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防汛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水患防汛工作。1951年6月,县成立防汛抗旱总队部,下设办公室,负责防汛抗旱具体事宜。1952年8月23日至9月8日,连降3次暴雨,仅8月份降雨276.5毫米,濉河最高水位达21.86米(滩地高程21.5米),沱河最高水位达到19.96米(滩地高程19.5米),其他各河之水均漫滩四溢,县委、县政府本着"能救一亩救一亩,能救一棵救一棵。"的原则,组织力量进行防洪抢险。抽调县直机关300余人,各区共组织民工7万余人,分赴各险工险段,利用龙骨车、水桶、笆斗、脸盆等。全力进行防洪抢险。至9月中旬,汛期结束。防汛期间共完成土方38.8万立方米。修补险段29处,堵塞漏洞3个,缺口89个,扒开河埂坝子15条,修补闸门32个,扒大沟12条,小沟189条,抢救禾苗631174亩。
1954年6月,在汛期到来前,县成立防汛总队部,下设工程、器材、卫生3股。各区、乡建立大、中防汛分队。各区组织巡逻队、抢险队,日夜坚守涵闸、缺口,做好防汛准备工作。7月2日始,全县普降暴雨,全月降雨706.3毫米,造成县内各河之水猛涨。濉河最高水位达23.84毫米,最大流量333立方米/秒,沱河最高水位达20.51米,最大流量224立方米/秒。县防汛总队部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防汛排涝。抽调县直机关干部327人,治淮干部210人。由11名县委委员分别带队奔赴险工险段,负责防汛工作。县防汛总队部全力以赴,组织10万民工,93个抢险队,144个巡逻队,130个看守组,日夜战斗在防汛第一线。至9月底,水势得到控制,防汛结束,这次防汛完成土方150万立方米,使用木桩13669根,竹竿300根,麻、蒲包28531条,芦席443l条,苇草31.8万公斤,茼麻2648公斤,铁丝1131公斤;培修险段108处,拆除阻水坝103个,堵缺口171个,开挖排水沟446条,排除12万亩农田积水。
1963年5月18日至9月中旬,全县阴雨连绵,4个月间降雨786.8毫米,一日最大降雨量达104.4毫米(5月29日)。据沱河集水文站观测,雨日75天,降雨量749.5毫米,漫滩行水24天,浍塘沟水文站观测,雨日63天,漫滩行水85天,全县各河之水陡涨,濉河最高水位达24.03米,最大流量585立方米/秒;沱河最高水位达20.11米,最大流量357立方米/秒。由于濉河上承大面积的客水,且来势凶猛,濉河原治理标准偏低,加之濉河杨家涵洞工程未竣,造成全县汛期均处于漫滩行水状态,濉河以北,朱集、渔沟以南地段,农田积水深达1米左右,淌走了麦子;冲坏了房屋。防汛期间,县防汛总队部增设了灵南、灵北两个指挥所,抽调县直机关干部256人分赴各险工险段帮助防汛,南京军区某部指战员携带橡皮船、机动舢板和物资支援救灾,省委派医疗队深入灾区巡回抢救伤病员,在这次防汛中,动员民工15.4万人,开挖排水沟3248条,堵缺口675个,加固堤防148处。共完成土方173万立方米。在防汛中,使用杉木2978根,草袋、蒲包110834条,麻袋6795条,铁丝3711公斤,折合人民币17.1万元。这次大水,全县夏、秋两季受灾面积286.5万亩,损失粮食8660万公斤,淹死69人,淹死牲畜13头。
1965年7月1日至8月下旬,县境内阴雨连绵,仅7月份降雨量高达640.3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56.7%,一日最大降雨量达221.1毫米(7月3日)。濉、沱两河之水猛涨,濉河最高水位达24.53米,漫滩行水39天;沱河最高水位达20.56米,漫滩行水12天,7月20日前后,各河水位除唐河外均超过1963年的最高水位,浍塘沟方圆30公里内,一片汪洋,平地积水0.5~1.5米,防汛期间,县防汛大队组织民工16.5万人,完成土方160万立方米,使用水泵22台,堵缺口1522个,加固河堤险段104处,开挖排水沟1681条,抢种荞麦6.4万亩,胡萝卜9.6万亩,其他菜类9.1万亩。
1982年6月下旬,县防汛指挥部根据天气预报和其他气象资料分析,预测本年汛期有可能提前。县委、县政府根据这一情况,立即召开防汛工作会议,会后组织民工对水利工程进行加固维修,拆除阻水坝4.3万个,加固堤防险段59处,堵缺口87个,维修涵闸、排灌站117座,完成土方12.5万立方米,此外自筹资金7.2万元,麦草10000公斤,木棒1300根,做好防汛准备。7月20日~31日,连降暴雨;20~22日,浍塘沟一带降雨153.3毫米,21~23日,新汴河流域降雨150~400毫米。24日,濉河水位涨至23.56米,洪峰流量385立方米/秒,濉河以北沿岸洼地积水深0.5米左右;新汴河灵西闸水位涨至24.5米,25日1时,上游洪峰涌至,闸的上游洪水位高达24.73米,闸下洪水位24.53米,超过20年一遇设计标准的洪水位0.36米,高出地面3.03米。新汴河沿岸居民扶老携幼,纷纷搬到凤凰山一带避水。县防汛指挥部召开韦集、娄庄、杨疃、城关、灵城区(镇)党委书记紧急电话会议,布置防汛抢救任务。当即组织6个抗洪抢险队,赶赴各区投入抗洪抢险。县委、县政府领导带头,分片包干。亲临指导,提出"堤在人在,水涨堤高"的战斗口号,各区群众携带工具踊跃奔赴险工险段,娄庄公社八杨大队社员倪宝义的82岁的父亲积极支持儿子到抗洪第一线,嘱咐儿子:"你用绳子把我拴在树上,即使洪水来了淹死了我,还能找到我的尸体,你放心地去吧!"在防洪抢险中,全县在防洪第一线的民工有10万人,其中共产党员6500人。在防汛中,群众自筹化纤袋、麻袋64.5万条,娄庄区粮站主动筹集麻袋1000条。娄庄区供销社负责人为方便防洪夜战,冒雨跑了10公里,将煤油、马灯、手电筒送到工地。县交通局和各区拖拉机站共调来汽车64辆,拖拉机184台,机帆船4条,保证了各种抗洪物资和器材的运输。县人武部组织3个抢险队,携带步话机、电话机7部,电话线20公里,战斗在防洪工地,保证了通讯联络畅通无阻。83474部队在洪峰到来之前,组织180余名战士日夜驻守在危险性最大的榆树涵工地,使该地化险为夷。83537部队余政委亲自到县防汛指挥部请战,被批准后,立即组织人员,携带抗洪物资开赴工地,与民工一道进行加固堤防工作。在后方、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人员安排受灾群众;灵璧一中、灵璧二中、实小、附小、水泥厂、轮窑厂等单位腾出空房安排受灾群众,饮食服务业赶做大馍、烧饼、开水予以供应,卫生部门组织医疗组巡回各地为生病灾民治病。至7月31日,新汴河全段堤防束驯洪水、防汛结束。
二、抗旱
建国后,县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每遇旱灾、政府都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抗旱救灾,使灾害减低到最低程度,建国以来,旱情严重的有3次。
1959年6月10日至8月29日,全县干旱,特别是7.8月份严重缺雨,气温高达38~40°C,日蒸发量为9.5~11毫米,造成禾苗卷叶、凋萎,甚至枯黄。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号召"全县动员,抗旱保苗",力争减少秋季粮食的损失,全县投入抗旱人数达19.8万人,筑坝拦水1300处。打井2376眼,挖塘1338口,挖渠3922条,完成土方86.7万立方米;利用抽水机45台,各种水车61639台,戽水桶56633只,共浇灌农田540905亩,其中甘薯120484亩,水稻80541亩,其他粮食作物339880亩,1962年1~3月仅降雨9.1毫米,小麦受旱严重,加上连刮8次7级以上的大风,风沙危害较重,地面蒸发量也较大,早麦扎根浅,造成枯黄萎亡;晚麦不出土,即使出土麦苗也较为瘦弱。全县有121万亩小麦遭受旱灾,占麦田总面积的94.5%,其中有40万亩死棵断垄。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力量,一面抗旱保苗,一面抢种春季作物,减少损失。全县每天出动抗旱人数8万余人,抽水机7台255马力,其他抗旱工具63132件,共打土井662眼,浇灌小麦21035亩,带水点播高粱9894亩,玉米2491亩,种菜5376亩。1964年5月中旬至7月中旬,虽有几次降水过程,但降水量较小,全县普遍受旱,特别是杨疃、尹集、渔沟等区旱情较为严重,全县受灾面积130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的80%,抗旱期间,全县出动抗旱人数最多达9.5万人,打土井7968眼,挖水沟2984条,利用马车47辆,小板车596辆,水桶38670副,缸罐4754口,抽水机32台、895马力,抢种甘薯185175亩,抢救农作物58400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