡村,成片饲养。70年代末,引进西德长毛兔,个大、毛密、长、产量高、质量优,引进后,先由国营场或集体饲养、繁殖,然后出售给农户,加以推广。到1985年,全区已全部饲养西德长毛兔。
5、良种家禽繁育
在家禽饲养中,鸡占90%左右。50年代初,以饲养本地土种鸡为主。60年代,引进澳洲黑、来航、洛克红、九斤黄。70年代,引进白洛克。80年代引进了罗斯、S二二O西赛斯。涡阳县种鸡场自1972年起,即引进白洛克、来航、京白Ⅲ系,星波罗父母代、罗斯父母代等优良品种,所产苗鸡及种蛋,除供应本省外,还供应上海、广州、甘肃等地。
四、病疫防治
建国前,1951年起,先后建立地、县、区、乡畜牧兽医机构,逐步形成畜禽防疫体系,控制畜禽疾病的流行。
1、炭疽病防治
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并患传染病。1950年7月,发生水灾后,在太和县赵庙、茨谷两区发现此病。9月下旬即趋严重,延及全县,共死牛2200头。有22人因剥食病牛被感染而死亡。当时,为防止此病流传,政府有关部门发动群众,采取一系列的消毒、隔离、防疫注射,断绝病源等措施,控制了疫情。从此全区每年均开展炭疽防疫注射。70年代仅零星发现,80年代完全绝迹。1984年停止炭疽病预防注射。
2、气肿疽防治
1951年在太和县赵庙区发现牛瘸腿后24小时死亡。同年8月暴发流行,经专家诊断为牛气肿疽。由于当时封锁、隔离、消毒等措施不彻底,同年12月,疫情扩大到阜阳、亳县、涡阳,共4个县31个区,因气肿病死牛1859头。当时唯一治疗牛气肿疽的药品从苏联进口,数量极少,不能满足抢救治疗需要,虽经组织兽医重点预防注射气肿菌苗的牛达6万多头,但到1952年疫情仍在扩大,直到1954后才得到有效控制。1955年仍坚持点面结合开展预防注射,1956年以后此疫在全区绝迹。
3、牛肺疫防治
1960年7月在颍上县唐垛湖、谢桥发现牛肺疫104头病例,用新砷纳明及氯苯砷治疗有效。当年此病在亳县、阜南县也有少量发生。地区组织科技人员,自制免疫苗,在疫区和附近地区,进行防疫注射,1961年又大范围的进行一次预防注射,此后再未发生。
4、口蹄疫防治
由偶蹄兽类因病毒感染引起的流行病。1964年秋,接省转中央通报,河南省有33个县市发生口蹄病牛1000多头,其商邱、虞城、鹿邑、永城等县发生疫情的村庄,距界首、亳县、涡阳等县相邻村庄仅1公里。本区根据情况在临泉、界首、太和、亳县、涡阳等县确定靠近河南省边界作起点,向内延7.5公里的地区为防疫带,长430公里,有23个区、111个公社、设置56个检疫哨,并在交通要道挖坑填麦草浇烧碱水,予以拦截消毒。另抽兽医898人,在边境纵深进行预防注射耕牛12.66万头。经注射预防,此疫在本区没有传染。
5、牛流行热防治
俗称“撮腿痧”,流行于炎热季节。1954年初夏,各县曾先后发现有些牛发病,体温40℃以上,并有瘸腿症状,诊断为“牛流行热”(三日热)。用阿斯匹林或水杨酸纳内服即痊愈,未酿成大流行。1966年7月,全区发病牛2.92万头,占耕牛总数的5.6%。1976年又发生一次全区性流行,由于及时抢治,没有严重损失。1983年又一次全区大流行,自7月26日至8月7日,全区共发病31.2万头,死亡403头。此后,各级兽医站加强预防,至1985年底,再未发生。
6、马传染性贫血防治
1971年临泉、太和、界首3县发现此病124例。1972年在阜阳、蒙城、亳县、阜南发现此病。1973年全区(除颍上、涡阳)定性此病441匹(头),死92匹(头),杀334匹(头)。1974年组织畜牧兽医技干613人,用补体结合反应,对180个公社,1829个大队,14302个生产队的73404匹(头)马、骡、驴进行普查,计发现可疑171匹(头),定性78匹(头)、杀67匹(头)。每杀1匹(头)凭县兽医院证明补偿100~300元。但疫情仍未得到明显遏止。1975年采用哈尔滨研制的驴白细胞疫苗进行预防注射,到1985年已极少发生,但预防注射工作仍在继续。
7、牛狂犬病防治
1983年夏,首先在阜阳县种牛场连续发现3头乳牛犊患狂犬病,以后,各县、乡偶有发生。也有的牛犊病后,畜主不听劝告,不愿为母牛注射疫苗,以致母牛感染发病而死。各地加强预防,此病已基本绝迹。
8、破伤风防治
由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并发症。有些是背部或下肢发生创伤感染所致,也有是接生不慎使子宫创伤或胎衣滞留,在剥离时消毒不严而感染。在治疗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死亡率大大下降。
9、猪瘟防治
一种恶性传染病,发病率最高,造成死亡数量最大。建国前,猪瘟肆虐流行,人们束手无策。建国后,对猪瘟的防治逐渐加强。1963年以前,用抗猪瘟血清治疗,后因血清价高,贮存困难,而停止生产。对猪瘟的治疗唯有防疫注射。1970年起,曾推行合作防治。改革开放后,1983年始推行母猪技术防疫承包,成效甚佳。虽然猪瘟没有完全绝迹,但已能有效控制流行。
10、猪丹毒防治
1949年前,全区已有猪丹毒点片发病的历史,呈地方性流行。建国后仍有流行,60年代曾被列为猪的第二大传染病。发病以25~65公斤的中猪较多,发病死亡期为5~10月份,其中7~8月份最高。1958年起,猪丹毒菌苗改用氢氧化铝菌苗,使注射进度加快,上半年注射34.7万头,收到显著效果。
11、猪肺疫防治
群众称为“肿脖瘟”,属地方性流行病。发病初期不易鉴别。1954年水灾后,沿淮各县牲畜,采取南猪北移就食措施,在转移途中发病甚多,当年秋、冬在南部6县进行重点预防注射,共注射猪肺疫1.4万头。60年代,发病逐渐减少。至70年代,此疫已基本绝迹。
12、猪喘病防治
1958年曾在专区配种站发现此病1例。60~70年代初,在农村流行。1962年开始用土霉素或四环素治疗,遏止此病作用很大,今已基本绝迹。
13、猪囊虫病防治
50年代初与河南省毗邻的县均发现有此病,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提出“人建厕所、猪建圈”、“驱蜂灭囊”等措施。同时强调发现囊虫病猪由食品部门统一加工处理,不准外调。并加强市场管理和作好检疫工作。1983年用吡喹酮作猪囊虫的治疗试验,效果明显。1984年后,此病未再发现。
14、兔球虫病防治
建国前,养兔不受重视,对兔病无人过问。建国后,特别是1979年后,加强对兔病防治。经本区畜牧兽医管理站筛选药物,自组药方配制的一种定名为“仔兔安”的药物,治疗和预防球虫病,试用两万多只病兔,效果显著。
15、兔螨病防治
地区畜牧兽医站化验室于1981年曾以林丹为主药配制成油剂,用以注射或直接涂擦患部,一般用药1—2次即痊愈。后中央农牧渔业部通报林丹不能用于治疗,随即停用。又以“灭煞螨”配成油剂滴于患处效果明显,现已在各县市推广,螨病也因而减少。
16、鸡新城疫防治
解放初期,仅局部乡村发生。1952年曾计划防疫1.5万只,因用针刺皮肤接种方法,不易实行,仅完成计划20%;1953年预防任务10万只,仅完成1万多只。以后每年均进行防疫,但因缺乏冷藏设备,影响了防疫工作进行。1962年全区鸡新城疫大流行,死亡率达69.8%,改革开放以来,全区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鸡疫的防治,收到明显效果。1984年界首县通过实践证明,在夏季进行防疫可以使成年鸡得到免疫,解决了中秋节前后大量死鸡的问题。此法在全区迅速推广。1985年起,鸡新城疫虽有发生,但危害程度已大为减轻。
五、畜禽检疫
1952年阜阳专署通知各县设立畜牧兽医站。界首市及亳县成立家畜检疫站,每县配2人,界首、亳县配3人。1956年根据安徽省农业厅指示,从界首县家畜检疫站和蚌埠市家畜检疫站共抽调5人,组建阜阳地区家畜检疫站,每县派出1名检疫员,对县城白肉市场和对食品公司调出生猪进行检疫,发现有传染病即监督高温处理,场地消毒。1962年阜阳地委《关于迅速开展家畜防疫工作的意见》第三点指出:“积极开展检疫、市场、运输检疫具体到人,通外地要道设检疫哨,未经检疫的家畜白肉一律不准买卖运输。”1962年2月阜阳地委在《关于当前猪、鸡发生疫病的通知》中要求“加强市场检疫,病死尸体严加管理,禁止病禽交易,死畜煮熟煮烂,污水深埋”。此后,检疫工作大力发展。当年10月召开地区畜牧会议,强调检疫工作由农业局长亲自抓,每半月向专署回报一次。1962年1—9月份,共检疫畜禽83470头(只)其中大家畜2172头,猪12235头,羊9101只,禽59962只。
1963年起,地区家畜检疫站将派驻各县的检疫员就地安排在各县畜牧兽医站,仍继续执行检疫任务。1965年全区共有检疫站(包括区检疫站)121个,检疫员150人。
1966年开展“文化大革命”后,家畜检疫工作受到冲击。生猪、白肉检疫工作交食品部门自检。食品部门为了经营利益,很难从严,病肉转向市场又促使疫情的发展。1979年农业部重申检疫规定,从1980年起,畜禽市场、运输、皮张等检疫,统由家畜检疫系统负责。地区及各县相继恢复家畜检疫机构。农村推行联产责任制后,牲畜市场复趋兴旺,检疫工作繁重。1981年7月行署下达《关于认真开展畜禽及其产品检疫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凡进入市场的活畜及其产品(包括白肉、毛、骨、皮张等),必须经区、镇、社畜牧兽医站检疫并签发检疫站证明书后方可成交。”各县接文后,印发布告,广泛张贴,对推动检疫工作起到很大作用。1982年全区406个集镇有323个开展检疫,并设检疫哨32个,检疫人员增加到472人。
1985年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宣传,对检疫人员培训,考核,并着制服。全区经考核整顿,县以下检疫员62人,区乡检疫员420人。全年市场检疫625207头(只),其中马属动物9990匹,牛71072头,羊11072只,猪184030头,禽229131只,兔118970只,猫20只。共剔除病畜禽3656头(只)。运输检疫(包括铁路、公路)3917370头(只),其中马属动物6873匹,牛16785头,羊2324只,猪145369头,禽3787571只,兔52643只,猫5805只,共剔除4592头(只)。市场白肉检疫236971头(只),共剔除腐肉2435头(只)。运输检验肉品1939.4吨,消毒皮张693945张,羽毛167吨,骨、角190吨。并在牲畜市场检疫时注射猪瘟疫苗981360头,鸡新城疫苗627.6万只。
六、畜禽场站
1、畜禽场
阜阳种猪场:1953年筹建,当年引进巴克夏种猪36头,初建时有耕地300多亩,后扩建到850亩。到1967年,培育的良种猪,均能保持原种的优良性能。1968年改为104干校,技术干部被撤离岗位,种猪的饲养管理因而逐渐放松,品质也随之下降。1972年虽已恢复种猪场,但原有制度仍未完全恢复。1976年将东部猪圈建筑群作为“皖北猪”的培育场所,从全县筛选近似“大虎头”的母猪23头参与地区“皖北猪”的培育。西部猪圈群仍为繁育约克夏、大白猪、巴克夏猪的场所。1983年经县政府批准将东部场定名为“阜阳县良种猪育种场”,耕地440亩,西部场定名为“阜阳县良种猪繁殖场”耕地420亩。截至1985年共推广良种猪36440头。
阜阳地区种畜场种猪场:原系地区农场,1956年建猪场培育约克夏、巴克夏良种猪。1957年地区种畜场建立,首先扩建种猪场,饲养约克夏公猪12头,基本母猪120头。地区农场的西湖部分仍为地区农场。1962年种畜所带两个大队退归地方,所属种马场经省农业厅批准迁亳县,种羊(德国美利奴绵羊)调出地区,遂恢复为“九里沟农场”。1968年种畜场改为104干校后,种猪场再次缩小规模,仅留10余头种猪。共推广良种猪7000余头。
涡阳种猪场:1975年兴建,有地1000亩,不久即被定为“皖北猪”选育场,有“皖北猪”种母猪60头,种公猪11头。在安徽省农业厅、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及本区部分县农牧渔业局共同协作下,经7个世代选育,“皖北猪”的优良性能已稳定,为开拓瘦肉型商品猪基地打下良好基础。
阜阳县种牛场:1972年12月建于插花区境内,有耕地820亩,先后引进秦川牛10头,荷兰黑白花牛30头。繁殖推广秦川牛355头,荷兰黑白花奶牛293头。30头奶牛在1979年共产鲜奶14.5万公斤,平均每头牛产奶483.35公斤,荣获我国南方地区奶牛协作组高产奖。1981年存栏奶牛61头,成年母牛35头,全年产鲜奶16.1755万公斤。近年,奶牛通过承包已迁至阜阳市近郊,为阜阳市区居民能够食用鲜奶做出贡献。
种马场:1959年阜阳地区种畜场成立,先以配种站原有苏联高血马、顿河种公马为基础,后又引进苏联河尔登马10匹成立种马场。1962年,迁至亳县。1971年从新疆引进伊犁马9匹,到1979年共推广良种马197匹,1979年因本区骡马价格低于牛,经济效益低,经安徽省农业厅批准将该场存栏的104匹马全部下放给全县各乡镇生产队饲养,改为羊种改良试验场。
亳县种羊场:亳县羊种改良试验场是在种马场的基础上改建的。自1979年对阜阳白山羊进行选育,经过几年努力,该品种后代已稳定,至1985年共推广1466只,除供应本地外,还推广至六安、徽州等地区。
涡阳县种鸡场:涡阳种鸡场建于1972年,占地140亩,生产用房5200平方米。其中种鸡舍2764平方米,育雏舍906平方米,笼养育雏室79平方米,机械笼养鸡舍和青年鸡舍832平方米,孵化室105平方米。有孵化器4台,总容量4.62万枚蛋;出雏器1台,容量8000枚蛋左右。自1972年起,引进白洛克、来航、京白Ⅲ系、星波罗父母代、罗斯父母代等优良品种,所产苗鸡及种蛋,除供应本省外,还供应上海、广州、甘肃等省、市。
阜南县种兔场:阜南县畜牧良种场建于1978年,以培育良种兔为主。先从阜阳县苏集购进中系安哥拉兔50只,1980年3月又从阜阳插花总场引进西德长毛兔30只,一作繁育;一作西德长毛兔与中系安哥拉毛兔杂交。1981年繁殖西德长毛兔431只,繁殖杂交兔768只。为致力于西德长毛兔的纯种繁殖,将中系安哥拉兔及杂交兔淘汰,并在1982~1984年购进西德长毛兔160只,至1985年存栏1563只,共推广西德长毛兔2787只。
2、家畜改良站
1951年阜阳行署作出《对各县家畜配种站的设立的决定》,同时拨专款1.5亿元(旧币),规定各配种站建房3间,配干部1人,牧工2人,生活待遇实行供给制。要求各站选购当地健康壮大的种牛3~5头,业务受县人民政府领导,技术方面受专区配种站领导(后改为各县畜牧兽医站领导)。专区配种站最先利用九里沟原农工房舍,后迁西湖专区农场。1959年并入地区种畜场,1962年拨归阜阳县。其他各县配种站于1952年先后成立,界首县1963年建立。利辛县1965年建县后,配种站也随之建立。引进的国外良种,首先满足配种站种畜的需要。各配种站自开展人工授精至冷配,增加的设备有显微镜、冰箱、消毒器。为扩大配种范围,1967年起,各县先后在离配种站较远的区乡建立配种点,并逐步增加布点,配种点的人员一部分是配种户一部分是经过培训的兽医,使牲畜改良工作逐步在农村普及。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水产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