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泗县建材工业资源丰富,很早就有人开山采石,盘窑烧制砖瓦、石灰,用以筑城墙、建庙宇、盖房屋、架桥梁。
1954年后,各地在原有个体分散经营的基础上陆续办起了采石厂、砖瓦厂、石灰厂、水泥厂和水泥制品厂等,建材工业不断发展。1978年后,各业承包,经济繁荣,城乡改建新建房屋增多,建材供不应求,建材工业发展更快。1979年,全县建材企业41个(其中社办20个,队办21个),企业人数1090人(其中社办716人,队办374人),年产值165.67万元,(其中社办118.62万元,队办47.05万元)。1983年,全县建材企业74个,企业人数2 102人,总产值423.65万元。后,村办、联办、个体建材企业兴起,到19 85年,全县建材企业983个,其中村、联、个886个,占90%强;企业人数12091人,其中村、联、个7738人,占64%;产值2851.77万元,其中村、联、个1452.66万元,占58%;利润546.09万元,其中村、联、个325.88万元,占69%。
一、石灰
泗县石灰石(碳酸钙)藏量丰富,全县22座残山,除屏山,赤山外,均产石灰石。
泗县石灰烧制工艺,起源很早。老山西麓石灰陈庄,就是因为古时在此烧过石灰而得名,石灰窑废墟仍在。老山石灰窑历史也较久,现在老山石灰厂烧制的石灰,以粘度强、质量好、白度高而驰名。除供应本县外,还销至泗洪、五河、宿迁、灵璧等地。1958年,民政局在鹿鸣山建石灰厂。
1984年,全县有乡镇办石灰窑6座,年产石灰2.0275万吨。1985年发展到15座,年产石灰2.703万吨,比1984年增长33.3%,年产值240.4万元,利润29.11万元,其中屏山区乡镇办石灰厂产值134万元,获利20.7万元。
老山乡利用山石资源优势,到1985年办起石灰窑4座,年产优质石灰2万余吨。马厂乡陈绪生4户联办石灰窑,年产石灰5000吨,产值20万元,获利1万多元。

二、砖瓦
清代至民国前期,泗县各地在建造庙宇、馆阁和私人府第时所需的砖瓦,多是就地盘窑烧制自用,很少专营外售。民国22年(1933),泗城西关联保主任高绣章出面集资在西关外古汴河两岸盘3座土窑,用木模制坯,柴草作燃料,烧制青砖、小瓦片,月出1窑,约5万块(片),开始作商品出售。27年,因日本侵略军侵占泗城而停业。
1953年,县水利科整建西关窑厂,改用烟煤烧制井砖。1954年移交房屋管理委员会,生产砖瓦,自产自用,年产值7万元。1958年,增产耐火砖,供建造炼钢高炉需要。1960年,砖窑增至7座,职工268人。产品仍是青砖青瓦(瓦改制为大平瓦,俗叫洋瓦)。生产由人力和泥、手工制坯,改为畜力搅拌机制泥、半机械油模制坯,产品质量、产量提高,成本降低,除自产自用外,还出售给各基建单位。1961年由手工业联合社接管,在朱桥西买地80亩,增建土窑5座,共12座,职工260人,年产砖889万块,瓦34万片。此外,1959、1960两年中,全县中小学“勤工俭学”,办起7座小砖窑厂,产品除自用建校外,也对外销售。
1970年春,县城乡建设局在红旗公社(现三湾乡)征地76亩,建24门轮窑1座。1971年投产,日产红砖、红瓦3万余块(片),全年生产7个多月,产量65万块(片)。1980年有地137亩,正式职工13人(主要是招用季节工)。1985年,主要设备有400型、350型制砖机各1台,五角型压瓦机2台,一吨翻斗车6辆,洛阳产75型链轨推土机2台,车床、刨床各1台。年产红砖660余万块,红瓦64万余片(含脊瓦)。
1975年,县二轻工业局在八里桥建1座18门轮窑,次年正式投产,砖瓦制坯全部机械化,月产能力100万块(片)。1984年,改焙窑为低温常烧法,运用抽风机为焙窑排温,月产量增加到116万块(片),在宿县地区砖瓦评比会上被评为先进单位。
1978年后,农村出现“瓦房热”,砖瓦供不应求。1983年,全县产砖5095万块,瓦551万片。1984年8月,全县有土窑302座,轮窑9座(其中新建的5座为:屏山36门轮窑,黄圩、大庄、山头18门轮窑,长沟10门轮窑)。围窑、吊窑也逐渐兴办。1985年,轮窑厂发展到14个,248门,吊窑14座,土窑320个,共有砖瓦生产机械设备113台。全年生产红砖8430.73万块,红瓦1168.96万片。此外,磷肥厂菱镁车间还生产石棉瓦供应市场。
水泥构件,1972年,县水利局在城北八里桥闸管所建水泥构件厂,主产涵(井)管等水利配件。至1985年,全县水泥构件企业发展到156个(其中村、联、个142个),预制水泥砖(瓦)、水泥桁条、楼板和水利配件等。
附:小王庄围窑
1979年,长沟区小王庄生产队派人去浙江学习围窑烧砖技术,办起5座小围窑。1981年,个体兴办围窑。到1983年底,全村户户建小围窑。4年间,除建183间砖瓦房外,还出售90多万块砖。
小围窑是用约4000块土坯,在平地砌成圆形窑筒。用30%煤渣,70%泥搅合制成坯、一窑可装坯1.5万块,只需150公斤煤(烟煤、无烟煤均可),300公斤柴草即可烧成。
三、采石
泗县的22座小山均产块石,石质坚硬又有规则,是建筑的好材料。茶山、老山、邢山的片石,可制石碑、牛槽、石板等。60年代开始石子、石粉生产,供筑公路、建桥涵和做水泥预制品之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山村发挥山石资源优势,组织专人采石。老山乡在9个山头上开154个塘队,有采石工1078人,年采石10.85万立方米,办石子加工厂27个,年加工石子12.92万吨。徐贺乡邢路村210户有160户采石,在3个山头上开138个塘口,年采石3万立方米。乡办石子加工厂13个,年加工石子4.5万吨。
1985年统计,全县有固定采石塘口149个,采石工1978人,其中村开、联户开、个体开塘口148个,1573人。产值140.54万元,盈利63.33万元。全县石子加工厂90个,从业691人,年加工石子45.3万立方,产值204.15万元,利润43.39万元。其中村办、联办、个体办的厂年产值118.74万元,利润26.39万元。
附:谭秀财碎石厂
黑塔区马厂乡谭圩村中共支部书记谭秀财,1982年自筹资金1万元,购置1台碎石机,利用柴油机为动力,聘请管理员和机械工,招雇14名采石、投料工,办起了日产60吨的碎石厂。内分管理、机械、采石、投料、运销5组,明确责任,合理报酬。
1983年开机生产,6个月产石子7700吨,产值4.6万元,获纯利1.3万元。1984年,因料石供应不足和阴雨阻隔,仅生产4个月,产值2万多元,获纯利润6000元。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