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食作物
长期以来,阜阳地区境内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生产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高粱、水稻、玉米、红芋、大豆、豌豆、谷子、绿豆、豇豆、红小豆、荞麦、蚕豆等10余种。小麦、大豆、高粱、水稻在境内种植历史悠久。“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保证人民生活,尤其是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要和国家建设的重要物质资料,是稳定物价、稳定市场的关键性商品,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粮食生产,阜阳地区是粮食主产区,一直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粮食产量约占安徽省粮食产量的18.5%。1949—1985年,全区平均粮食占用耕地面积占平均总耕地面积的83.9%,平均粮食作物面积占平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0.4%,粮食生产量,平均年产220.8万吨。
1949年粮食作物播种3208.1万亩,总产量172.46万吨,平均亩产54公斤;1985年粮食作物播种2271.4万亩,总产量380.72万吨,平均亩产168公斤。播种面积1985年比1949年减少936.7万亩,减少29.2%,平均每年递减0.95%;总产量1985年比1949年增加208.26万吨,增长120.8%,平均每年递增2.2%;平均亩产1985年比1949年增加114公斤,平均每年递增3.2%。
1950—1957年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实行土地改革、农业互助合作化,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195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11.66万吨,比1949年增长22.7%。
1958—1965年,是农业遭受严重挫折并恢复发展的时期。1958年在农村不适当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了“左”的错误,导致“一平二调”的共产风、浮夸风和瞎指挥风,高指标、高征购,使农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加上三年自然灾害,1963年粮食总产量下降到75.8万吨,比1957年减产135.84万吨,平均每年递减15.7%。经过三年调整,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恢复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5年粮食总产量已基本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使已经开始的农业发展,再次受挫。由于“左”倾严重错误的干扰,在农村“大批资本主义”,一个时期用农业“学大寨、赶郭庄,推广柳西经验”的做法,硬性指导农村所有大队、生产队的农业生产,形式主义、瞎指挥再度泛滥。在政社合一的体制下,农民缺乏生产自主权,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需要,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虽然年年高喊“以粮为纲”,大面积粮食亩产上不去。但由于广大群众和干部对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了抵制,加上这一期间大抓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化肥、农药、农田灌溉、农业机械化、农村用电等生产条件有了改善,粮食生产才能得以保持一定程度的发展。1976年粮食总产量比1965年增加77.78万吨,增长38.4%,平均年递增3%。
1976年粉碎“四人帮”,在危难中挽救了国家;但是,直至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业生产还没有摆脱“左”倾错误的影响,粮食生产依然徘徊不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粮食生产得以逐年增长。
1949—1985年粮食作物生产统计表

1、小麦
从亳县出土的大量炭化小麦考证,阜阳地区种植小麦距今至少有5000多年的历史。明正德《颍州志·五谷部》记载,颍州地区已广泛种植大麦、小麦、春麦。阜阳地区是安徽省小麦主产区,产量约占全省小麦总产量的40%左右。播种面积,1949—1985年,平均每年1014.8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37%,占夏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5%。总产量,1949—1985年,平均年产75.3万吨,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34%,占夏收粮食总产量的89.3%。1949年小麦播种1166.9万亩,平均亩产45公斤,总产量52.79万吨;1985年小麦播种1086万亩,平均亩产199公斤,总产量215.77万吨。1985年比1949年播种面积下降6.9%,总产量增长3.09倍。1949—1974年,小麦处于低产阶段,主要是沿河、濒湖易淹,岗地易旱,灾害频繁,耕作粗放,加上麦与红芋轮作地力消耗大,土壤培肥少,优良品种推广不够,25年间亩产才提高24公斤。1973年开始提出“主攻小麦”单产,重点抓了优良品种推广和施肥,单位面积产量有了提高,直到1978年亩产量才跨过100公斤大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提倡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小麦是高产稳产作物,阜阳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生在6月中旬以后,只要抓住一季小麦,就可稳定全年的粮食收成,“主攻小麦”不但要主攻单产,同时还要扩大播种面积,要拿65%的耕地播种小麦。在这一思想指导下,1979—1985年平均播种小麦1044.36万亩,比1973—1978年平均播种896.77万亩增加147.59万亩。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精耕细作,化肥施用量增加,不断更新优良品种,农田水利发挥效益,科学种田指导千家万户,因而亩产量节节上升。1985年小麦亩产比1978年提高94公斤,总产量比1978增长1.2倍。
1949—1985年夏收粮食作物生产统计表

2、稻谷
阜阳地区种植稻谷的历史很久,经历代栽培繁育,明代前即优选出一些适合阜阳地区生长的品种。明正德《颍州志·五谷部》记载,颍州地区稻谷的品种有鲜(籼)稻、黑稻、乌芒、獐子鲜(籼)、西天旱、山黄稻、火旱稻、红芒稻、望水白、挨天黄、虎皮糯、飞上仓、红皮糯、鲫鱼糯、龙骨早、青芒稻、七十日稻17种。既有旱稻,又有水稻。今阜南县地城区万沟村“万沟小红稻”,因其米质好,油份多,香味浓,在明朝曾作为贡品而有“贡米”之称。清代和民国时期,沿淮、沿淝均有少量水稻和旱稻种植。1949年,全区种植稻谷有6.1万亩,1951年土地改革后,稻谷播种面积增加到13万亩。1954年,为解决淮河流域的旱涝灾害,推行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提出的农业“三改”(在经常遭受涝旱灾害的地区,应改变季节的收成比重;改种高产作物,改种耐水作物,改变某些作物的播种方法;改变广种薄收的习惯,采用深耕细作的办法进行耕种)办法,水稻播种面积当年即扩大到15.3万亩,1956年增加到91.1万亩。1958年“大跃进”,提出“河网化,水稻化,淮北变江南”的口号,当年播种面积达到 143万亩,1959年增加到179.7万亩。为适应“稻改”的需要,从南方稻产区调进大批干部、农民技术员、龙骨水车;水源不足,临时打井、挖塘。1959年遇到干旱,不少稻田绝收,亩产量比1958年下降47.5%。在强行推广种植水稻期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不讲成本核算,造成严重浪费,同时影响了其他农作物的耕种管理,造成减产。脱离客观实际,违背自然规律,盲目瞎指挥带来惨痛的教训。
1961年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以后,在沿淮地区有条件、有种植习惯的生产队,保持了正常的种植面积,当年播种8.3万亩,至到1969年,面积徘徊在5万亩左右,年际之间,时增时减。
1970年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和排灌机械的配套,水稻播种面积逐年扩大。1970—1977年以23%的速度递增。1978—1985年,平均播种面积稳定在26万亩。1980—1983年,在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完全稳定期间,水利设施使用权尚未妥善解决,一度影响水稻播种面积,1984年才恢复正常。
水稻产区主要集中在颍上、阜南两县,面积约占全区水稻总播种面积的70%;利辛、蒙城、阜阳3县约占20%;其余县市面积较少。
3、玉米
16世纪从欧洲传入我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已有记载,称“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清乾隆五年(1740年)十月,两江总督郝玉麟由福建携来玉米种子,由安徽巡抚陈大受教民试种,“化无用之田为有用”,进而在江淮一带普及。1949—1954年,全区平均每年播种2.45万亩。1955年是推行农业“三改”的第二年,播种面积扩大到6.3万亩,获得初步成功。1956年播种面积猛增到218.1万亩,由于大面积种植,水肥跟不上,品种差,平均亩产比上年下降14公斤,1957年播种面积遂下降到42.7万亩,1958年再次扩大到98.5万亩,亩产亦有回升。1959年起播种面积逐年减少,1959—1969年,平均每年以13.4%的速度递减,1969年全区播种面积仅有16万亩。
1970年开始推广杂交玉米种,当年播种面积55.1万亩,亩产达到184公斤,获得大面积丰收。玉米生长需要大水、大肥,随着灌溉条件和化肥供应量的增加,扩大玉米种植已具备条件,1970—1977年,播种面积逐年递增,1977年全区播种面积已有128.8万亩,平均年递增12.9%;总产量由1970年的10.15万吨,1977年增加到18.25万吨,增长79.8%。
1977年盲目扩大玉米,由于肥、水、优良品种跟不上,亩产却比1970年下降42公斤,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导致1978—1982年播种面积再次年年递减,由76.2万亩下降到43.2万亩,平均年递减13.2%。
1983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上巩固、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排灌机械的使用权已经明确,加上迅速发展的畜牧业需要大量精饲料,市场上玉米供不应求,刺激了玉米的生产,1983年播种面积回升到58.4万亩。1985年猛增到134.4万亩,占秋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1.8%;总产量24.77万吨,占秋收粮食总产的15.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1949—1985年秋收粮食和稻谷、玉米生产情况表

4、红芋
亦称红薯、甘薯、山芋、地瓜。原产南美洲,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传入世界各地,明万历年间传入中国,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由上海郊区传入亳州。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敕令广种为救荒粮,沿淮地区普遍种植,并占“民食之半”。红芋栽培简单,适应性强,耐瘠薄,耐旱涝,块根和叶皆可食,是解决人口增长原粮供给不足的重要补充,也是度荒充饥的重要食物。1954年以前,主要是栽种夏红芋,每口人约半亩,春红芋约占总播种面积的10%,留作剪秧做种。红芋收获后鲜贮,没有切片风干习惯。1949—1953年,全区平均每年播种371.56万亩,其中春红芋43.36万亩,占11.7%;夏红芋328.2万亩,占88.3%。
1954年推行农业“三改”,农村普遍扩大红芋播种面积,当年达到695万亩,比1953年增加77%,农业人口平均每人1.07亩,为了有利贮藏,开始切晒红芋干。1949—1985年,平均薯类播种面积540.5万亩,占秋收粮食播种面积的34.9%;薯类总产量平均年产80.85万吨,占秋收粮食总产量的59.2%。其中1954—1985年,平均薯类播种面积566.9万亩,占同期秋收粮食播种面积的38%,总产量占同期秋收总产量的62%。1979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麦、大豆年年大幅度增产,农民以食小麦为主,不再把红芋作为主粮,播种面积逐年下降,1985年比1979年下降24.7%,平均年递减4.6%。所产红芋和红芋干,主要作饲料和工业原料。
从红芋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春红芋抗灾能力强,产量高,比夏红芋含水分少,出粉率高,易于切片晒干,1958年开始调整春夏红芋播种面积比例,1949—1957年的比例为1∶7.4,1958—1965年提高到1∶3.2,1966—1982年再次提高到1.2∶1。1983年小麦播种面积增加,春地减少,春红芋面积相应压缩,春夏红芋播种面积再次调整,1983—1985年的比例是1∶1.3。
1949—1985年薯类作物生产统计表

5、高粱
高粱栽培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称蜀黍,释称蜀秫、芦禾祭、芦粟、高粱,阜阳地区民间习称“秫秫”。明正德《颍州志·五谷部》记载有蜀秫、狼尾秫、珍珠秫、黑壳秫、鸠眼秫、金苗秫数种。1954年以前为农民的主要食粮之一。1949—1954年全区播种面积平均530万亩,占同期秋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6%。实行农业“三改”以后,红芋面积扩大,高粱面积相应减少,作为调茬作物和解决农民烧柴安排生产计划。1956—1969年,平均播种面积219.4万亩,比50年代初减少58.6%。1970年开始推广杂交玉米,高粱面积逐年减少,1970—1985年平均播种面积100万亩左右,占同期秋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7%。1985年播种面积仅有50.3万亩,仅相当于50年代初的十分之一。
6、杂粮
夏收杂粮主要有豌豆、扁豆、大麦、蚕豆、马铃薯,平均播种面积180万亩左右,占夏收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5%左右。豌豆多数是麦豆套种,纯种面积很少。夏收杂粮总产量平均9万吨左右,占夏收粮食总产的10%左右。
秋收杂粮主要有谷子、黍子、绿豆、豇豆、红小豆、荞麦等。1949—1957年,平均播种面积占同期秋收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5.7%,比例高的原因主要是1950年、1954年、1955年水灾补种绿豆、荞麦面积大,1954年大水后补种绿豆、荞麦达700万亩。1958—1965年,平均播种面积占同期秋收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1.8%,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补种面积小,被红芋面积挤占。1966—1985年,平均播种面积67万亩左右,占同期秋收粮食作物总面积的5.1%,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被小麦、玉米面积挤占。
7、大豆
大豆古称菽,至汉以后始称豆。西汉农学家氵已胜之在其所著的《氵已胜之书》中记载:“夏至种豆,不用深耕。豆花憎见日,见日则黄烂而根焦矣。”明正德《颍州志·五谷部》记载,颍州地区有大、小黄豆、满场白、茶褐豆、大、小黑豆、黎小豆、红小豆、白小豆等。大豆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作物,既把大豆作为粮食食用,又作为榨油的原料。阜阳地区是安徽省大豆的主产区,长期以来形成以麦豆轮作的耕作制度。1949—1957年,平均播种面积764.32万亩,占秋收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36.9%。从1954年实行农业“三改”起,大豆面积即开始调减,1958年减少到419.3万亩,比1957年减少面积315.4万亩,减少45.6%。1958—1965年,平均播种面积431.75万亩,比50年代减少43.5%,占同期秋收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28.7%。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被夏红芋、水稻面积挤占,认为大豆低产不稳,影响农业上“纲要”。在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大豆富含蛋白质和脂肪,是调剂人民生活的重要食粮,以改变食物中蛋白质与淀粉的结构;大豆是最佳的精饲料,耐久存;在以麦豆的轮作的制度中,可以调剂茬口,补充夏红芋过分消耗地力的养分。1966年起播种面积开始回升,1966—1985年,平均播种面积495.5万亩,占同期秋收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37.1%,恢复到50年代初的水平。
1949—1985年杂粮、大豆生产统计表

二、经济作物
1、棉花
公元10世纪末,安徽境内就开始种植棉花。明正德《颍州志·物货部》就有棉花的记载。清代,阜阳地区境内广为种植。在小农经济时期,农民种植棉花,主要是满足自身消费,一般每口人平均种植1分半至2分地左右,产量很低。1949—1954年,平均播种面积77.18万亩,农村人口平均每人种植0.13亩。1954年9月起实行棉花统购统配,棉花播种面积按国家安排计划执行。1955—1969年,平均播种面积68.55万亩,比50年代初减少11.2%。1970年为适应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纺织工业扩大棉织品生产,棉花生产计划开始调整,棉花播种面积扩大,地、县级成立棉花生产领导小组,把棉花生产与粮食生产放到同等位置,提出“合理布局,适当集中”的原则,采取南棉北移,集中产区,落实万亩公社、千亩大队、百亩生产队,并给予优惠政策,1970—1985年,平均播种面积稳定在105万亩左右,比1969年以前平均面积增加53.5%。
在棉花生产中,十分注重科学技术推广,介绍先进典型,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棉农的生产积极性。临泉县后常湾二队,1969年86亩棉花,平均单产达到77公斤(皮棉),生产经验在全区推广,并出席了全国棉花会议,《人民日报》作了典型向全国介绍。利辛县科委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淮北砂礓黑土地棉花均衡增产技术体系研究”,1983—1985年在张村区朱集乡组织实验,1985年该乡植棉面积5053亩,平均单产77.5公斤,比科学试验前增产2.9倍。
1949—1985年棉花生产统计表

2、油料
阜阳地区油料作物主要是花生、芝麻、油菜,大豆纳入粮食统计,少量蓖麻籽、线麻籽、葵花籽未纳入统计。
1949—1955年,油料播种面积平均113.9万亩,占同期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9%,这个时期的油料作物以芝麻为主。实行油料统购统销以后,油料作物种植开始按计划执行。1956—1978年,平均播种面积49万亩左右,占同期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开始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从实际出发,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油料播种面积逐年扩大,1979年比1978年增加79万亩,相当于上年的2.1倍。1979—1985年,平均每年播种205.8万亩,占同期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7.4%。
花生:原产于南美洲热带、亚热带地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由南洋传入中国。19世纪末淮北地区始有种植。1949—1959年,平均播种面积11.72万亩,占同期油料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2%。1960—1978年,平均播种面积3万亩左右,占同期油料作物播种总面积的6.7%。这个时期多数是社员自留地种植。1979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播种面积迅速扩大,当年达到10.6万亩,并逐年递增,1985年达到28.3万亩,平均每年递增17.8%。1979—1985年,平均播种面积21.7万亩,占同期油料作物播种总面积的10.5%。花生集中产区利辛县1981年播种面积达到83535亩,占全区播种面积的30%。该县望疃区高皇公社黄大营大队,社员在承包地连片种植千余亩,便于集中管理。当年望疃区花生生产过剩,花生果一时难以销出,1981年12月《人民日报》曾刊登《望疃花生800万斤怎么办?》的报道,通过传媒寻找销路。
芝麻:《本草纲目·谷部》称“胡麻”。李时珍释称:“古者中国止有大麻,其实为贲艹。汉使张骞始自大宛得油麻种来,故名胡麻,以别中国大麻也。”明正德《颍州志·物货部》称“脂麻”。阜阳地区内久有种植,主要集中在临泉、太和、亳县、涡阳、利辛等县,以红、白芝麻为大宗,产品纯净,含油率高。1949—1955年,平均播种面积96.7万亩,占同期油料作物播种总面积的85%。油料实行统购统销后,播种面积纳入计划管理,播种面积调减,1956—1978年,平均播种面积42.3万亩,占同期油料作物播种总面积的85.6%。1979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播种面积骤增,当年扩大到110.9万亩,比1978年增加89.2%。1979—1985年,平均播种面积103.9万亩,占同期油料作物播种总面积的50.5%。
油菜籽:旧称“芸苔”、“胡菜”,东汉时已有栽培。20世纪40年代沿淮已有少量种植。1949—1975年,平均播种面积2.76万亩。1976年在全区推广试种,经过摸索,试种成功,掌握了基本栽培技术。从实践中认识到,利用冬闲地种油菜,是农村商品经济来源的渠道之一,既可开辟财源,又可培养地力,调换作物茬口,因而有了较高的生产热情。1979年播种面积增加到27.6万亩,比1978年增加3.1倍。其后逐年增加,1985年达到138.4万亩,平均年递增30.8%。1979—1985年平均播种面积80万亩,占同期油料作物播种总面积的39%。
1949—1985年油料作物生产统计表

3、麻类
阜阳地区麻类种植有悠久历史,明正德《颍州志·物货部》记载有火麻、线麻、茄皮麻。明清以来,境内主要种植苘麻(俗称青麻)、大麻(俗称火麻)及少量苎麻。1949—1972年,播种面积平均10万亩左右,产品主要供自身生产消费,很少作为商品外调。1973年黄、红麻在阜南县大面积试种成功,很快向其他各县推广,1973—1984年,平均播种面积20万亩左右,多数产品被收购外调。由于黄、红麻产量高、苘麻、大麻播种面积已经很少。1985年盲目种植红麻122.1万亩,生产过剩,出现卖麻难的问题。
1949—1985年麻类生产统计表

4、烟叶
原产于美洲,明末清初传入安徽,不久亳州开始引种。初种时作为药物使用,主治气结疼痛、痈疽、疥癣、蛇、犬咬伤。《食物本草汇纂》称之“相思草”、“返魂烟”。后为人们染上吸食嗜好痼癖。民国年间,民间已广为种植,产品多用于自身消费。多种于宅旁、园边,数量很少。1949—1975年,平均播种面积6.3万亩,其中烤烟面积占57%。1976年涡阳、利辛、太和开始发展烤烟,老产区亳县扩大烤烟面积,阜阳、临泉、蒙城、界首、阜南开始试种,全区烟叶播种面积达到14.8万亩,其中烤烟13.2万亩,分别比上年增加52.6%和51.7%。1976—1980年,平均播种面积13.86万亩,其中烤烟12.8万亩。1981年,播种面积再次扩大,除颍上县外,各县市都有烤烟种植,集中产区主要是亳县、太和、涡阳,其中亳县的烤烟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82%。1982年烤烟面积盲目发展到55.7万亩,因生产技术跟不上,受到一些挫折,1983—1985年,平均稳定在29万亩。
1949—1985年烟叶生产统计表

5、糖料
阜阳地区糖料主要是甘蔗,平均播种面积5000亩左右,分散小面积田园种植,产品作为果蔬直接消费。1958—1961年太和县兴办制糖厂、1971—1978年利辛县兴办制糖厂,种植一部分甜菜。糖厂停产后,甜菜亦停止生产。
1949—1985年糖料生产统计表

6、药材
阜阳地区栽培和野生药材300余种。明正德《颍州志·药部》记载有40余种都是常用药。亳芍久负盛名,是安徽四大栽培名药之一,具有千年以上栽培历史,白如玉,粉性足,疗效高。清人曾写诗称赞“小黄城外芍药花,五里十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小黄即亳县的别名。“亳芍”是安徽重要出口物资,历来畅销国内,远销海外。亳菊以其朵大,色白,气清,疗效佳,被视为白菊中的珍品,与浙江杭菊、河南怀菊、安徽滁菊并列为“四大名菊”。亳县以其栽培品种多,质量好,加工精细,形成重要药材市场,成为中国“四大药都”之一。涡阳县的白芷、紫菀、生地,蒙城、利辛县的丹皮,界首县的生地、板蓝根、怀牛膝,太和县的桔梗,阜阳县的白芥子、生地黄,颍上县的半夏、芡实,阜南县的麦冬,临泉县的虎头姜等,都是著名地产药材。1949—1957年,全区栽培药材平均0.5万亩。1958年白芍在沿涡、淝两岸发展,至1973年全区药材播种面积增加到12.8万亩,平均年递增15.9%。由于白芍生产过剩,收购积压,栽培面积调减。1970年前后各县医药公司都建立药材生产基地,先后引种丹皮、白术、白芷、桔梗等均获成功,人参、甘草、三七、天麻引种失败。其它又相继引种玄参、银柴胡、紫丹参、生地、牛蒡子、白扁豆、地黄、红花、薄荷、连翘、杜仲、黄柏、栀子、板蓝根等数十种。丹皮、薄荷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一时的“丹皮热”,由于生产过剩,70年代末已很少种植。1983年,薄荷播种面积扩大,太和、阜阳、涡阳、利辛、亳县为主要产区,尤以太和县面积最大。
7、蔬菜
明正德《颍州志·菜部》记载,颍州地区蔬菜有37种。阜阳地区尤为著名的蔬菜是涡阳苔干,主产区在涡阳县义门镇及涡河沿岸。苔干是由菊科莴苣属中的一个稀有品种加工晾晒制成,经水发泡后,仍具有翠绿、清香、鲜嫩、响脆、爽口的品质。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曾进贡入京,故又名‘贡菜”。黄岭大葱,主产于临泉县黄岭区,有近百年的栽培历史,葱白粗壮多汁,肉质脆嫩,纤维少,香、辣、甜味兼备,生吃熟食皆宜。临泉虎头姜,根基肥大,丛状排列成虎头形,姜皮呈土黄色,肉质黄白色,质地清脆少丝,辛辣味醇。太和香椿,有千余年栽培历史,唐代曾列为贡品,明代已闻名海内。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有香椿2000余亩,年产春芽200万公斤。产品芽头鲜嫩,色泽油光,肉质肥厚,香气浓郁,清脆无渣。界首马铃薯,1930年由天津引种,皮红,个大,肉嫩,味近山药,俗称“山药蛋”。阜阳县大田集的恋丝萝卜、栗头店的芹菜、口孜集的大蒜等亦十分出名。
阜阳地区传统的蔬菜有大白菜、小白菜、黑白菜、萝卜、芥菜、莴苣、苋菜、菠菜、芹菜、荆芥、芫荽、茄子、辣椒、葱、姜、蒜、韭菜、丝瓜、黄瓜、南瓜、冬瓜、笋瓜、葫芦、瓠子、绞瓜、梅豆、刀豆、豆角、荠菜、洋葱、茭白、藕、山药、菊芋、马铃薯、香椿芽、黄花菜、腊菜、蔓菁、苤蓝、腊疙瘩等。40年代引种番茄,50年代引种西葫芦、茼蒿,60年代以来,相继引种甜椒、甘蓝、洋白菜、花菜、四季豆、空心菜、雪里红、平菇、金针菇、凤尾菇、木耳、银耳等。小农经济时期,农民多为自种自食,有余部分到附近集镇销售。集镇和城市附近有少量菜园户,所产蔬菜供应城镇、集市。农业合作化时期,由生产队集体栽培,供社员食用。1962年实行社员自留地制度,开放集市贸易,多数社员家庭都有一点小菜园,自食有余到集市上出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涌现各类蔬菜生产专业户,应用塑料大棚、地膜覆盖、温室培育新技术,使蔬菜生产四季常青。如利辛县江集区郑小集的韭菜,鲜嫩青翠,常年出售;西潘楼区陆小楼乡江大庄的茄子,全庄都种,上市早,可持续销售半年。蔬菜播种面积,除严重自然灾害年份面积较大外,平常年份全区平均65万亩左右,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1%左右。
四、绿肥作物
农业合作化以前,阜阳地区没有种植绿肥作物的习惯。推行农业“三改”后,始有种植。1957年种苜蓿达10.4万亩,1958年绿肥面积高达22.1万亩,1960年下降到2.6万亩。在农业学大寨时期,为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急于粮食上《纲要》,肥料不足,试图从绿肥上补充,开始引种红花草、苕子、草木樨、箭舌豌豆、柽麻、田菁等绿肥作物,1970—1979年,平均播种面积16.7万亩左右。由于旱地绿肥掩青有一定困难,农民种绿肥的积极性不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后,化肥供应量增加,且简便高效,绿肥播种面积年年减少,1985年仅播种绿肥0.9万亩。
1949—1985年药材、蔬菜、绿肥作物面积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