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儒学
县儒学也称黉学、县学,系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县尹李良佐所建。明洪武二年(1369),知县穆正重建;正统二年(1437)提学御史彭勖"以庙学规模卑狭,命知县吕琮更新之"。清康熙十二年(1673),知县马骕、训导汪之章重建;十七年,知县姜玉建成。
黉学遗址在县衙东城隍庙巷西(今县直属粮店、油厂处),南临东关大街,北接隍庙西街,东靠城隍庙巷,西依龟驮碑巷;前有屏墙(俗称花墙),有东、西两门;屏墙后有棂星门,穿门过泮池是戟门,戟门两侧有乡贤祠、名宦祠。戟门后即是黉学建筑主体--大成殿,亦称文庙。大成殿东西偏房为两庑,殿后为明伦堂,明伦堂后有敬一亭,又称四箴亭。大成殿东北角有崇圣祠,也叫五王殿,殿后有"忠孝"、"节义"二祠。
黉学的东部隔一窄巷为学宫,亦称"前学"、"后学",是招纳生员习道术经之所。在前、后学设坛讲学者称前、后学老师,就学者称童生、文生。废科举后,前、后学演变成聚徒讲学的塾馆,兼管文庙奉祀。
明嘉靖三年(1524),知县王仪建灵璧社学4所,分布在灵城四关门内,每所有房屋3间。清代,本县每乡置社学1所;至光绪初年,县正学书院文昌宫设义学1所。
本县明代有进士8人,清代有进士2人,数量居全省第31名。
二、书院
县正学书院系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知县钟大章所建。清道光年间,知县孙润重修;光绪四年(1878)再次修复。光绪三十三年改为官办高等小学堂。民国16年(1927)改为县立第一完全小学,现仅存书院的"学道堂"和"阅卷厅"。其遗址在今灵璧二中西半部。正学书院的管理者叫"山长",具体办理考务者叫"书斗",在书院讲学者均由山长聘请。
在书院就学者有两类,一是"文生课",已中秀才者为了应付乡试,每月定期来书院听讲,送文章诗词请老师批改;一是"童生课",凡民间俊秀、官员子弟及15岁以上已读完《四书》者方准入学,在书院攻读,以应童试。
三、私塾
清光绪之后,私塾开始成为本县城乡的主要办学形式。按学生程度分两种:一是蒙学或兼有开讲者,二是全部开讲者。按设馆的形式又分"团馆"、"东馆"、"门馆"3种。外地或地方清贫学究,请一董事为其联馆,叫"团馆";豪门富户延聘名师课其子弟者,称"东馆";学识渊博,声望较高,在家设馆讲学者,称"门馆"。本县"团馆"居多,"东馆"较少,"门馆"更少。高楼一高姓豪门曾在光绪末年同时延请两位塾师教授子弟。灵城东关吕扆肪在家设馆讲学30余年,授徒600余人。私塾教育的教授年限称之为馆,一馆为10个月。
清末县内所办私塾皆泥古不变,书读《四书》、《五经》,文作"八股"。宣统二年(1910),学部虽奏颁《私塾改良章程》,仍改动不大,到五四运动后,私塾开始改良。
附表20-1灵璧县清宣统年间私塾教育情况表

民国18年,安徽省教育厅规定私塾课程,除读经外应增加"三民主义"、"算学"、"常识"、"体育"等科。26年,县举办塾师讲习会,集中120余名塾师,宣讲省厅私塾改良的训令,并请小学校长或教师介绍国民课本及教法,历时1月。从此私塾教育固有的陋习日渐改良。本县私塾改良的特点是:收徒照旧,馆照旧,束修照旧,惟教授采用新法,教材有变化:一是缩减读经书种,增读《东莱博义》、《新文库》、《尺牍》,有的私塾给入学蒙童增读国民学校课本,作文也由"八股"改为"论说"。浍沟有一贡生出身的塾师姚成安,教学生作文,练静练快,练静能在闹市里作文;练快以应付考试。练为战,学为考。他在教《四书》的同时,也教日用知识,如《应酬杂览》,以便在社会做人。二是各书均讲解,不再专注背诵。三是滥用扑刑者少。
本县学堂兴办之后,私塾与之并存。抗日战争时期,私塾渐少。民国37年冬,灵璧解放,部分残存的私塾经过改造,到1950年初,陆续转为学校。
本县著名塾师有灵城东关人戴复初、吕扆舫,藕庄人胡廷璋,双沟人陆德铸,娄庄人王守谦、任长选,从巷庄人从有道。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