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采种育苗
1、采种
林木采种多年来一直是自采自用和余缺调剂。1956年,专员公署召开各县林业科长和林业技术干部会议,研究部署采种任务。地委农工部于8、9、10月连续发出3个文件具体安排采种工作。各县层层安排落实,按采种多少由农业社记分的办法,当年全区自采种子54099公斤,收购51777公斤,还采集葡萄种条891100根。1957年各县林业部门设置收购点31个,每点固定1~2名技术干部,共收购种子50454公斤,占采种量61991公斤的81.4%,主要树种有侧柏、中槐、苦楝、枫杨、臭椿、刺槐、桃、杏等。1962年6月,专署召开各县农林局和各国营林场、苗圃负责人参加的种子工作会议,会后,各林场、苗圃抽出专人进行采种,全区收购种子207529公斤,满足了当年育苗任务的需要。1965年先后抽调20多人,采购和调剂种子103975公斤,种条45万公斤。1972年全区采种214750公斤。其中枫杨23900公斤,刺槐15000公斤,臭椿138751公斤,中槐17900公斤,苦楝52250公斤。阜南县组织人员到各社队督促,全县采种61200公斤。涡阳县把自产的荆条、杞柳、紫穗槐种条全部用于育苗。1981年,行署林业局拨出专款用手采种,一冬春收购树种11.85万公斤,其中枫杨1.35万公斤,刺槐1.3万公斤,紫穗槐5.05万公斤,川楝0.8万公斤,泡桐种根5213万根,杨树种条78.6万公斤。蒙城县从河北承德地区采购刺槐种2.5万公斤,紫穗槐0.75万公斤。太和县到四川采购川楝种子4200公斤,阜阳县收购泡桐根200万根,分配给沿颍河社队育苗。
林木种子调剂,从1949~1959年,全区共从外地调进各种树种172700公斤,种条124万根,在本地采集种子1060775公斤,种条924万根;调出种子11.5公斤,其中桑椹8.25万公斤,其它种子3.25万公斤,收入51万元。全区1960~1979年共调进种子10.15万公斤,调出种子5.12万公斤;1980~1985年共调进种子11.73万公斤,其中川楝6.4万公斤,紫穗槐4.8万公斤,果木树种1.39万公斤,花卉类0.21万公斤,铅笔柏40公斤,雪松10公斤,调出种子1.7万公斤,其中枸橘0.5万公斤。
2、育苗
建国前,全区专门进行林业育苗较少,只是一些寺庙,公共用地有零星育苗。植树用苗,主要是挖取野生苗,削枝扦条,分根繁殖,点播造林。建国后,50年代末开始,各县先后办起国营、社队苗圃和林场,形成了专业性苗木生产基地,集体和群众个人育苗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1950年专署号召全区人民搞好农业生产,开展育苗造林,一些个人及机关、学校、团体等开展育苗活动,当年育苗102亩。1954年在国营阜阳县农场辟地20亩建苗圃,至1955年全区国营育苗达525.8亩,占任务500亩的105%;群众育苗944.6亩。1957年地委、专署指示各县以耕地千分之一为育苗地,各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布置,亳县要求各区按千分之四到千分之八,进行育苗;界首按任务分到区乡,全区共育苗1578.4亩,其中留床苗13864亩,产苗1552万株。1955~1959年全区建立国营苗圃12处,社队苗圃205处,共育苗39533亩。60年代林业生产一度停滞。1962年全区育苗6383亩,其中国营育苗3967亩。1963年全区育苗3107亩,为1958年育苗面积的三分之一。1965年地县林业部门帮助落实育苗任务,组织劳力采种,选择育苗地,培训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全区218个公社共育苗10910亩,固定专人看管。地、县还召开14次造林育苗座谈会,编印2万多本采种育苗技术手册,发至区乡。夏季桑、榆育苗期间,雇用林业辅导员168人,深入社队进行技术指导。
1971年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后,地区提出加速农田林网化建设,规划到1975年实现林业上《纲要》,进一步开展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运动,发动数百万人齐上阵,采集种子、种条。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都育苗,国营、集体、个人一齐上,自1972年连续3年育苗面积逐年上升。1972~1974年全区共育苗61.75万亩,其中地、县机关育苗1500亩;交通系统育苗300亩;水利系统育苗715亩;国营林场苗圃育苗2952亩。有83个公社育苗100~4000亩,全区共固定林业员25200人,兴办200多个社、队林场苗圃,有7个县下拨化肥1580吨,支持育苗。全区产苗量78424万株。1974年凤台县春插、繁殖水杉苗50多万株。
1976年全区5个国营林场、12个国营苗圃、9个园艺场共育苗1988亩,出圃苗木543万株,其中水杉100万株。1977年4月,地委要求各县要拿出百分之一的耕地,以大队为主的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育苗”办法,做到四舍得(即舍得拿好地、劳力、肥料、资金)。1978年起全区每年育苗面积18~20万亩,各苗圃积极开展以乡土树种为主的良种选育和引进繁殖工作,逐步达到育苗良种化。
1981年各地制定育苗责任制,形式有:(1)国营育苗,分组管理,“四定一奖”,即定人员,定任务,定费用,定产值,超产奖励,减产赔偿。(2)集体和社队场圃育苗,分组,分户或固定专人管理,实行奖惩。(3)社员人人育苗,一般要求每人10棵。涡阳县规定每株苗预交押金0.3元,完成任务退款,完不成的用押金买苗抵偿。亳县规定少育一棵罚款0.5元。阜南县规定少育一棵增加夏粮交售任务2.5公斤。
1982年4月行署林业局发出“关于大力培育常绿树苗的紧急通知”,下达常绿树育苗任务1000亩,要求各县拿出百分之一面积,国营林场苗圃不少于百分之五。入冬全区开展大规模常绿花卉苗木的引进繁殖和培育,到1983年4月统计:涡阳、蒙城、亳县、阜南、颍上和地区苗圃以及地区、涡阳林科所,颍上林木引种试验站,耿棚集体林场10个单位,共引进雪松、龙柏、棕榈、红梅、桂花、广玉兰、白玉兰、香柏、洒金柏等30余种2655株。
1984年全区育苗230250亩,其中当年新育苗木185184亩,这是根据中共中央〔84〕1号文件精神,地委提出学禹县、一年开创林业生产新局面,确定3月12~4月12日为全区育苗突击月,要求各县育苗面积不得少于两万亩。为落实地委提出的要求,各县普遍推行党政部门包育苗面积,林业部门包育苗技术的双包责任制。县、区、乡、村层层立下军令状,预缴育苗押金,专户存入银行,秋后验收有苗退款,无苗以款抵偿。真正做到全党动员,全民发动,人人动手,户户育苗。至年底统计,亳县育苗超过3万亩,其余各县均在2万亩以上。亳县按每人育苗15株,每株预缴押金1元,共收育苗押金156.9万元。太和县洪山区用区乡干部2个月工资总额的20%,村干部全年工资总额的20%作为浮动奖金,视育苗完成情况多劳多得,完不成的少得或不得。阜南县公桥乡育1亩树苗由生产队补助粮食600公斤(麦、豆各半),全乡660亩育苗任务全部由育苗专业户承担。蒙城县太山乡农民丁延奎承包20亩耕地,育苗18亩,在他的带动下,全村38户有29户育苗107亩,户均3.7亩,成为全区有名育苗专业村。界首县陶庙乡后邱村村长陶金鼎,1980年至1981年,育楝树苗3亩,出圃苗木8400株,收入5000多元。在他的带动下,1983年全村户户育苗,面积达305亩,培育苗木50万株,除供当地造林外,还销往阜阳、太和、临泉和河南省沈丘等地。
二、四旁植树
建国前,农村植树主要是沟边路旁,宅前屋后零星栽植,规模小、数量少,加之历年灾荒、战乱、黄水泛滥、栽后管理不善。仅少数大户的庄园杂木、坟茔松柏和公路两旁的柳树等。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大力号召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简称四旁)植树。1950年根据中央林垦部指示,阜阳专署要求党政军民每人保证栽活一棵树,各县均召开会议,宣传动员,掀起群众性的植树高潮,全区共植树419万多棵。1951年专署号召群众每人栽活一棵树,干部栽活两棵树,发布有关植树护林布告,保证谁栽归谁,实行奖惩,提倡互相检查监督。组织造林小组,发动竞赛挑战。皖北行署为解决营造淮河保安林经费不足的困难,拨大米4万公斤,折人民币(旧币)7800万元,用于购买柳树苗在淮河堤防险段处栽植。1953年全区四旁植树3074万株。1958~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集体和个人的“四旁”树木无偿的被伐掉。1962年春旱秋涝“四旁”植树的成活率平均25%,阜临公路两旁新栽和补栽的幼树一株未活。1965年根据省政府指示消灭三光(光庄、光路、光沟)的精神,提出了主攻5河(淮、颍、涡、淝、泉)6路(阜蚌、阜凤、阜临、阜涡、阜界、蒙亳)14个重点公社。1971年专区革委会组织各县生产指挥组和农林、交通、水利部门及重点公社负责人71人,到河南、山西、山东等省的9个县26个公社参观学习,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大搞采种、育苗、植树造林群众运动,共完成四旁植树6060万株,成活率在80%以上,超额完成1972年的植树造林任务。涌现出涡阳县孙土楼、颍上县下湾、利辛县柳西、亳县大杨、太和县许寨、阜南县大温等先进大队。涡阳县孙土楼大队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参加了全国林业典型展览的展出。1973年由全区召开电话、广播、现场会、专业会组织11900人到县外参观,17450人在县内交流参观,培训林业技术员3840人,印发布告11.5万张,培训林业辅导员51人,组织林业大检查26次,全区完成干线公路绿化1479公里,占总路程的90%,绿化铁路76公里,占总里程76%,有2158个村庄实现了绿化,65个公社植树百万株以上,473个大队植树人均百棵以上。
1974年全区干线公路进行加宽整修,每边栽树4至10行,整齐美化。
1977年决定2月25~3月25日为植树造林突击月,全区完成四旁植树5660万株。1980年地县成立林业局,1982年地县成立绿化委员会,为响应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号召,在3月12日植树节,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区有548万人参加,共植树1236万株。1984年要求各部门密切合作,全力以赴,同心协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林业部门抓技术指导、交通部门抓公路绿化,水利部门抓大型河道造林,城建部门抓城镇绿化,司法部门抓毁林案件处理,财政部门发放林业贷款,宣传部门及时宣传报道,教育局、共青团、妇联会,民兵等组织,分别营造“少年林”、“青年林”、“三八林”、“备战林”等,全区完成四旁植树6961万株。
1985年,全区普遍开展《森林法》宣传贯彻活动,建立各种形式的林业责任制,普遍实行大型河道、主干公路统一规划,统一栽植。原有树木承包到户,增值比例分成,群众得大头,新栽树木,树随地走,谁栽谁有,谁受益谁负担。地委发出传真电报,要求春季造林育苗结束时,由各县、市委书记签名将春季林业生产情况上报地委。临泉县宋集区实行区干部包乡,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路段,统一规划,统一筹苗,谁地谁栽,谁栽谁有,谁用苗谁拿钱的办法。大干一个月,挖河修路257条、长266公里,栽树61.9万株。阜阳市五大班子分片包干,重点抓好阜太、阜涡、阜蚌、和颍州路的拓宽绿化工作。全市共栽树30多万棵,其中常绿树4.8万棵,果木树4000棵,木本花卉1.7万棵,月季6.9万棵,基本上实现了绿化。
三、成片造林
1、荒地造林
1951年,全区人民利用荒山、荒地及“四旁”隙地开展成片造林和零星植树活动。1953年国家实行“公私合作造林分红办法”,共合作造林11557.85亩,1955年全区在公路两旁、河堤两岸、荒山荒地营造片林6707亩。1957年全区开始建立国营林场和社队园艺。1958年地区在蒙城双涧区建立国营白杨林场,当年栽梨树1100亩,桃树130亩,杨树8000亩。1959年全区共建林园场149个,成片造林441784亩。1960年亳县核桃林栽核桃26885亩。1963年,蒙城白杨、佃湖,凤台武集、涡阳单集、亳县核桃,阜南地城等6个国营林场共成片造林13159亩。由于管护不力,一些地方造林后损失严重。蒙城白杨林场1962年冬至1964年春损失成片林3000多亩;阜阳县16个社办林场1958~1960年造14300亩,到1962年有13360亩被毁掉改种庄稼。1962年全区成片造林成活率仅达30%。
70年代全区开展较大规模的林业生产活动。1972~1973年大量培育树苗,1975年全区共营造片林35045亩。1976年全区5个国营林场,12个苗圃,9个园艺场共造林1667亩。212个社、队场圃(社办46个、大队办147个,生产队联办19个)营造片林22566亩。颍上县下湾大队,涡阳县义门区等沿涡、颍河的社队,还根据当地情况营造泡桐林,实行桐粮间作。
1977~1979年在更新大官杨的基础上,换上适宜当地生长的乡土树种。亳县、太和、涡阳、界首等县开始营造泡桐环村林、成片林的活动。
80年代,在第三次华北平原绿化会议的指导下,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指示”发表后,各级党委都进行认真贯彻,在总结过去30年林业生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抓住重点,重新修订林业生产规划。1980年全区营造成片林3万亩,新建65个泡桐基地公社,有55000个村庄全部绿化。同时对社、队成片林经检查验收合格后,予以适当补助。1982年地、县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在粮食、财政部门的配合下,对全区集体造林进行检查验收。全区造林103577亩,经验收有效面积(成活率在40%以上)99012亩。
1985年全区已有成片林84万亩(其中泡桐片林占48%)占成片宜林地的87%,并有1.5万个村庄营造了成片林。
2、丰产林基地
1981年春季、亳县、涡阳、太和、界首、阜阳5县开展小片速生丰产林培育活动,大苗、大穴、大水肥营造泡桐、黑杨两个树种的大株行距丰产林38块740亩,丰产林的营造地点,以国营和社队林场、苗圃为主,每块至少3亩。有专人管理,建立长期技术档案。经费一次划拨到县,由县掌握使用,1982年每亩泡桐补助30元,其他树种补助20元,从第二年开始追肥,按每亩20公斤标氮的价格补给。林地使用权属谁,林权就属谁所有,成材后的砍伐批准权属县林业局,其收益:林权所有者8成,地、县林业局2成。1982年行署下拨造林补助费6万元。各县根据地区的要求和布置,开展丰产林的管造工作,年底经地、县检查验收,全区共营造丰产林4945亩。1984年根据行署林业局与省林业厅签订的《阜阳地区造绿化承包协议》,进行了9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调查设计。1985年按省林业厅批准的作业设计组织施工造林后,经地、县林业局自查验收和省林业厅抽查核实,共完成造林小班227个,合格面积48033亩,占年度施工计划3万亩的161%。
四、农田林网
1958年,行署提出实现大地园林化,河网林带化,农田林网化的规划,全区各县积极响应,结合路渠沟河绿化进行农田林网化建设。临泉县单桥大队境内的南北青年河、临艾河、解放河、跃进河、卫星河、单桥河、幸福河、和平河、孟河总长62公里,条条相通,纵横成网,于1959年全部绿化,实现了河网绿化和农田林网化。
60年代初期,全区农田林网化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林业生产仅限于“四旁”植树,1966年,涡阳县孙土楼大队,开始水、田、路、林综合治理的农田林网化建设。经过5年的努力,到1970年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成为全区农田林网化建设的一面红旗。1971年涡阳县成立县农田林网化规划实行领导小组,对全县的农田、村庄、道路、水系按全盘考虑,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了农田林网化建设总体规划,并抽调得力干部、技术人员组织实施,到1975年完成县级主林带4条,各宽12米,副林带5条,各宽8米,总长394公里,占地5914亩,把全县土地划成26个县级大方,平均每方12万亩,最大的19.6万亩,最小的6万亩。全县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成为全国绿化先进典型,1975年全国林业现场会在涡阳县召开。地委根据全国林业会议精神,提出以涡阳为中心,实现蒙城、亳县、利辛、太和5县连片“四旁”绿化和农田林网化建设规划。各县根据地委指示精神,开展了农田林网化建设的群众运动。1978年,全区有1个县(涡阳),79个公社,1622个大队559.6万亩耕地实现了农田林网化。
1978~1979年,由于农田林网的树种单一(主要是大官杨),密度过大,天牛危害严重,许多林网树木生长缓慢,一些地方乱砍滥伐,光砍不栽,个别社队损失相当严重。1980年全区加强了林木管理工作,公路、河流、农田林网和农桐间种的树木,确定专职护林员,划片包干,点株交数,搭庵看管,实行管护责任制,奖惩分明。1981年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和涡阳县林业局,共同对全县主干林带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补充设计,1984年各县市开展大规模的完善提高农田林网化工作。
五、农村园林
1958年全区人民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实行大地园林化”的号召,在进行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同时,开展农村园林化建设。1960年,涌现涡阳县纪伦寨、临泉县单桥,阜阳县伍明,太和县双浮等农村园林化建设的红旗单位。但随着三年自然灾害和林业生产内部结构的调整,走向低潮。进入70年代,结合“四旁”植树和农田林网化建设,重新开展了农村园林化建设工作。1975年地区农林局在涡阳召开全区农村园林化试点工作会,并组织32人到山西省和北京颐和园参观考察。1977年在颍上县召开全区农村园林化建设工作座谈会,各地积极行动,颍上县小张庄大队在大队书记张家顺的带领下,经过几年努力,到1979年园林化建设已初具规模,成为全区农村园林建设的一面红旗。
1984年,地委、行署提出“狠抓三、五年,争取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逐步向大地园林化迈进争取实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目标。并固定14个乡为全区农村园林化建设重点。讨论起草了农村园林化建设标准。1985年行署林业局,对6个农村园林化建设重点乡进行检查验收,评比出临泉县同兴集乡,利辛县纪伦寨乡,颍上县小张庄乡,利辛县林业局,临泉县林业局为1984年农林园林化建设组织实施先进单位。
附:平原绿化先进县、市
1、涡阳县
70年代以后,全县实行以改土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大力开展“四旁”绿化,营造农田防护林。到1977年全县已基本实现四旁绿化和农田林网化。由于植树密度过大,林网树种单纯,抚育管理不善,致使病虫危害严重,林木生产缓慢,形成大量的“小老树”。197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坚持实事求是,重视经济效盖,扎扎实实地调整农田林网化规划,坚持以“四旁”植树为基础,农田林网化为主体统一规划,分类指导,适地、造树、科学造林,加强管护。到1985年全县农田林网化更趋完善,全面地实现了多林种、多树种和带、网、化相结合的多结构、多层次的农田防护林综合体系。1985年底,全县有各种树3500万棵,人均35棵。农田林网庇护农田面积190多万亩,占耕地的95%,农桐间种26万亩,营造环村片村片林7万余亩,速生丰产林1.3万亩,果木经济林7000亩,栽插“三条”(荆条、杞柳、紫穗槐)3700万丛。林木蓄积量达70余万立方米,活立木年生长量约8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13.25%。从1981年起,全县平均年产木材3万立方米,条材30万担,薪柴3750万公斤,各种果品50万公斤。1985年市场自产材销售量达2万余立方米,全县有60%以上的农户用自产材新建了住户。
农田防护林改善了生态环境,减轻了自然灾害,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林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1980年全县粮食总产2.75亿公斤;1984年4.55亿公斤。树多路多饲料多,1985年各种家畜饲养量是1970年的24倍。1971年孙土楼大队参加了全国林业展览。1974年至1978年,先后在省展览馆设涡阳绿化专馆进行展览。1975年全国平原林业工作现场会议在涡阳县召开,涡阳在会上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1983年被中央林业部命名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
2、亳县
1980年前,林业生产发展较为缓慢,从1980年开始,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运动,从总体规划上搞突破,从综合发展中求效益,从落实政策上抓管护,从加强领导上挖潜力。坚持年年植树造林,岁岁常管不懈,使林业生产迅速发展。1985年全县有各种树木4628万株,人均42株,有林地775600亩,林木覆盖率由1978年的12.7%上升到23.4%,林业产值134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1%,比1978年增长4.4倍;立木蓄积181.9万立方米,共建成1~4级林带34727条,长8713公里,在1~3级林带下间种紫穗槐、杞柳等300万穴。全县2226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纵横交错的林带划成12250个方块,有46.9万亩环村林,3万亩泡桐丰产林,3.8万亩果木经济林和7.7万亩农桐间作林点缀其间,形成乔灌结合,林果相益,点、线、片、带交织的绿色综合体系。
1985年全县林下间作6.5万亩,间作物产值2000余万元,其中林下间作白芍1.8万亩,产值1240万元,林下间作还有黄花菜、大蒜、生姜等多种经济作物和药材。
亳县泡桐称“亳桐”,解放前就曾销往日本。1963年开始出口东南亚各国,1980年以来,每年都有1~1.5万立方米圆桐木销往邻省和本省江淮地区,有500立方米的优质桐木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地区。1985年全县泡桐蓄积量达131万立方米,价值约3.93亿元,酒、药、烟、桐共同成为全县经济建设的四大支柱产业。
1983年被林业部命名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1984年受到安徽省绿化委员会的表彰。林业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据科研人员长期观察和测定,1985年与1975年相比,夏季气温降低1.1℃,冬季气温上升0.6℃,无霜期延长3天,年平均减少水土流失约1500万立方米。1985年全县收取枝桠薪材5000万公斤,树叶11500万公斤。
3、太和县
全县有树木5422万株,人均45.6株,立木蓄积量148.9万立方米,林网庇护农田面积177万亩,占耕地的93.4%,有成片林木42万亩,林木覆盖率21.1%,1983年被林业部命名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