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建国前的中学
(一)泗州日新中学堂
该学堂系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由夏邱书院改办,初设1班,学生数十人。光绪三十四年发展到2班,学生72人。宣统三年(1911),班数未变,实有学生63人,以本籍清末举人张启佑为监督(即校长),武庆燮任监学(即训育主任)。实行五年一级的学制。设有经学(春秋左传)、史学(支那通史——日本译本)、文学(古文辞类纂)、修身(五种规程)、译学(英文法程、英文初范等)、数学、地理、格物(动、植物与生理卫生)、图画、体操10门课。
宣统三年秋,清亡,该学堂停办。

(二)泗县县立初级中学校
民国18年(1929)8月开办(系原泗州日新中学堂恢复改建),初设1班,学生69人,教职员7人。校长马子延。全年经费5800元。以后班级、学生数最多发展到26年的5班,约250人,教职员最多增加到24年的25人,年支经费最高额为21~22年的13855元。22年有31名学生参加全省各中学第一届毕业会考,及格28人,占该校参加会考总人数的90.32%。校长递更为张明甫(代)、张治果、刘紫菀、鲁佩璋(专员兼)、李国鼎、张人骥、陈秉銊、余国英、陈少寰。泗县为日本侵略军侵占后,该校停办。
民国36年3月,县国民政府在原校址开办3个补习班,招收学生191人,分初中一年级上下2班、二年级1班进行教学。负责人李逸民。同年8月,以补习班为基础,恢复该校建制,新招一年级两班,学生逾百人,连同原有补习班改编的班级,共5班,近300名学生,校长为熊华斌(未正式加委)。37年8月,该校再次停办。

(三)安徽省立第五临时中学
民国28年春开办,校址在泗县旧辖的管镇东北黄庄。学生大多是沦陷区外流来的,一部分为泗县学生,一部分来自五河、盱眙、灵璧、嘉山等县。初设7班,学生313人,其中初中4班,201人;高中3班,112人。民国29年初,最多发展到10多个班,七八百名学生。没有集中的校舍,以黄庄为中心设立校本部,分别在周围村庄设班教学。校长陈节庵,教导主任张治果,高中部主任戴虎臣,初中部主任董石泉。教员中有中共地下党员江上青(系安徽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秘书,兼代该校课程)、汪道涵、谢景鸿等。曾在校内发展10多名党员,建立党的支部(支部书记王成文、支委董铨、范迪化),领导学生进行抗日救亡活动。29年秋,该校迁往霍山。

(四)两淮中学
民国29年秋创办,设在泗县旧辖的半城镇北圩门东侧刘家祠堂内,是泗县解放区发展最早的一所学校。有学生130人,其中男生90多人,女生30多人。同年冬,因遭到洪泽湖著匪高铸九部下许克振的袭击,校长吴云邨牺性,师生30余人被掳,学校夭折。

(五)淮北苏皖边区公立淮北中学
民国30年创办,是中共淮北区委和淮北行署领导的以培养解放区建设人材为宗旨的一所干部学校。既有普通中学班,又有生产建设、行政、司法、财政、合作、师范等专业班。校址在原属泗县管辖的半城西北阳景庄。任崇高、张宇瑞分任正、副校长。初办时学生300多人,31年达1000多人。32年春,为适应对敌斗争形势变化,淮北行署决定疏散一部分学生到泗南、泗宿、泗阳、泗五灵凤等县。33年7月,淮北行署又决定将泗阳、淮泗、泗南、泗宿4所中学并入该校。课程除设公民(高中、高师及其他程度相等的班级均为政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生理卫生、音乐、体育等普通中学科目外,并有一些专业性的如师范专业的教育概论、教学法等学科。教学以政治、文史为主,尤其侧重政治教育。各班除课堂教学外,还在课外时间,组织时事报告会、演讲会、新民主主义研究会等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教育活动。34年抗日战争胜利,该校迁来泗城,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分配工作,30名年龄较小的普通中学班学生,并入淮北师范为附设班级,该校即告结束。

(六)泗宿县中学
民国31年开办,校址在佃户圩一个地主家大院里,约50名学生(内有一部分是淮北中学分散来的)。负责人张瑞,教员有刁群、李金祥、裴干元等。学生食宿在校,自带粮食,统一开伙,生活军事化。学校师生平时坚持正常的课堂教学,敌情严重时就打上背包,开展游击化教育活动。33年7月,该校并入淮北中学。

(七)泗南县中学
民国32年春开办,县长张太冲兼校长,地方民主人士潘冠三任副校长,3班(后发展到5班),学生200多人(大部分是淮北中学疏散来的低年级学生)。开始分散在泗县旧辖的谭庄、潘台、管镇等地设班教学,后两次迁校,一次于32年夏迁至大柳巷宋家祠堂,一次于33年春迁至双沟东刘台子。33年7月,全校并入淮北中学。

(八)日伪政府设置的泗县县立初级中学校
民国32年9月开办。初以清附贡生张启仁家的北当典为校址(现粮食局所在地),后三次迁校,首迁至泰山庙旧址(现水利局职工宿舍所在地),继迁往伪县政府西花厅内(现公安局所在地),后复迁回泰山庙。初设一年级2班,学生80人。33年发展到4班(一、二年级各2班),学生近200人。校长先后为丁文思、张晋德,教务主任戴士铎,训育主任兼军训教官姜辛,日语教员娄明。该校根据汪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颁行的适用于男子普通中学的甲种课程标准规定;结合地方情况,设置如下课程:修身、公民、日语、英语、历史、地理、数学、图画、音乐、体育(包括军训)。34年9月,该校解体。

(九)安徽省立泗县中学
民国36年8月设立,校址在小北关城隍庙(现人民武装部所在地)。初、高中各1班,共约100名学生,教职员8人,学校领导成员有校长忽秉初,教导主任周庆祎,总务主任陶诚朴。同年10月,该校迁往凤阳县临淮关。38年4月停办。

(十)雪枫中学
前身是江淮二分区主办的江淮干训总队,递经江淮干校、江淮公学、雪枫公学等演变过程,于民国37年11月定名雪枫中学。校址原设在泗宿县蔡破圩子(现属江苏宿迁),有学生1000多人,分高研、高师、普师、简师等班、部。38年3月迁来泗县。除高研班于迁校前毕业分配工作外,仍有近千名学生,校本部和普师班,设在原泗县县立初级中学校旧址(现泗县中学所在地),高师部、简师班分设在释迦寺、泰山庙等处。校长吴季讷,副校长先后为吕达夫、裴干元。同年6月,该校停办。

二、建国后的中学
民国38年9月,县人民政府根据“维持原有学校,逐步作可能与必要的改革”的方针,委蒋伯明为副校长,恢复原泗县县立初级中学校,更名泗县中学。初设一年级1班,招生55人。1952年发展到7班,在校学生365人。在此阶段,该校针对地方连续发生自然灾害的特殊情况,吸收老解放区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成功经验,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以巩固学额、坚持灾区教学为中心的生产抗灾活动。在近20亩校田里种菜种粮,并从事积肥、割草、垫路等劳动,据1961年上半年统计,全校师生生产劳动收益317.1万余元(旧人民币)。
1956年暑假,在大庄建立泗县初级中学,后依地名改称泗县大庄初级中学。1957年暑期,在长直沟设立泗县长直沟初级中学。至此,全县共有中学3所、14班,在校学生1197人,教职工64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
1958年,泗县中学扩建为完全中学,同时增建刘圩、草沟两所初级中学。1959年,在东关外建泗县初级中学(后改称第二中学)。1960年,在黄圩建泗县黄圩初级中学(因办学条件不足,只办一学期,即并入大庄初中)。1962年,设在城东南小朱圩的泗县初级农校改为普通中学,更名泗县墩集初级中学。这时,全县计有中学7所(完中1所,初中6所)、67班(高中9班,初中58班),在校学生3003人(高中406人,初中2597人),教职工340人,其中专任教师185人。
1963~1965年,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控制普通中学发展,全县保持原有7所中学,并作了一些调整。调整后的1965年,在校学生2807人,其中高中407人,初中2400人,教职工由1962年的340人精简到243人,专任教师由185人精简到146人。
1966~1976年,除重建和新建黄圩等12所初级中学,扩建16所完全中学和大量发展小学附设初中班外,并将28所农业中学转为普通中学。1972年,泗县第二中学并入泗县师范学校,编为附设中学班。1976年,全县有中学40所(完中17所,初中23所)、313班(高中50班,初中263班),另有小学附设初中班98个,共计在校学生18623人(高中3448人,初中15175人),教职工1013人,其中公办709人,民办304人。
1977年,全县中学调整为完中20所,初中21所,在校学生充实到高中3476人,初中21039人,合计24515人。此后,根据中央“充实加强小学,整顿提高初中,调整改革高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办好重点中学”的方针,对全县中学再次进行调整。1978年9月恢复泗县第二中学。为使学校布局合理,1981年又新建新集高中1所。初中由1977年的21所,一度发展到1980年的76所,进而调整为1985年的50所。小学附设初中班,采取只毕业不招生的办法,到1983年逐步将1977年的85校处理完结。1985年,完中由1977年的20所压缩到3所(泗县中学、刘圩中学、草沟中学);中学在校学生为25610人,其中高中2111人,初中23499人,教职工为1324人。其中公办1225人,民办99人,专任教师1048人。调整后确定的重点中学有泗县中学、泗县新集中学。
1949~1985年,泗县普通中学计为国家培养初中毕业生67743人,高中毕业生14600人。1977~1985年,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1948人,其中入高等院校786人,入高中专407人,初中专755人。
建国后,普通中学开设的课程一般有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历史、地理、音乐、美术、劳动技术(包括生产常识)等。
在学校管理方面,1949~1965年,泗县中学由宿县专署(有段时间为蚌埠专署)领导、县协助管理(属地区重点中学),一般中学统一由县管理。1969年起,部分中学下放,全县存在县办和公社集体办两类中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办法,县办中学由县直接管理,社办中学在县统一领导下,由公社管理。1983年暑期以后,除3所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由县管理外(泗县中学实行地区和县双重领导),其余50所初级中学,全部下放各区管理。1966年以前,各中学一般都实行校务委员会集体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管理工作,下设教导、总务两处,各配正、副主任1~2人,分管教学和事务行政工作。“文化大革命”中,由工人和贫下中农代表负责领导和管理学校,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设正、副主任,分别取代了原校务委员会和校长、副校长。革委会下设政工、教革、后勤3组,以政工组管理学校的人事和思想政治工作,教革组管理学校的教学工作,后勤组主持学校的行政事务。1978年起,逐步恢复学校的行政组织机构,实行中共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责任制。泗县中学原设的总务处不变,教导处改为教务处,另设政教处,主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县教育行政部门于1977年7月、1978年11月、1980年5月和1982年3月,先后制发《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几项规定(试行草案)》、《教职工学习和工作制度(试行草案)》等,对教职工进行业务考评,考评结果,分别存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调级、评劳模、评奖的依据之一。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