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城镇储蓄
1950年,中国人民银行灵璧县支行始设储蓄机构,办理"保本保值"定期储蓄业务。该项业务保证储户的储金在市场物价上涨时能够保值,物价下降时能够保本。活期存折储蓄利率为月息50‰。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利率为:1年期月息为201‰。1951年设立灵城储蓄所,开办了以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为标准的"折实定期储蓄存款及活期储蓄存款",年末储蓄余额为2.4万元。1952年增办定额储蓄和有奖储蓄,停办保本保值定期储蓄。储蓄利率先后作了8次调整。活期利率调为4.5‰,整存整取利率1年期月息为20‰。1953年起,国家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工农业发展较快,积聚群众手头中的闲散资金,支援国家建设成为银行的中心任务。1954年初开办优待售粮定期储蓄。1956年,开办了活期有奖储蓄,并开展储蓄工作社会主义劳动竞赛。1957年末储蓄余额为25.7万元。1958年,县人行撤销储蓄股和储蓄所,仅保留一个储蓄专柜,业务人员参与"五合一"业务组,实行"出行一把抓,回行再分家"。农村大搞实物投资存款,城镇大刮储蓄浮夸风,把商业、供销企业的销货款,机关业务经费、党团费、助学金、集资金、劳保费等都列入储蓄项目。同年开办了地方工业投资储蓄(农村叫树木投资储蓄)和有奖有息定期贴花储蓄,4元一户,存期1年,每月存一次,上月存,下月开奖。这种储蓄因不能挂失,遂于1960年停办。从1959年1月起,储蓄利率又一次大幅度下降,活期利率为1.8‰,整存整取定期月息为4‰。7月,银行为了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储蓄,调高利率,增加定期储蓄2年期、3年期。1年期月息5.1‰,2年期月息5.25‰,3年期月息为5.42‰。由于上年储蓄余额"水分"过大,加之三年困难时期群众经济拮据,致使储蓄余额逐年下降,至1962年末,储蓄余额仅有15.5万元。1965年开办华侨人民币储蓄。
"文化大革命"中,受极左思潮干扰,到处查抄和冻结人民群众的储蓄存款,造成群众疑虑重重,影响储蓄工作的开展。这一时期储蓄种类仅保留活期储蓄、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和整存整取定期储蓄3种。其中定期储蓄仅保留1年期,利率下降为月息2.7‰。至1970年末,储蓄金额为34.9万元。1971年,职工就业人数和工资总额有所增加,储蓄余额开始回升。至1975年,储蓄余额为80.1万元。
附表18-3灵璧县城镇储蓄余额年表

1978年以后,储蓄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逐步恢复,实施"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政策。1979年,整存整取定期储蓄设半年期、1年期、3年期、5年期4个档次;零存整取定期储蓄设1年期、3年期、5年期3个档次;开办零存整取定期储蓄集体户;活期储蓄利率调为2.4‰。整存整取利率1年期月息为4.5‰,3年期月息为5.1‰,5年期月息为5.7‰。是年末,县城镇定期、活期储蓄余额分别为128.5万元和114.8万元,比1976年的51.8万元和45万元分别增长148%和155%。1980年,增设北关储蓄所和西关储蓄所,年末储蓄存款金额为242.3万元。1981年,开办面额为20元的有奖有息定期储蓄,定期1年,奖金分配为每1万户设头等奖1个,奖金400元;二等奖10个,每个奖金106元;三等奖100个,每个奖金20元;四等奖1000个,每个奖金2元;未中奖的到期付利息0.6元。10月份开办面额为10元的实物有奖储蓄,定期1年,每1万户设头等奖5个,每个奖金200元;二等奖200个,每个奖金140元;三等奖300个,每个奖金10.67元;得头等奖、二等奖者除奖金外,还分别赠给沪产自行车和缝纫机票1张。1982年以后,3次调整整存整取期率,并开办8年期整存整取储蓄业务。1年期月息为6‰,3年期月息为6.9‰,5年期月息为7.8‰,8年期月息为8.7‰。至1985年,县城共有储蓄所8个,年末储蓄余额为944.5万元。
二、农村信用储蓄
1954年,本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始办农户储蓄业务,当年末存款余额为1万元。1955年末,储蓄余额为9万元,1959年末,储蓄余额为168.4万元。三年困难时期,农户经济收入减少,存款金额也随之减少。至1964年末,存款余额减少为21.1万元,人均0.39元。随着经济恢复,农户储蓄余额逐年回升,至1974年末,存款余额达69.7万元。1978年,存款余额为166.6万元。1981年末,余额达1289.4万元。1984年末,存款余额为1890.8万元,人均24.05元。1985年,农户存款余额达2473.7万元,人均30.16元。
上一篇:第三节 信 贷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