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报刊
民国28年3月,砀山成立报社,发行“动员报”,每周1期。3个月后,又改为3日刊。是年10月,易“动员报”为“砀报”,并定每2日发行1期。其内容除各种重要电讯外,另辟“地方新闻”、“社论”、“文艺”诸栏,而本县的“一切章则告令,亦多籍该报以公布之”,“砀报”至民国36年停刊。
抗日战争期间,砀山“仍不废学术讨论,为发表个人服务意见,及对一切事物研究所得曾分别出版刊物,交换披览列举之,有保安旅政训处之《前进月刊》,县立初级中学之《励学季刊》,县立乡村师范之《乡师半月刊》,乡政指导处之《砀山乡政》,县党部实验区合编之《抗建月刊》数种。”(录自《砀山县抗建概况》)
1956年10月1日“砀山大众报”创刊,版面规格为8开2版,5日刊。1958年10月1日改为4开4版,3日刊。1959年改名为“砀山报”,年发行量达12000份。1961年3月1日“砀山报”停刊。
《砀山文艺》,1971年创刊,16开油印本,正常情况下是月刊,遇有重大节日、政治运动随时增刊。该刊以发表本县业余作者的作品为主,少量转载演唱材料,以供全县各宣传队之用。1976年之后,先不能按时出刊,到逐渐减少,至1978年停刊。
《梨花》报,创刊于1979年,已出5期,刊名由当代中国书法家尉天池题。
二、广播
广播站、广播电台1952年3月,砀山建广播收音站。1956年9月28日,县广播站于砀城东南角的护城河内侧建成。配备4名工作人员。1962年9月县广播站改为转播站,仅转播上级电台节目。1963年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好转,恢复了县广播站及其自办节目。1967年元月,砀山中学“红卫兵”强行接管了县广播站,改称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68年,广播宣传恢复正常,改为砀山县人民广播站。1969年3月,大寨公社建立广播站。1976年县人民广播站又改为县广播站。至1977年12月,全县17个区、镇全部建立了广播站。
1985年县广播站扩建为调频电台,改为砀山人民广播电台,编制13人,设台长1人,副台长2人。是年,全县共有区、镇级广播站12个,新建乡级广播站63个,区级站配备5人,乡级站配备2人。
广播网1956年初建站时,广播讯号只送到砀城内的县直机关和部分商店。同年底,在7个区,27个乡政府所在地安装一些舌簧喇叭。1957年至1958年,广播向农村发展,由农业社出钱、县站派人作技术指导。小自然村安一只喇叭,大自然村安2至3只喇叭。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因线路无人管理,杆线喇叭损坏殆尽。1963年11月,县站重新恢复,因没有固定经费,只在县城周围10里以内的村庄,发展入户小喇叭1000多只。1969年3月,县站在大寨先搞试点,4月1日开通广播。1970年普及农村有线广播网,全县有270个大队建立了广播室,配备了线路员。1976年,全县入户小喇叭达112079只,入户率达96%,1980年,行政区划变更,农村广播网也随之发生变化,年底,12个区镇站全部建成,此外又新建了23个乡级站,至1984年7月,谢集、吴集两个乡级站最后建成,全县63个乡,乡乡都有广播放大站,县至区乡的445.4杆公里,乡到自然村的1236.5杆公里的广播线路全部架通。12个区级站,均配备275瓦扩大机2部,发电机、柴油机各1部,实现了机电双配套。63个乡级站,共有550瓦扩大机7部,275瓦扩大机182部,100瓦扩大机3部,总功率为54200瓦。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队一级行政单位已不存在,因无人管理,小喇叭入户率逐年下降,而高音大喇叭不断增加。1985年底,全县共有大喇叭1767只,小喇叭8676只,音响覆盖面和广播常响率均在95%以上。
编辑、播音县广播站建站初期,是谁有空谁编稿。1961年开始设专职编辑人员,宣传工作逐步走向正规。1971年,编辑2人,1978年,县站编辑增加4人,分成两个小组,一组在家编稿,另一组下乡采访,一月一轮换。1982年,编辑增加到6人,县局决定取消原来的分组制,明确1人编文字节目,1人编文艺节目,1人搞通联工作,3人下乡采访。1983年,实行责任编辑制,明确1位新闻编辑,1位专题编辑,1位文艺编辑,分别主持编排不同类型的自办节目。1985年常设文字节目增加到13个。
1969年之前,一直是一名播音员。1969年后,有2名播音员。1970年3月,实行男女对播,并开始采用录音的方式对外广播。1983年至1984年增至3名播音员,轮流对播。建站初期,全天播音时间为300分钟,早晨和中午分别是90分钟;晚上为120分钟,自办文字节目设在早晨和晚上,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1969年,全天播音时间增加到420分钟。1983年至1985年全天播音时间为355分钟。公社广播站的播音时间比县站长。1976年8月以前,每天3次播音,县站结束后,再增加30分钟的自办节目。1976年8月,根据上级精神取消自办节目,播音时间不再延长。1980年设区划乡后自办节目又相继恢复,到1985年底,全县12个区级站都办起了自办文字节目,广播时间每次延长10分钟,全天共延长30分钟。
三、电视
电视转播台座落在砀城东南角护城河边广播电视局院内的三层楼上,转播室2间,使用面积为40平方米。桅杆式接收发射天线高度为64.6米。四频道对外发射讯号。
1974年2月,砀城兴建电视差转台。“五一”节正式对全县发射电视讯号。差转机功率为50瓦,覆盖半径为5公里。1981年9月26日,新安装的1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开始使用,覆盖半径为20公里,可以收转徐州、商丘、淮北等3个电视台的讯号。1984年12月又安装了一部单通道1千瓦彩色电视发射机。该机覆盖半径为30公里。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仅两年时间全县就发展电视村15个。据1985年12月统计,全县共拥有各种电视机7000多部。
四、通讯
1952年1月,县委宣传部设专职通讯干事1人,负责通讯报道和通讯员联络工作。3月,县广播站成立,没有专职通讯员,通讯报道的稿件多数是由单位秘书、区乡文书兼写,全县业余通讯员约40人。1958年10月县委成立了通讯组,先是3人,年底增至8人,从此,砀山有了专职通讯员。1960年以后,广播站自办节目停办,业余通讯队伍解体,县委通讯组人员减至2人。1968年县革委会政工组下设通讯组,由5人组成,1971年增至10人。是年,17个公社、镇相继成立通讯组,机关、工厂、企事业单位和生产大队也多设有通讯组,1973年全县有通讯组275个,专职通讯员42人,业余通讯员420多人。1977年,县委宣传部建立了宣传科,配备正副科长各1人,通讯员6人,以加强通讯报道工作。1980年县广播站与各区乡、县直机关、工厂、企事业单位联系,选配一批高中毕业生和青年职工担任通讯员,并进行3次业务培训,是年底,骨干通讯员发展到70多人,业余通讯员发展到130多人,1982年对区级通讯员,县级站每月发给20元的补助工资,区补助16—20元的工资。全县除周赛区外,其他11个区、镇都配备了专职通讯员。至1985年,全县共有专职通讯员23人,骨干通讯员87人,业余通讯员190人,县广播站收稿5160篇,用稿3460篇。据县委宣传部通讯科统计,1980年至1983年,砀山县平均每年向地、省级以上报刊发稿2000篇,各级报刊采用稿在300篇以上。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