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泗县农民全靠人力、畜力操作古老的农具耕作,农业生产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建国后,逐步改革旧农具,引进新农(机)具。从1958年国家调给第一台捷克斯洛伐克产热托—25A中型轮式拖拉机开始,各种农机具相继引进。到1965年,全县已有机耕、机耙、植保、加工、运输和排灌等方面的农业机械。“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机管理部门停止工作,农机无法使用。1970年5月,县拖拉机站的机械和随机人员下放到17个人民公社(集体经营)。从此,泗县社办农机兴起,农业机械相应发展。1981年后,农业生产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机械也突破了原来单一经营的格局,进入一个多种经营形式的新时期。原集体经营的农业机械,绝大部分由联户和个体农民承包使用。联户和个体购置的农业机械逐年增加。到1985年6月底,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19混合台,小型拖拉机4594台。收割、脱粒、植保、运输、农副产品加工、农田排灌等机械迅速发展。

一、农田耕作机械及机具
中型拖拉机及机具1958年,国家调给捷克斯洛伐克产热托-25A轮式拖拉机,与悬挂双铧犁配套,是泗县最早的农田耕作机械。后相继引进波兰-40、铁牛-40、铁牛-55、江淮-40、江淮-55、上海-45、东方红-40、东方红-28、丰收-35、尤特兹(LITOS)-45等型号轮式拖拉机,与122-4-25、ⅡX-5-25牵引犁和徐州产P2X-1·8型悬挂缺口耙、IBaX-1·5型16片悬挂耙、1Bp-2型振动钉齿耙及蒙城产2B6行播种施肥机、山西产16行播种机配套,结构简单,作业质量良好,但重量大,提升困难,机组长,不宜小田作业,在1961~1963年实行包产到户期间和1981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轮式拖拉机基本停止农田耕作,转为运输。
大型拖拉机及机具1959年,国家调给热托-35链轨式拖拉机,与Z-5-25重型5铧犁配套,泗县始用大型拖拉机。后相继引进DT413、D-30、东方红-54、东方红-75链轨大型拖拉机,与Z-5-25重型5铧犁、122-4-25型悬挂4铧犁和PY-3·4型41片圆盘耙、吉林产P2Q-2·2型18片圆盘耙、沈阳产B2Q-2·5型24片重型缺口耙配套,强度大,作业质量好,宜大田作业。在实行包产到户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除农场外,农村停止使用,大多报废或转卖。
小型拖拉机及机具1970年购进15台手扶拖拉机,与12型栅条犁配套,多为生产队零星小田耕作或打场(脱粒)、短途运输用。随后相继购进江淮-12、淮北-12、东风-12、工农-11、黄山-12、泰山-12、临沂-12、潍坊-12、清江-12等型号小四轮和手扶拖拉机,与江淮-12型栅条犁、望江-12型双铧犁、上海产工农-12型施耕犁和丁齿耙及萧县产2B-9C播种机配套,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灵活,碎土覆盖性能好,适于小田耕作。至1985年,全县拥有4594台,农村普遍使用。

二、植保机械
泗县东临洪泽湖,地势低洼,蝗虫灾频繁。50年代多以人工捕打。1955年购进并使用552型手提式喷雾器和丰收-10型喷粉器。后购进工农-16型、安庆-14型背包型喷雾器,现农村普遍使用。1979年后相继使用东方红-18型弥雾喷粉机、工农-36型高压喷雾机与电动机或汽(柴)油机配套,农场、园艺场和大片产棉区普遍使用。

三、排灌机械
1954年前,仅有小片菜园使用辘轳、吊杆汲水,或肩挑水桶浇灌。农田靠自然沟河排涝。其后购进马拉铁管解放水车、木制龙骨水车,浇灌小面积农田。1955年开始建排灌站,用518型水泵、I-50型立式轴流泵、PV-50型立式轴流泵,与80马力柴油机配套排灌。1962年起,用电动机为动力排灌。随后各排灌站装7SI-12-8型、20ZLB-70型、I-50型、12英寸混流泵、丰产-50型、350S-16型等水泵,与165KW、206KW、110KW、220KW、385KW、168KW、300KW和30KW、40KW、50KW电机配套,以用于灌溉为主。1976年后开发地下水力资源,打井灌溉,采用离心泵、深井泵、喷灌机,与12、24马力柴油机和电机配套浇灌。

四、收获机械
收割泗县传统收割农作物,麦、稻、豆用镰刀,粗秆作物(高粱、玉米)用镢头,1962年购进并使用东风ZKB-5型自走式小麦联合收割机,仅适合大面积收割。1980年后购进淮北-120型、淮北-160型和怀远、河南、桐柏等地产的140、130型小麦收割机,与小型拖拉机配套,适于小田作业,现普遍使用。
脱粒泗县向以畜力拉碌碡脱粒(打场),趁自然风势用木掀扬场,使糠谷分开,劳动强度大,功效低。1962年后购进简易脱粒机、复式脱粒机和OQG-10型带式扬场机、风扇压送式扬场机、叶板轴式扬场机,与20马力柴油机配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功效高,适应大场作业,多人操作。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以上脱粒机械远不能满足需要,农户多按时计价租用小型拖拉机牵引碌碡打场,趁自然风扬场,机动灵活,功效高,适于小场作业,现农村普遍使用。

五、农用运输工具
1950年前,富户运输用铁木结构四轮牛车,穷户用木制独轮手推车(俗名小土车)。1958年后,普遍使用胶轮马车、胶轮人力平板车、胶轮手推车。1963年后,条件好的公社购进载重汽车,生产大队购进轮式中型拖拉机,与5吨拖车配套。1970年后,大多生产队购进小型拖拉机,与2.5吨拖车配套,耕作、运输兼用。社员家庭多购置平板车,专门运输。四轮牛车、胶轮马车、独轮手推车逐步淘汰,现已绝迹。1978年后,小型拖拉机、胶轮平板车成为农村普遍使用的运输机械。

六、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磨面机械泗县城乡向以畜力或人力推动石磨磨面。1954年,县水利局动力队用2105型柴油机带动石磨,为粮食局加工面粉,出粉率低,粉质差。1962年后,相继购进万能粉碎机,与24马力柴油机配套,加工面粉粗,温度高。随后,农村普遍使用“85粉”磨面机,与电动机或柴油机配套,出粉率高,粉质好。石磨逐步淘汰绝迹。
碾米机械1970年前,城乡均用手臼或脚臼舂米,或用砻将稻加工成糙米,再用畜拉或人推石碾加工成臼米,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功效低,现已泗县几个年份农机具拥有量统计表


绝迹。后购进碾米机,与电动机或柴油机配套,工序简单,功效高。墩集、草庙等产稻区普遍使用。
薯类切片机泗县盛产白薯(山芋),收后需切片晒干贮存。1966年前,均是手操菜刀切片,功效低,薄厚不匀,往往因延误时间,造成薯类霉烂。其后购进使用手摇切片机,省力,功效高,薄厚均匀。现普遍使用。
饲料粉碎机1968年前,牲畜饲料加工均用石磨。其后相继使用锤式、钉齿式饲料粉碎机,与电动机或柴油机配套,将杂粮或谷物秸秆加工成牲畜饲料。
榨油机械1963年前,城乡普遍使用卧式木榨、立式铁榨榨油,也有用小磨磨油。其后购进榨油机,与电动机或柴油机配套,除加工大豆、花生、芝麻等油料外,开始加工棉籽,工序简单,出油率高,成本低,农村集、镇油坊均有使用。1973年购进95型榨油机,与电动机配套,日产油脂2500公斤,多附属于轧花厂和中型油厂。
轧花机械乡、镇加工棉花多用铁制人力轧籽机轧籽,小弓或畜力弹花机弹花。1961年后购进并使用电动或机动皮辕式、锯齿式轧花机。1958年建立的大庄轧花厂,1972年建立的南关轧花厂和1985年建立的屏山轧花厂,使用5571型80片轧花机、141型脱绒机及其配件,与电机配套,轧花全部自动化。
上一篇:第八节 渔业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