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泗县流行的民歌形式多样,如叙事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游戏歌等。表现的内容也极为丰富,从重大政治、社会事件至日常生活、劳动、风俗、爱情都有生动而又深刻的反映。如反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月儿弯弯照九州》、《四恨小调》;表现爱情和生活情趣的《摘石榴》、《拾棉花》、《卖饺皮》;叙述故事歌咏人物的《小秃子闹房》、《宋江杀惜》以及反映生产劳动的各类号子等,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流行大量新民歌,如《保卫苏皖边》、《抗日小调》、《欢迎土改团》、《四季颂淮北》等,生动地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革命生活。
泗县流行的大部分民歌,属江淮色彩区。音乐三、五度叠制的特点较突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多为单旋律,少有复调、和声,有多种体裁,如小调、劳动号子、山歌、长歌等,以小调和劳动号子最为流行。
小调,一般以乐段为表现单位,曲调柔婉流畅、结构简单整齐,表现手法和音乐词汇简练、集中,风格统一。如流行较广的《十二月古人名》,五声徵调式,曲调导源于《孟姜女》。该曲上乐句落属音,下乐句落主音,转句落在下行导音的主音上,第四乐句在主音上终止,从而使旋律如波浪起伏般优美流畅。这种鱼咬尾式的首尾相联表现手法,在小调中甚为普遍。

泗县的小调极为丰富,流行较普遍的有五更调(包括正五更、反五更、老五更、新五更)《孟姜女》、《银纽丝》、《淮虹调》、《穿心子》、《莲花落》、《杨柳青》、《凤阳歌》、《四季相思》、《姐在田里唱秧歌》、《光棍哭妻》、《小寡妇上坟》、《小白菜》、《补缸》等等,以及新民歌《送郎当兵》、《出征歌》、《唤起民众》等。
县内流行的劳动号子形式也较多,如建筑劳动的打夯号子;搬运劳动的拉车号子、装卸号子;田间劳动的牛号子、拉犁号子;作坊劳动的打榨号子等。每种劳动号子的曲调、节奏、曲式结构和歌唱形式,都与这种劳动动作的特点紧密联系,起着指挥劳动、鼓舞劳动热情、协调动作、解除疲劳的作用。
劳动号子的歌唱形式,常见的有一领众和、齐唱和独唱3种。一领众和的劳动号子,如打夯号子、拉车号子等,节奏较快,节拍工整,粗犷高亢,雄壮热烈。领唱的歌词多为即兴创作,和唱则多为衬词、衬腔。也有领与和都唱衬词的。齐唱的劳动号子,如挑担号子、装卸号子等,一般都比较短小,常出现同一音型反复,或者上下两句变化重复,音域不宽,节奏工整。歌词常为即兴编唱或只唱衬词。独唱的劳动号子,如牛号子、打夯号子等,音域宽,跳动大,节奏自由,音调悠长,旋律发展随意性强。唱时常用假声,很少唱词或只唱衬词。








传统民歌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仪式歌扫地歌
一扫金
二扫银
三扫聚宝盆
聚宝盆里有个宝
子子孙孙用不了
新房祝歌
手拿红纸捻,
照照新人面;
新人眉毛弯一弯,
身穿大红衫,
手抱摇钱树,
脚踩金银山。
送房喜歌
众人送新郎,
入洞房,
灯烛辉煌,
喜气洋洋。
象牙床,
左鸳鸯,
右凤凰,
鸳鸯成对,
凤凰成双。
芙蓉对金菊,
织女对牛郎,
寿同山岳永,
福如海天长。
夫妇同偕老,
乾坤天地长。
(二)情歌
送郎送到南河圾

送郎送到南河圾
给郎两个热馍馍
叫声小郎趁热吃
省得回家又烧锅
不象人家有老婆。

送郎送过刺槐梁

送郎送过刺槐梁
槐刺刺了干哥哥
手拿钢针去挑刺
挑痛干哥疼死我。
(三)童谣
小红孩

小红孩,戴红帽,
四个老鼠抬花轿,
狸猫打灯笼,
黄狗喝响道,
一喝喝到城隍庙,
把个城隍老爷吓一跳。

小鸡儿

小白鸡嘎啦,
要吃黄瓜;
黄瓜有种,
要吃油饼;
油饼有油,
要吃牛头;
牛头有毛,
要吃仙桃;
仙桃有核(读音若胡)
要吃猴猢;
猴猢撒欢欢儿,
一蹦蹦到南湾儿;
南湾有个井儿,
掉里没影儿。

月亮毛毛

月亮毛毛,
要吃毛桃;
毛桃结子,
要吃瓜子;
瓜子有壳;
要吃菱角;
菱角两头尖,
屁股翘上天。

数蛤蟆
一个蛤蟆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
“咕呱咕呱”跳下水。
两个蛤蟆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
“咕呱咕呱”跳下水。

抗日战争期间流行在泗县解放区的抗战歌谣有:

盘查哨
盘查哨,真重要,不让一个敌探来,不让一个汉奸逃。远远有人来了,站住!可有路条?有路条,咱让你走;没路条休想走掉!

反扫荡
扫荡,扫荡,鬼子不合帐,涂园圩,朱家岗,专打敌人屁股上。敌人吃了亏,只得把兵让,胜利庆祝反扫荡。

参军秧歌
……
根据地来风光好,生产工作做不少。对于生产要努力,披星戴月起得早。勤种田,苦种田,闲暇时间莫赌钱,生产多来好抗战。
你家有个大嫂嫂,纺纱织布多么好。一家衣服不愁穿,有饭吃来乐陶陶。有饭吃,有衣穿,家家抗战有力量,不怕鬼子来扫荡。

他如:“军人军人要学习,我们中国被人欺,日本抢占我土地,东四省同胞做奴隶,快快赴前敌。”“前方在杀敌,后方在帮忙,战士为国受寒冷,百姓加紧做衣裳。新衣穿温暖,抗战增力量,阵阵秋风催战场,摧不动战士心如钢”等,也都是很多学校通常教唱的歌曲。
上一篇:第七节 文物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