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设备
1950年前,邮运和邮递工具只有扁担、绳子、邮包等。1952年添置自行车2辆。1956年,乡邮自行车增到14辆,添置三轮摩托车1辆,专办县局与支局(所)之间的邮运。到1978年,乡邮自行车有57辆。又添置二轮摩托车6辆,邮运汽车2辆。此后,从实际需要和经济效益出发,邮运、投递设备作了适当的增减。1981年减二轮摩托车4辆,尚有2辆;1982年减邮运汽车1辆,尚有1辆;1983年裁邮运汽车,进、出口邮件委托交通客车运转。到1985年,全局有乡邮自行车6辆,三轮摩托车1辆,二轮摩托车2辆。
1950年前,邮件出、进口量小,设平信、挂号两个小柜,日营业终了交邮差(投递员)整理,清数登记,扎袋封口。1950年后,邮电局配封发员1人,专职分拣封发邮件。封扎邮袋始用麻绳加铅志印记。1957年起,平信分拣、挂号台分设,并相应装置灯光、照明、座席,设平信格眼30个,经转格眼5个,进口格眼24个。1962年起,实行“平十挂三”的直封制度,加快邮件经转交换速度。
二、邮路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于州治虹城(今泗县城)设总铺,分5路,设28铺,全长515华里,通盱眙、灵璧、睢宁、五河4县。
东递盱眙县,为铺13:总铺东南10里至魏家集铺,又10里至井亭岗铺、又10里至开家庄铺,又10里至上塘集铺,又15里至窦家冲铺,又25里至双沟铺,又15里至马厂铺,又15里至包家集铺,又10里至秦家铺(即头铺河,渡河为盱眙县),又15里至盱眙县县前铺,共180华里。
西递灵璧县,为铺4:总铺西10里至柳津铺,又10里至下马铺,又10里至蒋家湾铺(兼办北路和西南路),又10里至上马铺,又10里至灵璧县八里铺(即霸离铺),共50华里。
北递睢宁县,为铺3:州前铺3 0里至蒋家湾铺,又20里至彭滩铺,又20里至渭桥铺,又20里至睢宁县土桥铺,共90华里。
西南递五河县,为铺3:州前铺30里至蒋家湾铺,又20里至杨台铺,又20里至朱庄铺,又20里至牛庄铺,又20里至五河县桑家渡铺,共110华里。
南递五河县,为铺5:州前铺10里至张家铺,又10里至邓家营铺,又15里至武桥铺(以下为五河县),又15里至双庙铺,又10里至黄家铺,又25里至五河县,共85华里。
清末战争频繁,原设铺递废弛。到民国5年(1916)始设专局,下设邮寄代办所,对各大集镇通邮。
邮路有干线邮路、县管邮路、区乡邮路、城市郊区邮路。
(一)干线邮路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至宣统三年(1911)有泗州城经五河45公里,又25公里至临淮关邮路1条。民国元年改为泗县经五河至蚌埠。17年增设泗县经灵璧35公里,又40公里至固镇共2条干线邮路。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邮传紊乱,各党政军部门均设秘密联络组织,传递公文、情报,但无一定邮路。29年后,抗日民主政府的各县交通站与驻半城的苏皖边区交通总局通邮;泗南县由双沟至半城,单程约40华里;泗五灵凤县由申集至半城,单程约130华里;泗灵睢县由三候家至半城,需绕泗城日占区,单程约145华里,泗宿县由朱湖至半城,单程约40华里。
民国36年,中国共产党武装和国民党武装呈“拉锯”局面,四个边区县虽通邮,但无一定邮路。
1950年后,泗县邮电局先后恢复并增设4条干线邮路,沿用至今:泗县经五河通蚌埠,单程122公里;泗县经灵璧通固镇,单程75公里;泗县经灵璧、大店通宿县,单程94公里;泗县直通泗洪,单程35公里。
(二)县管邮路
民国时仅对设邮政代办所的较大集镇通邮。民国38年至1955年开设4条邮路,总长245.5公里,发间日步班:
北、西北邮路:由泗城经吴集、高集、黄圩、大庄、新集、屏山回泗城,全程61.5公里。
东、东北邮路:由泗城经通海、黑塔、刘圩、山头、四山、马厂、老山回泗城,全程89公里。
西、西南邮路:由泗城经彭铺、长沟、瓦韩、草沟、索滩、大吴圩回泗城,全程59.5公里。
南、东南邮路:由泗城经张巷、丁湖、樊集、大营、霸王、墩集、魏圩回泗城,全程62公里。
1956~1966年,先后调整为5条邮路:
泗城——屏山——黄圩——大庄,往返90公里;泗城——黑塔——刘圩——山头,往返74公里;泗城——草沟——丁湖,往返54公里;泗城——长沟及其泗宿公路两侧,往返50公里;泗城——霸王——墩集,往返26.5公里;全长264.5公里,发自行车逐日班。
1967~1978年,邮件用三轮摩托车、自行车和委办汽车交叉运转,故邮路变化不定。1978年10月,全县县管邮路调整为自办汽车邮路5条,摩托车、自行车邮路各1条,全长364公里。长沟邮件直接与蚌埠、宿县自办邮车交换。
委办汽车邮路:泗城——草庙——黑塔——刘圩——山头,全程74公里;泗城——大庄,全程57公里;泗城——屏山——黄圩,全程62公里;泗城——徐贺——瓦坊,全程62公里;泗城——杨集,全程32公里。
摩托车邮路:泗城——大营——丁湖——草沟,全程54公里。
自行车邮路:泗城——墩集,全程28公里。
1979年10月,将原自办汽车邮路改为委办汽车邮路,摩托车、自行车邮路未变。
1980年后,将自行车、摩托车邮路改为委办汽车邮路:泗城——墩集,司机代押,全程28公里;泗城——草沟,县局派押,全程48公里;泗城——丁湖,司机代押,全程21公里。
大营、长沟邮件,均与蚌埠市邮电局宿县至五河全程全网邮车直接交换。
1983年10月,将黄圩、杨集委办汽车邮路改为黄圩——杨集——新集县管自行车邮路,全程35公里,发逐日班。
此后,县管邮路有委办汽车邮路6条,全程293公里,自行车邮路2条,全程71公里。
(三)区乡邮路
1956年,农村开始通邮,后随行政区划变更,全县共设区乡邮路14条(其中大庄、黄圩、屏山、长沟、草沟、刘圩支局各2条,墩集支局1条,县局至大营1条)。1978年,邮电企业又通过改革、整顿,增设调整区乡邮路,扩大农村邮路覆盖面。到1985年,全县17个支局(所)共设自办邮路44条,投递点235个,单程3347公里。
1983年后县管邮路简图

(四)城市郊区邮路
清光绪三十二年到1950年,泗城邮件投递量极少,只有1个邮差;步行按门牌投递。1950~1968年,市内分东、南、西、北4段,专配1人投递。
1969年后,以城河为界,城内分3段,派1人投递;城郊分城东(从东城门外东抵草庙及两地之间的公路两侧)、城西(从西关大桥西抵周庄及两地之间的泗宿公路两侧)、城南(从幸福闸南抵泗五大桥及两地间的国防公路两侧)3段,配3人投递,报刊、信件一律投送到户。

三、业务
邮政业务有“专营”和“兼营代办”两部分。
(一)专营业务(含邮件收寄、运递和报刊发行)
邮件收寄
平信收寄。清光绪三十二年开办,当时由一家私营邮政代办所办理。民国5年,设立中华邮政局和邮政代办所,均收寄平信。自27年泗城沦陷起,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泗县基本停邮。1950年后,县局营业处和17个邮电支局(所)、43个邮票代售处均收寄平信。
免费平信。50年代初,办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免费邮寄平信,信封加盖“免费军事邮件”三角戳记。后停办。1984年10月1日起,又办理义务兵免费邮寄平信,加盖“义务兵免费邮件”三角戳记,每件限20克以下。
机要邮件。原由县政府通讯班办理,1957年7月交县邮电局特设机要室办理,专办地方县局级和部队团级以上单位的机要邮件。1979年办理机要382件,1984年办理586件,1985年办理560件,一律全数计费。30多年来,机要人员严守“机要通讯业务使用规则”,遵照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机要工作“要万无一失”的教导,从未发生过丢失、损毁、失密事故。
银行挂号。1955年开办,由营业、封发专簿收寄,专格分拣,提前投运,县局和邮电支局(所)均办理银行挂号收寄。
特种挂号。1959年冬开办,专用于寄粮、油、布票证和户口、共青团组织关系转移。使用范围、限额标准均作明确规定,眼同封拆(营业员与发件人当面清点封签,投递员与收件人当面拆点办理收件手续)。县局和邮电支局(所)均办理特种挂号。开办以来,业务量很少。
免费挂号。从1966年9月1日起,收寄毛泽东著作(包括毛泽东诗、词、语录),加注“毛著”字样,一律免费挂号,按照轻细物品随信函寄发。1969年4月奉命停办。
包裹收寄。清光绪三十二年开办,全县只有一家私营邮政代办所办理,以500克为起点计算资费。宣统三年后,以100克为起点计算资费。民国5年起,县局和邮政代办所均办理包裹收寄。27~37年,全境停邮。建国后,县局和邮电支局均办理收寄包裹。
邮件运递
民国26年前,泗县至五河和泗县至灵璧2条干线邮路的邮件运转,发隔日步班,后停邮。1949~1953年,泗县至五河邮件运转由两局互派邮运员,发逐日步班,在界沟交换。1953年后,进、出口邮件均委托宿县交通汽车办理,县以下邮件投递由原发间日步班,全部改为自行车逐日班。
1956年后,县局至支局(所)邮件运转,采取三轮摩托车自办与交通汽车委办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加快邮件运转速度。1972年起,县局和大营、长沟2支局的进出口邮件直接与宿县邮电局自办邮车办理交换。1984年10月1日起,改直接与蚌埠邮电局自办邮车办理交换,做到最大限度地缩短时限。
1953年,宿县、蚌埠邮件到达约3天,1984年后,当天或次日上午到达;1953年,合肥、上海、北京等地邮件到达约7天,1984年后,2天到达;1953年,乌鲁木齐邮件到达需10余天,1984年后,一般6天到达,时限缩短1~5天。
报刊发行
1950年开办。初办时,实行随时起(止)订制度。1953年1月起,实行按季度预收预订办法。1954年8月起,根据订户要求,如订户错过预订期,也可破季或破月订阅。1957年10月1日起,邮电局正式发行《泗县报》,采取随时起订办法,1961年1月28日停刊。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报刊印刷限额,远不能满足订户要求,一度造成失调。
1978年,报刊收订量大增。1983年,《人民日报》期发数4014份,突破泗县发行《人民日报》的历史记录,荣获《人民日报》社通报表扬并寄发奖金357.1元。1984年,报纸期发数37830份,是1979年的两倍多,杂志期发数为37587份,是1979年的2.3倍。
县邮电局于1982年配备2名待业青年,开设报刊零售门市部。当年销售额达20896.02元。
(二)兼营业务(含汇兑和代收货价包裹)
汇兑
汇兑包括信汇和电汇两种。1955年前,县局开办定额“三联汇票”,后改用“剪格式竖写两联汇票”,后又改用“三联复写式汇票”,1962年后改为专制“汇套”,1963年初开始用“汇款通知单”,沿用至今。
1958年开办电报汇票(电汇)业务。处理手续除汇费照收外,另加电报费。
195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令实行统一汇兑编号。泗县编号038,贯入省号,即安徽省泗县邮电局全号17038。
县邮电局财务在县人民银行立有汇兑资金专用户,每日办理的汇、兑都在专用户内存、取,月终结清,分别报省局、省行,统一划拨、统一结算、统一平衡。
1978年后,汇兑业务量逐年上升。1979年办理汇票13241张,1985年办理汇票24524张。
代收货价包裹
1950年后,曾办理过进口代收货价包裹业务,但量较小,出口代收货价包裹业务尚未破门。
1978~1985年邮政业务统计表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