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种籽改良
1、种籽推广体系
50年代开始组建以农作物良原种场和国营农场,以及有条件的农业社为基础的良种繁殖基地,初步形成全区良种繁殖推广体系。60~70年代初,全区各类良原种场发展到25个。据1973年统计,全区有社队良种场48个,良种大队254个,良种生产队3324个,良种专业人员4375名。初步形成以县良种场为骨干、公社种子队(场)为桥梁、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1974年,农业部推广“三统一”良种繁殖体系,即统一繁殖良种,统一保管任务,统一供应大田用种。进入80年代,由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种子工作贯彻“四化一供”方针,即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种子加工机械化,县组织统一供种。强化了种子基地建设,推广体系进一步完善。1980年全区试办区、社种子站17个,1981年全区办起区、社种子站72个,建立种子基地628万亩。1982年经整顿,区、社种子站保留65个。1985年全区首次利用外资30万美元,地方配套69万元人民币,加强涡阳、界首两县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抓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的良种繁育。全区现已拥有地、县市种子公司11个,种子分公司13个。县、市种子公司与乡镇联办的种子站26个,集体办的47个。原良种繁殖场23个,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农作物良种繁殖体系。
2、种籽改良措施
群众评选:建国前群众自发地从生产实践中摸索株选、穗选、粒选等选种方法。建国初期,选种工作逐步走向正规。1950年国家制定了《五年良种普及计划草案》,蒙城县午季小麦选种696万公斤,占全县需种量的52%。阜阳、涡阳等县一些地方开始采用泥盐水选种。1957年全区群众评选出小麦良种“碧玛一号”、“南大2419”,“石家庄407”;水稻良种“胜利籼”,甘薯良种“胜利百号”;高粱良种“勾头”,“红柳子”;大豆良种有“茶豆”;棉花良种“岱字15”、“鄂光棉”等。1958年,国家征了过头粮,放弃了选种。60年代初期,出现品种混杂退化现象。1962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制发了《安徽省农村人民公社种子管理办法的意见》,要求人民公社贯彻“自繁、自选、自留、自用”的方针。到1965年,全区选种工作才基本走上正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种子公司陷于停顿,1973年阜阳地区革委会批转地区农林局《关于切实做好午季选留种工作的报告》,要求本着“先种后粮、先留后征、先留后分”的原则,种子工作就此恢复。
区内选育:1955年全区开始在国营良、原种场,建立“三圃”(穗行圃、穗系圃、原种圃)进行提纯复壮,培育原种,选育新品种。1957年和1978年两次普查记载,全区育成新品种34个,其中小麦12个,玉米3个,高粱1个,大豆13个,红芋2个,马铃薯2个,芝麻1个。1975~1985年育成新品种1个,农民育成的新品种4个。
外地引进调入:1950年开始从外地引进棉花良种斯字棉。1951年先后从南京前中央大学农学院和西北农学院引进小麦良种“南大2419”和“碧玛一号”等。1953年后引种转向高产品种。据不完全统计,1957~1985年全区共引进外地良种377个,其中小麦127个,玉米29个,水稻87个,高粱31个,红芋17个,大豆33个,芝麻6个,棉花29个。
1965年太和县从陕西、河南等地引进小麦良种“郑州14”、“内乡36号”、“阿夫”、“陕农一号”等获得成功。1982年成立“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阜阳分会”。从此,全区引种工作步入正规。
建国后,于1954年从山东等地调入红芋种200多万公斤。1972年午季小麦发芽霉变,从河南、陕西等地调进“丰产3号”为主的小麦种300万公斤。以后每年都从山东、辽宁等地调进杂交玉米种500多万公斤,棉种150万公斤。
南繁:建国以来,地区共组织南繁4次。1969年冬至1970年春,地区农林局种子站组织11个县366人,赴海南岛进行杂交玉米和杂交高粱制种,共生产种子18.5万公斤。1970年冬至1977年春,再次赴海南岛繁殖“两杂”种子共13.1万公斤。1976年春,地区种子站组织11人到安徽省徽州地区休宁县南繁玉米自交系原种60亩。1977年冬至1978年夏初,地区种子站组织蒙城、利辛、颍上、阜南4县到海南岛进行“杂交水稻”制种,共产种7000公斤。此外还繁育了少量的玉米、大豆种。
二、肥料
1、有机肥料
主要有厩肥、人粪尿、绿肥、堆肥、沤肥、土杂肥、饼肥、腐植酸类肥料。这些农家肥具有来源广、种类多,便于就地积制、所含养分完全、有机质含量丰富、肥效较长等特点。经测算,全区每年可提供各种优质农家肥料3460多万吨。随着人口增长和畜牧业的发展,有机肥亦不断增加。
2、无机肥料
主要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尿素、氨水、过磷酸钙、氢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磷酸铵、硝酸磷肥、硝酸钾以及微量元素肥料锌肥、锰肥等。1953年开始施用4吨,用于棉花施肥。其后逐年递增。农民对于施用化肥由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1958年“大跃进”,各县都生产土化肥。1959年在亳县兴建全区第一家氮肥厂,只能生产氨水。70年代初,各县都筹建小化肥厂,不少公社兴办小磷肥厂,开始自制化肥。1953—1965年,平均每年施用化肥2715吨,平均每年递增70%;1960—1978年,平均每年施用化肥29574吨,平均每年递增17.3%;1979—1985年,平均每年施用化肥19.43万吨,平均每年递增19.3%。
3、施肥技术
配方施肥:从1984年起,结合全区土壤普查,开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类型的配方。比如:150公斤皮棉的配方为2000—2500公斤有机肥,纯氮13公斤,纯磷5—6公斤,纯钾3—5公斤。其中40%的氮作基肥,60%作花铃肥,磷、钾也都作基肥用。根据测土情况,具体对照配方进行施用有关肥料。1985年,全区配方施肥面积在1200万亩左右。
作物专用肥:在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又向作物专用肥方向发展。这种肥料具有合理、方便、肥效高等优点。全区重点推广的有水稻、西瓜、烟草等专用肥,每年推广使用面积在百万亩以上。
化肥深施:这是近几年兴起的科学施肥技术,为避免浅施造成的肥效损失,提倡大力推广机械深施化肥技术,已在全区试点。
三、作物保护
旧中国植物病虫灾害频繁,造成农业减产或无收。统治阶级视农作物病虫害为天降神灾,听之任之,不敢稍事防治。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发动群众,积极开展防治,取得显著成效。
1、组织测报
解放后,各县成立防治病虫指挥部或领导小组,建立病虫情报网,区乡(公社)均配备植保干部,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1962年各县建病虫测报站,下设虫情测报点,配有黑光灯,诱蛾皿等仪器。县站认真贯彻“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一点测报,多点对照”的方法,预报病虫情况。进入70年代,组建“四级农科网”,社、队配备农民植保员,专业测报,指导防治。
2、防治技术服务体系
50~60年代,由县、区农业部门,直接培训公社、大队、生产队干部,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传授技术。70年代设点测报,并进行检疫普查。1974年阜阳县新华公社创办“合作防治”,组织病虫防治专业队,以生产大队为单位,统一组织人员,对病虫害进行统一防治,在全地区推广。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改革植保服务体系,实行“分户”、“联户”、“承包”三种形式,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
3、病虫草鼠的发生及危害
全区常年有多种病虫发生,农作物发生病虫害面积为1350~4326万亩,其中虫害有677~3435万亩,病害139~1818万亩。全区共有病虫害32种,主要病虫有以下8种:
蝗虫:有飞蝗、土蝗两类,分河泛、内涝、及湖滨三大蝗区。河泛蝗区主要分布在沿淮的阜南、颍上两县的河湾湖洼,面积113万亩;内涝蝗区分布在临泉县的洪河分洪道入口处、八里坡、老龙窝,蒙城县的施家湖、陆家湖、康家湖,阜阳县的乌江沿岸,利辛县的柴湖及涡阳县的部分洼地,面积30万亩;滨湖蝗区有颍上县焦岗湖等,面积3.5万亩。1957~1961年连续5年蝗虫猖獗成灾,每平方丈有蝗8000只左右,每年发生面积近80万亩,发生面积最大的1961年达206万亩。1968年起发生面积下降。
1950~1985年飞蝗发生情况统计表

建国后,由于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有组织有领导的对蝗区进行综合治理,50年代的方针是:“依靠群众、自力甦、勤俭治蝗、根除蝗害。”挖蝗卵、捕蝗蝻,打早、打小、打了,防患未然。1979年全国沧州治蝗会议,修改治蝗方针为“依靠群众,勤俭治理、改治并举、根除蝗害”。因此,除人工捕打、药剂防治、飞机喷药防治外,对蝗区垦植,改变了蝗蝻赖以滋生的条件,蝗区逐渐缩小,蝗害明显减轻。
现有蝗区分布表

小麦病虫:主要有粘虫、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麦蚜、麦蜘蛛、小麦吸浆虫、小麦锈病、麦类黑穗病、小麦线虫病、白粉病、赤霉病等,其中以小麦吸浆虫为害较为严重。1946年在颍上杨湖成灾,1949年颍上城关普遍发生成灾。1952年颍上、阜南、临泉、阜阳、蒙城、涡阳6县发生,其中颍上、阜南、临泉几乎全部受灾。颍上减收约80%,阜阳50%,其他县减收30—40%,平均25平方寸土中有虫69条,最高197条。50年代中期,经采取以种植“南大2419”、“西农6028”等抗虫品种为主的防治措施,迅速控制了危害。1972年又开始回升,经防治,很快控制。直至1985年,再次暴发成灾,全区发生345万亩,损失小麦1.25亿公斤。尤以颍上、阜南、阜阳、利辛等县受害为重,颍上县80%的麦田受害,全县损失小麦4500万公斤。
1950—1985年小麦病虫发生面积统计表

杂粮病虫:杂粮病虫害主要有豌豆象、大青叶蝉、红芋天蛾、斜纹夜蛾、蟋蟀、玉米螟、黑斑病、红芋根腐病等。其中豌豆象在建国初已遍及全区,蛀食豆粒,平均被害率为85%。50年代,采用开水烫种,药剂薰蒸等办法,豆粒平均被害率降低到15.5%。1972年临泉县豆粒被害率又达30—40%,严重的高达70%以上。1978年后,豌豆面积锐减,为害逐渐减轻。红芋天蛾是突发性虫害,1964年全区暴发,出现3次为害高峰,累计受害面积620万亩。每平方米有虫30—40只,多达百只以上。道路、村庄遍地皆虫,成团过河,实属罕见。红芋叶片、嫩茎被吃光的有231.5万亩,许多地块连续被害2—3次。全区因此而损失鲜薯约15亿公斤。
水稻病虫:主要有稻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蓟马、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等。其中稻螟虫,是水稻的主要害虫,常年都有发生,以三化螟为主,局部造成严重危害。80年代以来,二化螟上升。稻飞虱虽早有发生,仅偶有成灾,70年代以来。危害渐重,1975~1980年两次大暴发,大面积水稻成片被害下塌,损失严重。稻苞虫在60年代,全区发生危害较重,70~80年代,间歇发生,局部造成损害。
棉花病虫:主要有棉蚜、棉铃虫、棉叶螨、红铃虫、棉叶蝉、地老虎等。50年代改良棉推广普及后,棉蚜虫成为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为害时间长,棉苗受害重,历年均有发生。70年代以来,出现伏蚜危害棉株情况。1983年伏蚜蚜量大,蚜情重,全区发生72.66万亩,占棉田面积的81.6%。棉叶螨在50年代即为棉花主要害虫,干旱年份暴发危害。1976~1985年相继大发生。1983年7月虫株率达40~80%,百株三叶螨量近2000条,高的达5000条,普遍出现被害红叶,个别受害严重地块枯萎落叶,全区发生面积37.9万亩。
大豆病虫:主要有豆天蛾及其成虫(俗称豆虫)、食心虫、造桥虫、豆蚜、菟丝子、豆秆蝇、病毒病等。50年代初期,大豆食心虫危害严重,1954年一度减轻,1970~1971年再度猖獗,1974年全区发生面积占大豆总面积的60—80%,虫食豆率达34—59%,阜阳、临泉部分豆地高达80%。1975~1980年危害下降,其后渐渐回升。豆虫常年均有发生,严重暴发年份常吃光豆叶。1961年全区发生268.39万亩,平均每百株有虫80—100条,高的达400条,豆叶吃掉70%的33.5万亩,基本吃光的3.7万亩。1983年一般百株大豆有虫40~80条,多的200多条,最多的高达600条,全区发生483.32万亩,占大豆面积的89.3%。大豆病毒病,常年均有发生,1978年全区严重发生,界首市有2.5万亩大豆减产3—4成。
其他经济作物病虫:主要有烟草黑胫病、豆荚螟、红麻造桥虫、柽麻枯萎病等。其中柽麻枯萎病较为严重,70年代初期,柽麻发展,沟边路旁、坟头、普遍种植。枯萎病迅速蔓延,仅二、三年时间,使柽麻遭受毁灭性危害,至1977年,全区柽麻基本绝迹。
农田鼠害:田鼠以黑线姬鼠和大仓鼠为主。1983年捕查,涡阳县平均每亩耕地有田鼠7只;利辛县有2.9只。
4、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耕作防治:结合改革耕作制度、栽培技术、合理施肥和利用品种抗性等预防病虫为害。如处理玉米秸秆防玉米螟;麦棉套种,可减轻棉蚜为害;50年代推广小麦“南大2419”“阿夫”等抗虫品种,有效地控制了小麦条锈病、吸浆虫的危害;1977年引进抗根腐病的“徐薯18”,取代感病的“胜利百号”。
化学防治:1950年始用农药“六六六”防治飞蝗。1950~1957年化学农药品种单一,用量不大。1958年以后,农药品种增多,防治作物种类增加,防治面积扩大。80年代以来,除杀虫剂大量应用外,杀菌剂不断增加用量,除草剂开始应用,灭鼠剂、储粮害虫薰杀剂也部分应用。1960年全区防治麦锈病,层层成立防治灭锈指挥部,对发病的765.86万亩,普遍防治2次,严重的281万亩防治3次,阜阳、蒙城用飞机喷药防治锈病。70年代由于小麦粘虫严重发生,曾用飞机施药防治。1972年阜南、颍上使用飞机防治22万亩。50~70年代,由于化学农药供不应求,大搞土农药,界首、亳县、颍上等县试制推广了“4115”、“一扫光”、“十合剂”、“保铃丰”等土农药3万多公斤。1974年全区生产土农药31.65万公斤,防治病虫25万亩。1977年全区开展土农药生产使用的有142个公社4000多个生产队,共生产土农药200多万公斤,防治病虫面积达100多万亩。
生物防治:70年代全区普遍开展生物防治。1980年全区生物防治面积达29.16万亩。其中以菌治虫2.42万亩次;以虫治虫26.44万亩次(包括以瓢虫治蚜虫和以草蛉、蚂蜂、螳螂治棉铃虫)。病毒防治棉铃虫0.15万亩次;棉田间作、套种玉米招引天敌防治棉花害虫0.15万亩次。
1979~1981年,阜阳地、县、市植保站参加了全省农业害虫天敌资源调查,共查出全区农作物害虫天敌92种,其中寄生性天敌昆虫40种;捕食性天敌昆虫52种。70年代后期,在农作物害虫防治中,注意保护、利用天敌自然资源,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矛盾,提高综合防治水平。
物理防治:50年代全区防治小麦线虫病的重要方法是泥盐水选种,汰除线虫虫瘿。用温汤浸种防治蚕豆象、豌豆象。70年代春季在小麦地摆设糖醋盆诱杀粘虫,插草把诱杀粘虫产卵。夏秋季在棉花地插杨柳枝把,诱集棉铃虫躲藏,每天清晨套袋捕捉防治棉铃虫。1977年全区利用黄色塑料板29.68万块,在4.85万亩棉田中诱杀蚜虫。1973年全区召开3次现场会推广高温大屋窖贮藏红芋,控制黑斑病、软腐病蔓延,解决红芋坏烂问题。
综合防治:全区综合防治以小麦、大豆、棉花等作物为重点。1984年,农牧渔业部将小麦病虫综合防治列入农业技术重点推广项目。由省植保总站安排60万亩的小麦综合防治任务。其中涡阳30万亩,落实30.25万亩;亳县30万亩,落实50万亩。通过选用高产抗病良种,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锄麦培土、镇压,防治麦蚜,加之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结合适当放宽防治指标、低容量喷雾施药防治等措施,共增产小麦1303万公斤,增加收入435.22万元。
1985年,省植保总站根据农业部项目,安排阜阳地区棉花综合防治任务20万亩,其中涡阳、蒙城各10万亩。通过推行棉花套种间作,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加强苗期田间管理,适当放宽防治指标,合理喷施化学农药等措施,平均每亩增产皮棉8.78公斤,共增产皮棉175.55万公斤。综防区每亩比非综防区减少用药开支5.49元,共节约农药费109.8万元。除综合防治项目外,各县市普遍推行了病虫害综合防治。
5、植物检疫
1956年10月建立地区植物检疫植物保护站。其后,各县市相继建立县市植物检疫植物保护站。
1956年以来,全区各级农业植检植保部门把检疫对象调查列为日常工作。1956~1957年安徽省农业厅组织农校学生来本区进行实地调查,发现19种危险性病虫杂草。1976~1979年,连续4年开展小麦腥黑穗病、毒麦、棉花枯黄萎病为重点对象的检疫调查。1982~1983年再次对棉花枯黄萎病进行专题调查,进一步查清了全区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分布情况。1984年检疫对象调查,基本掌握了全区主要检疫对象的发生分布范围、危害损失情况。1985年,检疫对象疫情调查,新增稻粒黑粉病,红麻炭疽病、美国白蛾。阜南、颍上稻粒黑粉病发生普遍;阜南、颍上、蒙城红麻炭疽病发生严重;没有发现美国白蛾。
1976年以后,专业技术人员到山东、江苏等地对计划调入的棉种进行产地检疫,以防止棉花枯黄萎病借种籽调运传入阜阳地区。为了有计划地繁殖无检疫性病虫种子和苗木供应生产需要,1958年地区农业试验站建立小麦无危险性病虫种苗基地。80年代以后,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种苗产地检疫操作规程要求,1982~1983年先后在本区柴湖良种、棉花原种场和界首县小麦良(原)种产地进行检疫规程试点。
1956年开始检疫检验签证调运种子。1983年全国植物检疫条例颁布实施,调运检疫制度进一步健全。全区各县市和地区植保站专业植检员,均可签发检疫证书,同时也负责收取外地调入种苗的检疫证书。1972年复检自寿西湖农场调进的小麦种160万公斤,发现含有小麦腥黑穗病病瘿,除少数已播种的外,大多改作他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