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化学肥料
1955年前,泗县农用肥料全靠厩肥、人粪尿、饼肥、草木灰、土杂肥等。60年代,实行科学种田,农用肥料转向以化学肥料为主。当时县内化肥供应全靠外地、外国进口,往往因供应不足或供应不及时延误农时,影响生产。1970年8月筹建泗县化肥厂,1972年底正式投产。时有职工160人,厂资300万元。1974年11月筹建磷肥厂,1975年正式投产。时有职工54人,厂资15万元。
附一:泗县化肥厂
位于泗城国防大街南端。国防公路纵穿其间,新汴河横卧其右,水陆交通方便,工业用水充足。
该厂设计能力为年产3000吨合成氨。从投产到1976年底,产量一直达不到设计能力,4年间亏损225.18万元。1977年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变生产型管理为经营开发型管理,职工增至377人,产量首次突破设计能力,年产3300吨,产值220万元,仍亏损44万元。1979年产量4863吨,提前96天完成计划,为此《安徽日报》于1980年1月26日头版刊登了这一消息。1980年生产合成氨6580吨,占年计划的164.7%,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万元,首次盈利39.9万元。
1981年,化肥厂扩建造气楼,直径2260毫米煤气发生炉上马,扩建炭化煤球车间,改300立方米立柜为1000立方米立柜,变换炉增为直径2400毫米,铜洗塔由直径300毫米改为直径505毫米,合成系列改为600系列。共投资125万元。设计能力为年产7000吨合成氨。职工增至524人。实产合成氨6589吨,产值443万元,利润16.2万元。从1981年到1984年4年中,连年盈利。产量由1973年的2470吨增加到6508吨,最高的1983年达7012.73吨。产值由1973年的173.9万元增加到392.3万元。
1984年,大批外地化肥打入泗县市场,县产化肥滞销,生产陷入困境。
主产品碳酸氢铵(NH 4HCO 3),外观为白色结晶体,含氮量不低于16.5%,含水量不大于5%,属中性速效化学肥料,适应于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蔬菜等作物基肥或追肥,合理使用,可增产3成以上,追施林木效果更显著。

附二:泗县磷肥厂
是一个设计能力为年产3000吨实物肥的小厂,位于泗城国防大街南端,南与泗县化肥厂毗邻,水陆交通方便。
从1975年投产到1978年,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共亏损13.828万元(1978年2月,县委曾决定该厂并为化肥厂的磷肥车间,后接受职工要求,改定延长2年再议)。1979年,改用高品位磷矿石和高浓度硫酸为原料,生产2655吨含有效磷12%国标四级普钙,赢得了市场信誉,产品供不应求,创产值17.7万元首创利润2.449万元。
1980年,进一步改进企业管理方法,进行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学工业PHG 1-392-76质量标准,改干法生产为湿法生产。年产国标四级普钙7540吨,产值75.4万元,利润2.9万元。
1985年底,又投入十几万元,进行化成设备的改造,增建了一条皮带化成生产线,对以前的破碎又增加了一级,完善了湿法生产工艺,保证了磷肥质量的稳定和产量的提高。职工增至165人。年产实物肥2600吨,产值260万元,创利45万元,获安徽省劳动委员会最佳经济效益先进单位银杯奖,石油化学工业厅最佳经济效益优胜单位金牌奖,和经济委员会安全生产先进集体金杯奖。
主产品:普通过磷酸钙(简称普钙),为国标四级普钙,含有效磷12%以上,水分15%,游离酸3%。产品外观为深灰色疏松粉状物,适于小麦、玉米、白芋、花生、棉花等作物基肥。
二、塑料
1970年10月,在驻泗(县)芜湖宣传队的提议及具体帮助下,筹建皖北地区第一家县属国营塑料制品加工企业(筹建时,芜湖市第一塑料厂曾给予如下帮助:加工制作一台套吹膜机组并完成安装调试等基本建设工程;培养一定的塑料生产技术力量),1973年底正式投产。原厂址在泗城顺河街南端,1980年底迁至泗城北关国防大街137号。当时泗县塑料工业为皖北地区独家经营,原料充足,产品畅销。主产品为聚氯乙烯再生化肥包装袋,除供应本县化肥厂之外,还与灵璧、五河、固镇、滁县、肥西等县和四川省有过业务关系。职工48人,年产508吨,产值28.82万元。1978年,被省指定为农用薄膜定点生产单位,产品由地区生产资料公司包销,当年产值达106.87万元,职工增到90人。
1981年以后,皖北地区陆续兴建县级塑料厂,原料供应渐趋紧张,产品竞争日见剧烈。该厂确定以生产塑料薄膜及小商品塑料制品为主,1981和1982年,产值连续突破160万元。1984年,适应淮北地区在农业上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的需要,除自己设计制造地膜机组一台套外,又购置ST—65B地膜机组一台套,当年10月投入生产,至翌年3月生产地膜180余吨。1985年生产地膜145吨,农膜97吨。
主要产品有:农膜、地膜、各种工业配件及日用小商品、聚氯乙烯硬管、电机风叶、塑料洗衣片、各种规格无毒食品包装袋,服装包装袋和证件等。
三、药物
(一)泗州孟仁寿眼药厂
清乾隆末年,山西省晋城世医孟善福在泗州城西关开一爿中药铺,后迁到中城大街西首经营“仁寿药堂”,兼制膏、丹、丸、散。嘉庆年间,泗州眼疾流行,仁寿药堂聘晋城世医施文章为客师。客主共同探索前人药著,以炉甘石、月石、梅片、海螵蛸、玄明粉制成眼药,名“五味清凉散”,对医疗暴发赤肿、风火眵烂、飞丝流泪等眼疾有特效,风行淮北。后又集百家之长,将珍珠、熊胆、朱砂揉进眼药中,定名“仁寿八宝眼药”。因对拨云退翳有特效,又名“八宝拨云散”。宣统二年(1910),在南京玄武湖南洋劝业会上,仁寿八宝眼药被评为一等品,荣获金质奖章。民国元年(1912),在北京国货展览会上,又获金奖。抗日战争时期,仁寿药堂由孟善福长孙孟宪成理事,客师白子祥助理。使“醒狮牌”八宝眼药商标。建国后复用“仁寿”商标。1951年曾为抗美援朝捐献仁寿八宝眼药精装80盒(50支装)。1953年正式注册。“孟仁寿八宝眼药”。1955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19622号“孟仁寿八宝眼药”注册商标。翌年2月公私合营,命名为公私合营泗县孟仁寿药店。1958年10月,在原基础上,组建泗县文卫制药厂,除主制孟仁寿八宝眼药外,并生产冰硼散、六一散、如意丹、九一丹、蟾酥丸、保赤散、红汞、紫药水、碘酒、十滴水、膏药和药用纱布、口罩等20多种产品。1963年划为泗县医药公司制药车间,年产孟仁寿八宝眼药190多万支。
“文化大革命”期间,“仁寿”、“八宝”被视为“封、资、修”产物予以取缔,老药工被批斗停职,眼药停产。1972年恢复生产,1973年复属县医药公司制药车间,产品改为“红旗八味眼药”。眼药质量粗劣,年产仅是1963年的14,仍滞销积压。
1979年后,老药工陆续平反复工复职,产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1981年,经泗县编制委员会批准,医药公司制药车间改为泗县医药公司眼药厂,八宝眼药沿用“孟仁寿”注册商标。同年12月,经安徽省药材公司验收合格,定名为泗州孟仁寿眼药厂,由孟善福次孙孟宪衡任厂长,归属省药材公司商办药厂,实行独立核算。1982年1月1日正式恢复传统商标。当年扩建一幢826平方米的三层车间楼和一幢330平方米的二层办公楼,并添置大小磨机、粉碎机、电烘箱、紫外线电炉等机电设备,实行机械化生产,职工由原来10多人,增至33人。1983年,年产孟仁寿八宝眼药1119.68万支,产值34.6万元;珍珠冰硼散80万支,产值11.2万元;建曲2000包(市斤),产值5.28万元:全厂盈利2.5万元。到1985年,职工增至42人,固定资产(原值)达23.84万元。主产品孟仁寿八宝眼药畅销全国各地和欧、美及南洋等国家和地区。
(二)泗县人民医院制剂室
1966年建立,当年投产。产品有:膏剂(硫黄软膏、冻疮软膏、四环素软膏),酊剂(止痒酊、汗瘢酊),水剂(糖水、盐水、糖盐水),注射用水(碳酸氢钠、普鲁卡因、丁卡因、氯化钠、甘露醇),外用药(红汞、紫汞、碘酒、炉甘石),其他用药(苯甲酸醇溶液)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