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婚姻
清代以前,本县实行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男女青年没有选择配偶的自由。封建礼教迫使妇女遵守"三从四德",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男子可以重婚再娶,寡妇禁止改嫁。
民国时期买卖婚姻盛行,乡村地主和富户可以凭借财势娶"三房四妾",而小户人家常常娶不起媳妇。因而产生了"童养媳"、"等郎媳"、"亲做亲"和"亲换亲"等现象。
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行,规定: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废除包办买卖婚姻,严禁重婚纳妾、领抱童养媳,禁止早婚和近亲结婚,支持寡妇再嫁,适婚年龄为男20岁,女18岁。但由于时处建国初期,《婚姻法》未能及时贯彻落实,维护封建婚姻制度的势力依然存在,干涉婚姻自主现象屡屡发生。至1953年初,全县因婚姻而致死人命的有96起,致伤致残的有198起,干涉婚姻自主的121起。
1953年2月,县成立"贯彻婚姻法活动委员会",全县掀起宣传、贯彻《婚姻法》的热潮。1953年末,全县登记结婚的有1167对,其中自主结婚的1124对,复婚43对,寡妇改嫁10人;离婚的232对,其中政府登记离婚的176对,法院判决离婚的56对;登记机关调处和好的78对;因婚姻问题死伤31人,女性自杀24人(4人未死),男性自杀7人,他杀1人。对于干涉婚姻自由致死人命的,法院依法追究了当事人的责任。此后婚姻登记工作由县民政部门统一管理,由各乡(镇)人民政府代办手续。进入60年代,农村中适婚的男性多于女性,男性青年求婚难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家长总要先盖好三间新房,置好家具,然后才敢请人给孩子找对象。订婚要"彩礼"的风气在农村中一度盛行,给男方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1976年起,农村中一些求婚难的男性青年,自愿到有女无男的人家入赘,这种做法受到社会舆论支持,后逐渐形成风气。1979年末,全县计有211名男性青年自愿到女家落户。
1980年,国家颁布的新《婚姻法》规定:男22、女20周岁方许结婚。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15岁以上人口合计487810人(男250480人,女237330人),其中:未婚的140048人(男85527人,女54521人);有配偶的300356人(男148468人,女151888人);丧偶的43353人(男12866人,女30487人);离婚的4053人(男3919人,女434人)。18~35岁年龄组性比例为110.4%;36~55岁年龄组性比例为119.3%。平均初婚年龄男性27.16岁,女性22.88岁。30~44岁未婚比率男性13.67%,女性0.07%。50岁以上不婚率:男性2.28%,女性0.04%。全县男性多于女性,农村男性青年求婚难的现象仍然存在。
1985年3月,本县进行婚姻普查登记工作,全县自1981年以来,新婚夫妇计16921对,其中登记领取结婚证书的6125对,占结婚总数的36.2%;未领结婚证书的10796对,占结婚总数的63.8%;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1828对,占未领取结婚证书的17%。县人民政府针对存在问题,要求各乡(镇)政府加强婚姻登记工作,宣传贯彻新《婚姻法》,提倡晚婚,禁止早婚;同时,给尚未办理结婚证书的夫妇补办登记手续,并向实行晚婚的青年男女颁发《晚婚光荣证》。
附2-31953年宣传贯彻《婚姻法》试点工作简介
1953年2月,县成立了"贯彻《婚姻法》活动委员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为取得经验指导全县,县人民法院、宣传部、妇联、民政局、团县委等单位共抽调8名干部组成工作组,在娄庄区长集乡开展试点工作。3月10日,县委召开区、乡干部扩大会,部署宣传活动事宜,要求县直机关干部集中学习半个月,区乡干部学习5天,3月15日,各区召开动员大会,由区委书记主讲《婚姻法》条文。会后,各宣传员分赴各村报告站,原原本本地宣讲《婚姻法》内容,并联系实际批判旧的婚姻制度给劳动人
附表2-6灵璧县贯彻执行婚姻法典型调查统计表

附表2-7灵璧县15岁及15岁以上男性人口的婚姻状况

附表2-8灵璧县15岁及15岁以上女性人口的婚姻状况

民带来的危害,赞扬新婚姻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幸福。每个宣传员宣讲5~10次,每次听讲不少于50人,各基层党、团支部组织党、团员带头学习《婚姻法》,带头贯彻执行《婚姻法》。当时正在农村进行整党和开展生产救灾工作的人员,也都投入到贯彻《婚姻法》的宣传活动中去。县剧团配合宣传排练了《小二黑结婚》、《小女婿》等剧目在农村巡回演出。农村的黑板报、土广播、读报组和各种会议都变成宣传《婚姻法》的阵地,通过宣传,广大群众认识到《婚姻法》是提倡男女平等,保障婚姻自由的法律,结婚要经过政府登记,离婚要经过法院办理手续;伤害妇女、虐待妇女和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都是违法的,应受到法律的追究。在宣传过程中,各区建立了临时人民法庭,成立了调解委员会和代写文书工作处,及时处理违法的人和事。
二、家庭
建国前,本县城乡家庭普遍实行封建家长式的管理体制,男子是一家之主,承担家庭义务,管理和支配家庭财产,继承家庭遗产和祖传技艺,女子是家庭的附属,只用姓氏,没有名字。在社会活动中;男子是家庭的代表,被列为"户主",承担着各种社会义务;女子则被排斥在社会活动以外。家庭结构以大家庭为主,数代同堂成为一个家庭的兴旺标志。
明成化元年(1465),每户平均人口7.6人。
嘉靖元年(1522),每户平均8.6人
万历十年(1582),每户平均9.9人。
清光绪三十年(1904),每户平均5.1人。
民国17年,每户平均5.6人;21年,每户平均5.9人;37年每户平均7.7人。
建国后,贯彻了《婚姻法》,男女平等,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工农业生产建设,经济上能够自立,其家庭和社会地位也随之发生变化。男女有对财产的共同支配权与继承权,妇女有了自己的名字,能和男子一道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家庭结构随着社会所有制的变革和生产发展,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逐步解体,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逐渐增多,子女婚后一般都要从父母身边分离出去,自立门户,独立营生,家庭越来越小,每户平均5人以下。
现代城乡家庭仍然保持着家庭固有的特征,承担着社会生产、赡老哺幼、教育子女、生活消费和文化娱乐等责任。1964年,全县家庭人口负担系数为64.46%,其中负担老年系数为3.56%,负担少年儿童系数为60.90%。1982年,人口负担系数为74.21%,其中负担老年系数为8.11%,负担少年儿童系数为66.10%。现代家庭也暴露了现代城乡家庭的某些矛盾:有因经济负担不平均和持家原则不统一而导致的主权矛盾,有因偏爱子女和志趣爱好不同而导致的好恶矛盾。社会上常有"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和"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议论。为处理好家庭矛盾,做好妇女方面的工作,县妇联从1982年起,在全县城乡妇女和家庭中开展创"五好个人"和"五好家庭"活动,以推动家庭和睦、幸福。"五好家庭"条件: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好;努力生产、工作、学习、完成任务好;实行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勤俭持家好;移风易俗、文明礼貌、清洁卫生好,尊老爱幼、家庭民主和睦、邻里团结互助好。"五好个人"条件是:遵纪守法好;热爱劳动、勤俭持家好;尊老爱幼、夫妻恩爱好;计划生育、教育子女好;移风易俗,邻里互助好。当年共评选出"五好家庭"1319户,评选出"模范夫妻"、"模范婆媳"等"五好个人"561人。1983年,全县评选出"五好家庭"2173户,"五好个人"6147人。1984年全县评选出"五好家庭"10121户。1985年评选出"五好家庭"12298户,县、区、乡各级政府分别给予了表彰。
附表2-9灵璧县1949~1985年主要年份每户平均人口统计表
上一篇:第二节 民 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